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

燕子衔春

<p>我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他在我们十里八乡可有名啦!因他排行十二,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十二大夫”或“十二爷”。</p><p><br></p><p><br></p> <p>爷爷出生在一个两代中医外科世家,由于家贫,只念过几天私塾,他为了把祖辈传下来的济世医术继承下来,他克服重重困难,凭着一种超人的毅力和决心,记药性、背汤头,才步入了治病救人的医学殿堂,成为一名远近有名的好大夫!</p> <p>说起记药性、背汤头,爷爷可有一套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他识字少,而药书上的字又繁又杂,可这并没有难倒他,他一边看书,一边拿着小本,把那些他不认识的生字记录下来,然后跑到学校向老师请教,或者用同音字标注。为了把这些生字记住记牢,他用了一些特殊的符号,用这些特殊的符号牢牢的记住了那些生字。打开爷爷的小本和医书,你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这些都是他刻苦用功的表现。</p><p><br></p><p>为了记住药性和汤头,他把药性药理编成顺口溜或戏词,写在小本上,在出诊的路上或田间地头诵读或高唱;爷爷就是凭着这股子狠劲,使自己成了十里八乡的名医。</p><p><br></p><p>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他医术精湛,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在他从医六十多年中,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与趣事。下面我讲几个爷爷的故事。</p> <p>巜熬制膏药》</p><p><br></p><p>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爷爷就带上他的孙儿们去采药。(据说端午节这天,百草皆成药。)什么地丁草、车前草、苍耳、龙葵、蒲公英、刺蓟、艾蒿等等,还要趁着正午时分去采挖。于是,我们一个个提篮执铲带上草帽,跟随着爷爷去采草药。其间尽管天气很热,但我们很快乐,爷爷一边挖药,一边还给我们讲药名和药用……药采回来后,清洗干净凉晒。</p><p><br></p><p><br></p> <p>第二天,爷爷手拿戥子,在选药材配药方,他一会称点这个,一会又称点那个,不一会称了一堆草药,然后把这些草药放在麻油中浸泡,而且还要漫泡六七天之久。</p> <p>药泡好啦!爷爷就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把草药和麻油一起放入锅中,先大火烧十多分钟,改中火熬制,又变成小火,这其间,还要用一根槐树枝不停的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整个熬制过程大约要四五个小时,直到锅里药与油成粘稠状,再倒出锅冷却,冷却后,倒在一个容器里,然后像揉面团一样,边揉边拉,再揉再拉,直到爷爷满意为至;最后,爷爷把所有膏药放在一起,不知又给里边加什么东西,他自己又揉拉一会,最终膏药熬制成功!</p> <p>爷爷熬制的膏药呈黑色,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药草香。爷爷的膏药可神奇啦!谁要生个疮,爷爷就先用膏药提毒,等熟脓后,爷爷给他放脓,再把膏药搓成长锭,放入病灶,再用纱布包起;这种膏药有慢璇慢长之功效……不久就可痊愈。</p><p><br></p><p>中医之妙,实非西医所能比啊!</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医疗卫生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较差。谁要有个病呀灾呀的,进医院的少,大多来找爷爷看。那时,皇西村有个小男孩,玩耍时不慎把手腕摔断了,他父母就带他来找爷爷。爷爷就用他自制的用具——竹板、纱布给孩子治疗,他先给孩子把骨头对接好,用竹板把手腕固定起来,再用纱布缠起来,最后,用一根纱带挂在脖子上,再把胳膊吊起来,防止垂吊浮仲。治疗完毕,孩子父母千恩万谢,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就这么简单的工具,治好了这个孩子。(现在人骨折,进医院,拍片子,打石膏,手续多,费用大。)</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治脱臼》</p><p>以前,电视、电脑少,一个村子也没有几个,孩子们闲时,经常在一起追逐撵打。有一天玩耍中几个孩子互相拉扯,把一个孩子的胳膊脱臼了,于是几个孩子哭哭啼啼地来找爷爷。爷爷笑嘻嘻地说:“来!别怕到爷爷跟前来,让我看看。”孩子胆怯地来到爷爷面前,爷爷说:“别哭啦!,你看房上有个什么?”孩子顺着爷爷手指的方向望去,爷爷左手放在孩子的肩上,右手拉住孩子的手,把胳膊左在摇晃,突然向上一推,只听“咯嘣”一声,孩子也大喊一声“啊!”然后咧嘴笑了,高兴地说:“爷爷,爷爷,我好啦!不疼了!”不举起手向爷爷挥舞,爷爷笑道:“以后玩时要注意,不要再脱臼了。”孩子笑着说:“嗯”!</p><p>后村一个后生,打哈欠时不慎导致下巴脱臼,吃不了饭,说不了话,疼痛难忍。他急忙来找爷爷,到家后,他“咿咿呀呀”的用手比划着,爷爷见状,忙放下手中的活为他诊治。只见爷爷两个大拇指伸向他的口里,压在老牙上,用力向斜上方推了几下,下巴就复位了。他高兴地跪在地上磕头,“谢谢十二叔!谢谢!”</p><p>爷爷的医术真是匪夷所思啊!</p> <p>爷爷的故事可多啦!比如:乾州摆摊治疑难杂症成名;帮助同行解困;面对顽疾与同行打赌,同行敬佩认输,病家送匾“三世妙术”;巧取玉米粒;互换良方,优势互补,更好的服务乡里等等,这些说不完的故事。</p><p><br></p> <p>爷爷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医风医德人人敬仰!他的口头禅是:“学医之道,当以济世为先。”在他从医六十多年的生崖中,他从不摆谱,为人和善,随叫随到。他常常身背药箱,骑上自行车,到过兴平,去过乾县,看遍武功的十里八村。对那些家庭困难的病人,从来都是有了给,没了免;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常常是免费赐药。</p> <p>爷爷的荣誉也很多,“三世妙手”、“橘井活人”、“万病回春”、“华佗再见”、“医术精湛"、“扁鹊再世”等,锦旗、牌匾挂满了爷爷的房间。</p> <p>爷爷救治的病人很多,因此,人缘特别好,每当逢年过节,十里八乡的人们提上礼物前来看望爷爷,感恩他为乡邻解除病痛。</p> <p>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位深受人们敬仰爱戴的好大夫!在他的熏陶和影响下,伯父、叔父、三姑、堂哥、堂嫂、堂弟、弟媳、侄女、外甥女都从事医疗工作,他们继承祖业,继续为群众服务,把爷爷留下来的医术、经验,永远的传承下去,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父亲虽没从事医疗工作,但他学的是生物学,在念大学时,就学会针灸,退休后,他回到家乡也在为乡邻们服务,解除病痛。)</p> <p>爷爷虽然已离开我们快三十年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

爷爷

膏药

孩子

熬制

医术

脱臼

药性

草药

生字

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