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春三月</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彦淖尔邮政</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诚挚的邀请您</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读民族经典,共享文化盛宴</h3><h3>一本好书能改变一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即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即由 这个民族的经典书刊娓娓讲述。</h3><h3><br></h3> <h3> 巴彦淖尔邮政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医疗捐赠物资和抗疫物资义务承运、快速直达,成百上千条邮路安全畅通、24小时“不打烊”!营业、投递、网路运输全链条科学有序,全部复工!现已安排全市65处金融综合服务网点,14处快递营业部,70处农村普服网点提供正常服务!全市邮政,将竭诚为全市居民、企事业单位提供便捷的用邮服务!<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 style="">巴彦淖尔邮政3月20</b><b style="">日金融服务网点</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巴彦淖尔邮政3月20日快递服务网点</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无忧寄,线上下单更轻松</font></b></h1><p style="text-align: left;"> 疫情期间,使用「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微信小程序、手机App、巴彦淖尔邮政公众号等渠道,即可线上快捷寄件。</h3><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ed2308"></font></h1><h3> 或您直接拨打巴彦淖尔邮政快递服务电话,查件、寄件、上门揽收一个电话全搞定!</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0478-8211183</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政务图书《习近平在厦门》</b></font></h1> <h3>继《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习近平同志于1985年6月至1988年6月任厦门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本书通过采访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任职期间与他有过直接接触的同事、干部群众等人,真实还原和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在厦门的从政轨迹和领导风范。厦门三年,习近平同志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注重调研,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用为民、务实、清廉诠释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风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习近平在厦门》</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教给青年人哪些成长要诀</b></font><br></h1> <h3>1985年6月,刚满32岁的青年习近平从冀中平原农业县河北正定,来到东南沿海特区城市厦门,开始了中国改革开放一线前沿的奋斗与历练。在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那些曾经与习近平同志共事或交往过的亲历者以口述回忆的形式,为读者真实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总书记青年时代的胸怀、格局与担当。新时代青年可以从中读出哪些成长要诀呢?</h3><h3> 要诀一:立志做大事</h3><h3> 在《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据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时的同事回忆,在1985年11月市委常委的组织生活会上,参会人员各自谈了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习近平同志的发言给大家留下很深印象,他说:“我来厦门工作,用孙中山先生‘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来勉励自己,地位变了,作风不能变。”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厦门发展做“大事”,是习近平同志到任厦门时的一份初心。他立志要做的“大事”,不仅包括那些把脉改革发展大势、擘画宏观工作思路的“高大上”的事,也包括抓金融体制改革、大力整治筼筜湖水质的难事,关心教育事业发展、帮助以军营村为代表的落后村镇精准脱贫等一件件关乎民生的贴心事。从习近平同志当年这些施政作为中,青年人可以深切领悟到:立志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即便我们暂时处于平凡岗位,或许还不曾遇到急难险重,但仍然要始终怀着一份“士不可不弘毅”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胸怀长远抱负,从点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把小事干成大事,用一流业绩成就精彩人生。</h3><h3> 要诀二:“自找苦吃”</h3><h3> 习近平同志一直非常关心青年成长,《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的一位受访者张宏樑当年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学生,访谈期间他就多次提到:“年轻人就应该要求进步,积极入团入党,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习近平同志提倡年轻人要“自找苦吃”,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作为一种信念,凭借这种信念,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跨过“五关”,懂得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心愿,让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之所以离开北京去正定,他的考虑是:“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他在正定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县里每个村落,扎实细致地了解县情、发现问题、收集民意;他在厦门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切实提出要做好“内引外联”,充分借助各方力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自找苦吃”对于他而言,是成长路径,是人生信条,是深深扎根大地之后的成熟与绽放。“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正处在人生道路的开端,前进途中不可能一马平川,总有高山急流或风雨雷电,带着一份“自找苦吃”的心态砥砺前行,苦也就不那么苦,甜起来却格外甜。青年人只要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份不断攻坚克难的心态,依靠勤劳和汗水开辟人生和事业前程,就一定能收获阳光,无愧于青春。</h3><h3> 要诀三:为事业发展计长远</h3><h3> 《习近平在厦门》一书的字里行间,始终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无论是当年与习近平同志共事过的班子成员还是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习近平同志当年在厦门工作期间能干、肯干、善干、实干,从不为个人计得失,只为事业发展计长远。当年,他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谋划未来5年、10年乃至20年的发展战略,毫不松手地抓当时很多人认为“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心甘情愿做铺就未来发展的基石。他说,作为领导者,就要“着眼于长远,甘做铺垫之事,甘抓未成之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画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些话语,都应成为今天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重要参照。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才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红旗渠不是一天挖成通渠的,塞罕坝不是一天变成绿洲的,伟大的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一棒接着一棒不断努力和奋斗,每一个人都为“功成”作出奉献,每个人也都因为奉献而升华了“小我”,最终成就“大我”。</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订阅方式</b></font></h1> <h3>“人民有呼唤,服务不间断。”巴彦淖尔邮政永葆初心,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邮政全年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尽早夺取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双胜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