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记忆

黄晋康

<p>文</p> <p>  今天凉山日报刋登了河南省济源市徐战云采访62军老战士王萍阿姨后写的巜生命的底色》,做成美篇,文章中标题及个别文字作了一点改动。</p> <p>  记拥有75年党龄的老战士王萍</p><p> 尘封几十年的故事 </p><p> 难以忘却的记忆</p><p> 徐战云</p><p><br></p><p> 2019年冬月,“济源微名片”摄制组一行深入四川凉山,追寻革命前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感人故事,通过笔触和镜头,让历史贴近现实,让那段过往不至于随着他们的老去而被湮没,也想借这些记忆的碎片,见证一段尘封的历史。借此,向那些在祖国生死存亡关头勇于奉献的革命人致敬。</p><p>这是一个尘封几十年的故事。</p><p>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p><p>虽已隆冬,四川攀西地区依然气候温和,阳光和煦。我们“济源微名片”摄制组一行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健康路353号,叩响了王萍的家门。在家人的搀扶下,王萍老人精神矍铄,满面笑容,见到家乡人,老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p><p>正值中午,阳光布满客厅。王萍老人坐在椅子上,对着镜头打开了话匣子,思绪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p><br></p><p><br></p><p><br></p> <p> 壹 梦想的召唤</p><p><br></p><p>1927年,王萍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涧北村,村南有河叫洪涧河,对岸有村叫涧南庄,两个村皆因河而名。涧北村高台上有建于元代的弥陀寺,民国年间在此设县立第二高级小学。1932年,焦作中心县委书记党继新,曾在此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济源籍进步青年李钟玄、杨伯笙、于思礼、卢曙天等也先后在这里任教,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批进步青年,他们也成为党的高级干部和优秀人才。涧北村有个王品青,早年在弥陀寺学校读书,18岁考入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曾参与创办《热风》和《新青年》杂志,是鲁迅喜欢的青年才俊。“五四”运动打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大门,王品青把新文化传入家乡,创办了涧北女子学校。当年把私塾改为“新学”,已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又办了“女学”,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涧北村也由此成为民主科学、文化启蒙的典范。</p><p><br></p><p>王萍的父亲王文在是个开明绅士,早年毕业于淮阳师范学校,知书识礼,德高望重。他不仅是村里的族长、大宾(红白事主持人),还任教于女子学校。王萍打小跟着父亲在这里读书,她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不仅学习优异,而且受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心里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p><p><br></p><p>然而王萍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打破了她眼前的平静。</p><p><br></p><p>1942年春,河南因黄河改道发生旱灾,继之又发生蝗灾。庄稼绝收,野菜、树皮都被吃光,加之伪匪蜂起,民不聊生,饿死者无数。</p><p><br></p><p>“那一年,我刚十五岁,母亲因病、饿而死,父亲带着两个哥哥王永久和王永琚,和我一起前往山西逃荒。我们父子四人,一路吃苦挨饿,颠沛流离,晚上就睡在石头上。在往山西晋城的路上,我与家人走散了。哭天抹泪,找不见亲人,我只好随着逃荒的人流,辗转来到阳城,又到浮山,经一个河南老乡介绍,到一户农家打工,受尽了各种苦难。”说到当年逃荒的场景,老人泣不成声,情绪明显有些激动。</p> <p>当时,日本鬼子也打到了山西,王萍亲眼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怒火在心中燃烧,发誓要参加八路军,拿枪杀鬼子。这期间,八路军武工队的同志在老乡家吃派饭,王萍在这里结识了青城县武工队长芦海文,提出了自己要当兵的想法。在武工队的帮助下,王萍于1944年10月参加革命,先在阳城青城二区农协会工作,又到浮山县农协会当工作员。1946年2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10月,在浮山县妇联任妇女委员。在艰苦的革命工作中,王萍与武工队长芦海文萌生了革命爱情。</p><p><br></p><p><br></p><p>芦海文是山西人,原属华北军区15纵队44旅,1948年3月参加临汾战役,在战役结束期间,他与王萍结了婚。婚后王萍到18兵团办事处妇校担任文化教员。当年8月,芦海文参加了太原战役,1949年3月,他在新改编的第62军185师555团一营任教导员,后调任553团民运股长,王萍任553团卫生队副指导员。随后不久,芦海文随部队挺进大西北,清剿马步芳残部。说起当年部队的事,老人家显得神采奕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王萍出发革命的方向。