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鸥鹭(风光画意摄影+歌者)

<p>去婺源拍秋,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婺源给我的印象是,到处是景色。我是私人定制的自助游,包了当地旅行社的车,李坑,石城,篁岭,汪口,江湾,上下晓起,思溪延村,沿途的月亮湾,彩虹桥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回忆起来还有不少碎片,不容放过……</p> <p>江西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婺源古村落除了山川的峰峦、幽谷、晒秋、花海梯田、溪涧、林木、奇峰、异石、古树、驿道、亭台、廊桥、溶洞和鸟类奇多之外,就是古村落古民居建筑堪称九州大地之一绝。</p> <p>小桥流水是李坑的特色,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了千年的清水,依旧为当地人提供从饮用到洗涤的种种用途。</p> <p>古桥森然,诉说青石板不老传说。绣楼依旧,不见大小姐顾盼生辉。整个村落家家都是店铺,小到樟树块,大到樟树桌,多的是樟木梳,巧的是樟树篮。</p> <p>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p> <p>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p> <p>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p> <p>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点缀其中。</p> <p>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 <p>菊径村始建于宋代初期,位于婺源县大鄣山乡。整个村庄布局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四周高山环绕,一条小溪环绕整个村庄,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犹如世外桃源。</p> <p>婺源的石城村,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内外古木荟萃,奇树成群。</p> <p>婺源,它是南方最惊艳的秋;而婺源的石城,它是南方秋色的精华与代表典范。</p> <p>婺源旅游地图上叫石城山,山上分布有两个村庄,分别叫程村与戴村,主要由程姓和戴姓家族世代居住。戴村与程村隔着一个小山坡,村后有古枫点缀,两个村庄的秋色各具特色,大多数摄影师拍的是程村的晨雾和日出。</p> <p>爬过山头这里就是戴村,也是徽派建筑的风格。</p> <p>"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晓起村被誉为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明清建筑众多,徽派民居遍布其中。</p> <p>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雕刻、彩绘,精致细腻,让人赏心悦目。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联匾皆有来历,意境深远。</p> <p>晓起有“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与“国家级生态示范村”之美誉。村屋多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p> <p>晓起皇菊,生长于一个风景极美的古村落——上晓起村是“中华茶文化第一村”,在村庄的周围,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许多千年古樟树,还有隐秘在竹林深处的徽派建筑和古茶园。</p> <p>晓起皇菊用传统方式方法种植、管理、不用化肥和农药,以及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烘干、加工,菊花被沸水冲泡后,立刻散发出秋天浓浓的花气,是别的菊花没有的芬芳,颜色也好看极了,金灿灿的正黄是如此的干净!</p> <p>远眺汪口镇,那是风彩绚丽……</p> <p>汪口的入口是单行线,只进不出,因为汪口是沿河的一个村镇,走完村镇就自然到出口了。</p> <p>这是在屋缝间隙看到的河对岸。</p> <p>靠边停车远眺汪口……</p> <p>板凳桥也是婺源和一道风景线,洪水冲毁了再修,一直保存的远古的特色……</p> <p>小小竹排江中游,据说这里还是《闪闪的红星》拍摄地。</p> <p>沿途也有银杏树入秋的景色……</p> <p>黄叶高墙,简单而美丽……</p> <p>廊桥遗梦,梦萦廊桥。踏在清华古镇的宋代彩虹桥上,透过地板的空隙,看那桥下流水潺潺,陶醉在一股神秘的悦感中。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锋锐,后面平整,流线形,有利于行洪。</p> <p>宋代建造的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一种带顶的桥,桥上还有长凳,可以雨天、烈日供行人休息躲雨,很有历史感。</p> <p>整座桥为了便于维修,建造时化整为零,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一处损坏而影响到整座桥。彩虹桥榫头之间的牢固不用铁钉,全部用木钉。</p> <p>彩虹桥的周围景色也是美美的……</p> <p>“世界最大木算盘”在婺源延村,耗资20万,3米高,一颗算盘珠重70斤。</p> <p>延村被称为儒商第一村,村中的村民自古就异常重视教育,这一点在村口所立的巨大算盘就能看出,在延村已经涌现过许多驰名全国的婺商,他们在经商致富之后回乡花巨资盖起了一座座的房子,咱们如今在延村看到的这些形制统一的老修建大多是他们遗留上去的。</p> <p>延村的原名为“延川”,最早村庄的构成是在北宋元丰年间,当时的村庄就在高山西麓的小溪旁,面积并不大,村中的百姓为了能让子孙连绵不断,于是取名为“延川”,延川起初慢慢地被人们俗称为“延村”。</p> <p>思溪延村其实是两个村庄组成的景区。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当时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p> <p>江湾是婺源龙脉,从古至今,名宦学者辈出。自宋至清,这里蕴育了状元、进士、仕宦38人。在游人不多的季节,走在江湾的绿丛中,恍惚中似乎还能看到朴学宗师江永手捻胡须向我们走来。</p> <p>白墙黑瓦,会让人感叹这里的风水之好,竟能养育如此多的精英人士。</p> <p>江湾古镇里的后花园。</p> <p>月亮湾,是在去李坑的路上路过的一片月亮形状的小岛,多是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p> <p>拍月亮湾一定要在早上七点前,过后就没有如此景色了。</p> <p>河对岸是一片田野和村庄,晨雾缭绕……</p> <p>月亮湾旁边有一片小村庄和稻田,黄昏日落月亮湾是最美的,夜幕降临,宛如一幅油画……</p> <p>夕阳无限好,不怕在黄昏,住惯大城市的人看到野外的日落也是可遇不可求的……</p> <p>篁岭晒秋,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地域特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p> <p>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p> <p>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p> <p>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篁岭是婺源旅游的浓缩,集古村落、古树群、梯田花海、民俗晒秋为一体的最美乡村景致篁岭 。</p> <p>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 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晒秋"称呼。其实晾晒这种农俗现象,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p> <p>篁岭是我婺源的最后一站,我们是把车直接开上山顶了,没有坐缆车,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其实山顶老街也有民宿,如有下次,我一定要在篁岭留宿,拍日出日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