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了诗圣杜甫

丹麦童子

<h3><font color="#010101"><p>图:杜甫像,今年是杜甫去世1250周年</p></font></h3> <p>杜甫活着时,他的诗无人转发、无人赞赏</p><p>文/ 言九林 </p><p>(源自公众号《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0.3.19)</p><p>公元769年春天,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写了一首题为《南征》的诗。诗里有一句凄凉的感慨:</p><p>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p><p>此时,距离杜甫去世只剩下大约一年时间。这句感慨,是他对自己毕生写作的最终总结:我写的东西,我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我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我的《春望》《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无人转发,无人赞赏,没有知音。</p><p>这番总结,不是矫情,也不是自怨自艾,只是一个沉重的事实。</p><p>杜甫是个喜好交游的人,与同时代的知名诗人几乎全有往来,这些被他记录在了自己的诗中。但同时代的知名诗人,却几乎无人评价过杜诗,连李白这样的友人,在《戏赠杜甫》中,也只是回顾了两人交往中的玩笑话——“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笑杜甫太瘦,杜甫自嘲是因为作诗太苦,对杜诗本身,李白没有任何评价。赞赏杜诗的同时代之人,目前可见者只有三人,衡阳判官郭受、韶州牧韦迢与一位身份不明的任华,都是文坛的边缘人物。</p><p>“未见有知音”是一种无视。除了无视,杜甫关怀现实的写作风格,还招来过同时代之人的批评与攻击。今人已无法得知这些攻击的具体内容,但韩愈嘲笑过这些攻击是“群儿愚”,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杜甫也在《戏为六绝句》中“寓言以自况”,拿了庾信与初唐四子说事,借题发挥,做过一番回应——他说,庾信上了年纪后,诗赋更为老练,可笑的是,“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今天的某些人,对庾信的作品指指点点,搞得死去的前贤,怕了你们这些活着的后辈。他还说,今天的某些人,喋喋不休批评初唐四杰,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你们这些人的肉体与名字会彻底消失,初唐四杰的文章会万古流传。</p><p>这些无视、批评与攻击,究其实质,是时代对杜甫的一种刻意过滤。樊晃是唐玄宗开元时代的进士,做润州刺史(今天的江苏镇江一带)期间,他编纂了一本《杜工部小集》。这是杜甫去世后流传的第一本诗集。樊在序言中说:</p><p>“时方用武,斯文将坠,故(杜诗)不为东人所知。江左词人所传诵者,皆公之戏题剧论耳,曾不知君有大雅之作。”</p><p>所谓“戏题剧论”,大约是游戏笔墨、诙谐趣味之意,也就是读了让人爽、让人开心的东西。《饮中八仙歌》中,“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样的段子,就是典型的“戏题剧论”。</p><p>作为同时代之人,樊晃的这段文字,透露出了历史的玄机:并不是杜甫没有名气,才导致他对时代的忧思,无法进入时代的视野;而是时代拒绝聆听他的忧思,拒绝转发他描写时代之痛的“大雅之作”。从安史之乱中爬起来的中唐,要的是升平气象,要的是可以成为饮宴聚会极好谈资的“戏题剧论”,不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p><p>这种拒绝转发,也见于唐代人自己编选的唐诗集。现存“唐人选唐诗”尚有10种,4种选有李白之诗,5种选有王维之诗,5种选有王昌龄之诗,4种选有钱起之诗。他们与杜甫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只有1种集子,选了7首杜甫的寻常诗。</p><p>杜诗的被无视,是刻意拣选的结果。唐人高仲武编纂的诗集《中兴间气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高仲武在序言中自述,他是这样选诗的:</p><p>(1)选诗时段:“起自至德元首,终于大历暮年”。至德是唐肃宗的年号,起于公元756年;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终于公元779年。</p><p>(2)选诗方式:“博访词林”,四处寻访;“述者数千”,进入视野的诗人多达数千人。</p><p>(3)选诗标准有二:一是主旨健康,须“著王政之兴衰,表国风之善否”,不能“苟悦权贵、取媚薄俗”;二是文风“体状风雅,理致清新”,要有艺术性。</p><p>这个选诗时段,杜甫的创作力相当旺盛。仅公元760-770年这人生的最后十年,杜甫就写了1100多首诗。高仲武寻访这个时代的诗人,杜甫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相当多的杜诗,也完全符合上述三条标准。但结果是:高仲武选取了26名诗人的100多首诗,其中没有杜甫。</p><p>不选杜甫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上面这三条标准,只是拿来装点门面,真正的选诗红线,高仲武在序言中已说得很明白:</p><p>“唐兴一百七十载,属方隅叛涣,戎事纷沦,业文之人,述作中废。粤若肃宗先帝,以殷忧启圣,反正中原。伏惟皇帝以出震继明,保安区宇,国风雅颂,蔚然复兴,所谓文明御时,上以化下者也。仲武不揆菲陋,……”</p><p>大意是:唐王朝立国至今170年,之前的战乱让文人流离失所,写作中断。直到先帝平定中原、皇上继承遗志让世道清平,“国风雅颂”,也就是文学创作才再度复兴。我高仲武自不量力,要编纂一本《中兴间气集》,来歌颂先帝和皇上的功绩。</p><p>“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三吏三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春望》;“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的《兵车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出现在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中。</p><p>时代重新发现杜甫的伟大,是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p><p>那时节,盛唐已是遥远的传说,现实世界正一步步坠入晚唐,种种压抑与乱象,让韩愈与白居易这些知识分子深感忧虑。杜甫去世时,韩愈只有两岁,白居易还要等两年才能出生。他们越过了时间与空间,在杜甫对时代的忧思中寻找到了共鸣。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只有蠢货才会去诋毁李白与杜甫那些光芒万丈的文章;白居易说“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在他心中,少有人比得上杜甫。</p><p>遗憾的是,韩愈也好,白居易也罢,他们对时代的忧思,也像杜甫一样,遭到了时代的抵制。