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纸盒编织围巾》——老河口市孟楼小学编织课程

实小杜杉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孟楼小学一直秉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设了烹饪、培植、编织等各种综合实践课程,让疫情期间孩子们枯燥无味的居家隔离生活变得多姿多彩。<div>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孟楼小学的第一堂编织课程——《利用纸盒编织围巾》吧!</div> 亲手编织的围巾作为礼物,最能让收到的人感受到温暖了,可是有些同学并不擅长针织,怎么办?没关系,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简单的办法——利用纸盒编织围巾! 先看看老师提前制作好的围巾(这个围巾可不一般,是用纸盒编织出来的哦~) 是不是跃跃欲试呢!快开始动手做一做吧,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蜘蛛,不停地编呀编呀编 即将大功告成啦! 学生作品展示: - 有点小缺憾也不要紧,毕竟我们认真努力了,不是吗? 自己亲手制作的围巾和围脖送给弟弟妹妹,真好看! <div><br></div><div><br></div><h1> <b>《利用纸盒编织围巾》教学设计</b></h1><div> 老河口市孟楼小学 杜杉</div><div><br></div><b>一、活动背景:</b><div> 编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工艺。它通过挑、剪、编等方法,巧妙地利用编织材料制作丰富多彩的作品,如人物、动物、鞋帽和其他生活用品等。其特点是造型别致,材料新颖,富有情趣,贴近生活。编织使用的材料多取材于当地,既简洁轻便、成本低廉、易于采集,又有利于教师的集体指导。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编织的世界,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原材料,了解编织的常用手法和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编织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通过动手体验和探究,初步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技术创新的意识。</div><div> 本节课为编织课程的第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编织兴趣,从最简单的利用纸盒编织围巾课程入手,既新颖又有趣,激发了学生对编织技术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编织课程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div><div><br></div><div><b>二、活动目标:</b><br>1、知识与技能目标:<br> 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利用纸盒编织围巾的基本技能。<br>2、过程与方法目标:<br>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利用纸盒编织围巾的基本步骤,并能根据毛线材质和长短等不同特点设计出不同的编织工艺品。<br>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br> 通过编织围巾、围脖等实物,能对编织的作品作出评价和说明,激发对编织工艺品进行探究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以及勤于动手、动脑和耐心细致的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br><br></div><div><b>三、活动重难点:</b><br>重点:掌握缠线套线的操作要领。<br>难点:编织过程中毛线松紧一致。<br><br></div><div><b>四、活动准备:</b></div><div> 教具:硬纸盒一个、剪刀一把、透明胶带一卷、毛线一大团、教学课件PPT。<br>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实践操作的方法教学。<br> 教师要提前几天通知学生准备好编织工具和材料,在课堂操作时与老师同步进行。为了保证示范效果,教师准备的毛线要粗些、纸盒要大一些。<br><br><br><b>五、教学评价:</b><br>评价标准:编织时,松紧是否一致。 在编织时不出现脱线的现象。在编织的过程中认真态度、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br>评价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div><div><br><b>六、教学过程:</b><br><b>(一)导入新课(5分钟)</b><br> 拿出老师提前利用纸盒编织好的围巾:“同学们,这是老师织的围巾,好看吗?”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的想法。<br> 1.我有一件这样的围巾。<br> 2.我妈妈会织这样的围巾。<br> 3.真漂亮,我也想拥有一件。<br> 课堂小结:生活中,人们常用毛线编织背心、帽子、围巾以及裙、裤等服饰和生活用品。毛线编织物不仅漂亮,而且实用,深受人们喜爱。你也想让这五颜六色的毛线在你手中变成花样繁多、妙趣横生的编织作品吗?那就从今天学起吧!用你灵巧的双手,为生活增添新的乐趣。<br>板书课题:利用纸盒编织围巾<br>(设计意图:利用实物直观教学法,不仅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事实,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老师亲手制作的精美围巾,更令学生跃跃欲试。)