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0-03-19</p><p class="ql-block"> 温德智,1962年4月出生于山西省兴县康宁镇曹家坡村。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积淀的黄土地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便是英才辈出,代有才俊。兴县不仅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更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属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大学士孙嘉淦。孙嘉淦以其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品格,赢得了后人的高度评价,被誉为“山西清代名臣之首”。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深深刻印在兴县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生晚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争创伟业,成为兴县魅力永恒的源泉,让每个了解兴县的人都为之自豪。</p> <p class="ql-block"> 康宁镇曹家坡村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南川河昼夜不息从这里潺潺流过,汇入母亲河黄河。这条河流不仅滋养了这片厚重的土地,也孕育了温德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温德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母亲一生勤劳苦干,吃苦耐劳,为人宽厚,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与良好家教集于一身,为全家树立了光辉的榜样。</span>然而,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母亲这种良好品德和家风家教,</span>锤炼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性格。1981年9月,19岁的温德智以优异的成绩从兴县中学毕业后考入武汉铁路桥梁学校铁道桥梁专业,开启了他的人生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1984年7月,温德智从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铁道部第三工程局第六工程处。他先后参与了侯月铁路、吉林临江斜拉桥、京九铁路南段、西康铁路乍水段等重大工程的建设。1998年,他担任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六处副处长,并先后兼任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内昆铁路指挥长、西南片区指挥长。2000年,温德智调任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建筑安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他的领导下,公司迅速扭转了效益下滑的局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赢得了广泛赞誉。</p><p class="ql-block"> 2005年,温德智被提拔为中铁三局副总经理,并兼任中铁三局武广铁路Ⅳ标段(衡阳—郴州段)指挥部指挥长。2010年底,他任中国中铁副总工程师、中国中铁老挝公司总经理。2012年1月,出任中铁成都地铁投资公司总经理。2013年1月,出任中铁九局集团公司总经理。2016年1月,出任中铁建投公司总经理。在这些岗位上,他始终秉持“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为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温德智不仅在管理上表现出色,还在技术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他先后获得了2004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获铁道部火车头奖。他撰写的《钢构工具式挖孔桩护壁》获国家级专利(专利号:ZL 03270803.3),《钢构工具式控孔桩护壁》也获国家专利(专利号:CN2659961 2004)。此外,他还合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大直径挖孔桩框构式护壁技术》、《客运专线900吨级高耐久性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梁现场预制工艺及装备研究》、《准高速铁路24m单线整孔箱梁制造质量控制》、《毛家坡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板桃隧道射流巷道式通风技术》等。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了《电力内外线工程》一书,并发表了《24米单线整孔铁路箱梁现场制造施工工法》(获2002年度铁道部工法)、《钢构工具式挖孔桩护壁施工》(获2004年度山西省工法)、《钢构工具式挖孔桩护壁施工工法》(获2004年度中铁三局工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30多年来,温德智始终发扬铁路建设者“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以筑路为业,以工地为家。他从工程项目技术员做起,积极投身于每一个项目的建设中,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1996年担任铁路工程项目队长后,他团结和带领团队,秉承“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核心理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卓越胆识,以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超强魄力,常年奋战在工程第一线,远离家人,顶风雪、冒严寒、战酷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栉风沐雨,不辞劳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心筑路,造福一方。</p><p class="ql-block"> 30多年来,温德智以苦干实干的韧性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理想信念浇铸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十几个国家,承建过100多项国家重大(点)工程,涉足铁路、公路、桥隧、机场、码头、水电、高铁、市政工程、海外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钢结构、房地产、地铁、城市轨道建设等多个领域,优质高效地创造了多项铁路品牌工程、标志性工程和经典标杆工程。他主持建造的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鲁班奖、部级优质奖等殊荣,打造了良好的“中国中铁”品牌,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腾飞,为经济社会持续高效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为企业团队树立了良好的“铁军”形象,本人也获得过数不清的荣誉和奖励。</p><p class="ql-block"> 温德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龙头,以效益为中心,以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科研为后盾,坚持依法经营,以质取胜,敢于正视困难,敢于迎接挑战,敢于创新实践,始终走在新知识新技术前沿,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不断创造新的工作业绩,为职工谋福利,为企业创誉,为祖国争光。他雷厉风行,严谨细致,魄力十足,开拓创新,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各项技术指标严格管理,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他善谋略、善攻坚、精管理、有胆识,处处展现出中铁人业务过硬、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铁军”风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温德智为人耿直爽真,公道正派,处事低调,不事张扬。他常说:“打铁必须自身硬”、“没有落后的员工,只有落后的领导”、“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时时刻刻以此鞭策自己,激励员工,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向前发展。他爱岗敬业,爱企如家,刻苦钻研,勤学淬练,敢于担当,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夙夜在公,不断攻克施工技术中出现的一道道难关,接受着一次次的风险和考验,为共和国铁路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智慧和青春。</p><p class="ql-block"> 温德智正是凭着这样的学识、胆识和执着的追求,和铁路建设者们一起,没有星期节假日。为了攻克一道技术难关,废寝忘食;为了完成一项工程进度,夙兴夜寐,昼夜奋战;“5+2”、“白+黑”、“晴+阴”是常态工作模式,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和同事们一年四季奔波奋战在建设工地上,在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以滚石上山的劲头,以爬坡过坎的勇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智慧和力量,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克服了一个个世界性难题,修筑起一条条钢铁巨龙,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修筑着一条条大动脉。</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他率领团队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尝尽千辛万苦,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们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化天堑为通途,用自己的热血开拓着通往幸福的大道,高山深海、林海雪原、大漠戈壁、砂石浅滩、沼泽冻地……处处留下他们艰辛筑路的足迹,浸透着他们滚烫的汗水和心血,他们是当之无愧、可歌可泣的筑路英雄,为打造中国“铁军”形象增光添彩,是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大桥、一条条隧道,宛如一条条巨龙,蜿蜒盘踞在祖国大地的版图上,成为一道道不朽的风景,成为历史的丰碑而载入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