白居易虽有着鼎鼎诗名,但他清楚这名声的实质,在《与元九书》中,他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然而现实世界却是</p><p>“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以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p><p>大意是:众人知晓我写了劝谏皇帝改善民生的贺雨诗,已是喧嚷不休,认为不合时宜;知晓我写了感慨孔戡刚正不阿却不得重用的悼念诗,全都很不开心;见到我写的描绘悲惨现实世界的《秦中吟》,豪门权贵们脸上已有痛恨的神色;见到我写给你的感慨小人当道、志士沉沦的《登乐游园望》,当朝的执政者已开始扼腕;见到我描写军人掳掠的《宿紫阁山北村》,手握重兵者已开始切齿……我知道,时代喜欢我的诗歌,只是喜欢杂律诗和《长恨歌》之类。时代喜欢的东西,我不在意、不重视;我在意、重视的东西,时代不喜欢。</p><p>再后来,唐末的战乱与流离,让一部分读书人想起了杜甫遭遇的战乱与流离,想起了他对时代的记录与忧思,“诗史”的称号渐渐得到公认。再后来,经历“熙丰新政”乱局的苏轼,也在杜甫的诗中找到了共鸣,他赞扬李白与杜甫都是“凌跨百代”的绝世之人,又说在古往今来的所有诗人当中,应该以“杜子美为首”,因为与杜甫相比,李白“岂济世之人哉”——杜甫是一个关怀现实、忧虑民生的知识分子,但李白不是。再后来,是文天祥在狱中的感慨:</p><p>“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p><p>我对这个世界想说的话,杜甫早就替我说完了。</p><p>参考资料</p><p><br></p><p>①《杜甫诗歌研读》,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第80-86页。</p><p><br></p><p>②曾枣庄,《“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论唐人对杜诗的态度》,收录于《杜甫在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p><p><br></p><p>③许德楠,《从所谓杜诗中的“戏题剧论”谈杜诗的“历史命运”》,《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3期。</p><p><br></p><p>④吴河清,《今存“唐人选唐诗”为何忽略杜甫诗探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p><p><br></p><p>⑤李国文,《&lt;与元九书&gt;读后 ——试论中国文学离完蛋还有多远?》,《钟山》2005年第4期。</p> <h3><font color="#010101"><p>图:翻译为朝鲜语的杜甫诗歌</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p><p>文/六神磊磊</p><p>一、</p><p>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p><p>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查了高考成绩,400分。</p><p>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甫。</p><p>那时候的高考是很残酷的,没有调剂。你本科没录取之后想调剂到蓝翔?那是做梦,乖乖买火车票回河南老家补习吧。</p><p>这一年,和落魄的杜甫相比,许多同时代的诗人都已经扬名立万,在诗坛翻江捣海,散发着猛气。</p><p>当时,大名鼎鼎的猛人张九龄正在当宰相,并酝酿着他的新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的公号每次更新,一群人都“赞!”“顶!”“中书令大人好棒,么么哒”。</p><p>一个叫王维的学霸作为高考状元,已经做到监察御史。他的粉丝正飞快增长,包括阿九公主在内……不要吃惊,真的是阿九公主,不是袁承志勾搭的那个独臂神尼,是唐朝的玉真九公主。</p><p>一个叫王昌龄的同学已中了博学宏词科,被当代人称作“超绝群伦”。他的代表作品“秦时明月汉时关”横扫诗坛,他的公众号也十分活跃,经常和各路大V搞搞互推。</p><p>即便是混得最不好的李白同学,也已经在帝都隆重发布了《乌栖曲》和《蜀道难》,被广泛转发,名声大噪。别看李大V还没有公职,微信公号也没认证,但却已经拥有贺知章等高端精英粉——没错,就是那个“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贺知章。</p><p>他们的地位、名气,全部秒杀屌丝青年杜甫。虽然杜甫也开了一个微信公号“子美的诗”,但是人气惨淡,粉丝少得可怜,阅读量总在个位数徘徊。</p><p>杜甫默默地关注了他们的微信公号。唉,要是能和这些土豪们一起玩耍就好了。</p><p>二、</p><p>这一年,我们的杜甫以一个学渣的形象踏上了诗坛。他的声音小到几乎听不见:“大家好,我,是一个小号。”</p><p>在群星灿烂的唐诗俱乐部里,因为他是小号,每当有大V走进来,他都要慌忙起立,给人家让座,努力地和别人做朋友。</p><p>某年某日,一个走路带风的大V潇洒地推门进来,一屁股坐下,把脚放到了茶几上。他叫李白。</p><p>这时的李白已经被玄宗大大取消了关注,赶出了帝都。但人家毕竟供奉过翰林,参加过文艺座谈会,比起杜甫还是牛了一大截。</p><p>杜甫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诚恳地递上双手:“李老师,我们……能做朋友吗?”</p><p>后世的人们拼命渲染这一次握手,说是“四千年历史上继孔子见老子之后最伟大的相遇”“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p><p>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小号杜甫根本就是大v李白的粉丝。</p><p>那些日子里,他陪着李白游山玩水、喝酒撸串,不时向旁边这个人投去敬慕的眼神。事实上,后来终其一生,他都始终崇拜、记挂、思念着李大v:</p><p>“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p><p>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他对李白的思念就倍加强烈:</p><p>“在渭北,那春天的树已经郁郁葱葱了;</p><p>在江东,那傍晚的云也已是层层叠叠。</p><p>李兄啊,什么时候能够再和您相聚,</p><p>一起喝着酒撸着串,讨论着文章啊!” </p><p>李白对杜甫其实也不错,偶尔也给他回个贴,但他从来没有对杜甫的作文夸过一个字、点过一个赞。唯一有关的一句话是调侃杜甫“作诗苦”,意思是:“嗯,小杜这个人啊,写诗也是蛮拼的……”</p><p>杜甫对此大概并不意外。他到死都没有敢指望过自己能够和李大V并列。</p><p>三、</p><p>又一个大V推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刀疤,浑身散发着杀气,他的名字叫高适。</p><p>走进俱乐部,高适很酷地坐下,点燃一支烟,思考着他的新作《从军行》。</p><p>忽然,旁边传来一个温暖、诚恳的声音:“高老师您好,我是小号杜甫。”</p><p>高适比杜甫年纪小,出道也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杜甫对他的推崇。他认真地履行着一个小号的责任,陪高适游山玩水,喝酒撸串。</p><p>这甚至成为杜甫最珍贵的人生记忆之一。后来,每当回想起和高适、李白愉快玩耍的日子,他都很自豪:</p><p>“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p><p>对大V高适的才华,杜甫无比仰慕:“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他甚至赞扬说:“高适的文章啊,就像曹植一样波澜壮阔;高适的德业啊,就像刘安一样可以正道成仙。”