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交流2019-2020

Judy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6日,天刚微明,我就赶往广州白云机场,拉开了日本之行的帷幕。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候机的时候收到南方航空公司一条信息,问我需不需要升舱。我顺着指引打开链接,发现竟然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升到商务舱,因为我不知道啥时候稀里糊涂地积攒了许多飞行点。哈哈,默默积累,在不经意中收获惊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东京羽田机场下来后,推着行李好奇地在机场的到达大厅走了一圈,机场很干净,各种服务很周全,比如旅游咨询,租借无线网路由器,火车,大巴,出租车服务等等,但机场面积很小,建筑颇旧,跟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相差太远,不可同日而语,不过比洛杉矶国际机场好一点点。在世界各地走走,才知道中国的发展有多么惊人! </p> <p class="ql-block">  日本教学交流从2020年1月10日开始,在工作之前,我和儿子约好,先在日本几个著名的地方走马观花一下。</p><p class="ql-block"> 儿子从奥克兰直飞东京与我汇合。我们下榻的酒店在东京市中心,前台服务员是两个机器人,可以讲英语,日语和中文,非常有趣。但遇到问题,还得要真人来解决。今晚吃的是地道的日本寿司餐,芥末特辣,鱼片较腥,吃了两片就“饱了”。天生的中国胃,没有办法。酒店旁边有上海菜馆,四川菜馆和香港菜馆,还有很多韩国烤肉店。改天去试试。</p> <p>  跟儿子出来旅游,真有点代沟哦,所以要平衡协商。来到东京,儿子感兴趣的购物区是涩谷,而我觉得银座更好。不过我还是妥协了,因为逛完涩谷后,我们打算去明治神宫,那是我感兴趣的地方。东京人对涩谷的印象是:人多,酒吧多、高中生多,约会的人多。涩谷还号称日本的硅谷。据说涩谷最大的特征是富有反叛性,在这里,人们可以不受日本传统文化的约束,可以穿着新潮出格而没有人把你视为异类,可以公开追求自己喜好的东西而没有人为难你。这个新文化区域的形成反映了日本人“存在即合理”的理念,也就是说存在的事物即使有悖常理也没有人非难。涩谷这个年轻人街区的发展与繁华正受益于这种理念。</p> <p>  东京的街道都是窄窄的,所以日本的私家车出租车也是瘦瘦的,跟出口到中国和新西兰的日本车不太一样。东京的地铁四通八达,在日本数第一,但比较陈旧,转车也较复杂。到过日本就可以断言,广州的地铁世界第一,举世无双。我们今天乘坐地铁到了不同的地方,转线的时候把头都转晕了,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寸步难。</p> <p>  逛完涩谷,我们到了明治神宫。明治神宫是位于东京涩谷区的神社(庙宇),供奉明治天皇(1912年去世)和昭宪皇太后(1914年去世)。</p> <p>  日本人通常到这里来祈福消灾,祈求明治天皇的神灵保佑自己“心身健全”,“家内安全”,“交通安全” 等等,学生大考前也会到这里来祈求保佑“合格成就”,此外,花上一百日元还可以求签算命,花上三五百日元还可以请些神符回家,缺啥保啥…这跟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相似。</p> <p>  庙宇里的文字说明有很多汉字,所以阅读理解不成问题。</p> <p>  晚上吃的是韩国烤肉。这是不缺啥补啥。</p> <p>  在东京的第三天,我们带着“访贫问苦”的好奇心,去了东京的一个平民区 — 谷中银座。据说在五十年代,谷中银座是东京最贫穷的地方。我们从地铁千軚木站出来,果真感觉画风突变,不像繁华摩登人流攒动的新宿和涩谷,谷中银座的楼房大多非常老旧,路边的电线杆撑着几十年前的旧电线,街道上行人稀疏,乌鸦在寒风中大声地呱噪…不过这倒给人一种平民生活的真实感。</p> <p>  我们慕名来到谷中银座一条充满平民区风情的商业街。沿着坡道而行,窄窄的小街两旁鳞次栉比地错落着一排排的店铺,有鱼档、肉铺、蔬菜摊、花房、瓷器店、筷子屋、礼品店,电器铺、服饰店等等。</p> <p>  还有几个小巧玲珑的家常菜馆,其中稍微大一点的是一家土耳其菜馆,昏暗的饭馆里挂满了七彩琉璃灯,顾客们需要坐在地上吃饭,非常有趣。