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战“疫”仍在继续。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并肩作战,抗击疫情。非常时期的特殊学习,学生要从抗击疫情的人生大课里学到什么?思考什么?收获什么?“静能生慧,事缓则圆”,面对疫情需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科学指导。为了用好疫情这部教科书,用学科思考力抗战“疫”,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肩负起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我们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人。</p> <p>大家好!我是张芯雨,北京市东城区小学美术学科的一名年轻教师。2020年的2月末我接到市、区教研员的通知,让我为北京市的小学生录制一节北京数字学校BDS美育课程。能在“停课不停学”中为北京市的小学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的很荣幸。接到通知的我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备课阶段。观看优秀教师的微课展示、查阅相关的录制要求、拜读有关趣味美育方面的书籍......</p> <p>在备课的过程中学校领导们、同事和教研员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春暖花开时,山河定无恙”春天被我们当作希望的曙光,这句话也给了我课程内容的启发,经过与教研员老师的多次沟通,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分享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在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介来创造作品,从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p> <p>根据以上的主题目标,最终确定学习内容为《巧制作——百花齐放》。此外,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设计了三种制作春天之花的表现形式:开心果壳、彩泥制作和绘画欣赏。</p> <p>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搓、揉、压的技法,考虑到彩泥易操作、易上手,符合低年级学生趣味点。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开拓思维,进行美术活动。</p> <p>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心果壳”的媒材贴近学生生活,方便取材。使微课教学活动更灵活、更具美观性和创造性。</p> <p>绘画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对于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才是同上一节课的关键所在。</p> <p>课堂伊始以“你知道春天盛开着哪些花吗?”为切入点,欣赏春天之花的短片,贴近当下气候时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对摄影花卉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感受春花之美。</p> <p>随后出示春天盛开的花卉,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了解牡丹、白玉兰、西府海棠这些传统花卉蕴含的美好寓意,链接唐代刘禹锡有关描写牡丹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东京城”,欣赏其在艺术作品上的运用,从而了解我国古代人民对传统花卉的喜爱,感悟春花之意。</p> <p>接着制作春花,感受春花之形。美术是具有很强的视觉艺术形象特征的,在实践活动中我给学生传递一种“物以致用,求艺尚美”的设计思想,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以及多种媒材来制作百花盛开的景象作品。</p> <p>开拓学生的传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来装点家居生活。唤起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表达着对春花的喜爱之情,用心灵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传统艺术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 <p>在制作北京数字学校BDS美育课程的过程中,我用心、用爱、用情来上好这节课,努力传递从疫情中牢记民族大义,从大是大非中看家国情怀。正是这坚定不移的信念,是永不退缩的精神,是传递爱的责任。</p> <p>一节课的呈现离不开校领导和教研专家的指导与付出,感谢集团搭建的平台,感谢学校侯书记的大力支持,感谢在备课期间市、区教研员对我多次的线上指导,他们对于任何事情认真严谨的态度令人敬佩,在录制BDS美育课程之前,领导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指点让迷茫的我多了一份信心和感动,我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不辜负大家的信任。</p> <p>学校吕主任一遍遍带领我们美术组磨课、备课、说课,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是抓住一切能锻炼的机会,帮助我们不断进步,感谢吕主任的无私奉献,每一次的磨课研究都是一个逐渐蜕变的过程。我校的电教明老师,在照顾好老人孩子后毅然又回到剪辑视频的工作中忙到深夜,这些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您们真的都是我的榜样!在这里深深对您们说一声:您们辛苦了!感谢有您们的陪伴!</p> <p>人生处处是课堂,事事有教育。在疫情面前我们心在一起,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共同承担,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做到最好。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相信同学们都能在疫情这部现实教科书中领悟生命的可贵,健康身心、丰富大脑,滋润心灵。 </p> <p>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领导对《百花齐放》一课的点评:</p><p> 张芯雨老师在美术学科中注重开展“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的课题研究。在延期开学阶段,用学科思考力抗战“疫”,挖掘传统花卉蕴含的美好寓意,借助校园春天的白玉兰和西府海棠这些景物,渗透校园文化特色,在欣赏中感受花之美,在制作中感受花之形,在视觉艺术形象的创作中,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p> <p>请点击观看北京数字学校BDS播出的张芯雨主讲《巧制作——百花齐放》一课。</p> <p>让我们带着爱和希望,静待疫情退散。待到河清海晏,相逢国泰民安!</p> <p>张芯雨,2017年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园林方向),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美术教师。三年来从事一线美术教学工作,抗击疫情间学科负责人。曾在2019年北京市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017-2019年中多次编写的教学资源装订出版。撰写论文多次荣获北京市、区一二等奖。辅导学生参赛作品多次在书籍、报纸上出版,并荣获市区级特等及一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