</p><p>后来高适的官越做越大,成了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已经混到了大军区正职了。杜甫则颠沛流离地跑到了成都,人穷志短,时不时要吃高适的救济。</p><p>杜甫只有道谢,反复地道谢:“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好像不经常在诗里提几句这事,就会显得自己忘恩负义一样。</p><p>高适拍拍他的肩膀:兄弟,别客气,咱们是朋友。</p><p>高适和李白一样,都拿杜甫当朋友,但却从来没注意过杜甫的诗。在他们的眼里,杜甫真的只是个小号。</p><p>四、</p><p>时间一年年过去,热闹的唐诗俱乐部里,一个又一个大V们穿梭往来,其中有王维、岑参、储光羲、孟浩然、李邕……</p><p>他们互相握着手,愉快地聊天喝酒,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p><p>作为小号,杜甫常常插不上话。他只能站在一边,带着拘束而恳切的笑,聆听大V们高谈阔论。</p><p>对这里的每个人,他都送上最真诚的赞美。对于王维,他夸奖说是“高人王右丞”“最传秀句寰区满”。</p><p>对于岑参,杜甫夸他是“海内知名士”,说岑参的本事连当年的大文学家沈约、鲍照也不过望其项背。(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p><p>还有一些大V,明明原创作品很不咋地,都是一些垃圾号、经营号,比如贾至、薛据之类,杜甫也对他们由衷赞美,说贾至“诗成珠玉”,说薛据“文章开窔奥,迁擢润朝廷”。</p><p>对于那些历史上的先辈,他也满怀敬意。比如对过去初唐文坛的第一集团——“四杰”,杜甫充满敬重,觉得他们的伟大难以超越:“王杨卢骆当时体”“才力应难跨数公”——当今之世,应该没有人的才华能超过这几位前辈了吧!</p><p>有意思的是,当时文人互相唱和非常普遍,互相夸几句很常见,但杜甫的那些大V偶像们没有片言只字表扬他的诗,连客套性的表扬都没有。</p><p>渐渐地,杜甫老了。生活蹭蹬和贫病交加,都让他加速走向人生的终点。</p><p>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在由湖南潭州去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病倒了,再也无法起身。</p><p>他的左臂已经偏枯,只能艰难地撑着右手,最后一次点亮了手机,看着自己的公号“子美的诗”。</p><p>是的,这一生,我终于没什么成就。一直到死,我的粉丝也就三五十个人。</p><p>年轻的时候,我也轻狂过。但和什么李白呀、高适呀、岑参呀、王维呀相比,我真的差远了,他们都好有才。</p><p>不过,对朋友,我做到了仗义、友爱、感恩、有始有终。</p><p>对粉丝,我做到了坚持更新,我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p><p>我做了一个小号该做的事。</p><p>他闭上了眼睛,“子美的诗”也永远停止了更新。</p><p>五、</p><p>当时,几乎没有人在意他的离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诗坛,谁在乎一颗暗弱的六等星呢。</p><p>去翻翻当时唐人编的诗歌集、名人录、作家大全之类,根本就没有杜甫的名字。连几本最重要的集子,《玉台后集》《国秀集》《丹阳集》《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都不收杜甫的诗。比如三卷《河岳英灵集》,连什么李嶷、阎防都选上了,就是没有杜甫。</p><p>历史的灰尘,正在慢慢把这个小号埋葬。</p><p>很多年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人,没错,就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多情种子,偶然发现了这个小号。</p><p>他随手戳了进去,连读了几篇,不禁大吃一惊:神迹!这是神迹啊!这货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诗人啊!</p><p>这1500多首诗连起来,已经不是诗,而是关于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纪录片。</p><p>这里面有王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p><p>也有时代的不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p><p>有恐怖的战乱:“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也有胜利的狂喜:“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p><p>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p><p>也有麻木无奈的叹息:“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p><p>有老友重逢的感动:“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p><p>也有孤芳自赏的矜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p><p>还有惊心的花,有欢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苍凉的洞庭;有公孙大娘的剑器,有曹霸的画笔…… </p><p>元稹呆住了,他发现了一个事实——原来最伟大的诗人不是四杰,不是王孟,不是沈宋,不是钱刘,不是高岑,而是上世纪那个默默无名、穷困潦倒的小诗人。</p><p>有人告诉元稹:“那个作者很可怜的,客死异乡,被孙子千里迢迢送回河南老家埋葬,连个墓志铭都没有。”</p><p>元稹挽起了袖子:“没有墓志铭是吗?我来写!”</p><p>我们至今还可以读到这篇墓志铭:“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p><p>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纪,中国才兴起了读杜诗的风潮。当时连文坛最大的大v韩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签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p><p>在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杜甫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场伟大的逆袭。</p><p>每当想起这段故事,我都有点疑惑:他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自己诗歌的价值吗?</p><p>我忽然想起了他《南征》中的两句诗:</p><p>“百年歌自苦,</p><p>未见有知音。”</p><p>这是他临近去世前留下的诗句。看来友谊是公平的,李白、高适、岑参们,你们从不把我当做天才,所以,老子我也从来没有把你们当做知音。(完)</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杜甫,你这个可爱的老家伙!