</p> <p> 贰 信仰的力量</p><p> </p><p> 1949年11月,贺龙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入川,第62军所属三个师参加了解放四川的成都战役,12月初军属各部由驻地分两路兼程南下,越秦岭、翻岷山,沿途先后解放了武都、临江、郫县、灌县等地。1950年2月8日,62军奉命组建西康军区及西昌、雅安、康定昌都等军分区。2月至3月军属各部向西康进军。</p><p><br></p><p>1950年3月,为了拔除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个军事据点,消灭盘踞在西昌的胡宗南残部,我军兵分六路,南北夹击,发起西昌战役。62军184师担任主攻,由北向南对西昌发动正面进攻。</p><p><br></p><p>“我所在的185师第553团作为北线部队,从雅安直插石棉,进行侧翼配合,歼敌西昌警备司令部一个连及溃逃的部分散兵,与3月28日解放冕宁。”王萍老人记忆尚好,只是耳朵显得有些背。</p><p><br></p><p>王萍老人告诉我们,部队渡过大渡河后,进入凉山彝族地区,彝民对解放军表现出疑虑重重。部队通过向彝民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部队严格遵守政策纪律,尊重彝民风俗习惯,沿途风餐露宿,从一而赢得了彝民的信任。彝族群众不仅主动接近解放军,还主动为解放军引路。在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部队顺利通过彝区,实现了北线对敌的包围。</p><p><br></p><p>西昌战役,历时25天,其战线长达2000多里,纵横川滇康三省,进行大小战斗14次,解放西昌地区及毗邻县城18座。西昌战役的胜利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批正规军残部,摧毁了蒋介石妄图在西昌建立军事根据地反攻大陆的黄粱美梦,巩固了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同时为开辟凉山广大彝族腹心地区和其它民族地区的工作扫除了军事上的障碍。此后,在这个地区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就地展开剿匪和建设西康的工作。</p><p><br></p><p>1950年2月王萍随部队入川,解放雅安,在雅安军分区司令部管理科任政治指导员,芦海文任雅安地委研究员,后任汉源县县长。</p><p><br></p><p>1952年10月,王萍在西康省雅安专员公署任机要员,1953年10月在西康省雅安县任民政科科长,直至1955年5月任雅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直至到凉山州先后任凉山州昭觉县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凉山州中级法院信访科科长,1986年离休,享受正厅级待遇。</p><p><br></p><p><br></p> <p>1955年11月,中共四川凉山工委与昭觉、昭通分工委合并,组成中国共产党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凉山州委组成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凉山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南有金沙江,北有大渡河,从东到西是一条高高的大山。山水阻隔,加上历代战乱,家支争斗、民族隔阂,大凉山就是这样经历了上千年的极端封闭的奴隶制社会。民主改革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p><p>1955年底,凉山民主改革需要大量干部,特别是需要从部队到地方的这种干部。身为汉源县县长的芦海文,于12月到昭觉县任职民改工作队队长,1957年3月任中共昭觉县委书记。这个时期是昭觉民改最为艰苦的时期,王萍本来可以在雅安过太平日子,但祖国的需要必须无条件服从。她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把仅三个月的孩子丢在雅安的老乡家里,毅然奔赴工作岗位。从雅安坐车到西昌,再从西昌步行去昭觉,唯一的一匹马驮着行李,她背夹背着一个孩子,雅安老乡用箩筐挑着两个孩子,他们就这样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走了3天,才到达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昭觉县,昭觉地处凉山腹地,是彝族聚居区。随即参加民主改革工作团竹核分团的工作,昭觉县成立检察院时任副检察长,后又任昭觉县人民法院院长。</p><p>王萍老人告诉我们,民主改革是一场消灭奴隶主阶级、推翻奴隶制度的伟大革命,影响深远,斗争激烈,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取得胜利。我不懂彝族语言,必须有懂汉语的彝族同胞做翻译,由彝族干部骑着马陪着我们深入偏僻的彝区,宣传党的民改政策。天天下乡,不仅生活十分艰苦,而且随时有生命危险。</p> <p>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凉山奴隶制社会制度,一部份不满民主改革的奴隶主发动了武装叛乱。当时昭觉是奴隶主反叛的主要地区之一,国民党残部潜在彝区搞煽动,挑拨彝民与汉人的关系。1956年1月,分团开会说,申锅庄奴隶主反对民主改革,开始武装叛乱,民改工作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工作团为避免伤亡,要求各工作队立即将分散各村的工作队员收缩集中在乡附近。