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里风区

与车共舞

摩旅日记(二)----新疆行<br>8月25日 第十七天<br>途经乌鲁木齐 ----吐鲁番----哈密<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百里风区</div>息斌大哥,飞车多年的好友,在新疆做生意。是一位资深的摩托车发烧友、勇猛的越野一族。在今年的五月下旬出发至六月四日驾爱车宝马1200跑完219,“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说的就是219,国道219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艰难险阻的219在大哥的笑谈中好似出门买个菜,一聊起摩托,两人的话匣子一打开,有说不完的话题。 息斌大哥的新藏之旅途中 进藏的路线我们已经跑过318、109、丙左线和丙察察线,317和219已在规划中。都说旅行是会上瘾的,连着走了这两年,我真的体会到了。可是不管行程多长,外面风景多美,一旦定好了归期,这心再也按纳不住地想回家了,我们谢过了大哥的挽留,开始踏上归途。 今天见识了吐鲁番的干热,羽绒服早就穿不住了,飞车还穿着冲锋衣,他也趁加油时脱下来凉快了一会。去城里加油又费了不少时间,语言不通真是个大问题,转了几个加油站都不给摩托车加油,有一个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还要午休,见我们是摩托车算是体谅我们给我们加了油。吐鲁番盆地的公路两边是一片连着一片的葡萄园,除此之外就是又晒又热。在一个加油站加油时,看到女保安孩子的汉字课本,我翻了翻,里面加着小孩的作业本,字写的不太好,但有一页上的汉字虽不成熟,但很工整呢,保安说这几个字是她写的。她说她的孩子二年级就开始学汉语了。看来,等个三五年再来新疆这语言交流可能就不是问题了。有意思的是孩子的汉语课本,每一课都是卖东西买东西,从农产品到日用品,一应俱全,维族人本来就善于经营,从小读这样书的小孩长大了肯定都做的好买卖了。 吐鲁番的葡萄肯定要尝一尝的,甜是最大的特点,甚至甜的齁人,吃了一串葡萄,都不饿了,沾到手上的葡萄汁把手指头都粘在一起了。这里虽然很热,但和内地的热不一样,我们夏季的热是闷热,又湿又热不透气,这里是在太阳下晒死人,但在树荫下却很凉爽。 从吐鲁番出来,赶往哈密,《西游记》中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是一百多公里),就在高速公路边上。我们进到景区,感觉和路边的山也没啥两样,只是能上去拍照,没有买票进去。沿高速继续东行,一片片的红山,沟壑林立,曲折雄浑,寸草不生,道道褶皱在太阳的炙烤下,像极了跳跃的火苗,所以才有了这一段神奇的故事。在炎热的夏季,裸露的表层在太阳烘烤下温度可达75℃,热浪翻滚,使人透不过气来。由于地层堆积比较水平,加上岩层软硬相间,在经年雨水侵蚀下,顺坡形成一条条沟壑。山体侵蚀下来的物质,在山麓前形成红色的洪积扇裙,扇裙前缘在干旱环境下又形成无数多边形龟裂,格外引人瞩目。 路边是大片大片的葡萄园,还有一座座晾葡萄干的房子,美味香甜的葡萄干就在这里晾成的,对,葡萄干不是晒干的是挂在这里面风干的。这种房子,当地维吾尔人称作"群结",汉语叫作"荫房"。荫房用坯砌成的四面墙壁布满排列整齐的四四方方小洞,一走几里几十里都是这样的小房子,远看像一座座古城堡。现在的葡萄还没有大批上市,这些荫房还空着,也看到有的果农在收拾荫房,是为做葡萄干做准备吧。 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百里风区终于到了,这个区间一年有320天都在刮八级以上大风,12级的风说刮就刮。百里风区,说是百里哪只一百里,确切是一百二十三公里。我很好奇这个百里风区到底是怎样的风,今天算是领教了,摩托车约二百公斤,我们俩一百四十公斤再加上行李,那被风吹的歪着走,飞车不得不放慢速度,我们的顶着风低着头,身子也必须顶着风偏着坐在摩托上,再加上飞车有力的大臂膀,车子才不至于被风吹歪,就这样还偶尔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强气流冲击一下,摩托车突然一晃,吓我一大跳。停下休息时都不敢迎风站着,眼睛睁不开,气都喘不过来,吹的我直晃悠,顺风走几步就像小跑简直停不下来,飞车说这个季节的风还不算是最大的,大的时候车都开不了。 看上面像不像个骆驼? 因为风大,耽搁了行程,赶到哈密住宿时已经是9:40了,又累又饿,匆匆填饱肚子便休息了,哈密瓜也没吃真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