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绝后 (读诗札记3)

骥盐

在母系社会崩盘之后,千年以降,女性政治始终处于夹缝生存状态。不必说平民女子的权利诉求,即便有“国母”之名的皇后,也必须反射天子的光芒,才能辉映出个体的光晕;必须以皇权附属的名义,才能维持朝不保夕的小范围权威。<br><br>  何况,历朝历代还有“后宫不得干政”的铁律,仿佛孙猴头上的金箍,至少在明面上无死角地限制了女性的政治空间。特殊如“主少国疑”的非常时期,太后作为皇权的租客,也必须垂挂丝帘以做障眼的遮羞布。<br><br>  封建王朝绵绵瓜瓞,“金箍”的防御力几乎固若金汤。唯有唐朝武则天的横空出世,才让这“金箍”出现过骨折性的损伤。 <p>  当然,武则天的上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p><p><br></p><p> 随着全方位碾压武则天的唐太宗驾鹤西游,继任的唐高宗李治明显没有传承父亲的手腕。李治时不时地发作“风眩”,头痛欲裂,似乎真的被套了一个金箍。</p><p><br></p><p> 于是大唐公司宣布资产冻结,被武则天改组成“大周股份制公司”。毕竟是久居“二圣”的老司机,很快,武则天通过“酷吏遍地”和“弥勒转世”压制住官心民心。在大周公司的招股筹备会中,竟雪花般涌来了6万多份劝进表。其中有一份取题《上大周受命颂表》,文采斐然,逻辑严密。作者是被武则天唯二赞为“人才”的陈子昂(另一个是大家熟知的骆宾王),一个进士及第、栖身官场六年,仍旧只有九品官秩的微末小官。</p> <p>  陈子昂是武氏科举新政的第一批实际受益者。在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科举制试验期,出身“寒族”的陈子昂即使勉强得到参试的资格,也会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地富反坏右”的“狗崽子”们,政审将永久地为他们关上化鲤的龙门。(12年后出生的李白表示对此深有体会。)</p><p><br></p><p> 当然,陈子昂是当之无愧的炒作高手。前提更重要,四川射洪的陈氏家族毕竟是当地财富上的豪门。众所周知的“摔琴散诗”让他一夜成名。(脑补:“三月不知肉味”的孔老爷子在陈子昂发表尊诗卑乐后摇头叹息的情景:孺子不可教也。)</p> <p>  文人的名声,除去乱世,永远是不可估量的隐形资产。在其他诗人无钱不能任性,循规蹈矩地向“名妓”(著名女歌手)献诗,找权贵“干谒”,寻白壁涂鸦时,陈子昂已经华丽蜕变,名动京华,在武则天不拘一格招揽人才的政策前抢占了先机。</p><p><br></p><p> 陈子昂中举后的高光时刻很快到来。不需垂帘的时任太后武则天对陈子昂赞赏有加,破格召见这个从九品小官,而且不是“可怜夜半虚前席”的作秀,始终坚持着“不问鬼神问苍生”的真诚。然而,或许耿直、或许自信,随着光阴流逝,陈子昂在随后的问政中表现每况愈下,在应对武则天时据理力争,在武则天圣颜不悦后不以为意。</p> <p>  再孤傲的的人,获得“心理”认同也是人性难免的弱点。如果陈子昂泉下有知,知道后世有司马光、王夫之、康熙等超级牛人对他的奏疏策论推崇备至,或许,他的心境会更淡泊些,他的孤寂不至如此浓烈。</p><p><br></p><p> 强悍如武则天,有时也难掩女性称帝的惴惴不安;清高如陈子昂,后期也不乏仕途不顺的心生幽怨。徘徊在九品职级的陈子昂或许没有对女性的政治歧视,没有对自己情商欠奉的反省;他唯有骥服盐车的感愤,郁积心头,纠结终生。</p> <p>  艺术家的命途坎坷,是绝顶艺术的肥沃土壤。陈子昂在两次从军、未建寸功;两次入狱、罪责莫名的多舛人生里,寄情诗歌只是无奈的次级选择。尤其在随波逐流地上表劝进后,他依旧旁若无人地指点江山,依旧前途莫测地沉沦下僚。他的颓丧和绝望,他的自矜和自怨,打动不了武周,感染不了同僚,却能穿破千年时空,令万千后来者感慨。</p><p><br></p><p> 他对自己的诗歌充满自信,即使当时还没有李白、白居易、杜甫等唐诗的后辈砥柱们对他点赞、转发,奉为圭臬。他对诗歌的高水准实践,对唐诗的开拓性意义,若是对照千载后胡适对白话新诗的实践水准,大家除了感叹,定然还有会心一笑。</p> <p>  可惜,他传世的其他作品声名不显,唯一耳熟能详的就是传颂千古的古体诗《登幽州台歌》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前不见古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不见来者。</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念天地之悠悠,</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独怆然而涕下。