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天的武汉人

洋洋大观

<p>武汉,曾经是中国三大火炉城市之一。不光是武汉人怕过夏天,就连非洲留学生暑假待在武汉都受不了。谈起温度高,当然比不上新疆的吐鲁番,但是40℃左右的气温加湿度那就很难受,汗出在身上挥发不了,衣服湿漉漉的,难怪民间也有"捂汗"之戏称。由于武汉以前是一座码头城市,劳动者打赤膊现象很普遍,武汉方言叫打“赤巴”。七八十年代,一到夏天,很多汉口的市民傍晚时喜欢到长江,汉江去游泳戏水。条件好一点的年轻人骑着28型的永久牌自行车(也算是今天的宝马了),后面坐着女朋友或者家人,带上汽车轮胎救生圈,更潇洒的还拿一个西瓜漂到江中去吃。后来大型商场和银行都有了空调,有些呆在家中的老小耐不住酷热也跑去蹭凉。近年由于气候变化,城市的绿化环境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家家都安了空调。所以在2000年后,打赤膊的现象很少了。现在夏天街上男士连穿背心的都很难见,反倒是女士穿吊带裙的多了起来,当然无关温度和湿度,这叫有“味”(武汉方言:时尚有品味)。这几天武汉的气温慢慢升起来了,从春节前因冠状肺炎疫情在家中隔离已经有两个月的市民,曾经那样渴望春天,从见窗外柳枝吐绿到云游武汉大学樱花园,现在又急切盼望夏天。网传专家说髙温可以杀死新冠病毒,真的巴不得夏天早一点来,温度越高越好!</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夏天篇】</span></p> <p>早年汉口江边的天然泳场。摄于滨江公园(八十年代)</p> <p>汉口解放大道 , 摄于八十年代</p> <p>  汉口江岸区 , 摄于八十年代</p> <p>汉口江汉路, 摄于八十年代</p> <p>武昌首义广场 , 摄于2012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04年</p> <p>武昌东湖,摄于2012年</p> <p>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 , 摄于2018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12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12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11年</p> <p>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 摄于2017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18年</p> <p>汉口江汉路步行街, 摄于2014年</p> <p>汉口沿江大道龙王庙, 摄于2017年</p> <p>汉口江岸区, 摄于2018年</p> <p>汉口解放公园 摄于2012年</p> <p>汉口民生路,摄于2012年</p> <p>汉口江滩公园, 摄于2018年</p> <p>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 摄于2017年</p> <p>武昌区粮道街昙华林社区, 摄于2018年</p> <p>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 摄于2017年</p> <p>汉口江滩, 摄于2013年</p> <p>青山区和平大道, 摄于2017年</p> <p>汉口江汉路步行街, 摄于2014年</p> <p>武昌江滩, 摄于2018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