</p><p>(源自公众号《语文在线高中版》 2019-02-17)</p><p>李白是天上的仙,汪洋恣肆着大唐的荣耀,眼里闪烁着“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光华;</p><p>王维是世间的佛,风自八方来他如如不动,一心向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淡然;</p><p>陶渊明是世外的士,若为自由故,名利皆可抛,他爱着的是“田里锄把草,风里打个滚”的无拘无束。</p><p>但杜甫,就在我们中间,平凡如芥,却生就一颗悲悯之心,眷爱着万物苍生。</p><p>有时候觉得,他就像一个天真的小老头,多情善感,常常握着别人的手,未语泪先流……</p><p>1. 这个悲催的官二代</p><p>杜甫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p><p>早年时,他跟所有富家公子哥一样,在老爸的资助下到处旅旅游写写诗,体验人生。</p><p>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弘志;</p><p>24岁第一次科举落榜,对他来说不过“天空飘过五个字,那都不是事”,转身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p><p>然而,命运却从来没有打算眷顾他。</p><p>晃荡了十多年后,奔四的杜甫终于下定决心好好考试,却偏遇到了权相李林甫导演的“野无遗贤”闹剧,再度落榜。</p><p>杜甫不甘心,客居长安,开始了奔走拜谒,可惜此路亦不通。</p><p>这时,杜甫的老爸早就去世了,没有了经济支援的他,只能靠“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为生,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凄苦生活。</p><p>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终于等来了一个看守兵器库的小官职。眼看生活有了点转机,回家省亲时却发现小儿子饿死了。</p><p>也就在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太平日子已经远去。</p><p>怀才不遇、幺儿早逝、民不聊生——若是李白经历这些,大约会咒骂一番,继续流连山水酒肆;若是陶渊明,定会潇洒转身,高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p><p>但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面对人生最困顿的境遇,他不逃避,也不消极,反而由一己之痛念及众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变得更加慈悲与柔软。</p><p>2. 哪怕君负我,我定不负君</p><p>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家本已去避难,却时刻关注着朝廷的消息。</p><p>一听说新皇肃宗即位,杜甫马上只身一人去投奔,想为朝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可惜半路被叛军抓住,困在了长安。</p><p>春天来了,长安城中满目疮痍,再不见往日繁华,他涕泪横流,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p><p>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p><p>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p><p>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p><p>终于见到皇帝,却因言辞不合时宜而不受待见,被贬又被贬。但他仍旧一片丹心向阳开,千方百计献计献策。</p><p>后来他流落成都,好不容易建起来的草房被狂风掀了顶,还被小孩子们欺负。他却更加同情广大人民:</p><p>安得广厦千万间,</p><p>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p><p>风雨不动安如山。</p><p>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p><p>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p><p>公元763年的春天,杜甫得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他当即欣喜若狂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p><p>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p><p>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p><p>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p><p>有人求一己之名,有人追一己之利,但杜甫这个人,心里除了国家命运、人民悲苦,几乎没有自己。</p><p>3. 老杜,你真的很可爱</p><p>战乱中,杜甫与妻子离散,“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p><p>兄弟们也不知道散落何处,“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p><p>自顾不暇之际,他仍关心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陌生人,他同情织造绸帛的贫寒妇女,“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p><p>他心疼天寒织网的渔夫,“渔父天寒网罟冻”,他为底层人民鸣不平,“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p><p>……</p><p>甚至身边的鸡鸭马雁,他都不忍心它们受苦。</p><p>为避战乱,杜甫曾徙住夔州西阁。</p><p>当时他家里养了很多鸡,因为不忍鸡失去自由,他家的鸡都是放养的,可以在院子里自由走动。</p><p>但是有一天杜甫发现他爱怜的鸡们,吃起小虫和蚂蚁来竟然毫不留情!</p><p>小虫和蚂蚁也是生命啊,鸡怎么可以这样呢?</p><p>为了保护庭院里的虫蚁,杜甫决定把鸡卖了。</p><p>但又想到这些鸡被卖后会遭到宰杀,实在于心不忍,杜甫又赶快命仆人把鸡放了,“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p><p>他也为自己的老马感到伤怀。</p><p>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和家人逃难到秦州,他乘坐多年的老马累得病倒了。</p><p>杜甫非常伤心,也很感激它能一路陪伴自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p><p>即使是庭院中的小草,杜甫也是百般爱怜。</p><p>“步履宜轻过”,经过它们的时候,脚步一定要轻轻,不要随意践踏。</p><p>他还为决明草生存的艰辛而泪下:“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p><p>……</p><p>在杜甫的诗作里,随处可见这般天真的悲悯心肠。想象着这个老头忙前忙后,为这个担忧那个伤感,常常笑着笑着就哭了。</p><p>弘一法师圆寂前,曾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p><p>他们都一样,对世间万物都怀着一颗慈爱之心,对所有生命怀着怜悯与敬畏。</p><p>爱,同情,悲悯,是人性中最闪耀最可贵的品质。