</span></p> <p class="ql-block">  幽州台,古称黄金台,又名蓟北楼,修建者是战国的燕昭王。燕国郭隗用“千金买马骨,以待千里马”为例谏言昭王,引来连下齐国72城的乐毅,幽州台就是他们君臣相见恨晚的见证。陈子昂登临此楼,忆及昭王旧事,自然郁闷难抒;前人已杳,怀古伤今,“涕下”也是应有之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官方口径,我初步这样释文:前观历史,纳贤礼贤的圣君已不可见;预估未来,“我”也等不到明主召见的那天了。仰望渺远青天,俯瞰苍茫大地,“我”唯有空负生平所学,黯然神伤,独自热泪纵横而已。</p><p class="ql-block"> 这是失意者的吟唱,也是无奈者的牢骚。牢骚在取得悲剧性的怜悯后,感染力确然无与伦比;前可见屈原的悲怆《离骚》,后可见龚自珍的恋恋《己亥》。然而,对照陈子昂奋力抗争命运的果敢与无畏,屈、龚们的境遇,似乎有了点小巫大巫的矫情。</p> <p class="ql-block">  在登上幽州台排遣愤懑之前,陈子昂刚刚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起兵叛乱,攻克营州。蹉跎了岁月,耗费了才思,陈子昂又是六年不见升迁。他随军从征,被纳入武则天侄子武攸宜的幕府。主帅武攸宜位高爵尊,却畏敌如虎,惜命如鼠。他对付叛军自然手足无措、龟缩不出,但是碾压位卑忧国的陈子昂,那真是如汤沃雪,不费吹灰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子昂在军中“管记”“文翰”,因为没有他沙场拼杀的记录,假若品评他的军事才干,完全是无稽之谈;但他年少任侠、诗有风骨,则是史有明载的。所以,他恳请“乞分麾下万人以为前驱”,——率军万众,克敌平叛,绝不应该是武攸宜所谓的书生意气,纸上谈兵。</p> <p>  性格是内在的灵魂,一经成型,犹如嫩条转老枝,——宁折不弯。陈子昂能忽视武则天的喜怒,不辍上书逆耳谏言,徘徊于八九品末官而无悔;自然也会在此次东征中执拗建言,置武攸宜颜面于无物。至于贬为军曹,或许已在意料,或许完全无谓。</p><p><br></p><p> 武攸宜的打压也好,宦海的多年沉底也罢,追根溯源,不过都是武则天随心所欲的一念。</p> <p>  幽州台下,劲风萧瑟,草木无依;幽州台上,尘土飞扬,前途莫辨。陈子昂极目远眺,悲从中来,怒从中来:</p><p><br></p><p> 上溯三皇五帝、历代君王,何曾见牝鸡司晨、雌物为尊?(这是什么世道,女人都能做皇帝?这真是前无古人啊。)</p><p><br></p><p> 展望李唐武周,谁主沉浮?何曾见虎毒食子,接二连三?(我也不知道,未来到底是李氏还是武氏承继天下;但是,为了权欲,阴害女儿,连弑儿子,这等狠毒的女人,肯定后无来者了!)</p><p><br></p><p>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天地静默。(为了这空前绝后的女人,“我”在她登基前推波助澜,在登基后为虎作伥。苍天大地,你们再胸怀宽广,也容不下我的不尽悔意吧。)</p><p><br></p><p> 终身有憾,哭之晚矣。(反正“我”也不准备再当这芝麻粒破官了,痛快大哭一场,忘掉一切,重新开始吧。)</p><p><br></p><p>(按:读诗虽然需要想象,但我自知,这次臆想确实过头了。而且,此解颇有对女性不敬之处,虽是封建时代的常态,毕竟不合当代时宜,恭请半边天们息怒。)</p> <p>  公元700年,陈子昂辞官返乡,侍奉双亲,编史娱身。同年,丧父守孝。同年,莫名入狱。</p><p><br></p><p>  公元702年,陈子昂庾死于冤狱。</p><p><br></p><p>  武氏后辈们下的阴手不知有否得到武则天的首肯,陈子昂是否真对武则天充斥怨恨,这些我不敢再妄论,但已不重要。</p><p><br></p><p>  因为,正有一首诗,一首空前绝后的诗,完美地呈现在我面前。</p><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kykd05a?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蓬山绝路(读诗札记1)</a></p> <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fip0uh?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江东难渡(读诗札记2)</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