</p> <p>  据说在二战前,这条街仅有10多家小店。二战后拓宽了街道。现在有70多家各式商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p> <p>  在商业街的尽头,有一段被称为“晚霞段段”的阶梯,从阶梯上可以看到美丽的落日霞光。春夏时节,有很多大小猫咪聚集在这里晒太阳,给这条小街带来了可爱的名声。现在是大冬天,猫咪们都躲在家里取暖了,唯有一只穿着羽绒服的“胖猫”在彩虹段段的阶梯上留下了傻傻的微笑…</p> <p>  逛完谷中,已是下午,随便吃了一碗大肉骨头汤面就乘地铁去了筑地(Tsukiji) 。</p> <p> 筑地离东京市中心只有一小段距离,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筑地”意为填海所造的土地。据说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座落在浅草的本愿寺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为了重修本愿寺,人们就填海造地,于是形成了今天的“筑地”。</p> <p>  筑地最有名的是鱼市场,我们在人头攒动的鱼市场里凑热闹,看着光怪陆离的海产品,听着大小商贩们的吆喝叫卖声,觉得特别有趣。儿子说日本人招徕顾客的吆喝声是举世无双的,这话把我逗得直乐!</p> <p>  次日是星期天,我们去了东京台场的数码艺术博物馆参观了一个非常特殊的灯光展,叫做teamLAB 无垠艺术灯光展。</p><p><br></p> <p>  TeamLAB是世界知名的艺术团队,他们的灯光展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参观者在黑暗中忘我地享受着烂漫的世界,一会儿沉浸在无边无际,飘舞灵动的万花丛中,一会儿置身于繁星点点,一望无垠的宇宙空间……这让我联想起杭州著名的“宋城千古情”,二者的灯光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在东京游玩的最后一天,本来计划去富士山,儿子打算用他的飞行摄影机,拍下富士山的冬景。但天不作美,整个上午阴雨菲菲,天色暗沉,我们也就没什么心绪走远路了。在东京站购买了次日去京都的火车票后,我们便顺道去了日本皇宫逛了一下。</p> <p>  日本皇宫是天皇与皇室成员的起居及接待官员使节之地,一般不对外开放。游客稀稀落落,人们也只是在皇宫外面的广场上溜达溜达,隔着皇宫大门与护城河,遥望一下皇宫内的日本传统建筑而已。</p><p><br></p><p><br></p> <p>  其实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不是宫墙内绿色的瓦顶、白色的墙壁和青褐色的灯柱,而是宫墙外发人深思的景象,那铺满黑色砾石的皇宫广场上留下过无数途人沙沙的脚步,广场四周金黄色的草坪上站立着一圈精心修葺,形态各异的针松,针松带的外面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它们与古老的皇宫默默对视,有如古今在对话,历史在沟通……感觉特别有意思。</p> <p>  曾经游走过几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皇宫,比如阿姆斯特丹闹市里熙熙攘攘的荷兰皇宫,列支敦士登公国建在“云端”上的静谧的皇宫,泰国的金碧辉煌的曼谷大皇宫,还有柬埔塞金边的四臂湾大皇宫,相比之下,感觉东京的皇宫非常庄重低调,像一幅朦朦胧胧的黑白灰水墨画,神秘而耐人寻味……</p> <p>  2019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京都。元旦新年,我们决定离开喧嚣的京都,乘轻轨去百里之外的奈良看平城古都和野生麋鹿。奈良在公元8世纪曾是日本的首都平城京所在地,是天平文化的发祥地,所以保留了许多日本传统文化古迹。其中明治时期所建的大华严寺和寺庙周边的一千多头会磕头的野生麋鹿算是一大奇景。</p><p><br></p> <p>  本以为元旦新年,奈良会相对安静,人们不会大老远去看古迹喂麋鹿,谁知道是出乎意料的热闹。许多日本本国的游客来大华严寺进香拜佛,新年祈福。外国游客和旅游团大多来自中国,不是讲普通话就是讲广东话,感觉不像在日本。最为有趣的是那些野生麋鹿,它们既不怕人也不怕车,还会过马路,给大巴车让路……有个游人手上拿着一袋刚买的熟食,结果被一头大麋鹿拦路抢劫,食物撒了一地。