</p><p>梭罗曾在他的《悲悯情怀》中讲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节。</p><p>“诗圣”虽只有一人。</p><p>但我们却可常怀悲悯之心,思齐焉。</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诗圣赞</p><p>文/丹麦童子</p><p> (一)</p><p>诗圣忧国又忧民,</p><p>当比诗仙强三分。</p><p>胸怀天下不谋身,</p><p>位卑人穷笔有神!</p><p> (二)</p><p>诗圣宏篇千古传,</p><p>万家忧乐入笔端。</p><p>朱门酒肉心中厌,</p><p>路见尸骨泪不干!</p><p> (三)</p><p>为人性僻佳句耽,</p><p>字字惊人常新鲜。</p><p>堪作百世诗典范,</p><p>诗圣杰作万古传!</p><p> (四)</p><p>不怀长恨伤帝妃,</p><p>但笞石壕吏人非。</p><p>国难春望花垂泪,</p><p>庐破尚为寒士悲!</p><p> (五)</p><p>《重游杜公祠》:</p><p>周末慕名游故地,</p><p>谛听诗圣长太息。</p><p>古木棵棵天底立,</p><p>大厅间间原畔依。</p><p>多艰一世事历历,</p><p>不朽千首诗济济。</p><p>愿追杜公古风气,</p><p>以诗为史记不息!</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诗圣的负能量</p><p>文/丹麦童子</p><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今,“正能量”这个词很吃香,如果某个人被称为具有正能量,一定是件很光荣的事,人们会马上觉得他很阳光很乐观很积极很向上,很令人刮目相看。与此相反,“负能量”是个很不招人待见的词,一个人如果跟负能量沾上了边,马上会被觉得不求上进思想落后消极颓唐没有前途,简直是避之唯恐不及。&nbsp;&nbsp;&nbsp;</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但翻翻史册看看,我们会有一个明显的发现:不少名垂千古的大人物,其实他们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们所传播的负能量。</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近的,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这就是鲁迅,他好像在世时一项主要的工作就是揭中华历史的阴暗面,挑当时社会的毛病,指出全体国民身上的弱点,什么人肉筵席,什么瞒和骗,什么阿Q精神……基本上都是负能量。但谁又能说鲁迅先生不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骨头不是最硬的呢?</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远的呢,那就更多了,不胜枚举。我想各朝各代爱挑皇上毛病,喜欢举着手电筒、拿着放大镜、显微镜给自己的王朝找茬的人物,大概都可以算是在释放负能量,因为在歌德派眼里他们的行为肯定是糟透了,是别有用心的。</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nbsp;&nbsp; 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不像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那样广受欢迎,原因固然很多,但爱在诗里传播负能量可能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他也高歌“好雨知时节,当然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及时春雨,也描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美好春色,也描摹“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迷人春景,但这决不是诗圣诗作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诗圣最值得后世人捧读的,恰恰是弥漫着浓厚的负能量气息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类被誉为“诗史”的杰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大唐王朝的真相,知道了广大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从《石壕吏》中我们真切地感知了为平息安史之乱,一个普通的农家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一一“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这场艰苦的卫国战争给这个苦难的家庭所带来的生活窘迫一一“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要是让正能量专家主旋律能手对诗圣的这首诗做评论,他们肯定会这样说:“在伟大的平叛战争中必要的牺牲是完全难以避免的,杜工部作为一个国家官员,写这些是何居心?这不是在给平叛斗争添乱吗?影响太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一个对社会弱势群体稍具同情心的读者,又有谁会同意这种“义正辞严的正能量之声”呢?其实,正是由于诗圣的负能量作品流传后世,才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安史之乱的宝贵而真实的历史记录。杜诗的“诗史”之称决非浪得虚名,这是王孟的岁月静好的山水田园诗所无法取代的。</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同样,家喻户晓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苦兮兮地如实记录自己这样一位贫困潦倒的穷文人的悲惨遭遇一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也是纯粹的负能量,不就是表现大唐王朝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很差劲吗?你瞧,一个还不算社会最底层的文化人的生活状况尚且如此糟糕,那么老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当时的正能量诗人要是看了这首诗,也一定会很不以为然,肯定会指着一行行诗句说:“老杜这都写的是些啥嘛!我们大唐王朝的光辉成就一点儿都不提,光用这些片面之辞写自己坐井观天看到的那点儿破事,你老杜能代表全天下的士人?你受苦就能说明全天下的百姓都苦?还大呼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简直是哗众取宠,博取眼球,别有用心,影响安定!”但每一个正常的读者,如果听了这种论调,有谁不会觉得这是脑子有了贵恙才会产生的念头呢?</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千百年来,一代代无数的读者对诗圣史诗性作品的由衷喜爱、高度推崇,已充分证明了负能量的永恒魅力。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弃对负能量的偏见呢?是不是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到底更需要什么样的作品呢?