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育

赵新元

<p>  当我们置身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倡导自己成功成长的文字。我们会怎么做,当然,你不一定有机会天天能与高人交心,更不可能为生计奔波去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我们自己所支配的时间却少之又少,但我们一定要有分享和奉献的情怀,始终明白一个更古不变的道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或者说是私心作祟,说说而已。可你一定要尝试去迈出第一步。</p><p>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一大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对于学校教育的形状,我可以说有着更深的体会,而资质相同的孩子,起点同步,摊上不同的父母(教师),其发展也就另当别论了。这一点不会有人不同意吧!</p><p> 教育作为一个宏大的命题,并不完全由行政部门的政令、理论家的理论和学校的教育所决定,还取决于每一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最需要家长们理解。真正认识影响孩子成绩的,成长的最主要因素不全是是学校,而是家庭的环境。其实很多事情老师是教不了的,这就需要家长们来配合!即使是老师的肺腑之言,哪怕句句经典有时也很难启发了对抗的心灵,老师们可还要想尽办法,绝不放弃,恰恰是家庭的放弃,让老师们无所适从,无能为力。</p><p> 强调一点的是: 影响孩子成绩和成长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常常有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心理,不一定是老师左右,但归根到底,竞争的潜意识里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的表现居多。有多数家长平时不闻不问,考差就大发雷霆,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您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帮助他们,如果再能得到家长的帮助,那孩子将多么幸福。可当有些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毋庸置疑。</p><p> 在同在一个班级里,教是一样的教。可如果你(学生或家长)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学生或家长的责任,请家长就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和责备,更没有资格去呵斥打骂他们。</p><p> 当你感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这样想:如果我都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他(她)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然后平心静气做该做的事,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和老师沟通 ,因为老师们的心是和你在一起的,不愿也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懵懂不醒的心灵,这是最最明智之举。</p><p> 作为教育者(老师和家长),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读书做人。教师如此,家长也是如此。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这是已经证实了的真理。</p><p> 如果真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老师),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p><p> 其实孩子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应当阅读。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多少伟大的,成功的人士,不是这样过来的。</p><p> 细心的人会发现,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我们更要正确对待有秘密的学生(孩子),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的误区,绝不能听之任之,或一棒子打死。要有耐心,有信心,有责任心。</p><p> 有人普遍认为,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我们要尽全力为他们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条件,让他们少走弯路,可也要有所体验,毕竟成长是需要历练的,洗礼的,感悟的,理解的,认可的,真实的。</p><p> 学校教育,说实在的,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的。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的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如果家长不闻不问,对于他们的孩子的关注仅限于学校内的接触。</p><p> 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以及自己不懈努力的意志,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恰恰,这些素质的拥有正是家庭的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可有的家长很急 ,这里我要说,教育不是一个急的事,欲速则不达,不要着急,不能急,首先是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要了解孩子们的不同潜质,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善于引导,正确发掘,像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让他们明确方向和目的,培养兴趣。</p><p> 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这一定至关重要,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将不仅是知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p><p> 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责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现在的孩子在家很任性,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p><p> 其实当下有一种教育怪相,许多家长都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多提问自己的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生怕老师不关注自己的存在,刷存在感,对不对要求或教导自己的孩子变相怪杰,引起重视,凸显个性。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所谓“积极发言”,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而对于“相当负责人”的家长把每次考试的成绩看得特别重,而且动不动为此大作文章,致使家庭教育中“两者俱伤”。诚然每一次考试的分数是重要,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重要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了没有,方法找对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面对,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那我们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就应该是重中之重。我们教师需要有志同道合的默契和扶持。</p><p> 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是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的。</p><p> 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提法我是相当不赞成的,对于不同家庭的教育层次,不同个体的学生,由于潜质差异,个性区别,有些家长揠苗助长,过分培养,看似成功的个案不少,但前景蔚为壮观。剥夺了童年的回忆塑造的成功人士其实问题更严重。我们摸索前行,将同龄人尽量编排在一起,同塑知识、技能,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看起来没有差别——六年之后,他们将有多么的不同。</p><p>原因何在,不防关注一下家庭的教育方式,可以普遍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p><p> 有好多的教师和我都有同感,就当下疫情的特殊情况,宅家学习,生活却也暴露了不少家庭教育中啼笑皆非的事例,试问,你(家长)面对的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亲骨肉对于他们的表现,你是打不得,骂不得,甚至要抽自己嘴巴子,可以想象一下教师在学校每天面对那么多有个性的叛逆者,心境任何?!不难理解,将心比心,好在有教师间相互鼓励,才不至于疯掉,其实和教师接触多的人都有所觉察,教师们或多或少都有点职业病。但事情总的有人在做,教育的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大家都在努力,效果是有所建树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国度,明天的彩虹一定会更加灿烂的!</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