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迎面走来一个小老头,花白稀疏的头发盖不住发光的头顶,知道他的人能叫出他的名字,他就是濮阳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老师——张学彬。</p><p>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园丁。看着他的头顶,家长说张老师为孩子的事操碎了心,光亮的头顶是最好的证明,两年前头发还是浓密黑明;学生说那是他智慧的结晶,聪明绝顶。</p><p><br></p><p><br></p> <p> 我们看一下老园丁一天的工作情形,就会明白头发为什么逐渐消失无影。</p><p> 每天早上张老师5点20准时起床无需闹铃,这是几十年规律生活形成的生物钟自然反应。5分钟洗刷完毕,打开电脑检查学生早起情形。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养成了纪律散漫实情,现在好多家长已外出打工,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校大相径庭。所以班主任又充当起了家长责任,5点半作为学生的闹铃。催促学生起床洗脸,锻炼也要叮咛。5点50开始打卡早读,6点15打卡完毕,6点10还没有打卡的学生,及时发出钉钉,再次进行提醒。6点15向年级主任汇报本班打卡情形,要有图片和视频。</p><p><br></p> <p> 学生早读的同时,老师要去厨房经营。一边做饭一边锻炼,口中念念有词,声音不停。老师喜欢唐诗宋词,每天背诵一首诗词,坚持不懈,身体力行。</p><p> 早饭过后,锅碗瓢盆洗刷干净。7点40检查网络打开钉钉,联网空课,盯紧银屏。防止掉线,清除广告入侵。翘首以待,向学生发出上课邀请。检查听课人数,了解缺课原因。</p><p> 缺课学生,打去电话询问,总有原因。要么村中断电,要么网络不行。要么手机没电,要么跑肚不停。</p><p><br></p><p><br></p> <p> 学生听课,老师也听。了解学生哪些没懂,注意讲课老师哪些没讲清。详细记录,课下及时解疑答惑,要让学生作业顺利执行。</p><p> 9点,准时召集化学组老师集备,一课一研,每天不停。集备时,备教材,备考纲,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力争每节课都成为精品。</p><p> 集备后,整理教案,制作课件,修改学案,编写课时练习,整理集备记录,一刻不停。</p><p><br></p> <p> 10点半,年级主任下发命令。今天把年级备课组教研会方案、班级协作“一生一策”方案、十年高考编写方案都写好上交,看来又要加班加点,中午的午休又成为泡影。</p><p> 11点半,教研室主任又有叮咛。本周的教研会任务繁重,既要学习8大文件,记住内容,坚决执行;又有高考研讨,把握脉搏,掌握规律,与时俱进。教研活动工作手册要抓紧制订,方案措施要切实可行,会后还要写出会议纪要,教研成果要上报备案待评。看来今夜又要陪伴星星。</p><p><br></p><p><br></p> <p> 忙到下午1点了,老婆一直催吃饭,才离开电脑,匆忙吃下午饭。稍微歇息,为了减少孩子们在考试时的非智力因素失分,张老师坚持教学生钢笔书法,每日一字,提高卷面。</p><p><br></p> <p> 饭后,继续整理学生成长档案。为了下面班级协作会的顺利召开,为老师提供每个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成绩变化、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如何挖潜?为了提高年级整体水平,为了学校更好发展,张老师在制订合理方案。</p><p><br></p> <p> 下午2点半,学校领导又来电,要求统计高中所有化学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清单。这真是,一个事一个事连连不断。</p><p> 下午3点,制订年级化学组活动手册,修订学校化学组教研会活动方案。催促高三老师写高考心得准备发言,进行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督促高一老师对十年高考题进行分类挑选,指导高二老师选修3高考真题汇编。十年高考题章节汇编,由张老师统一制订编写体例,分配 任务,最后再经张老师统一统稿审稿,编辑排版。</p><p><br></p> <p> 5点,批改学生交上来的化学作业,要把问题及时发现。个别问题单独连线,共性问题晚上辅导详细演练。找出知识漏洞,弥补知识缺陷。</p><p> 6点半,给学生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学生,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时,不要放松学习,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p><p><br></p> <p> 晚上7点,编写学生的考点训练。</p><p> 晚上8点,给学生统一晚辅导,视频连线。答疑解惑面对面,突破重点,辨析难点,规范训练,喜见学生笑开颜。</p><p><br></p> <p> 晚上9点,是张老师每天的晚饭时间。9点半以后,又开始加班加点,今晚要准备明天的教案和课件,要完成3本教材的实验筛选,要列出每个实验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清单。这不,已经晚上两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