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东欧11国(二)自由行(9)北马其顿

冯玉画

<p><b>Day20 2019.11.25 贝尔格莱德一斯科普里</b></p><p><b> 早上在家休息。中午时分,来到汽车站准备乘3:I0大巴离开。贝尔格莱德汽车站进乘车场必须购平台费,我理解相当于站台费。每人190第纳尔,刷卡和欧元都不能使用。在热心人带领下在侯车厅一处找到货币兑换点,5欧元兑换了570第纳尔,买票190x2=380第纳尔,剩下零钱就地全买成面包了。</b></p><p><b> 3:10乘大巴前往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20:40车到马其顿边境海关。查得很认真,下车逐一验证盖章才能通过。车上有3个小伙不知何因未能通过,只有乘其它车返回了,因此过关也耽误了不少时间。</b></p><p><b> 大约9:50到达斯科普里。天下雨,出站打车,5欧。司机帮助电话联系好住宿管理人,在约定地点来接。顺利入住。</b></p><p><b> 住宿是从一个大型综合商场里进去的一幢楼上,房间是很大,装修得很粗糙。当晚睡到半夜,突然被一阵晃动摆醒,第一反应是地震?马上起来,也不敢有任何行动,听听周围无任何动静,又继续睡觉,但总不踏实,很警觉。早上起来,赶快百度,没有任何当地地震报道,是国家太小了,不足为道?反正有点后怕。</b></p> <p><b>Day21 2019.11.26 北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b></p><p><b> 北马其顿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也难怪,它1991年从前南斯拉夫联邦独立出来的。</b></p><p><b> 马其顿与希腊之间就马其顿国名问题的僵局持续长达20多年。马其顿1991年独立后使用宪法国名“马其顿共和国”。希腊认为,马其顿的国名暗示马其顿对希腊北部马其顿省有领土和文化遗产要求,要求其更名,并因此阻挠马其顿加入欧盟和北约。为顺利加入欧盟和北约,马其顿2018年6月与希腊达成更改国名协议。协议规定,马其顿国名将更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并将国旗的图案也改了。</b></p> <p><b>  斯科普里是马其顿的首都,人口约50万,是马其顿最大城市,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都住在这里。目前,马其顿人均GDP常年排在欧洲各国未尾,国内虽风景如画,农产品质量颇高,盛产葡萄酒和大米,但长期以来各党分歧严重,政府执政颇受制约,经济发展一般,基础设施落后,年轻人失业率比较高。加入欧盟可能是马其顿这个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欧洲各国和平共处的唯一途径。而改国名,会是很好的第一步。</b></p><p><br></p> <p><b>  早上,步行15分钟,又到了咋天到达时的汽车站,换好预定明天离开的车票,买好平台票50代纳尔/人。(刷卡)。1欧元≈61代纳尔。</b></p><p><b> 自由行必须把吃,住,行落实好。每到一地,游览之前首先要把离开时的各项落实清楚,有问题先解决,心中才踏实。</b></p> <p><b>  开始游斯科普里,市区面积不大,市中心更小,半天游遍。</b></p><p><b> 当地政府在2010年发起了一个昂贵且颇具争议的项目「斯科普里2014」,旨在将首都斯科普里变为更有视觉吸引力的欧洲城市。</b></p><p><b> 于是,有了奇特的"世界雕像之都",这座城市涌现岀了一批奇特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雅典或罗马、奥斯曼时代的清真寺,阿尔巴尼亚风格的集市、不计其数的铜像,还能看到巴黎风格凯旋门、红色的伦敦双层巴士、66米高的十字架等。</b></p> <p><b>【马其顿广场】是斯科普里的地标,位于城市最中心地带,由古老的石桥连接着瓦尔达尔河的一端,其周围放射状的道路连接着市内其它区域。</b></p> <p><b>  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且充满争议的亚历山大大帝金铜色雕像。其实由于历史原因,马其顿在国名和亚历山大大帝使用上一直遭到希腊的反对,希腊认为历史上马其顿帝国是属于希腊的,跟现在的马其顿没有必然的关系。这座雕像2011年从意大林佛罗伦萨运回组装时叫“马背上的勇士",后改名为“亚历山大大帝像"。如今又面临着再次改名甚至被移走的可能。</b></p><p><b> 马其顿广场是“斯科普里2014计划”最主要成果,看上去很新,但也给人有奇特的错觉。</b></p> <p><b>  亚历山大大帝铜像,由八名武士和4只猛狮簇拥在基座周围,亚历山大手舞宝剑稳坐在奋蹄急嘶的战马上,威风凛凛。</b></p> <p><b>【凯旋门】位于马其顿广场附近,昨晚到这时住宿的管理人就是在这里等我们的。</b></p><p><b>斯科普里的凱旋门,是马其顿独立20周年纪念标志(马其顿于1991年独立),在2012年一月正式完工启用。凯旋门高21米,费用为440万欧元建造。凯旋门上有一个可以俯瞰全城的观景台。</b></p> <p><b>  斯科普里市中心主要有三座跨越瓦尔达尔河的桥梁。