其他麋鹿冲过来哄抢,拦都拦不住,令人忍俊不禁。</p> <p>  刚笑完别人,一头大麋鹿跑到了我身边,一口咬住我的皮包讨吃的,把我的皮包带咬出了一个口子,真是又可气又可笑。我只好赶紧去买了两包鹿饼干,伺候那些跟我磕头要吃的厚脸皮麋鹿。诗经上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看来应该改为“呦呦鹿鸣,咬我之包,食吾之饼”。哈哈,这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体验。</p> <p>  在日本京都游逛了四天,今天将乘午后的新干线列车前往广岛。京都的酒店要求上午10点退房,所以我们早早来到车站,一边喝茶用餐,一边候车,一边写游记,回顾这几天的京都之旅…</p><p> </p> <p>  京都市位于日本的南部,人口约一百四十六万,是日本第八大城市。京都市的宫殿寺庙城堡特别多,这是因为在公元794年以前,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长年的历史积淀使京都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所以造访日本的游客大多会到京都看看。可以说京都之于日本有如西安之于中国。</p> <p>  京都有好些历史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这几天看的伏见稻荷大社,二之丸御殿,大华严寺,平等院等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令我感到特别的是,无论是人住的宫殿还是神住的寺庙都以精心修葺的松树来装饰庭院与花园,很少花草,给人一种肃穆严苛的感觉。</p> <p>  在京都的第三天上午,我们去看了稻荷大社(寺庙)。从轻轨出口到寺庙,沿途两边都是小吃摊,卖烤肉串,烤鱼串,章鱼烧,鸡蛋仔,抹茶饼,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很想吃个烤猪肉串,但太巨大,没敢下手。日本啥都袖珍,就是肉串大得离谱。今天来神庙参拜的大多是日本本国人,因为是新年假期,所以人山人海。我随着人流缓缓游走,有一种在广州逛花市的感觉。看来我不管走到哪儿,都能找到家乡的感觉。</p> <p>  下午去了一趟京都近郊的宇治。那里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 — 佛寺平等院和宇治上神社。</p> <p>  宇治又是日本著名的抹茶之乡,在通往平等院的那条长长的商业街两旁,所有商铺,饭店,甜品店,小摊贩等卖的都是含有抹茶的绿色食品,有抹茶面条,抹茶丸子,抹茶饼干,抹茶米饭,抹茶雪糕,抹茶奶茶,最夸张的是抹茶饺子,我忍不住买了一份六个抹茶饺子尝尝,谁知连蘸料也是绿绿的抹茶盐,感觉味道有点怪。抹茶其实有点涩,所以满街上飘荡着香中带苦的味道,非常独特。这让我想到杭州的龙井村,那里的大街小巷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一口大铁锅,炒茶的香气四溢,沁人心脾,那里还有用龙井茶做的菜肴,比如龙井虾仁,龙井鸡丁等等, 这与宇治的抹茶食品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离开京都,我们来到广岛。很多朋友去日本旅游都没有去广岛。我最初也没有打算去广岛。可儿子说他在中学的时候学了半年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而结束二战的关键是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扔下了两颗原子弹,扔在广岛的叫“胖子”,扔在长崎的叫“小男孩”。一个“胖子”和一个“小男孩”就能让当时打得一团糟的混乱无比的地球恢复秩序,可见其威力之巨大!所以他很想实地了解一下这段历史。</p><p><br></p> <p>  广岛的天气还不错。第一天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当年的原子弹爆炸地。由于当时原子弹是在离地面600米处爆炸的,所以除了正下方的一所建筑物外,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p> <p>  二战后,日本人重建了广岛,但没有拆除原子弹爆炸600米正下方的这座楼房,并在此建立了原子弹爆炸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有一处爆炸体验池,站在旁边,可以体验爆炸时的情景,感觉到原子弹坠落的呼啸和爆破时的冲击波,蘑菇云,火光,摧毁房屋……。