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春暖花开一一周铁利近作

周铁利

<p> 周铁利,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海南省油画学会执行主席, 海南省油画院执行院长。毕业于海南大学,结业于中国油画院。曾在国内外举办个人油画展16次,9部反映个人艺术成果及事迹的电视专题片由国内外多家电视媒体摄制并播出。他的热带植物系列油画作品被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美术 》杂志主编尚辉称赞为“中国油画的一个热带地标”,是第一位走进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电视美展”栏目的画家。出版《生命阳光——周铁利油画集》、《我的海南——周铁利油画集》。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国内重大美展并获奖、发表、收藏。</p> <p>祈愿</p> <p>责职</p> <p>使命</p> <p>繁忙的海口港</p> <p>春意盎然</p> <p>风和日丽</p> <p>逆行</p> <p>报春</p> <p>硕果</p> <p>黎寨春早</p> <p>生机</p> <p>品格</p> <p>紫气东来</p> <p>律动</p> <p>微风习习</p> <p>春天的脚步</p> <p>乐章</p> <p>生命阳光</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阳光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铁利油画作品赏析</div> <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业敏</div> <br><br> [创作背景]琼州大地,物产丰饶,佳果满园。因其品类丰盛,色彩艳丽,海内外画家便以此入题,佳作叠见。其题材之广,造型之精,赋色之鲜,远非他地可比拟。<br> 国家一级美术师周铁利长居海南,占尽天时地利,以琼州植被、佳果入画,如荔枝、芒果、可可、佛手、杨桃、三角梅、野菠萝等为描绘对象,所著琼州植被、佳果林林总总,开拓了油画新风,影响长远。乃油画史上前不见古人,后少来者之举。其画,清新自然、栩栩欲活,或为写生,或为写意,抑或意在似与不似之间,将眼中之“果”与心中之“果”融为一体;论风格,因物象形,随类赋彩,得琼州佳果之形与神。正可谓琼州花果之大展示,双美并举,不失为艺苑美谈,无愧为“中国油画的一个热带地标”(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br> 海南是以拥有海洋文化、生态文化著称。38年来,周铁利以海南生态文化中的植被、瓜果,抓住它们在阳光下,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用油画作品勾勒出中国热带地标,把海南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定格在一张张画布上。<br>海南是他的家,热爱海南是理所应当的,为海南为人民做一点事情,是周铁利作为一个画家的使命,也是一种历史担当,所以他始终初心不改,认真、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赞美人民,赞美新时代。<div> 周铁利的热带植物、佳果系列油画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面貌为生命传神写照,能够脱颖而出,与其在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创新是分不开的,其作品简约清新,动静交融,气韵生动,意境绵长,充满着美好、平和、理想与盼望,具有极强的视觉感染力与艺术生命力。他积极从传统诗词歌赋中吸收养分,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经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br> 周铁利的植物、佳果系列油画精品,其在中西合璧的绘画表现手法中,融国画纯美的意境与油画光鲜的色彩于一体,巧妙地传递着中国式绘画风情,艺术地再现了天地、山水、动物、植物与人的自然之美。<br> 郑板桥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化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面向生活,向生活求取不竭的创作源泉,这是使周铁利油画成为“中国油画的一个热带地标”的创作源泉。<br> 对于一个画家风格面目的形成,其画学渊源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画在先、油画后来居上。周铁利自小研习国画,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油画研习、探索,并将其发扬光大,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才生活而非陈陈相因。我们知道,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继承是为了创新,为了创新而继承。这个关系对了,度把握好了,自然有成效。对传统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借传统开拓出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艺术风格。