</p><p> 2020.3.16</p></font></h3> <p>杜诗《又呈吴郎》赏析</p><p>(源自公众号《指尖奉节》 2017-07-22)</p><p>又呈吴郎</p><p>杜甫</p><p>堂前扑枣任西邻,</p><p>无食无儿一妇人。</p><p>不为困穷宁有此?</p><p>只缘恐惧转须亲。</p><p>即防远客虽多事,</p><p>便插疏篱却甚真。</p><p>已诉征求贫到骨,</p><p>正思戎马泪盈巾!</p><p>作者简介:</p><p>杜甫(712 —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巧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于766年4月到达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在夔州不到两年时间,写诗430多首,占杜诗全集(《杜工部集》)的七分之二。768年正月杜甫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因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尊为世界文化名人。</p><p>这首诗是大历二年秋杜甫寓居东屯时写给亲戚吴郎的。吴郎曾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司法参军,迁居夔州后,杜甫将西草屋先借后送让其居住,为吴郎写有《简吴郎司法》、《又呈吴郎》、《晚晴吴郎见过北舍》等诗,可见关系很不错。妇人堂前扑枣之事是杜甫亲身经历过的,《又呈吴郎》就是杜甫给吴郎打招呼的诗。提醒这位自家亲戚,希望他怜悯西邻的穷苦妇女,不要制止她来屋前打枣充饥,而且不要有丝毫不欢迎的举动,因为这个妇人是很自尊的。</p><p>诗的首联,作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作法:我是任随邻居到我屋前打枣的,因为她是一个没有吃的、又没有儿女的妇女。“无食无儿” 一句,高度概括了贫妇的悲惨遭遇和命运,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儿(子女)是女人的依靠和希望,这两样都没有,可见活得有多么艰难!作者把一个孤苦伶仃、生命脆弱、贫穷至极的泪女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激发吴郎的同情心。同时以“扑寒任西邻”的实际行动为吴郎树立了一个榜样。</p> <h3><font color="#010101"><p>杜甫的爱情</p><p>文/叶楚桥</p><p>一</p><p>公元741年,兖州司马杜闲,托人向司农少卿杨怡提亲,希望长子杜甫,能够迎娶杨府千金。</p><p>杨怡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满口答应。</p><p>但她的女儿杨氏,却有几丝犹豫。</p><p>毕竟此时的杜甫,只是一介布衣,尚无功名在身。</p><p>还是杨怡的一番话,打消了她的顾虑:</p><p>“杜家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才华超群,他日定会金榜题名。且他一脸忠厚,不似轻浮狡黠之徒,值得托付。”</p><p>定下这门亲事后,杨氏便开始憧憬婚后的美满人生。</p><p>但她不知道的是,父亲的话,只说对了一半。</p><p>二</p><p>杜甫七岁作诗,九岁成名,小小年纪,社交圈里全是岐王李范、大臣崔涤、御用乐师李龟年这样的达官贵人。</p><p>写下的诗句,也是磅礴大气,吞吐万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p><p>字里行间,一种“天下俊杰,舍我其谁”的霸气,呼之欲出。</p><p>但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和杨氏连番痛击。</p><p>公元747年,唐玄宗下诏,让全国的书生到长安比拼才艺,优胜者不仅可以直接授官,还可以落户京城。</p><p>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更新了朋友圈: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p><p>看得出来,作为一名三十八岁的“高龄考生”,他依然相当自信。</p><p>以杜甫的才华来看,他或许有上榜的可能。</p><p>但自信和才华,只是考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p><p>更何况这场考试,本质上只是一出闹剧。</p><p>李隆基的本意,是想仿效唐太宗,做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开创一个比肩“贞观之治”的“天宝盛世”。</p><p>但身为主考官的李林甫,却在考试结束之后,在皇帝面前声称“野无遗贤”,意思是大唐已经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民间再也没有人才闲置。</p><p>就这样,数百名考生,竟无一人被录用。</p><p>三</p><p>杜甫哭笑不得,却也奈何不得,为了谋取功名,他只得滞留长安,寻找其他机会。</p><p>但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别说升官发财,就连养活自己,也极为不易。</p><p>“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受尽冷脸和白眼之后,杜甫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初心,还有家中娇妻幼子,都在等着他荣归故里,只得咬紧牙关,继续坚持,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袍笏加身。</p><p>直到755年,在一口气连写了三篇《大礼赋》,歌颂皇室的祭祀盛典之后,杜甫终于成功引起了天子注意,几番波折下来,最终被定职为从八品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p><p>总算进了体制。</p><p>任命书一下来,杜甫立刻动身返乡,他要把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杨氏。</p><p>正是在回奉先的途中,杜甫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p><p>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p><p>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p><p>妻儿寄居在奉先,孤苦无依,与我风雪相隔千百里。</p><p>作为父亲和丈夫,我怎能弃之不顾。</p><p>就算是有万般磨难,也要携手共度。</p><p>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p><p>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p><p>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p><p>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杜甫刚进家门,就听到杨氏嚎啕大哭的声音,原来是年幼的儿子,已经被活活饿死。</p><p>晴天霹雳,杜甫一下子愣在原地,羞愧不已。</p><p>在这首诗里,他第一次称杨氏为“老妻”。</p><p>“老妻”其实并不老,此时的杨氏,才三十余岁。</p><p>但婚后十年,丈夫基本上都在外交游,只有杨氏一人,抚养孩子、照料双亲。