纪念馆里展示了大量当年原子弹摧毁广岛的史料,展览的主旨是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核武器……漫步在纪念馆的和平广场上,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侵略,反侵略,正义,非正义,人道,非人道……各种思绪在互相撞击着,撕扯着……最后我默默走向供着鲜花的祭坛,祈祷人类停止厮杀,祈祷世界走向和平。一个不和平的世界,替灾难买单的永远是平民百姓!</p> <p>  离开广岛,我们来到日本第三大城市大阪。据说大阪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是大阪港旁边的水族馆,于是我们慕名前去参观。</p> <p>  我们一到水族馆,儿子就迫不及待地钻进鲸鲨的大嘴里。</p> <p>  我们在水族馆里面转了两个小时,犹如置身于暗蓝色的海底,时不时被迎面冲过来的鲸鲨和魔鬼鱼吓住……</p> <p>  其实,海洋世界里挺小康的,鱼儿们看起来富富态态,和平和谐和睦,没有什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毛的现象。唯一的血腥场景是水鼬(水貂)在惊恐四窜的鱼群中捕获牺牲品,然后把鱼叼到岸边开吃,呱嗞呱嗞地,嚼得满嘴淌红……。</p> <p>  其他的鱼儿们一天喂两顿,肚子饱饱的,所以都懒得互相厮杀。到了下午,美美吃完一顿下午“茶”后,什么鲨鱼啦,魔鬼鱼啦,还有其他各种奇离古怪的鱼们,竟然成群结队地躺在海底打盹小憩,特别有趣。尤其是海豹,打盹的时候,双眼微合,小脑袋不时不时耷拉一下,人模狗样的,特别可爱。</p> <p>  大阪水族馆还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那就是人与鱼儿们的零距离接触。在一个大型的鱼池里放着小鲨鱼和魔鬼鱼,鱼池四周是洗手盆,抚摸鱼儿前后要求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我摸了一下鲨鱼,果真是沙沙的,挺乖的,不咬人。儿子摸了一下魔鬼鱼,说是粘粘滑滑的,我没敢去摸,觉得有点瘆人。有些魔鬼鱼不愿意被人触摸,于是搅动起池里的白沙,把自己埋起来,跟人斗法,令人忍俊不禁。这真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大半个月游了大半个日本,感觉意犹未尽。可儿子要回奥克兰上班了,而我呢,还要返回东京,在品川的荏原中学作英语教学交流。朋友们也许觉得奇怪,我一个中文老师怎么去了日本教英文呢?原因是我目前任教的奥克兰林菲尔德学校与东京品川区的荏原中学是日新两国官方指定的友好学校及英文教学协助机构。我们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两位教师到那里进行英语教学示范交流。我两千年初在学校教过几年的英语二外,后来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中文,我才告别了英文教学。这次被学校选派到海外作教学交流,第一天上课就感觉“压力山大”。一来因为上课之前在日本各地转了半个多月,体力精力都有点透支,二来因为工作量很大,每天上4--5节课。第一天上班特别紧张,早上不到六点就爬起来,七点出门时天还没大亮。步行二十多分钟到轻轨站,走得我上气不接下气。赶紧找到站台,登上列车。到站后,又走了十多分钟才到学校。日本的学校进校都要换鞋子,我头一天没带自己的软底鞋,只好穿学校为访问者准备的皮拖鞋。穿着这双不跟脚的大拖鞋从一楼到四楼上下奔忙了五节课,到下班的时候,脚掌脚趾都磨出了几个血泡……</p><p class="ql-block"> 日本的学校通常五点下班,但很多老师都工作到八九点。我一个交流老师当然不用那么玩命,到了五点就撒由那那了。可是到了火车站却走错了站台搭错了车,来回折腾了两趟才找到归途。从火车站到住家的二十多分钟的路真是走得我七死八活!一天工作,浑身筋疲力尽,脚上的血泡钻心的疼!寒冷的冬夜,漫漫的长路,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此时小路上人迹稀少,只有不时传来的火车呼啸声伴随着我深一步浅一步地徐徐前行…此时此刻,真感觉自己怎么那么喜欢自讨苦吃!