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回忆之老井

聂宗斌

<font color="#b06fbb">追忆童年,是回忆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留念童年,是美好的瞬间留在心里。怀念童年,更是我永远抹不掉的乐趣。<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font><div><h3><font color="#b06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6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6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6fbb"> ——题记</font></h3><h3><font color="#b06fbb"> </font></h3></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童年的回忆之三~老井</b></h3> 湾子的前面有几个池塘,紧挨着池塘的是稻田,在村东头和村西头的两个池塘中间有一口老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老井里的水不深,朝井口望去,两边的井壁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苔,还有几株叫不上名字的蕨类植物,给古老的水井增添了一丝生气!打水的时候,用扁担上的绳子勾住水桶的铁钩,桶底朝上砰的一声丢在井里,左右晃荡两下,再用劲一拉,一桶清凉甘甜的井水就打上来了,炎热的夏天捧上喝一口,暑气立马能消失大半! <h3><font color="#010101"> 那个年代里,老井成了湾里人生活的伴侣,谁也离不开它。每天早晨打水的人排成了长龙,井边也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扁担桶罐放了一大片。男女老少爷们,天天见面,没多少正经话要说,不是抬杠,就是开玩笑说浑话,农村人取闹的话很有意思,有时两人说骂,逗得大家乐的不行。早饭后,井台又成了女人们的天地,涮的涮,洗的洗,捶衣声此起彼伏,捶不断絮絮的家长里短。井台成了人们交流思想的场所,连结感情的纽带。临近午饭,打水的人渐渐少了,井边又恢复了一天的宁静,只有路两边湿漉漉的泥巴,见证了热闹时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时候,每天清晨,父亲都要早早地起床,挑起水桶到老井去担水。家里的水缸是特意买的那种大瓦缸,挑满一缸水需要来回二三趟,一家人的忙碌就是在挑水中开始的。挑水必须赶早,只有早去才能挑上最干净的水,如果去晚了,由于老井水浅,挑的人多了,井底的浮泥便被搅动,老井水一时就不再那么干净。再说,井水深了,扯水也费劲些,必须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去挑。有时,父亲早上因为忙碌其他事情,不得不趁中午没人挑水的时候再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逐渐长大,挑水的事情就慢慢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起初,是大姐挑水,大姐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果忙其他事情就没有时间来挑水,这就轮到大哥,再后来就是我了。刚开始学挑水时不会挑,年少肉嫩,肩被扁担磨的疼不说,水桶在身体两边来回晃荡,满满的一桶水到家就晃成半桶水了,裤子、鞋子也被晃出的水湿了大半。有时上坡、下坡,一不小心就连人带水桶摔个四脚朝天,水桶滚出好远,就含着泪爬起来,重新回到井边挑水,等水打上来,才发现水桶被摔坏,到处漏水,回家后,自然免不了挨一顿臭骂。后来,就知道每次只挑半桶,只是来回需要好几趟,很是有些辛苦,可当喝着自己担的水时,心里便是美美的、甜甜的。</font></h3> 老井在一年中要被淘洗一次,这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淘井时,先是用抽水机抽水,最后用两三只铁桶交替着快速把井水提干,然后淘井人腰上系着粗麻绳悬入井底,把淤泥杂物装入筐中,由上面的人拽上去倒掉,干净后,再铺上一层石子不让淤泥泛起,最后用石灰粉或者漂白粉进行消毒。<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可别小看了一口水井,那可是一个湾子人的风水。这口老井用她甘醇的乳汁,养育着湾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养育着湾里人喂养的牲畜。没有了这一口老井,就没有法子想象湾里人的存活将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h3><font color="#010101"> 老井没有留下更多的故事,只留下那些在井边忙碌的情景,依然在脑际萦绕。随着时光的流逝,到老井来用水的人也已经很少了,老井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每次回老家,总要到村里的这口老井上转一转、看一看、摸一摸,虽然老井不再有当年的辉煌和骄贵,但老井那段清澈的日子,依旧令人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值得庆幸的是,去年回家,当我再一次去看望老井时,老井已经被住在附近的有心人家,用水泥把井沿,以及井的周围认认真真的装饰一番,整理后的老井,大气、壮观,如同贵妇人一般......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有故居,就有乡愁。有井,就有思念。多年来,我总认为,要想领略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定得去看看那里的老井。人是离不开水的,一个湾子,总有许多具体的事物与人们密切相关,但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湾子里的老井了。我打心里佩服那个能造出“背井离乡”的游子,其非凡的才思,引发出无数乡村游子怀念故乡老井的万种情愫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