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河小学六年级空中课堂教学手记 <h5><b></b></h5> 电子奖状 <p> </p><p> 为了提高网课学习实效,激励孩子们不懈怠,我想给孩子们制定奖励机制。正好在问津书友群里看到了刘老师分享的电子奖状制作链接。在班级群里发出公告后,只有少数家长提出了申请,我有点纳闷,想了想原因:我猜大部分家长是太谦虚了,不好意思。之所以让家长申请,因为宅家学习最了解孩子情况的还是家长,老师只能看到作业这一部分。此外,我还存了一个心思:就是希望家长能全面关注到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学习、身体、劳动、心理素质以及品质和习惯养成,(五好学生就是从这几方面进行评价的)在生活中能以这些标准去引导孩子成长。所以虽然孩子们的奖状,我已经都批量制作完成,但是只要是家长没有申请的一律不发,打包收藏。这次一共有七个孩子评为五好学生,六个孩子被评为进步学生,家长们简单地谈了申报理由,都是各方面做得不错的孩子。看看家长们眼中自己的宝贝们吧!</p> 看见孩子 <p> </p><p> 你瞧,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家长若看到了孩子,孩子自会闪光。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如果每个家长都能看到真实的孩子,既看到他的闪光点,也接纳他的缺点。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p> <p> 老师信任孩子,孩子将会自带光芒。这是一个好动调皮贪玩到另类的孩子,但优点是爱读书,思维活跃。网课作业有些敷衍,自从推荐参加有声作文竞赛,作业好几次写得特别工整。这次抗疫作品征集,又写了居家日记。他的妈妈也很忙,但也经常会问到他的学习情况。这次评为进步学生,他说:“谢谢老师,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看到没几个家长对发下去的奖状有回应,我还在怀疑这样劳心劳力的鼓励方式到底有没作用?是不是在给家长添负担?很快一个妈妈的反馈让我思考:假如一个从未得过鼓励的孩子,她长大后将会如何看待自己?也许那些得过多次的孩子习以为常,而对于每一朵角落里的小花来说,阳光是如此重要。我很感动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如此真切,也觉得自己之前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p> 迟开的花 <p> </p><p> 院子里的茶花很早就打苞了,别的花都快开谢了,只有这两朵骨朵迟迟不开,担心它会哑苞。三角梅也有两棵一直不发芽,我在考虑它是不是挂掉了。结果前天早上起来,茶花居然开了,三角梅的有几棵还是没有动静。不禁感叹生命力的强大,尽管晚了一些,它还是蓬勃地来了,只要你给它一点耐心。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反应特别快,数学也很好,书写很毛糙,从五年级到六年级,他一直在进步着。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在带,这个孩子就特别有生命力,自理能力强,情商也很高,班上男生女生都是他的好朋友。他是第一个下载好人人通,作业虽然不完美,但每天态度是很积极的。只要遇到困难他就会想办法,这不,作业提交不了马上给我发微信,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p> <p> 他是班里不喜欢写作业的一个男孩之一,网课对于习惯拖拉的孩子来说,是真要命。作业完成对他来说是巨困难,像这样的孩子还有两个,天资聪颖,什么都懂却不爱写作业。我想每个生命成长的节律不同,这样的孩子就如迟迟不发芽的三角梅,也许会慢一点,但总有一天他会长出嫩芽。不信,你看他前后作业的变化。</p> 为你们点赞 <p> 勤学好问</p><p> 班里还有好多这样值得点赞的孩子,每天他都是最早完成作业的几个之一。遇到难题,大胆向老师请教,沟通能力很好,平时也非常像个男子汉。与他妈妈沟通,感觉是一位对孩子教育既讲规则又有温情的妈妈,所以这样的孩子一定会被滋养得很好。</p> <p> 天赋 </p><p> 我们班小画家们(王语棋、王菲、喻子豪、苏倩雯、王艺、胡依婷)拿起画笔,描绘居家抗疫生活。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天赋异能,上天让每个孩子擅长的不一样。教育孩子,只要找到他的禀赋就可以做得更好。但愿透过画笔 ,这场疫情能让他们学会更多。</p> <p> 努力</p><p> </p><p> 孩子们手里没课本,一直为读课文而发愁 。无意中摸索到这个,可以朗读上传,还可以争夺班级排行榜。本想跟他们一起比赛读,结果这事那事没坚持几天,倒是他们比我积极多了,为坚持朗读的孩子点赞!成功固然需要一定天赋,但努力更加重要。请你们相信,付出定有回报,努力不留遗憾!</p> 换个视角 <p> </p><p> 偶尔发现他们不听答疑课,我就想到了以答疑前报生字听写、发红包、送小花、唱歌这些互动来活跃一下气氛。为了防止听写时生字,他们会把生字提前抄下来,我特意是没规律地抽着报。上个网课天天斗智斗勇,我真是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啊!</p><p> 有两次批改作业中,凭直觉发现不对劲:班里孩子的字,我认得八九不离十。居然有两份笔迹一模一样。这是两个本质很好,又特别优秀的小男孩。那么是什么让他们想到这个办法来应付作业?与家长沟通得知:这两家父母最近都很忙,很晚才有空看一下信息。孩子基本都是自己在家安排学习。我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一下这件事:超长的假期,没有玩伴,多少让孩子们会孤单,如果家长又太忙,孤单更甚。想与同伴交流,不能见面,没有比网上聊天更合适。他们可以互相吐槽一下无聊,然后决定干点什么。你把作业发给我,我交给老师 ,我们是好朋友,一起挑战一下,看会不会被老师、父母发现。对于青春前期的男孩子,没有什么比挑战权威更刺激的事了,他们以此证明他长大了。作弊肯定是不对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挖空心思想到这个瞒天过海的方法,说明他们很聪明,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得不错,心理也较健康。</p><p>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答疑课学生不爱听,是不是内容不吸引他们呢?我是不是该把作业设计得有层次性一些,让学习不那么无聊?是否还可以给孩子们一点心理支持?家长是不是该抽空陪陪孩子,多关心一下,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呢?两位家长都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各自教育了孩子。后来两个孩子都给我道歉的。</p><p> 这小小的作业风波,让我从不同视角去看孩子的世界,也深深体会到家长们的不易。疫情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冲击,每个家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们要面临生活压力,还要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没人教过他们怎样做父母和家庭教师,所以,大家真的都是太不容易。谁又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只要是孩子需要,家长一定会倾其所有。</p> 且行且思 <p> </p><p> 批改学生作文时学到了这个网络用语,奥利给,儿子给我安利一下,倒过来读是:给力哦!和加油意思差不多。网课一个多月,孩子和家长们都很给力,作业每次基本收齐(虽然有时需要催讨,拖延工作进度让我抓狂,但总体看还是完成得比较好)。无论测体温还是收集别的信息,都是比较高效的,这得感谢家长的高度配合。说到高效这个词,想到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莫名的焦虑,时间不够用又在纠结中浪费了。网课以来,我一直摸索前行,从开始的好奇、抱怨到一样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比行动更能缓解焦虑和压力。我喜欢体验探索的乐趣,风景永远在路上,在且行且思。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尽管网课有诸多不便,但也是成长的契机。因为一直在思考,所以常常有写东西的冲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很舒服的事。记录生活点滴,分享美好与感动,希望今年我能把我的公众号写下去。借用最近读到一句很鸡汤的话:不要再去想这是疫情发生的第多少天,要记得这是你余生的第一天,奥利给!</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