去年今日在冰天雪地里走向中国美院!今时今日又在寒风冷雨中跑到日本东京上班!看来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干了!!不过当我回到住地,暖心的一幕让我潸然泪下,房东夫妇已经做好了一桌饭菜。他们耽心我走丢了,驻足门外等候多时……。在异国他乡的寒冬腊月里,能够住进这样一户温暖的人家,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福分了!人生啊,真是充满了矛盾!幸运与艰辛总是结伴而行!</p> <p>  房东先生姓喜多,还在工作,太太叫悦子,是家庭主妇,她是个英语学习狂,每周都付费学英语。为了练习英语口语,她每年都接待从新西兰来东京进行英语教学交流的老师。他们家是一幢精致的三层小楼,非常舒适。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已结婚生子,各立门户。</p><p><br></p> <p>  因为我清晨7点就要出门,所以我对喜多太太说:“我早起上班,随便喝杯热茶,吃个面包就可以了。你可多睡一会儿,不必起来为我做早餐…” 但她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不能随便。于是她每天六点就起来为我准备早餐:热热的日本煎茶,新鲜的各式水果,煎蛋,松饼,吐司,面条…天天不同花样。</p> <p>  在荏原中学工作了一周以后,我对学校的情况开始熟悉起来。这是一所有着72年历史的小型学校,仅有三百多个学生和三十来个老师。据了解,很多老师一周七天都在学校忙乎,放假也不例外,好些老师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有个从菲律宾嫁到日本来的老师坐在我的对面,她对我悄悄调侃到,日本人生来就是工作的,而且纪律性特别强,哪怕是感冒发高烧也会转几趟火车回到学校,亲自向校长请假……她的一番评说既逗乐有趣,又令人生畏。</p> <p>  在荏原中学,我度过了第一个忙碌的周末。我参加了学校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有小仓古诗一百首卡片竞赛,有书法竞赛,插花竞赛,还有茶道表演……师生们都快乐地辛苦着!周末也不休息。</p><p> </p> <p>  在这种人人都勤奋工作的氛围里,我也不能懈怠。我不仅是新西兰的老师,我还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也是以刻苦耐劳著称的,我多少得有点中国人的样子。我全心专注于教学,不但忘了自己的生日,竟然连哪天过大年也忘了。记得在我上课的第一天,有学生在做英文口语问答的时候,问我哪天生日,我就回答了她。谁知答者无意,听者有心,在我生日那天,一大班男女学生排在楼梯道上,齐声用英文祝我生日快乐,真是好感动!</p> <p>  大年三十晚上,十多位老师,还有副校长,请我到饭店吃烤肉。饭局上我告诉大家当日是中国的除夕,大家说太巧了,正好为我祝贺中国新年。</p> <p>  次日周六是大年初一,房东夫妇也不知道那天是中国的新年,他们早早就订好座位,请我到银座一家很有名的饭店吃日本和牛。当我告诉他们当日是中国春节的时候,他们很是惊喜,齐齐举杯为我庆贺新年!这几桩乐事都是在无意中碰到的,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看来有的时候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说不定就会来点预料之外的惊喜。</p> <p>  在东京的第二个周末,喜多夫妇带我去了一趟横滨的中国城。那里荟集了中国东南西北四面八方的著名美食,有上海生煎小笼,四川担担抄手,海南鸡饭,广东饮茶,北京烤鸭,福建炒面,扬州炒饭,林林种种,应有尽有……且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欲滴…。感觉日本人学习中国的美食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让人们在方圆百步之内遍尝中国美食,不得不令人赞叹!</p> <p>  跟日本房东相处了几周,感觉日本人挺实诚,非常礼貌,但不谙客套。喜多先生的玻璃刻画画得很有水平,我称赞了一番,希望拜他为师。谁知道他竟认真了,在我离开前的一个周日,特别安排了三个小时的课程教我玻璃刻画。我真是喜出望外!