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的美篇

青山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春天出发,终将美丽地抵达</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红山教育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系列讲座(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躯躬多庸碌,心中存诗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过得鲜活、有光。</p><p class="ql-block"><br></p> <p>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研修课程精彩继续。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刘康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与课例分析》。刘老师立足多年记叙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思考与经验,采用课例分析的方式,从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记叙文阅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内容的提炼与整合课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利用课例四个角度讲述,带着研究生学员和红山领航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一起听课、研课、评课,梳理了统编教材中记叙文阅读知识与能力要点,分享了很多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法。</p> <p>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课堂评价、督导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刘老师先从现行的初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入手,细致分析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刘老师提出,语文教师须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正确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而适用的阅读方法、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都是语文学科专业性的体现。语文课程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我们学科的专业性就体现在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p> 记叙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写法灵活、形式多样、内蕴丰富,涉及范围很广。记叙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说明文教学、议论文教学、文学作品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记叙文中的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在其他文体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记叙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其他各类文体教学等,意义和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记叙文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材中体现的是非常清晰和有层次的。刘老师带着学员们对统编教材里的记叙文进行梳理,把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知识点分成若干个角度,将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整合,再根据学情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记叙文阅读教学现状会得到很大的改观。<br>  记叙文的教学内容很多,很杂,很深,很广,很重要,也很关键。怎么在教学中一一落实,这是个问题。实际上,“教什么”是很难确定的。林语堂认为“教科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教学三重门的分析直击要害,剖析了问题的核心:“教课文”是拆分课文,逐句分析,学生学会了课文是什么结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中心主旨是什么,教学重心其实是对作品的阐释。真正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这是一种低阶的阅读。“教教材”,有“用教材来教”的意思了。这要“教”的东西,可以统归为“语文知识”——语言和言语的知识、文章和文学的知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那么,教哪些“语文知识”?用这一篇课文教什么“语文知识”?这显然需要规划,需要确定。例如《故乡》教什么?《背影》教什么?《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什么?新闻教什么?都需要教师来判断和选择,从而获得较优的教学内容。“教语文”是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语文,明确获得了哪些语文知识,在语文能力方面有了哪些提高。因此,能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索和不断追求。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记叙文阅读教育课例是最精彩的部分。刘老师用自己在乌鲁木齐市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学实录为例,从学习方法的指导、单元教学的整合、 素养提升的落实、课堂作业设计等角度的解读、诠释与研析,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示范性和实用性很强,学员们从中领会了记叙文阅读教学的精要之处。 《邓稼先》是一篇别出心裁的人物传记,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邓稼先的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性格品质,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内容比较浅显、直白,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邓稼先的仰慕和钦佩之情。本文篇幅较长,手法多样,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和精巧的结构十分必要。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概括能力是否得到训练是阅读能力训练效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就会使教学过程显得呆板、枯燥,而且这篇文章较长,共有六部分,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第二、四、五部分都是写邓稼先的贡献精神,而第四、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如果逐段分析,一是浪费时间,二是知识点没有衔接好,只会把文章搞得支离破碎,学生也不好把握。课堂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课堂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对于所学知识要从多角度认识,不能只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和结果。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刘老师抓住一个主问题,进行的读写训练切实有效,讲什么练什么,学生的在这节课上的习得马上得以运用,相信孩子们在收集了写作素材后,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人物传记。刘老师的设计思路很新颖,教材文本的解读也有自己的思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教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因为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本课设计中的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和研读品析都落到了实处,导入环节设计得端庄大气,给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探究的问题设计的也别具匠心,富有创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的充分的空间。 <p class="ql-block">  正如植树的牧羊人一样,我们缘于热爱,遵从内心,体会到的是语文的魅力,珍惜着的是信念和执着的故事。做事,就是修行。扬帆起锚的红山领航初中语文工作室,正在以不断出发的姿态迎接重生。我们一路欢歌,一路前行。无畏,无惧,无彷徨;有爱,有趣,有光芒。</p><p class="ql-block"> 抬头,前路光明坦荡,万事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身边,花有盛意,叶有朝气,人有深情。</p><p class="ql-block">  来吧!春天出发,终会美丽地抵达。</p> <p>  </p> 撰稿:刘康<div>审核:顾凌云</div>

记叙文

教学

语文

教材

学生

刘老师

知识

阅读

课文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