<h3>3月21日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h3> <h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智力比常人低,具有相似的面部特征:脸宽、鼻根低平、两眼距离远,眼睛细小而向上挑、耳小,吐舌、流涎……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唐宝宝”。<br><br>2011年联合国大会正式将3月21日命名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寓意唐氏综合征患者所具有的独特性21号染色体三体。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群体,并关爱他们。</h3> <h3>第21号染色体多出1条后……<br><br>唐氏综合征也叫先天愚型,是一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正常人体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1条,变成3条(正常人为2条),因此,唐氏综合征又被称为“21-三体综合征”。<br><br>唐氏综合征在胎儿时期容易流产,这是自然界的一种“优胜劣汰”过程,但仍有部分唐氏综合征胎儿躲过了流产一“劫”,顽强地存活下来了。但这些“幸存者”却并不幸运,与正常孩子相比:他们智力低下、长相奇怪、生长发育障碍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达50%。<br></h3> <h3>警惕!健康夫妻也有可能生出“唐宝宝”<br>唐氏综合征目前没有办法治愈,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避免此类患儿的出生。<br>孕期要诊断唐氏综合征可不容易,需要通过穿刺手术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才能明确。但在此之前,有很多筛查方法能帮助我们,识别哪些孕妈妈存在怀“唐宝宝”的风险,比如孕早期和孕中期的血清学筛查,无创胎儿游离DNA检查(NIPT)以及孕早、中、晚孕期的四维超声。当风险增高的时候,孕妈妈就需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确诊。<br><br>任何一对健康夫妇都有可能生出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即使他们自身并不携带任何显性或隐性的基因。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与母亲生育时的年龄相关,年龄越大,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越高,因此建议:女性尽量避免高龄生育;如果曾经生育过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夫妻,仍有再次生育患儿的风险,需要再次生育时做好产前诊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