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闪智慧 备课明方向

水的太极图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城十校一年级语文组第三周教研业务学习</span></p> <p>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好,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所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依然如期开展教研业务学习。3月20日下午4:00,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展开了历时两小时的线上语文教研会。</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会前准备</b></p> <p>  教研会前一天,我们四个语文老师就在微信上讨论本次教研会的主题,前段时间线上教学得失,教研会工作分配,提早为教研会做准备。</p><p> 会议伊始,网络问题频出:听不见发言人声音、画面卡顿等。但依然阻止不了我们的脚步,五分钟后这些问题迎刃而解。</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主题研讨 </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交流心得 聚焦问题</b></p> <p>  我们本次业务学习的研讨主题是——如何有效进行线上识字教学。在组长张梅的主持下。张枫老师第一个发言:张老师认为线上的识字教学首先要吸引眼球,让孩子乐于去看,乐于去学。如学习“降”时,采用图解识字的办法,先出现一座山,山的旁边出现一串向下的脚印,然后让孩子猜测这个字是什么字,引起孩子注意。让孩子明白降就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不是每个字都可以用图解识字法,所以还有编故事,编儿歌,猜字谜等。</p> <p>  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会议进行到一半便产生了两个疑问。​</p><p>疑问一:集中识字需要每个字都教识字方法吗?​</p><p>疑问二:线上如何了解孩子掌握情况?因为差的孩子根本不连麦。​</p><p> 人多力量大, 大家各抒己见,解决办法浮出水面。</p><p><br></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出谋划策 解决问题</b></p> <p>针对疑问一:布置孩子预习,把难认的字反馈到班级微信群。​让孩子们在微信群里推荐自己认为好的识字方法。老师做好预案,线上连麦掌握情况针对性的解决。</p><p>针对疑问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用好家校本,用好班级微信群。</p><p> 最后张梅老师补充:可以将难理解的字组词练习说话,加深理解记忆。</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换班检测 确保过关</b></p> <p>  为了让识字有效性落到实处,每一个单元结束由四个语文老师交换班级,进行线上识字检测,并做好记录,反馈给任课教师。</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集体备课</b></p> <p>  张梅老师依据教师用书,语文书的课后作业和课文泡泡提示总结出单元学习目标。郑杨娟老师补充把“……地”短语运用到写话技能训练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p> <p>  张枫老师把单元目标落实在每一课中,分解目标精准到位,特别是朗读的指导,《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让孩子进入情景,进行角色对话的指导;《树和喜鹊》进行反复句式的朗读指导;《怎么都快乐》指导孩子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p> <p>  朗读是语文的基本素养,很多情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得到升华。卢维老师把每一个精彩瞬间记录下来,让精彩永久定格。​</p> <p>  会议过程中,大家都积极发表看法,总结得失,群策群力,集体的智慧如冬日的暖阳,驱散了疫情的阴霾,给在线上教研送来了明媚的无限春光。</p> <p>  这次教研活动总结了前期教学的好的经验,靠集体的智慧突破了一些困惑,集体备课有效的指导了我们下一周的教学工作。</p> <p><b style="color: rgb(1, 1, 1);">主办:涪陵城区第十小学校</b></p><p><b>策划:涪陵城区第十小学校教导处</b></p><p><b>撰稿:卢维</b></p><p><b>校正:熊会</b></p><p><b>审稿:张必庆</b></p>

教研

识字

语文

老师

孩子

朗读

线上

业务学习

疑问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