随后,所有工作队员都配了枪,他们拿起枪是革命战士,放下枪是工作队员。王萍下乡宣传民主改革,都是骑马双枪,随时准备与匪徒一搏。</p><p>1956年初,奴隶主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愈演愈烈,反动气焰越发嚣张。竹核区许多乡的奴隶主参加叛乱,本乡或外来的叛乱分子集中了数百人,分两股举着红、黄、蓝、白各式各样的“摩萨”(旗子)示威、游乡,摇旗呐喊,扬言“赶走工作团,消灭工作团”“攻打昭觉城”,不可一世。凉山分区和总团通知要竹核工作队准备100名精壮民兵、50副担架配合解放军62团两个连和63团一个连,对盘踞在竹核以东乌什火普山下大温泉绿脚地青杠林和火普山以北的尔姑、鸡尔村共1000多名叛乱分子实行突袭,一举歼敌500余人,击毙或俘虏300余人。竹核武装叛乱的气焰被打下去以后,相对风平浪静了很多。工作队乘胜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民主改革政策,揭发奴隶主的压迫、残害奴隶的罪行,并成立了劳动协会或武工队,搞得轰轰烈烈。奴隶群众千百年来都没有这样高兴过,人们欢天喜地,拥护共产党,高呼毛主席“瓦库”(万岁)!民主改革的局面打开了。</p><p><br></p> <p>1956年3月,昭觉县民改工作向纵深发展。解放军向斯母布约、瓦扎措洛、阿尔巴姑开进。王萍所在的工作队奉命随部队进军负责开展地方工作。到布约途中夜宿山上,第二天满山遍野一片白雪。走到瓦扎措洛,工作队在那里住了几天,又向阿尔巴姑进发。在开展民改期间,还和比尔、森侯一带的叛乱分子打过几次仗,乡劳动协会会长和一名干部受了伤。凉山的民主改革,由于遇到少数奴隶主挑起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使凉山民改更加复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民改工作必须与平息叛乱同时进行,坚决贯彻“以政治争取为主与必要的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平叛方针。有一天,王萍或工作队在离昭觉县城约30公里的比尔区开展工作,得到库依乡一个彝族头领要聚会闹事的消息,王萍遂将这一情况向上级作了汇报,并和工作队员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往这个彝族头领家里赶。库依乡位于昭觉县与越西县分界处,人烟稀少,不通公路。王萍和工作人员翻山越岭来到彝族头领家里,王萍苦口婆心对其说服教育,彝族头领终被这位女干部的胆识和真情所打动,阻止了个别激进分子的煽动,避免了一场武装叛乱。</p><p><br></p><p>1958年3月,民主改革取得胜利,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终结。在凉山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内,矗立有一座巨大的“绳索”雕塑,雕塑前一块石碑上刻着4句话:“一根粗大的绳索,一段曲折的历史,一个觉醒的过程,一个崛起的时代。”艺术家的设计和4句注释,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史西川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凉山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王萍阿姨她们这一代人功不可没。她们是有信仰的一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困难可言,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没有一点私心,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 <p>  叁 时刻不忘 初心</p><p> 从一个逃荒要饭的孩子,到积极投身革命的进步青年,然后参加八路军、加入共产党,解放后又随部队参加川西平叛、凉山民改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一次次波澜不惊的民改工作实践中,王萍目睹战友被杀害,经历了民改工作的疾风暴雨,她的朴实和真诚,赢得了彝族群众的热爱和拥戴。民改工作结束后,王萍先后调任凉山州检察院和凉山州中级法院任信访科科长。在她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哪个时期,是何种身份,她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法院工作期间,遇到彝族家庭之间纠纷和矛盾,她就深入彝人家里做工作,或利用有威望的家族长辈一起做工作,有时住彝族老乡家,语言、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但她并没感到困难,都是晚上学习,白天下乡。</p><p><br></p><p><br></p> <p>1986年10月,王萍离休后,仍担任凉山州中级法院老干部支部书记,经常受许多机关、学校的邀请前去作报告、讲传统。忠于党是王萍一生的关键词,际遇、世故、权利甚至岁月都无法从她心中夺走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她长期在彝区工作,对彝族同胞有着很深的感情,当习近平主席到凉山视察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后,她于2018年8月一次性向组织缴纳了一万元的党费,用于彝区扶贫工作。</p><p><br></p><p>对王萍老人来说,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偶尔为之。