他们夫妇对我的处女作“女郎花”大为赞赏,还送我镜框,把画镶好,让我带回新西兰。想不到我轻轻的一句点赞竟换来如此大的回报。</p> <p>  一月三十号周五是我在荏原中学工作的最后一天。中午午饭后,师生们以仅有的十多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给了我一个难忘的告别!每个班的同学都派出几位学生代表,把他们专门为我制作的一本本小册子赠送给我。小册子里收集了同学们给我写的感谢信,封面上还画着我的圆脸卷发,写上我的名字,可爱极了!英语老师们过来和我合影留念,并送我一双刻有我日文名字的筷子。校长也送来精致的礼物,让我那天早点下班,并祝我周六旅途愉快!好欣慰!好感动!日本教学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p><br></p> <p>  可没曾想到在东京的最后一个晚上遇上了地震。那天晚饭后,考虑到第二天大早要赶飞机,所以早早就睡了。睡到半夜两点左右被摇醒了!整个床像筛糠似的。我在想,这肯定是地震!要不要起来?要不要起来?想想,还是算了,被窝里暖暖的,三层小楼还是挺坚固的,问题应该不大,继续睡觉吧… 过了一会儿,第二次摇晃!!比第一次厉害,如果站起来的话,估计会摔倒。这时我在想,是不是应该卧倒在床的侧面,以防屋顶倒塌…,不过震了一小会儿又停了,感觉可以再等等,心想如果有第三次摇动,我就得起来,做好逃生的准备。这时我听到房东也起来了,于是把被子一掀,迅速穿上衣服,不过房东很快就把灯熄了,一切又回复宁静…我又躺下,和衣就寝,继续睡到闹铃声响。</p><p> 进早餐的时候,我问房东,半夜的地震大概有多强,她说2-3级吧。后来看电视新闻说是5.3级。真是有惊无险!</p><p><br></p><p><br></p> <p>  地震以后的经历真是步步惊心。先是去错了机场,幸亏有品川教育局的官员开车送机,才得以按时赶到登机口。奇怪的是登机口乘客寥寥无几,上机后更是让我口瞪目呆,像是乘专机一样,机舱里只有五六个人。空姐让我随便坐,我一个人占三个位置。舒服是舒服,但忧思重重,没想到新冠病毒造成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我的行李是从东京直接托运到奥克兰的,我乘坐的飞机在广州中转,需要停留一夜,次日下午两点半才飞往奥克兰。我本以为可以在中转酒店好好享受一顿中餐,谁知道酒店里的餐馆已经不营业了,不过还竖着一面大大的美食招牌,让人垂涎。酒店外的餐馆几乎全部停业,唯有一家清真兰州拉面小馆还开着,来了一份清真水饺,味道还不错。</p> <p>  第二天周日,感觉时间还充裕,就跑到酒店旁边的大型超市看看,在大门口先通过体温测试,然后径直跑到茶叶专柜,买了好些各式各样的茶,菊花,茉莉,玫瑰,金银花,桂花等等轻轻一大袋,回到酒店塞进手提行李就出发去机场了。谁知道进安检的时候麻烦来了,被告知航班取消,要出去办理退改签。天呐!我可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下子懵了,回过神来,跑到退改签柜台,只见长长的人龙,排出几十米。问了一下,都是去新西兰和澳洲的乘客,据说纽澳周日同时出炉新规,限制非本国居民入关,所以机场又退票又改签,忙成一锅粥。我跟在长长的人龙后面,茫然不知所措。急中生智,马上联系到奥克兰的旅行社,让他们为我抢到了周一凌晨的最后一张飞机票。天呐,这就跟电影里的生死时速一样!接下来赶紧去取托运的行李。推着两个大箱子和大小包包在机场里茫然游荡,就像一只流浪猫似的。可是离起飞时间还有十多个小时,游荡也不是个事啊!幸好机场的广州酒家还开着,于是我坐下来,点了一盅靓汤和几个美味小菜,把我吓掉的魂给招回来。反正天塌不下来,饭总得吃吧。就这样,吃吃坐坐走走买买,打发了十多个小时。终于登上了回家的飞机。飞机上全部人都戴着口罩,看着好伤心好害怕。快到奥克兰的时候,又出现了惊魂一幕,飞机乘务员连连呼唤医生护士,说是机上有人身体出现状况。当时我的心在莫名其妙地狂跳,眼睛也睁大了,祈愿千万别有什么不测。(后来从奥克兰先驱报获悉,此人在飞机上去世了,不过与新冠无关)。抵达奥克兰机场的时候,更是经历了一番折腾,所有自动入关的机器都关闭了,海关对中国来的乘客一个个进行盘查,登记,并要求接受检疫指导。由于我是从日本经广州转机回奥克兰的,所以省却了这道程序,不过仍然需要自我隔离十四天。没想到上天以这种方式强迫我休息,让我静静回顾这一个多月的东瀛之旅,让我品味世事的无常与乐极生悲的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