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校长的欢迎,故事的开始。</p><p>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照顾孩子,每天我们娘俩在九十平的空间走来走去,多少有些抑郁。有点空我先看工作群,校长3月2号的美篇让我格外激动,我还是被惦记着呀!暖流涌上,信心随之而来,心也觉得无比舒畅!</p><p><br></p> <p>接八一班,压力挺大的。苏颖姐的厉害,八一班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见证。</p><p>3月1号,上班的前一天,我在八一班微信群里发了肺腑之言,回复的寥寥无几。大家还沉浸在和苏老师告别的伤感中吧。</p><p>在教学过程中,我挺看重和同学们的关系的。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我觉得最重要。来日方长,见不到面,用作业跟孩子们拉近距离吧。我开始布置接手的第一次作业。</p> <p>我觉得除了每天的网课学习,做下午要讲的习题外,家庭作业必不可少。一方面,我有自己的整体教学计划,现在每天完成的基础知识到校就可以采取小考的方式,不必再利用大段时间讲解。另一方面,希望孩子们知道,我每天都关注他们语文学习情况,对语文学科重视起来。</p><p>每天完成作业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在微信群打卡。说实话,一天比一天心凉。跟班主任了解过不经常交作业的孩子的情况,有两个孩子家里没有智能机,网课都上不了,其他孩子都能接到信息,如果多督促也能完成作业。</p> <p>这是我每天记录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画的,手里没有名单,自己写的,看着有点乱,如同烦躁的心一般。孩子们如果在眼前,我一定叫过来好好问问,究竟啥原因,连着几天的作业交不上来。留的并不多,而且都是基础知识。</p> <p>每天作业打卡时间截止到晚八点。到点我会挨个找出不交作业的同学,记下他们是几组几号。总是那么几个人,不露面。</p> <p>本来想给那些不爱交作业的同学家长打电话,了解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李菲是个特别心细又对学生负责的人,我问她怎么应对这些不爱露面的孩子。她的一句话,让我暂时打消了逐个打电话的念头。李菲说,刚给一个家长打电话,家长近乎哭诉的声音跟老师说孩子有多不听话。我听后触动很大。哭诉里有自己孩子不听话的无奈,更有自己管不了孩子在老师面前丢脸的尴尬,我想还是再看一段时间吧。但不能不提醒,在钉钉,我私发了信息给这些同学。</p><p><br></p> <p>可是家校本里背诵作业,上传的总是那几个人。没有交作业的孩子,依然看不到他们。怎么督促,办法还要再想。</p> <p>这些积极的孩子,是我们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p> <p>自己的电脑十几年了,太慢了。借来了一个,因为系统不行,直播不了。郁闷的是借来的只用了一次,找不到桌面,也坏了。直播的任务只能让晓娟和静雅帮忙,觉得特别不好意思。</p> <p>为了出考试卷子,把小外甥上课用的电脑暂时借来用。</p> <p>习题课讲《课时练》了,用一个手机也能直播了,我也从线下判作业荣升线上直播了,激动不已。八个多月很少接触人的我,说话都不利索了,直播前特别紧张,要讲的内容看了一遍又一遍。</p><p>一定要向三十五分钟要效率,上午直播的课我跟着看了一遍,讲得文言文有点快。问好多孩子都说没有跟上,我又重新讲了一遍。虽没在熟悉的课堂,却在屏幕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格外亲切。</p> <p>想到了国东师父班级总结里的一句话,既好笑又无奈:如果学习不危及你的生命,尽量学习点儿吧。赵氏幽默,看着笑了也懂了。</p><p>我们一手研究教学,传道授业;另一手托起孩子,捍卫每一个孩子的梦想。</p><p><br></p> <p>“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p><p>一个孩子都不能放弃。多一些耐心,正确的引导。</p><p>静待花开,灿烂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