这些年来,不论哪里受灾,她都踊跃捐款,从不拉下。虽然已经94岁高龄,但王萍老人初心永铭,浑身上下洋溢着19岁入党时的蓬勃朝气与活力。这位离休干部、享受正厅级待遇的耄耋老人,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走在前列,干在实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0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勋章;2011年获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发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章;2019年10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纪念章。她从不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而是处处牢记党的教导、人民的期望,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头,在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p><p><br></p><p>70多年走过来,波澜荣辱都归为平静。近年来,老人的听力和视力有所下降,还患有多种疾病,但说话口齿清晰,生活尚能自理,却很少外出活动。闲不住的她,经常看报纸,写心得笔记,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记下来,平均每年记两厚本读书笔记。说话间,王萍的女儿从她的住室里抱来了一大摞笔记本,我们打开来看,每一本都是老人满怀赤诚一笔一划写就的。字写得工工正正,苍劲而又隽秀,好多文字下面还用红笔划了杠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这位老战士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老人说,她一直保存着这些笔记本,好比保留着自己的初心。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也经历过艰苦岁月,所以才倍加珍惜今天的一切,才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一家人去做一件事,并将这件事做到极致。儿女们秉承了父母的红色基因,工作都很出色。王萍的丈夫1994年病故,王萍现在跟小儿子一家生活。</p><p><br></p><p>原定的采访内容被王萍老人一一打破,他还是那句话,不要写我的事迹,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p> <p>这是留在西昌的部分62军后代</p> <p><br></p><p>【采访手记】</p><p>采访结束,让我们感动的还不止王萍本人。</p><p>与王萍同属62军、现定居西昌的还有20多人,他们由北方到南方,解放西昌,民主改革,把自己变成了西昌人。他们的二代抑或是三代,也都在先辈打出来的红土地上扎了根。</p><p>“解放西昌的这一代,有河南的,也有山西的,他们当时都是太岳部队的,他们打临汾攻太原,打西北马家军。在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声中,又从大西北来到大西南,然后就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真正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p><p>凉山州普格县政协己退休的黄晋康是62军的后代,他父亲黄现1941年在山西翼城参加游击队打鬼子,1945年6月来到王屋县二区区干队,后来编入济源县独立营。抗战胜利后,1948年3月济源县独立营和王屋县独立营合并为太岳军区四分区53团,1948年8月,又改编为华北野战军15纵队45旅135团,1949年3月改编为62军186师558团。参加了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黄先生给我们讲了这段历史,是想知道他父亲在济源的战斗历程,也向我们表明62军与济源有很大的渊源,他们的父辈大都在济源战斗过,是从济源走出来的。黄晋康先生的情之真、意之切,令我们十分感动。</p><p>在西昌,我们接触过、了解过的62军后代还有卢晋英、杨凉州、李昌、刘昌等等,光看这些名字,就不难想象他们的思乡情、入川谊。这些62军的后人,对我们的到来倍感欣慰,争相请我们吃饭、为我们提供资料。我们被感动着,心中有一种莫名的震撼:我们要学会感恩,不忘前辈的艰苦,不忘那些痛的领悟。关爱这些像王萍一样还健在的老战士们,不要让他们孤独,不要让他们感到被遗忘,他们是祖国的财富。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经历宣传出去,毕竟,那些血与火的战斗经历无法替代。</p> <p>在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62军老战士老党员王萍阿姨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捐款5000元。</p> <p>这是为脱贫攻坚捐款。</p> <p>这是王萍阿姨的生活照。</p> <p>常有62军后代前来看望王萍阿姨,这是周晋康,李长庆,贾志鹏,梁伟等看望王萍阿姨。</p> <p>济源日报刋登了该文。</p> <p>2020年4月14日凉山日报的西昌都市生活第一报。刋登了这篇文章。</p> <p>文稿:徐战云</p><p>照片提供:卢晋英</p><p>美篇制作:黄晋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