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六年组数学学科第五、六周工作小结</p> <p>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空间与图形”知识大多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受疫情影响,我们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在“云端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相关知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p> 探索平面图形 <p> 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后,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利用圆规、直尺、三角板等画出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各 1 个,标出中心点,并剪下来;接着观察——分别滚动图形,观察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再记录——把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用图表示出来;最后思考——根据运动轨迹,要设计一辆能爬楼梯的车,车轮应设计成什么形状?你的依据是什么?</p><p> 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于是同学们纷纷进行操作、实践,并将操作的全过程用小报的方式记录下来:</p> 认识立体图形 <p> 首次学习立体图形——圆柱、圆锥的认识,六年级的魏萍老师在云端是这样教学的:</p> 介绍立体图形 <p> 有了对圆柱、圆锥一些特征的认识后,六年级的盛雪仪老师班上出现了好多小主播,这群小主播可不一般。他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讲解,表达清晰,数字准确,从容不迫。</p> <p> 原来盛雪仪老师让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圆柱形,也就是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纸巾筒剪一剪,量一量,好一探究竟:看到底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边长又是多少?能不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如果你拿到的圆柱体无法剪开,你又如何测量呢?一个个问题,一个个挑战,且看小主播们如何应对。</p> <p> “空间与图形”知识显示了数学学科的一种独到的美。因此,我们更要关注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操作”的乐趣,体验到“操作”的成功喜悦。让学生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图形的美妙与奥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