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勇面中考的你 —来自深实验王铭培学长的学习建议

Alisa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是一年中考季,你们要中考,我也要一段考了。备考内容繁重,同为学生,怎能不感到忧虑?但是与其背负忧虑与恐惧负重前行,不如做好准备,迎接中考的到来。要知道中考、以及中考之前的种种考试,无出于生活。人生漫漫,获其教益,宁静处之便够了。更何况我们还要明确一点,中考前,你多的任何一点点努力,乘以100都不是个小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面扼要的谈一谈对应科目的备考技巧。</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数学以至于物理化学,如果之前没有错题本那也就没有必要现在开始做了。有错题本的同学却要明白:现在应该开始有计划地看了,不要让优势变成负担。如果你没有错题本,这并不代表你落后了, 错题本只是一种个人的学习方式而已。但是它的优点还是可以借鉴的:从今天开始,把你在此之后做过的,卷子中的难题,错题,压轴题剪下来,好好地贴到一个本子上,也无需写解析。这样不仅便于复习,也便没有了一沓沓卷子带来的考前压力。想办法让自己的思想变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的物化中考只考了94分,便是因为,实验、实验设计题,答得不够规范,不够贴近书本和老师的意思。这是前车之鉴。请你在考前一定要把物理化学书再好好看一遍,把概念弄清楚,弄准确,那么物化也便没有什么难的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理科,请一定一定要重视过程。以前写得好,现在要精益求精,无懈可击,不马虎每一次作业考试。以前不够重视,这三个月足够你补漏还有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关于文科,人们说考的是积累,我很同意。平时便重视积累和背诵的你,大可以安心地把剩下的路踏实地走完。当然也有一些方面要重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接下来语文上老师会让你们写关于很多题目的作文,请一定好好对待,细细雕琢,并把它们打印出来放在一起,时时看一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英语则要注意词句的变换。一篇80字的作文,只要你在这100天多多留心动脑,把几个句式整理好,多用一用,写熟了,自然不在话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我常听到同学说文科不做错题本,考前也没有什么好复习的,有点空虚。实际上,各位不妨把高中的漏洞本先引入到这100天。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活页本,给每个科目留个地方,把每次考试,每次作业感到有缺漏的地方记上一笔,考前翻看。这对于寸时寸金的100天是再有效不过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你们新加的思想政治我并不了解,但是关于历史,我想告诉你:60分的分值就不值得100分的努力,这并不代表你在这100天中的背诵复习就不必要了。老师或许会给你布置很多题,但是如果课业太繁重,忙不过来。请你挑好的,不熟悉的做,尽已所能。历史的取胜在于史实的熟练掌握和知识联系的清晰。在这里推荐xmind思维导图。各位不妨先去下一下搜一搜。玩着做,做着复习,既复习到基础知识,又把知识构架搭好了,何不乐哉?况且一个单元一个,一百天远远有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唯一一次跑进三分十秒的那次一千米。前面两圈我在挣扎,第三圈稳好节奏,第四圈向前冲起来了,便成功了。很平淡对不对?中考也是这样。从你开始起跑,到到达终点,这之间会有很多坎坷,会有很多超越和被超越,但这都是动态的,暂时的。在这一千米中的某一段,某几段的消长并不能决定什么。前面那个人或许暂时比你领先,但是你知道他只能跑三分15秒,而你能跑三分10秒。最后冲给他看,你便赢了。同样的,这100天,那个人的排名或许暂时比你高,但是你知道你有比他更高分的实力,在这100天把它打理好,从考场走出来,你便赢了。一场赛跑,最后冲刺尚可以超过两三个人;一场中考,最后100天的努力,又足以将多少人踩在脚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愿与各位在实验相会。当然,能上深中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