<br><b>(二)探究与实操(25分钟)</b><br>1.观看视频,了解操作流程。<br> 学习指导语:在学习编织前,我们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利用纸盒编织围巾的操作步骤。<br>2.开展实操,教师辅导。<br>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大致流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行操作吧!<br>(1)取两个纸巾盒,将短边的高割开,这样放进另一个纸盒里,两个纸盒的边贴合在一起。这样我们的工具就比一个纸盒做的要牢固得多。或者直接选用一个硬纸盒即可。</div><div>(2)将纸盒的底部切开。(底部用来将织好的围巾拉出)</div><div>(3)在纸盒上剪缺口。我们在距离一条棱边1.5cm的地方剪一刀3cm的长度,然后间隔2.5cm再剪一刀,将剪出的矩形外翻,剪断。完成后,我们就得到一个像齿轮形状的工具。</div><div>(4)毛线起头。用透明胶带将毛线的一端黏在纸盒上,然后将毛线从内到外地绕到齿轮上,这样逆时针的绕一圈。</div><div>(5)编织。将毛线在齿轮外,线的上方拉过,将下面的线环越过上面的线,套在齿轮内侧,这样一直重复操作。</div><div>(6)把黏在纸盒上的线头拉掉,从纸盒下方拉出,可以看到编织的围巾的花样和平针织法是一样的效果。</div><div>(7)编织到合适的长度,收线。将线头从套在齿轮外的线环穿过,然后将线环从齿轮上拉出,这样一直穿完所有套在齿轮上的线环,这样一条围巾就编织好了。<br> 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难点,并演示具体操作方法,讲解制作纸盒和缠线绕线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边听讲解,边同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伤害。<br>(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制作,在PPT展示操作步骤的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边演示,边讲述,边操作,边答疑,帮助学生分析、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br><b>(三)引发思考(5分钟)</b><br>1.思考:在编织过程中,如果套线时没有套牢,会出现什么情况?</div><div>2.思考:在编织过程中毛线收的太紧或者太松,会出现什么结果?<br>(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均会严重影响最后的成品效果。随着教师的提示以及部分学生操作的失误现状,学生们会在操作中有意避免出现此类问题)。<br>课堂小结: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的编织,老师是那么的高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地面对,去克服困难,相信这些难题都会被我们打垮的。大家在编织时,先不要拉的太紧或者太松。线拉的太紧编织下一圈时,不容易缠线。线拉的太松,会产生脱线的现象,而且最后的成品会松松垮垮缺少美观。所以,我们在编织时,要把线拉的适中,这样能够体现毛线的柔软的质感。<br><b>(四)总结交流,评价作品(5分钟)</b><br> 学习指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会了利用纸盒编织围巾的方法,想要把手上的围巾编织完,还得几个小时,最后收线的时候,可以请家长或者老师进行指导。现在大家先仔细观察自己的作品,评价一下。<br> 同学们,如果毛线不够长,咱们还可以把它改造成一个围脖,这样就可以啦!这个围巾做好以后,你们打算把它送给谁呢?<br>(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评价是为了提供学生必要的、及时的反馈,以促使学生改进自己的不足。教师再给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学生今后大胆的创作提供一个动力。)<br><br><b>七、教学反思:</b><br>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利用纸盒编织围巾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合作、创新的能力,体现出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下面说说我上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br> 1、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视频加课件呈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亲手操作,这样的参与是积极而有效的。 </div><div>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一角色,并及时抓住时机恰当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br> 由于是第一堂编织课,本课仍有一些小小的遗憾:在制作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手拉线的力度不够均匀,影响了整个作品的美观,这一点需要多加引导。也有一些学生做到最后毛线不够,也无法在更改作品,导致半途而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前预测到该种状况,提前做好提示说明。<br></div><div> </div>

编织

学生

围巾

纸盒

毛线

教师

学习

过程

教学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