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教学与整体意识——将军路小学402班空中课堂实践记录

Anthropologie

<h3>  2月初,当得知因疫情影响,学生要进行空中课堂学习时,我便开始着手备课。<br>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新教材的整体意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习作训练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衔接紧密。这就是新教材的特点,也是难点。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这样特殊的课堂中既让学生学习方便,又能落实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呢?</h3><h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段落训练、整本书共读、诗词书写、主题班会为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整体意识,提升语文素养。<br></h3><div><br></div> 一、段落训练 <h3>  中年级学生作文训练要点就是写好段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段式分类,我将所学课文中的重点段式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做成段落训练课表。与此同时,也通过设计相应的分课写作训练,突破段落写作难点,使段落呈现“篇章”雏形,会写“小篇”的作文,为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下基础。</h3> <h3>  为了让学生对段式的含义有更清楚的理解,我都会尽量挑选学过的课文内容,降低学习难度。</h3> <p>  段落训练之一:学写“时序描述”段式</p><p> 经典段式选自三年级的两篇课文:《花钟》和《夏天和冬天》</p> <p>  段落训练之二:学写“空间变化”段式</p><p> 经典段式选自四年级《观潮》</p> <p>  段落训练之三:学写“总分举例”段式</p><p> 经典段式选自三年级《海底世界》和四年级《飞向蓝天的恐龙》</p> <p>  在教学实践中,我按照理解——熟悉——联系——巩固的教学步骤,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力图让学生有概念,能下笔,会运用。</p><p><br></p> <h3>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将基础训练和多课写作一体化结合,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真切体会到老师教得明明白白,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这句话的含义。</h3> 二、整本书共读 <h3>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新教材的编写也更关注学生的阅读量。</h3><h3> 今年寒假我班同学积极参加东西湖区“阅读星愿”活动,在家阅读纸质书籍,线上做题闯关。</h3><h3> 由于疫情,“阅读星愿”活动时间延长,为了让学生在家能更有针对性地阅读书籍,我挑选了《夏洛的网》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两本书,组织学生看书,思考,交流讨论。</h3> <h3>  《夏洛的网》讲述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超越生死的友情故事,令人感动。</h3><h3> 在教学中,我以夏洛为威尔伯织的四张网为线索,串起本书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对关键语句的讲解评析,学生对两个动物的友爱有了更深的理解。</h3> <h3>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是作家罗尔德·达尔系列书籍之一。三年级我班图书角就已购置这本桥梁书,机智勇敢的狐狸爸爸早就成为同学们心中的经典动物形象之一。</h3><h3> 在学校,总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共读,这次空中教学,我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品读本书。</h3> <p>  梳理文章脉络</p> <h3>  关于“獾的疑问”——狐狸爸爸这种行为算不算偷?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排麦区同时十几个人举手,留言区不断刷屏,热火朝天。</h3><h3> “老师,我们背诵的《弟子规》里面说‘倘不问,即为偷’。这就是一种偷窃行为。”</h3><h3> “这是偷窃?当我们的太太和孩子快要饿死的时候,你认为这是偷窃?”有学生读出原文中狐狸爸爸的解释。</h3><h3> “狐狸爸爸一家不是坏人,这只是他们在生存面前采取的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有学生站在狐狸爸爸一家的立场上说。</h3><h3> “这简直就是不劳而获,这是强盗行为,明摆着就是偷窃。”也有学生依然不认可狐狸爸爸的行为。</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狐狸面临着一个选择题,要么坚决不偷,结果全家困死;要么为了一家老小,不惜落得坏名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狐狸选择了后者。对家人有爱有担当,正是人类文明中更重要的善良底色之一。因此,做对选择题的狐狸,算得上是个‘好人’。”这种充满思辨性的回答让我十分惊喜。</span></h3><h3> “獾的疑问”充满了哲学,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探讨。同学们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h3><h3><br></h3> <h3>  最后,结合我班以前阅读过的有关“狐狸”的书籍,让学生总结狐狸的形象特点。</h3> 三、诗词书写 <p>  上午的空中课堂,同学们观看了苏轼和李清照两位文人的纪录片,这对学生理解诗人大有裨益,也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p><p> 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走近两位文人的诗词世界,我组织学生临摹其作品并进行投票评比。</p> <p>  47位同学交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130位投票者选择出了心中前10佳作品!</p> 四、主题班会 <p>  今年3月5日,既是我国传统节气——惊蛰,又是一年一度的“雷锋纪念日”。</p><p><br></p> <h3>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分小组让学生们查找相关资料。</h3><h3> 一部分同学查找有关“惊蛰”的资料。</h3> <h3>  其他同学按照老师要求,查找有关“雷锋”的资料。在有关“活雷锋”资料分享的时候,同学们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疫情,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新时代的活雷锋。</h3><h3> “我爸爸妈妈不是党员,却依然报名成为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帮助,我觉得他们特别伟大!”汪润芊自豪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父母。</h3><h3> “我妈妈在梅花池社区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我很为她担心,可是一想,如果因为妈妈出了一份力,这个疫情可以早一点结束,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妈妈就是英雄,是雷锋!”胡安琪同学为时刻冲在疫情一线,坚守岗位的妈妈点赞。</h3><h3> “还有班级小组长们,为了督促组员完成作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线辅导掉队的同伴。每次想到这,我都觉得我不能荒废自己,不然开学后就不好意思和组长一起玩。”组员们对组长的付出满怀感激。</h3> <h3>  最后的“领读者”环节,11位积极查找资料的同学,成为“在线领读者”,带着同学们阅读了当天《中国教育报》有关雷锋精神的新闻报道。在线倾听的同学们为不平凡时期中小人物们的举动所感动。</h3><h3> 通过这样一次班会课,同学们的心中对于英雄的形象会清晰,也更明确哪些人才是值得追随的“明星”。</h3> 五、总结 <h3>  近6周的空中课堂教学,我和学生一起学习,研读教材,把握语文要素,通过段落训练,让学生对于写文章能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整本书共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充阅读面。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h3><h3> 3月19日武汉新冠肺炎新增和疑似患者全部清零,各地援汉医务人员陆续离汉,在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回看他们的援汉心路:来汉前,他们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支援武汉,如今带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祝福离汉。</h3><h3>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回看班级空中课堂教学,我从起初的陌生琢磨,到现在的熟练运用,逐渐习惯这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有经验,有总结,现将我的课堂实践记录下来,以后回看这段时光,必定会感慨万千!</h3>

学生

狐狸

同学

段落

训练

语文

阅读

爸爸

教学

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