这是艺术桥,桥的两侧站滿了各种人物雕像,有学者,画家,科学家,工人等等。桥面较宽,居然有三排路灯。只是人物塑像的头上都有很多乌粪沒有清除,非常影响形象。桥对岸是国家检察院。</b></p> <p><b>从艺术桥走过瓦尔达尔河,临河都是崭新的建筑,河沿上,又是一排叫不上名的塑像。</b></p> <p><b>在河畔的广场上,建筑上同样布滿了人物雕像,实在是弄不清他们的名字。</b></p> <p><b>  这座桥对着的是国家考古博物馆。桥两侧也是立滿了雕像,从古至今,包罗万象,根本分不清有没有相同的了。这座桥叫文明桥。</b></p> <p><b>  岸边停着一艘加勒比海盗船,据说是该国首长去荷兰考察时,发现运河边停着这样的船,可以当饭店使用,于是回来也开始仿造,就摆在那里了,也不知开始营业了没。斯科普里的"复制粘贴"做得很好。</b></p> <p><b>一排弧形的廊柱竖立在河岸边,廊柱间也是一个个的雕像。全是女神像。</b></p> <p><b>国家歌舞院</b></p> <p><b>  连着马其顿广场的桥叫石桥,最为著名。其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之后曾经历数次损毁和重建。</b></p><p><b> 石桥长200多米,有12个半圆拱形桥洞,这座石桥将城市的旧区和新区连接起来,它也成为斯科普里的地标。</b></p><p><br></p> <p><b>四大先贤,分列在石桥桥头。</b></p> <p><b>广场石桥边的演奏者。</b></p> <p><b>  巴尔干地区最大的巴扎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而斯科普里的旧巴扎位列第二。这座老市场在奥斯曼统治时期曾是斯科普里最主要的经济中心,热闹非凡。但现在虽是商店是鳞次栉比,可光顾的客人很小,生意不好做。</b></p><p><br></p> <p><b>  老城区的街道由石板铺成,沿着古城的街道漫步,两边尽是商铺和酒吧。旧城区的居民多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和土耳其人为主。</b></p> <p><b>【耶稣升天教堂】在旧扎巴后面的山坡上,教堂很小,不好找。</b></p> <p><b>教堂内地面铺滿石板,上面刻着圣经之类东西。</b></p> <p><b>【凯勒堡垒】在市中心附近的山坡上,遗址留存下的主要是城墙。没有上去,只是远远的看一下。</b></p> <p><b>远看南欧大学。</b></p> <p><b>【圣克莱门特教堂】位于马其顿广场附近,是北马其顿最重要的东正教教堂之一。其五个半球体的设计曲线优美,黑顶红瓦充满优雅肃穆之感,教堂内的壁画精美绝伦。</b></p> <p><b>【特蕾莎修女纪念馆】特蕾莎修女出生在马其顿,是阿尔巴尼亚族裔,后加入印度国籍。由于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三个国家都把她当着自己的荣耀。</b></p> <p><b>  去年年底,在印度加尔各答参观了蕾特莎嬷嬷的仁爱之家,她把一生奉献给了加尔各答的穷人。今天来到北马其顿斯科普里,这里是蕾特莎嬷嬷的出生地,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名天主慈善工作者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将其最初受礼的教堂改建成了纪念馆。</b></p><p><b> 让我们记住蕾特莎嬷嬷的一句话 :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b></p><p><b> 在这里感受一个人毕生的奉献精神,是对自己身心的一次洗礼。</b></p> <p><b>  纪念馆内介绍了特蕾莎修女的一生,并藏有她生前的手迹与常穿的白色蓝带衣物。</b></p> <p><b>  特蕾莎修女纪念馆南侧,一座新的东正教堂正挺地而起,绿色的圆顶和高耸的塔楼十分漂亮。</b></p> <p><b>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的铜像。</b></p> <p><b>  远眺千禧十字,在我们住宿窗口就能看到。位于斯科普里西南侧山顶上的一座巨形十字架纪念碑。高66米,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十字架建筑。十字架内还有观光直升电梯。时间不夠也就没有去了,只有远眺,夜晚还有灯光。</b></p> <p><b>【旧市政厅府】名为旧,其实很新。显然是斯科普里2014计划的成果。今天去时正遇门前道路戒严,好像是有示威游行活动。</b></p> <p><b>看见了吗?远处山上的十字架。</b></p> <p><b>  1963斯科普里发生地震后,一大批外国建筑师努力将这座城市改造为一座具有现代建筑活力的景观城市。为吸引更多游客,重新将许多历史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往的是一个个新古典主义建筑和雕塑。</b></p> <p><b>夜景。</b></p> <p><b>  说斯科普里是雕塑之城一点不为过,小小的城市有300多座雕塑。</b></p> <p><b>挥挥手,和斯科普里告别,记住的,滿是塑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