中国古人讲“体异性通”,现代西方人讲“异质同构”,二者在承认物与我,人与自然之间有内在结构上的对应、相通、合拍这点上,实是不谋而合的。周铁利将自我之灵性倾注于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将对对象的认识转化为情感的符号。因此,他的作品能出自传统又跳出传统,他能保持有活力的清新眼光,使作品天真生动,感人而有生机。<br> 周铁利的植物、瓜果系列油画构图可谓匠心独运,看似简,实则繁,看似随意,实则用心。他的画面,要增减都几乎不可能,哪怕是大小、高低、明暗等都恰到好处,画面构图达到了稳定、均衡、自然之美。疏朗处虽疏朗却无法再加任何东西,因而“不透风”,密处却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密中见宽绰大度,似可走马。如《生命.阳光》、《多彩阳光》等大胆取舍,使画面主次简明又产生强烈对比,视觉上大开大合极富节律。构图中注重开合,层层掩映,生发无穷。由于转合得当,画面布置得势,看起来舒服,不紊乱,平淡天真而不失秩然。又如他画的《旅人蕉》,本来它是绿颜色的,但他却用了大片的黄颜色。生活实践中,他经过仔细观察,旅人蕉在阳光炽热下,绿色却饱含橘红甚至金黄色,这样的理解或许受到印象派追求“室外光”、“真实色彩”的思想影响;其次他觉得还有主观性的追求,想突出旅人蕉在阳光下光彩夺目的那种美,这时大片的黄色调的运用就是恰到好处的,这样的理解或许就接近于从后期印象派到现代表现主义艺术的思路,或者与中国水墨画对色彩的认识也有相通之处了。再如《绿的音符》,即不全是绿色调,却多用海南的阳光色调——黄色,画面稳定中有变化,给人以自然和谐、完整的美感。<br> 构图中除了上面谈到的置陈布势、起承转合,还有分章布白也很重要。中国画艺术讲究“知白守黑”,画面的空白与形象一样重要并成为作品构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形象之实与空白之虚是有机的结合,其中包含丰富的哲学、美学基础与历史背景。空白来自取舍,布白则是对物象的布置进行精心的选择、取舍和概括,才能产生空白并使之恰到好处,达到以其少少许,胜似多多许的艺术效果。周铁利深谙此道,比如《金黄调子》《三角梅》《野菠萝》等不画全树而只画寥寥数枝,叶朵几簇,把环境省略到几乎不着一笔,突出表现局部,集中描绘树叶的特征,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生机》画面简洁却意蕴深远,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回味空间。他的作品往往凭一枝嫩叶即可显示雨林之地域特征,且以简洁的形象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就是周铁利将中国画“以少胜多”巧妙地施展在油画之中的高妙之处。<br> 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画笔颜料画布承载着画家的情感,表露着性灵,是情致的外在宣泄和符号化的表述,西方美学谓之为“有意味的形式”。画笔与颜料,两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运笔不仅仅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由画笔而生气韵,甚至由气韵而见人品和人格。两者融合的内涵是微妙的、高深的,不同画家的不同修养、气质、审美取向乃至人格都能在作品的画布中得以体现。比如野菠萝,他用的是刚劲有力的线条,热烈的色彩,突出具枝干的遒劲、枝叶的纷披以及果实的饱满;野菊则是绚烂的,繁密茂盛之中他又突出“三两技”,有一种野性之美,田园气息;蝎美蕉(又称天堂鸟)则是迷人的,甚至有舞蹈中的少女般的魅惑身影及色彩;《生命礼赞》中的大榕树则是饱经沧桑的,有一种“树神”的肃穆与威严;《和谐家园》中以兰花、凤尾葵、鸡蛋花为主体构成的一片热带雨林景象,则带着享利•卢梭那富有神秘感的静谧和梦幻之美。周铁利在画布颜料的运用上足见功力的,他落笔作画用笔大胆、肯定、毫无犹豫之状,用笔灵活松动而见拙气,充满阳刚、含蓄和大气。比如他画在植物花果中飞舞的小生命,尤见骨力,表现出强健的生命力,同时野逸之气顿生,毫无乖戾柔弱之态,既有韵味同时也潜含自身的自由情态,正可谓“画为心印”。看似平和却充满风骨,这是自我性情、审美取向的自然流露。<br>周铁利注重对色彩的运用,在色彩上突破了审美趣味,大胆敷色,注重视觉效果。周铁利传承讲究“折衷中西,古今相融”的。因此,在用色上追求艳而不俗,画面色彩丰富统一,无陈旧感而富生活气息。他的作品《野菠萝》大胆以黄色点染,但艳而不俗。作品《多彩阳光》中,色彩大胆铺设泼洒,画面色彩渲染面积虽大,但并不感觉色彩漫溢出来。“随类赋彩”在周铁利的画面中表露无遗,青、赭、绿、黄是他惯用的色彩,通观其作品,在用色上有高度的统一性并形成自己的敷色风格,色相、冷暖上皆有变化,明显继承了中国画并借鉴“西画之科学技法”的特点。<br> 总体来看,周铁利的《生命.阳光》系列以“意想”实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将美的地方强化、突出、夸张,将美中不足之处减弱,传达美的感受,以美和神韵感动人,强调神韵、诗意之境界。他笔下的热带植物瓜果无一不体现着这种艺术追求,同时也借助光的照耀,让色彩变得明丽多样。周铁利注重写生,强调细致入微的观察,但又认为写生也不是一味模拟自然,而是既以造化为师,又加以取舍、美化,使之经过心灵的洗礼,作品也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br> <br> <br> <br> <br> <br> <br> <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