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举人村”成为今日“广东名村”

陈炳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昔日“举人村”成为今日“广东名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一阳山县杜步镇的元江村</b></p><p><br></p> <p>  元江村历史悠久,山青水秀,地灵人杰。有“陈阳满都督”文化底蕴。进士、举人、贡生、秀才人才辈出。龙潭水清澈碧绿,河流自南向东环村而过,形成“进武踏龟蛇”“南水向东流,九曲水到堂”格局。采用“九井十门楼、九幢十三厅”建筑模式。参天古树,青砖碧瓦,错落有致的民居倒影在池塘水面上。环村清泉流水潺潺,成群水鸭嬉戏,妇人在河边浣衣,老人坐在树下闲聊,孩童在休闲公园嬉耍。既保留传统风貌,又有新的生机。2012年被评为清远市生态文明村,2014年被评为“广东名村”,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昔日举人村</b></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元江村人才辈出,曾有1都督(古代军事长官),2进士(相当于现在省委常委),9举人(相当于现在县委常委),20贡生(举人副榜),12秀才(相当于现在乡镇党委委员)。陈阳满都督:系出江南仕元都督。至正年间岭南瑶乱,陈阳满奉命统兵入粤,剿抚兼施,恩威并济,三载至瑶民归代,连阳抵定焉。因平瑶有功,封都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名人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今日奔康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当好奔康的领头羊</b></p><p class="ql-block"> 1978年,陈天房前往珠三角,在制衣厂待过,自己开办过酒楼,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06年,56岁的陈天房从珠三角回村。他目睹村庄日益凋敝,村民大量外出、土地丢荒、集体经济薄弱、村务无人打理。大部分村民无所事事,赌博成风。他心里明白家乡不能再这样下去。2008年春节,村民代表齐聚祠堂,选举村小组长。陈天房高票当选。当时村集体没有收入,还欠6万元债。陈天房向村民承诺:三年内清偿所有债务。陈天房当选村组长后,村民自发捐助2万元,他从外面“跑”回20多万元,偿还了村的全部债务,建起了一个篮球场,安装了路灯及监控。承诺兑现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中,陈天房带头筹工美化绿化净化村庄。组织村民自发集资、乡贤捐助及“一事一议”政策补贴,筹集2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21项村庄综合整治工程。建成硬底化村道1000多米、2个停车场、3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文化综合楼,配套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全民健身路径等文体设施,安装了电子摄像、广播系统。沿村400多米长的小溪砌上堤围、安装护栏,复原文化遗产之名人碑等。聘请保洁员、保安员,确保村庄良好的卫生治安环境。2018年清远市乡村新闻官丰收播报暨首届现场播报大赛中,压轴出场的“房叔”,作为清远城市形象推广人气之星、美丽乡村推广大使的乡村新闻官,成为“网红”。2019年第9、10期《南方》杂志刊登了《“房叔”:当好元江“网红村”的代言人》</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网红代言人一一陈天房</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利用网络引来财路</b></p><p> 2014年,元江村入选首批“广东名村”,广东电视珠江频道在元江村取景拍摄《百万宝贝》,2015年《清远乡村改革记》中央电视台一套《朝闻天下》“行进中国”系列报道,播出元江村农综改变化。2016年“做客元江人家”节目登陆央视七套《乡土》栏目,介绍元江村的乡村游风情和民俗文化,参天古树、龙潭村落、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名人碑,展现在央视的银幕上。由于宣传到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了解到元江村,找到陈天房,为村民推广农产品,让村里养鸭、养鸡、种植玉米、水稻的村民都得到了实惠,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到家乡,加入了农村创业者的行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亭台楼阁,小桥流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经营农家乐和民宿</b></p><p> 凭借在珠三角十多年从商经验的陈天房,预判乡村旅游业会很快到来。他利用家中房屋,经营起农家乐和民宿——龙泉人家。龙泉人家由村经济合作社筹资打造,占地1000多平方米,可接待250人同时就餐,主要美食有龙泉天葵鸭煲、特色美味烧鹅、原生态东山腐竹、龙泉豆腐等。龙泉人家拥有2家民宿,可同时接待30多人入住,还开发有百果园、葡萄园、野菜基地等。离龙泉人家百来米,有家餐饮店,主打村里养殖的“龙泉鸭”。逢周末、节假日,生意红火与龙泉人家平分秋色。村民利用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打造以“龙泉鸭、原生态东山腐竹”为饮食主题的农家乐,目前该村已经建成了3家农家乐。元江村“这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吃的都是绿色有机菜、农家纯天然美食,住的都是农家特色民宿,关键是消费还不高,我们音乐‘华家班’还打算落户这里呢。”一位已在元江居住了大半年的东北籍音乐教授华先生乐滋滋的说道。在元江村民宿农家乐的带动下,杜步、东江、湟川、石溪等邻村纷纷筹资打造农家乐服务业。