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光美

岁月如水

<p>春天来了,出去走走,和风美景,放松心情</p> <p><br></p><p><br></p><p>孟津梨</p><p>  据《广志》记载:"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贡品。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解放前,为数不多、品种退化。解放后,经过培植、杂交等科学家实验。目前,有品种30多个,每年都有大量出口,远销海外,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p><p>  </p><p><br></p><p><br></p><p>味 道</p><p>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p><p><br></p><p><br></p><p>  </p><p>  清末至民国初年,孟津梨的生产规模很大。在老城东部的下古、双槐、铁炉、小集、台荫、东良、花园、扣西、扣马等九个村,梨园面积3000余亩,有梨树52000多棵。每年三、四月间,千树梨花。洁莹如雪,势若云海,蔚为壮观。金秋八月,果满枝头,金光闪烁,香溢村巷。民国后期,战乱连年,黄河堤岸失修,梨园横遭摧残,梨树剧减。1949年,全县梨树不足万株,占地数百亩,年产梨仅64万斤。</p><p>  1949年后,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梨的生产有所恢复,出现产销两旺。1950—1959年,其中除1958年梨遭虫害减产外,梨年产量保持在100—200万斤之间。当时,除供销社组织购销外,汉口,长沙等地客商也来收购。1960年后,新栽梨树进入盛果期,梨业生产出现繁荣局面。1963年,收购132万斤,比1956年上升5.6%。1966年,收购219万斤,比1963年上升65.9%,外贸出口占年收购量的70%。孟津梨远销港、澳、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洛阳金桔”和“中国金桔”。</p><p>  </p><p><br></p><p>简介</p><p>  是洛阳名产,栽培历史千余年,自古即为贡品。因它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称为“洛阳金桔”。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现在已增至30多个品种。孟津梨主产于孟津县会盟镇及周边地区,古时曾为贡梨。这里地处黄河冲积滩区,土深肥沃,光照充足,排灌方便,适宜梨树生长。孟津梨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齐民要述》记载:“洛阳北邙,有张公夏梨,味甚甘,海内唯有一树。”孟津梨树面积过去多达3000多亩,后因黄河南浸,川区种稻,原梨树面积减少。</p><p>  进入90年代后,该县把恢复和发展孟津梨作为一项富县富民的重要林果产业,建立了万亩优质梨生产基地,1995年和日本农林水产交流协会在会盟镇建立了中日友好梨树示范园。目前,全县梨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0余亩</p><p>  孟津梨在洛阳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史。味甜多汁,细脆无渣,形圆色黄,被誉为"洛阳金桔"。封建时代,是洛阳地方官向皇帝进贡的主要名产之一。公元3世纪时,史书《广志》就记载着"洛阳北邙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的《孟津县志&gt;载,当时栽培较多的品种就有夏梨、伏梨、</p><p>  孟津梨品种很多,据专家调查有22个之多。天生伏梨,为孟津梨的当家品种,就是传说中的贡梨。别看样子不强,果点小,单果重200克左右,最大可达300克。果肉鲜美,汁多,味甜,石细胞少,质地细脆,落地即酥。所以又叫“雪花脆”,也叫“落花酥”。被誉为“洛阳金桔”。长得虽不周正,吃着确实香甜。果肉细腻,入嘴就化,更兼汁水多且甜,咬过的地方直往外流水儿,水儿滴到地上,能凝结成晶莹的糖粒儿。肉细、汁多、渣少、清脆、香甜、甘美,能让你把犁核都吃完,还舍不得丢掉。</p><p>  现在这种品种很少,多是近年来引进的优质矮化品种,个大、色鲜、晶莹、味甜。加之科学种植和管理,梨农们坐果不久,就用纸袋把幼梨一个个套起来,这种生长在纸袋里的品种梨,既无病虫伤害,也无药物侵袭。较之“雪花脆”“落花酥”,品质就更好了,特别是生长在孟津老城铁炉的土地上,“叶图相似,其实味不同”,品质就更为上乘了。</p><p>  为了重新开发孟津梨,县林业部门曾派人到河北省著名产梨区赵县学习经验,回来后,采取边研究、边规划、边实施的办法,进行育苗。1980年,开始嫁接,同时整顿完善了梨园承包责任制,延长承包期、建立万亩丰产梨基地。</p> <p>梨花已到花开的时候。</p> <p>当我们面对生活压力,从忙碌中释放自己,善待自己,适时休息,我们以后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p> <p>看到美丽的阳光,闻到清香的空气,感受到美好,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我们细心体味生活出出结美好</p> <p>武王骑行像前留影</p> <p>黄河美景</p> <p>啊!母亲河,多么伟大,我要为你欢呼,歌唱。</p> <p>美好的明天总会到来,忘记昨天,善待今天,坚信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