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永远在路上一一线上教学探索之一

春意浓浓

<h3>  居家学习进入第三周。由于居家学习更加强调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个体具有极强的自制力,一部分学生在经历了前两周线上学习的好奇、兴奋之后,开始呈现松懈状态。那么怎么帮助学生对特殊时期的学习方式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和对学习内容充满热情呢?怎样帮助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真正收到实效呢?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h3> <h3>  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h3><h3> 教师要从每一节课入手,精心处理课前准备、线上授课,课后学习效果反馈、答疑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居家学习”习惯。</h3> <h3>  课前准备环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种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增多这一居家学习特点,在课前提供学生导学案、课本资源等等预习资料,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预习,激发学生求知欲,为线上听课做足准备。</h3> <h3>  线上授课环节。由于线上授课的特殊性,学生与教师隔着屏幕听课,所以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家长有时间监督的学生,学习效果会好很多)。这对教师与学生来讲都是极大地挑战。由于刚刚涉猎线上教学,我们采用的方法比较单调。有的老师采用点名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听课状态。对于重难点知识的处理,有的老师采取的方式:听懂请回复“1”,需要再讲请回复“2”,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再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通过课前设计讨论题、问卷调查等方式,增加学生间的互动,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等等,缩短线上教与学的“空间距离”。</h3> <h3>  这种可视化的形式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h3> <h3>  课后学习效果反馈与答疑环节。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授课与练习环节分离。那么针对这一特点,就要求授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效果反馈一一练习(或者说作业)这一环节。有的教师在分层布置作业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这儿主要谈两类作业。</h3><h3><br></h3><h3> </h3> <h3>  识记型作业。这类作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与训练。针对这类基础性作业,有的老师采用语音抽查、视频面对面等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br></h3><h3> </h3> <h3>  挑战性作业。这类作业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旨在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居家学习过程中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这一特点,通过完成此类作业,向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学生探索全新的领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正如秦文君所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br></h3><h3> 比如:语文或英语作业中的写作训练,结合“疫”情期间卫生防护知识手抄报制作,结合线上学习生活的美篇制作等等,通过完成此类作业,学生编辑文字和图片的能力提升了,也收获了许多乐趣!从而为居家学习增添了趣味性!</h3> <h3>  总之,面对猝不及防的线上教学方式,我们在接受、探索、适应、胜任。教育教学,我们永远在路上!</h3>

学生

学习

作业

教师

线上

居家

授课

教学

环节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