</p><p>贫困愁苦的生活,让她过早地衰老了容颜。</p><p>杜甫的一声“老妻”,喊出来的不仅是亲昵,还有愧疚和感激。</p><p>四</p><p>但杜甫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份愧疚,其实才刚刚开始。</p><p>就在他回到奉先当月,“安史之乱”爆发,不到半年,潼关失守,长安沦陷,李隆基带着杨玉环,仓皇逃往四川。</p><p>可怜的杨氏,还没有用上杜甫的半点俸禄,就要和丈夫一起,搬到鄜州避难。</p><p>不久,杜甫听说肃宗在灵武即位,又只身北上,前去投奔。</p><p>留在羌村的杨氏,缺衣少食,孤苦无助,个中辛酸,不言而喻。</p><p>而杜甫的心里,也时刻惦记着杨氏。</p><p>前往灵武途中,他不幸被俘,押到了长安。</p><p>身在沦陷区,杜甫除了感慨烽烟肆虐、山河破碎,也非常想念困守鄜州的杨氏:</p><p>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p><p>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p><p>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p><p>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p><p>——《月夜》</p><p>你独自一人,在闺中遥望明月。</p><p>孩子年幼,哪里懂得思念之苦。</p><p>雾气染湿了秀发,月光清冷了玉臂。</p><p>什么时候,才能并肩而坐,为你擦掉眼角的泪珠。</p><p>看起来是在写杨氏,却字字都在说自己的相思。</p><p>所幸的是,当时的杜甫,并无多大名气,几个月后,趁着叛军不注意,他溜出长安城,赶到了肃宗的临时行在,被授职左拾遗。</p><p>五</p><p>上任不久,杜甫便开始打听鄜州的消息。</p><p>听说叛军所到之处,疯狂杀戮,鸡犬不留,十室九空,遍地尸骨,他心急如焚,焦灼万分。</p><p>可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自己又是新官上任,不便休假探亲,杜甫只得写上一封家书,寄往鄜州的羌村。</p><p>十个月过去了,他没有收到任何回音。</p><p>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p><p>杜甫这样安慰自己。</p><p>到了最后,他甚至“反畏消息来”,脆弱的内心,已经无法承受任何不幸。</p><p>就在这一年,因为替兵败的房琯说了几句公道话,杜甫触怒肃宗,被赶出朝廷,放还鄜州。</p><p>满腔赤诚,忠心耿耿,却落得如此下场,杜甫有些心灰意冷。</p><p>也罢,趁着这个机会,赶紧回去看望妻儿。</p><p>杜甫到达羌村,已是傍晚时分。</p><p>夕阳的余晖,破败的柴门,还有枝头的几声雀鸣,一片萧条衰败之景,让杜甫的心里,更添几分悲凉之意。</p><p>他加快脚步,推开了柴门。</p><p>杨氏听到屋外的动静,连忙出门查看,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衣衫褴露、满头白发的老人,她硬是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p><p>她实在不敢相信,烽火连天、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一别数年、杳无音讯的丈夫,还能活着回来。</p><p>而眼前的一幕,也让杜甫百感交集。</p><p>妻子瘦骨嶙峋,一身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p><p>儿子宗文,脸色苍白,光腿赤脚,浑身都是污垢。</p><p>两个小女儿,衣服又破又旧,已经短得遮不住膝盖。</p><p>他们对于身前的这个老父亲,都感到非常陌生。</p><p>杜甫刚刚张口喊了一声“宗文”,儿子立马转过身去,泣不成声。</p><p>那一刻,杜甫心如刀割。</p><p>过了许久,一家人才团团抱住,齐声痛哭。</p><p>闻讯赶来的邻居,围满了墙头,眼见此情此景,也全都唏嘘不已。</p><p>夜里,杜甫和妻子相对而坐,想起他在长安时写下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简直恍若梦里。</p><p>也就是从这一刻起,杜甫决定,此生再也不会与杨氏分离。</p><p>这年秋天,杜甫带着妻儿,几经辗转,避难入川,一待就是十年。</p><p>虽然先后得到严武、柏茂林等官员的照顾,杜甫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性地改观。</p><p>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p><p>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p><p>——《百忧集行》</p><p>家徒四壁,妻子和我一样,满脸都是生活的疲惫。</p><p>孩子已挨饿多日,哭着喊着要吃饭。</p><p>在夔州,杨氏甚至要卖掉陪嫁的金钗,才能换取些许口粮,“囊虚把钗钏,米尽坼花钿”。</p><p>这一切,都让杜甫羞愧不已,“计拙无衣食”“飘飘愧老妻”。</p><p>贤惠的杨氏,却从不计较这些,依然和当年在奉先、鄜州时一样,照料孩子成长,关心丈夫身体,“家贫仰母慈”“老妻忧坐痹”。</p><p>只有极少数时候,杜甫和杨氏才有片刻欢愉,或画纸为棋,“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或泛舟江上,“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p><p>但好景不长,768年,杜甫乘船出峡,一家人又开始了流浪,“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两年后,杜甫病逝于湖南,不久,杨氏也郁郁而终。</p><p>六</p><p>在唐朝,有很多诗人,喜欢写诗赠给歌姬舞女,不是“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便是“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p><p>杜甫未能免俗,偶尔也会陪同官员应酬,享用歌姬佐酒,但他的笔下,却是“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过沾人衣”。</p><p>这境界,不知要高出几个档次。</p><p>当然,也有一些诗人,会给妻子写诗。</p><p>“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相思,只是点到即止。</p><p>“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写得很深情,其实很薄幸。</p><p>“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男儿何心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在岑参看来,与建功立业相比,妻子根本不值一提。</p><p>或许正因如此,所有古代诗人的妻子,形象都非常模糊,几乎没有存在感。</p><p>唯有杜甫,一生挚爱杨氏,将她的生活点滴,全都写进诗里。</p><p>他写给杨氏的情诗,就如同他俩的爱情,朴素无华,真挚感人。</p><p>这样一来,后世之人,在走进杜甫的同时,也会真切地看到,一个淳朴善良、坚强宽容的“老妻”杨氏。</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吃了熊心豹子胆的唐代文人</p><p>一一读唐诗偶感</p><p>文/丹麦童子</p><p> 以前曾写过一篇《唐朝皇帝的雅量》,说过唐代的文人胆子大源于皇帝有雅量。