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食笋</p><p> 唐 · 白居易</p><p>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p><p>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p><p>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p><p>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p><p>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p><p>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p><p>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p><p>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p> <p> 对笋小时我是陌生的,因为家在镇上,没有竹的身影,只偶尔和小伙伴一道去离镇上很远的山上拔一下笋。钻竹林,登山道我很怵,故而很少,竹笋对我而言披着面纱。但到我工作时,我工作的地方――白石镇近年来大力发展笋竹产业,不仅身影没在竹林里,就是白墙黛瓦的屋檐也隐于竹的大氅下,真真正正让我掉进竹海中,故而生命每日和竹和笋打照面,笋彻底占据了我的记忆。春笋是那黑色的桅杆,插在绿色的波涛中。拔它很简单,只轻轻往斜里一掰,就清脆的一声响,春笋的粗大身子就静静躺在你手上。一般大的一棵就可做一碗菜,小的两棵足矣。多炒腊肉,香气四溢,也拌大蒜,绿叶白肉很有诗情画意,哪怕是单一的油焖春笋加上川渝人家里常见的泡菜,那味道也会酸爽到底。</p> <p>鲜笋</p> <p> 近几年笋子在忠县后乡很普遍,那么多山岗和水域,让笋遍植身影。每逢此时,山上很多寻笋人,一为口腹之欲,而可借此踏青,散散心。树木开始发绿的季节,将眼光交与大自然,我想肺腑如在天光中洗过一样。拔笋最好两三人一道,互相有个照应。山高林密,扭了跌了或是什么的都可帮衬一下,如一人,若遭遇不测,就会呼喊无人应。再之简装上阵,鞋子最好旅游鞋,防滑。简装上阵不是薄衫单衣,那也不妥,最好衣料都要结实,禁得起挂擦,皮肉少露,毕竟山林里,荆棘枝桠虫咬难免,这都是事先防护。</p> <p>破土</p> <p>破土</p> <p> 竹笋露出土的当口,也是我们亲近大自然的机缘。背上简单的行囊,放下一切羁绊的杂务,到山里,到水波荡漾的湖边,去寻那小小的可人的身影,不仅为那餐桌的一顿佳肴,也为我们还有一颗亲近自然的心。</p> <p>笋子腊排汤</p> <p>腊肉炒笋</p> <p>凉拌笋尖</p> <p>清炒笋尖</p> <p>清炒竹燕窝</p> <p>凉拌竹毛肚</p> <p>竹荪汤</p> <p> 今年第一拨春笋发得较早,由于疫情防控耽搁了时间,春笋早已经是漫山遍野,因工作原因(拍宣传视频)有幸亲尝第一拨春笋,那滋味怎能忘得了……竹笋做媒,竹笋让我们和大自然更亲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