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徐长青老师讲座感想</p><p> 3月20日晚,在坊主董博涛老师组织下,我们坊员们 聆听了徐长青老师关于《引领高阶思维靶向 引动深度学习发生》的讲座,受益匪浅。前段时间我在网上购买了《简单教数学》,看了一些教学片段,说实话,我认为还是不简单。今天又听见徐长青老师的讲座,我深刻意识到简单教数学其实真的不简单,它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之后的一种回归,是复杂性思考后的简单呈现。所以说真正的简约就是经过复杂性思考后的简单呈现。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我收获颇多,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深度学习,提升自己,建立自己的数学体系,形成教学模式。</p><p> 一、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站在未知者的角度去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发展变化,产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创造。</p><p> 二、在生活中寻找所教的数学知识,充分尊重学生成长中的已有经验,并要善于把陌生的知识放到熟悉的环境中去学习。</p><p> 三、制作简单数学的模型,从而培养一种数学建模的能力,以便能够助推孩子们未来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索数学问题能力,今后教学要做到教学过程要简构、要清晰,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模型,只有简单的模型将来被放大,无数个简单的模型重新组合,就构成了学生的将来。</p><p> 四、引发深度学习,制造学习的成就感,放手让学生去努力,去挑战,去实现自我,不要害怕孩子出错。使孩子们形成一种通往自己思维深处的路径。</p><p> 五、从徐长青老师讲的5个案例中,我深刻意识到,想让学生达到深度的学习:</p><p>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师生生命的对成状态,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朋友共同的成长,一起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及复合主体,从而让知识走向明确。</p><p> 2.善待客观存在的差异。我们就要正确的看待学生差异,就是差异的存在,才有我们现在各种教学模型的产生。我们应该学会关注差异,让差异成为资源,利用差异,进而发展差异。</p><p> 3.尝试师生角色的互置。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向徐长青老师所说的,去引动深度学习的发生,把学生的缄默的知识挖掘出来,促进它成为一种清晰的明确的表达,同时在这个表达中培养学生。来促进学生不断的表达和选择,在不断的表达和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对知识的认识以及不断提升。</p><p> 徐长青老师在最后的点评中,让我豁然开朗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明白了教学要做到适度,明白了评价言语得重要性,小纸条的重要性!</p><p> 学习永远在路上……</p><p> 撰稿:刘佳燕</p><p> 审核:董博涛</p> <p> 刘佳燕,一级教师,2012年毕业于延安大学理工系,参加工作至今,秉承“用爱心成就未来”的教育理念,先后被评为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实验教师”、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名师”、“国培计划”指导教师;荣获陕西省“教学新秀”,延安市“十佳辅导员”“优秀指导教师”,校级“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课题研究先进教师”等荣誉,主持《小学三年级数学审题能力研究》等4个课题,并参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的研究》等6个课题;微课、录像课、教学设计、课件等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80多项。</p> <p>董博涛工作坊研修团队:</p><p>团队愿景: 心中有"数" "数"中有美 美中有理</p><p>"一心二为三全"的奋斗目标:</p><p>一心: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研究</p><p>二为: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助力</p><p>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p><p>三全:(全力 全面 全新)</p><p>全力:若爱就深爱,若教就全力以赴;(态度)</p><p>全面:若育就真育,若全就全面以育;(目标)</p><p>全新:若想就深想,若新就全新以现。(创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