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收获,在经历中成长

长葛市第二小学

——许昌小语第二期网络培训活动回顾与反思 提及文言,那些灵动且悠远的句子便穿越了亘古的时光,翩然而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梦得先生身居陋室超然物外的一份悠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莲之高洁所在,亦是周敦颐心灵的独白;“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孟子身处逆境依然不坠青云之志的执着与坚韧…… 文言的美,美在耐心寻味。如品一杯香茗,弥漫在唇齿,令人沉醉。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在无数炎黄子孙一代代的创造与积累中,绵延不绝,博大精深。历史虽已跨入日新月异的21世纪,但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依然值得我们满怀敬仰之心去认识去探寻,因为它是滋养我们的根源,我们依然需要从丰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智慧,在不断的生命浸润中,成长为大写的中国人。 2020年3月12日,一个值得被记忆的日子。这一天,我和长葛教研室代老师一起,通过钉钉直播群,面向许昌八千多人的小语群体进行了以文言文为主题的第二期网络培训。<br>  为了这一天,熬过了多少个无眠,星月记得;沉寂静谧的夜也记得,我向它道的一声声晚安。为了这一天,代老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制定活动预案。 这一天,终于如约和大家见面。 学习中收获 培训活动在代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的三个话题”的微型讲座中拉开了序幕。他那一贯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平和率真的谈吐,于我们听众而言,真是轻松而又愉悦的精神享受。 代老师的讲座从“有什么”“教什么”“怎么教”三个话题依次延展。 <br>  他首先以列表格的形式对小学阶段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情况进行了汇总,使我们从册次、单元、主题及选文等方面极为清晰地认识到,小学阶段入编的文言文都是篇幅短小且大多为学生所熟知的故事性文本,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克服初学的畏难心理。另外,文言文也是按一定的序列编排的,它逐渐由中年级的故事性文本过渡至高年级议论性、思辨性的文本,篇幅和理解难度逐步递增。 代老师对文言文课文编排情况的分析让我深深地明白:作为教师,必须学会通览教材,找准文本所处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时才会注意知识与方法的前勾后连,心中也因此会生发全局意识,教学时也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另外,代老师通过“语文园地”中文言文编排情况分析,建议我们在备课时也要关联语文园地中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将它们有机地融入到文言文课文的教学中去。 代老师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园地中的习题,并非要等到教语文园地时再处理,要在单元备课时将部分内容分解在与之相关联的课文教学之中,要有大单元教学的意识。 接着,代老师谈到,“教什么”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代老师启示我们,我们应该从课后练习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教科书对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代老师以表格形式汇总了小学阶段文言文课文后的习题,在代老师的一步步引导观察与分析下,课后习题的“暗语”被成功破译!原来,“教什么”包含三项内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落实语文要素。我不禁被代老师精辟到位的分析所深深折服。 代老师告诉我们,小学文言文教学除了借助课文教学生识字写字以外,重点要教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意以及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我们可以根据这几点,结合课文实际,制定出精准适切的教学目标。代老师也一再提醒我们,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千万不能拔高要求,如朗读方面,课后题没有特殊要求,我们只需做到正确流利就OK;理解文意上,更要摒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只见言不见文的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准确把握好教什么的“度”。 最后,针对老师们最为头疼的“怎么教”这一问题,代老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切不可越俎代庖,操之过急;要注重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指导,在课堂上,要充分地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真正经历思考运用和实践的过程,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联系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在新知和旧知之间建立关联,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小学文言文行文简洁,篇幅短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多读求熟,以熟求通。 为使老师们能够将“怎么教”落实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代老师为大家推荐了实用性及可操作性都很强的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共有四个板块组成,即:初读课文,粗知大意;细读文本,感知句读;再读课文,讲讲大意;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从四个板块的设置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读”犹如一条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它又并非水平状态的一条线,从初读到细读到再读再到最后的熟读,在层层深入、不断推进的“读”中,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理解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代老师精要精彩的讲座,博得了老师们的声声喝彩。大家发自内心地感叹:代老师的讲座,拨开了久困心头的迷雾,聆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终于知道今后在文言文教学中自己该怎么做了!代老师的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了大家的心田,更似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了教学的方向。 经历中成长 接下来,培训活动进入第二个流程——播放我的文言文课例《守株待兔》。对于这次培训呈现的课例,虽然反复打磨了多次,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课例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与自责——<br> 遗憾之一:微型授课经验欠缺。<br> 没有了学生的参与,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怎样恰到好处地体现师生互动?对于我个人来说,还是一片需要探索的未知新领域。在课例中我极力体现教师的引导过程,如讲述故事环节,但觉得自己不由得又陷入了师生虚拟对话的怪圈……在现场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如何点拨,如何评价,才是最自然恰当的呢?我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方法。<br>  遗憾之二:细节之处有待修正完善。<br>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只顾了教师的讲解,对于设计中让学生练习的环节却因为现场忘词而导致识字过程呈现不够完整;课件制作时只考虑到了学生的课本,对于课件中呈现的需要学生认读的生字却忘记了标注拼音;另外,授课语言的准确性有待修正,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大宋王朝”,这里自认为的“大宋王朝”与文本中所指的宋国是有出入的,个人认识之所以出现偏差,还是由于自己读书甚少造成的,审阅过程中代老师善意指出后,顿觉汗颜…… 培训活动最后一项,我从内容解读、目标确定和策略选择三方面对所授课例《守株待兔》的教学思路与设计意图做了说明。对照代老师的讲座,觉得自己的教学设计虽与之有不少的契合点,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细读文本,感知句读”这一板块,自己的处理方式还有待改进。对于文言文的断句停顿,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判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试着去读,去揣摩,去感受,让学生去猜测词句的意思,体会朗读的节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亲历这一学习过程而力有不及的时候,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升。而我在处理“因释其耒而守株”这一长句子的断句指导时,明显操之过急,在学生汇报这一难读的句子后,直接给出停顿,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标准化的断句朗读,这样简单粗暴的“灌输式”的教,直接割裂了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的的确确是在越俎代庖。我想,如果学生提出这一难读的句子后,我能随机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猜一猜句子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着自己进行朗读断句,若出现差错我再适时点拨指导,这样处理是不是更智慧呢? 培训结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爬楼翻看钉钉群里许昌教研室吕老师的随机点评,那是一位智者在前方引路,她耐心为我指点迷津,指明方向;12个群里一段段不断跳跃的文字,透过屏幕,传递过来的是温暖与鼓励。我感动于这份特殊时期的特殊遇见,让我得以在自己所钟爱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收获了一次全新的生命体验。<br>  和风使人暖,逆风令人醒。感谢许昌小语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你们的鼓励如和煦春风让我心生暖意,你们的批评也如袭来逆风令我头脑清醒。知耻而后勇,不忘代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殷切期望,牢记吕老师“向他人看齐,跟自己去比”的厚重嘱托,不敢有丝毫懈怠,惟愿在一步步的竭力挪移中,体验进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