据统计,全镇已有8家农家乐投入经营,今后当地镇党委政府将积极搭建市场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和企业公司扩大民宿、农家乐规模,鼓励农户自主经营,以民宿农家乐点亮乡村农民致富奔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泉人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传承豆制品加工业</b></p><p> 元江村不少人家都保留着手工制作豆制品的传统,尤其是腐竹以“豆香味浓、久煮不烂”著称。今年36岁的何放妹做腐竹、豆腐已经五年了。腐竹、豆腐主要供应村里的山庄农家乐。每天清晨她就开始把前晚浸泡好的黄豆磨成浆,加工成腐竹。从清晨5点工作至下午3点,闷热的厨房让她满头是汗。即便如此,每天只能做出8到10斤腐竹,供不应求。有好吃的游客爱上那一口香韧的腐竹,一次购买100多斤回去送亲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在做腐竹的何放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发展特色生态农业</b></p><p> 元江村以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域绿色产业开发。通过经济合作社小额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鼓励农民发展规模种养以及观光、体验、采摘农业,大规模种植优质水果、水稻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6年元江村贷款担保支持种植优质水果1000多亩、水稻100多亩。培育家庭农场2家、经济合作社4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把农村综合改革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借助挂扶单位的力量,引进流通企业和社会资本,借资借力,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和观光采摘农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全景</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开发特色生态旅游</b></p><p> 元江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小溪环村,群鸭戏水,巷道洁净,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已经成为城市人“乡村游”的一大好去处。2015年清远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联合《清远日报》组织的北广州传奇之“2015·广清市民游清远”之“叹乡村”、“返寻味”等活动确定元江村为活动地点,将该村的改革经验带给更多市民。这一活动,吸引了一万多城市人报名,元江村接待游客超过1000人次。同年国庆“黄金周”,元江村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旅游收入约7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山清水秀、食物绿色无污染、生活节奏舒缓是元江村受游客广泛青睐的主要原因。有北京游客眷恋这里的优美环境、清新空气,住上了一个月零八天。2016年元江村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青山绿水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明日幸福村</b></p><p class="ql-block"> 村理事会描绘未来发展蓝图,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觉遵守。每年开展“十大优秀村民”评选表彰活动,奖励中考、高考成绩优秀学生。村民饮用自来水全免费。60岁以上老人享受春节领100元红包,中秋领月饼、水果和30元红包的待遇。元江村公共设施不断完善,明亮的文化大楼,宽广的文化广场,平整的停车场,舒适的休闲公园,齐全的文体设施,宽坦的水泥巷道,神奇的龙潭泉水。风景这边独好!元江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和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正在规划引进旅游投资公司,将元江村打造成融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特色美食、风俗人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江村鸟噉全景图</p> <p><b>  作者简介:</b></p><p> 陈炳林,男,1965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陈阳满公之第二十三世孙,曾任阳山县凤埠谭兆中学副校长,现任阳山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党总支部委员,党总支部办公室主任。2000年、2002年分别被评为阳山县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被评为阳山县"优秀园丁",1999年被评为阳山县“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阳山县“优秀班主任"。主编《中考直通车2009思想品德》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中考思想品德总复习》佛山市千鉴图书出版发行。有《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等27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网站发表或获奖,有《阳山有所名字最长的学校》等18篇新闻报道在县、市报纸登载。</p> <p class="ql-block"><b> 声明:</b>部分照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