读杜甫的名篇《登楼》,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一点。在诗中,诗圣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弘扬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义正辞严地写出了豪迈的诗句:“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接下来,老杜竟然对当朝圣上唐代宗李豫进行了极其恶毒的攻击,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且听他怎样大放厥辞一一“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简直是反了,竟然把敬爱的李皇上比成著名的昏君刘阿斗,太不像话了,其用心何其毒也!实在是大逆不道!他还大言不惭地自比诸葛孔明,竟把自己写的这首毒草诗与《梁父吟》相提并论,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简直不知世上还有“羞耻”二字!</p><p> 同样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还有被苏轼称为“忠犯人主之怒,勇冠三军之帅”的韩昌黎先生,他为了劝阻圣上唐宪宗李纯迎佛骨搞迷信活动,专门给皇上写了一封信《谏迎佛骨表》,竟然在里面丧心病狂地说凡是佞佛的皇帝都短命,这分明是在恶毒诅咒嘛!要知道,这封信的收信人可是皇上本人啊,不像老杜那首诗的读者不太确定,皇上不一定能读到。老韩竟然就把信送到了皇上的手里!结果怎样呢?情况还不是太糟,“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还好,老韩还没掉脑袋,还能在“日记诗”中继续为自己的行为作辩解,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并且记下自己贬官后赴任的见闻感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而且在诗的结尾,老韩还向自己的侄孙韩湘发了一下对皇上的牢骚:“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很明显是对皇上的处理有意见嘛,意思是嫌皇上把他贬到偏远的潮阳去了。这要换了明太祖朱重八那样的主,老韩一定没好果子吃,八成儿会丧了卿卿性命的。朱皇上一定会说:“你恶毒诅咒寡人,不宰了你,就算便宜你了。你不谢主隆恩,还敢发牢骚,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干脆干掉算了!”</p><p> 这样看来,唐代还真是一个蛮可爱的时代。不说别的,文人们动不动就敢耍二杆子,扯开嗓门骂皇上,而且骂了还白骂,就凭这一点,那就是一个令人颇为向往的黄金时代!</p><p> 2017.3.23</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中国文人的一个好传统</p><p>文/丹麦童子</p><p> 读一些古今名篇,发现中国文人有一个非常可贵的好传统,就是他们想问题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老能替老百姓说几句公道话,表达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至今能被老百姓记住的大文人,许多人身上都有这一特点。</p><p> 自从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之后,这个优良的传统就从未间断过,从古至今绵绵无尽头,悠悠无绝期。</p><p>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名篇《观刈麦》中写到,自己当周至县尉时,一次下乡看老百姓割麦,看到农民割麦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艰辛,又看见一个因“家田输税尽”而抱着小孩拾麦充饥的贫妇人,便不由得想到“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竟然“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样高的思想觉悟,就是今天的人民公仆,几人能达到?白居易的新乐府诗《观刈麦》、《卖炭翁》等能广为流传,我想,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多替他们着想,能为他们掬一把同情的泪,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如果白居易永远站在唐朝皇帝的立场上,坚定地充当朝廷的喉舌,我想老百姓也许早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p><p> 白居易之前,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自然更是这样。后世还有几个人愿意去写“三吏三别”、《兵车行》之类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呢?还有多少人愿意将自己看到的社会阴暗面记在诗文中给自己寻不自在呢?有那个闲功夫还不如热情歌颂一下伟大的祖国、尽情讴歌一下伟大的时代,这样岂不更充满正能量,更体现主旋律,更受国家政府欢迎?八成还能获得个“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呢!</p><p> 这样看来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中的“负能量”还真不少!但正是这些替老百姓说话的“负能量”作品才能传之后世,千古流芳!</p><p> 不仅古代文人有这个爱替老百姓说话的好传统。近现代的文人也一样。</p><p> 大学者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这篇讲演中说“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简直就是一曲普通劳动者的赞歌,与“我当国家主席是为人民服务,你当掏粪工人也是为人民服务”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被历史教科书定性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梁任公,原来对普通劳动者有这样一种了不起的看法!</p><p> 去年刚去世的杨绛先生,她的散文名篇《老王》中,同样也体现了中国文人同情底层劳动者的这个好传统。先生讲述自己一家与一个苦命的独眼三轮车夫的交往,她和丈夫钱钟书先生为照顾老王的生意,不惜冒着危险“常坐老王的三轮”,他们的女儿还给老王吃“大瓶的鱼肝油”治他的夜盲症……当得知苦命的老王去世后,先生说“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惭惭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先生的这种“愧怍”,与大诗人白居易的“私自愧”何其相似?这应该是中国文人良心的体现吧。</p><p> 中国文人替老百姓着想,为老百姓说话,代老百姓诉苦,为老百姓鸣不平……这一优良传统,应该永远不会消失,我确信。否则,真应了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的那句老话:“一代不如一代”……</p><p> 2016年9月29日</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