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84岁老妈游欧洲三国 12

宁宁

<b>终结篇</b><br><div><b> </b><div><b>庆生日、</b><b>老友聚、</b><b>乘飞机、</b><b>返家园。</b></div></div> <b>一、2018.10.27 <br>走过84载风和雨,<br>本命异国他乡过.</b> 今晚是我们在法国的最后一夜,欣赏完巴黎埃菲尔铁塔闪灯的夜晚之后,我们就来到这家餐厅准备享用法国大餐了。 在餐厅里,大家一边休息,一边等候美食上桌。 瞧,俺家老太太在聚精会神的看手机。 美酒上桌了  第一道美食上来了,它是法国田螺 。 <div>法式田螺:也称法国蜗牛(法国人把蜗牛称为田螺)。这是一道著名的法国烹任美食,也是和鲍鱼齐名的世界美食。由于价格昂贵,一般只在喜庆的日子,法国人才会食用。<br>  法国蜗牛比一般的蜗牛大、肉厚,特别是产自勃艮第的蜗牛,一般都是烤制食用。在中国高级饭店所吃到的法国蜗牛,一般都是当日从法国空运来的新鲜蜗牛,价格也相当的昂贵。</div> 梅姐拿着法国人发明的一种专门吃蜗牛用的叉子和钳子,在帮老妈挑起田螺肉。 第二道美食也上来了。。。。。。大家在慢慢吃,慢慢品,品尝这有滋有味的法国特色餐食。。。。。。 我和姐姐策划的关键时刻到了 <div>我们要推出给老妈过生日的生日蛋糕。</div><div><br><div><div> 在法国的最后一夜,2018年10月27号,我就和梅姐商量,瞒着老妈,特恳求导游提前和当地的餐馆联系,定制一个生日蛋糕,想给她一个惊喜; 因为俺妈的生日是10月29日,而今年又是她的本命年,她今年整整84岁了,人生能有几个八十四?回想起小时候,都是父母年年给我们过生日,我们给父母过生日的次数是少之又少,因为他们总觉得年纪大了,感觉过一年少一年似的,就不喜欢过生日。。。。。。<br></div></div></div> <div>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我们的生日年年过,而父母的生日却很少过,今年既然是我主张带着老妈来欧洲游玩,正巧又赶上她生日,而且又是本命年的生日,恰巧又是在异国他乡-浪漫的法国巴黎,那么给她老人家在此过一个生日,我感觉简直太有纪念意义了,也太有必要了;可我们查看了一下接下来的时间安排,10月28日、29日我们都是在回国的飞机上度过,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给老妈过生日,那么我们就选择在10月27日法国巴黎的最后一顿晚餐上,提前为老妈祝福生日,献上生日蛋糕吧。</div> 蛋糕上来了,老妈有点意外,但是很开心;同行的小伙伴们一听说老太太过本命年的生日,都替她高兴,替她祝福!此时餐厅的工作人员还特意放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餐厅里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在一起唱着:Happy Birthday to You!Happy Birthday to You!祝福老妈生日快乐,那场面真的很感人啊! 此次同行的金梓老师首先端着酒杯向老妈祝贺生日,并承诺说,老妈的下一个本命年的生日大寿,他来操办;我们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金梓老师,因为我们这次带老妈出行欧洲,担保人就是金梓老师和他的的公司,没有他们公司的担保(旅行社对年纪大的游客出国,是有要求的)我们的此次行程是不能实现的。 一路同行的各路小伙伴们都在向老妈敬酒,祝她生日快乐! 老妈开心的切生日蛋糕,她要将蛋糕分给这次同行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分享她过生日的快乐。 我们的晚餐就在这快乐的分享生日蛋糕的气氛中结束了。<br>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娘仨没来张合影。因为大家当时都在忙着吃吃吃,我就没好意思麻烦人家给我们娘仨来个合影。<br> <b>二、2018.10.26、27、28<br><br></b><div><b>三日相聚虽短暂,</b></div><div><b>相见愿望终实现。</b></div><div><br><div><b>24年分别相思情,</b><br></div><div><b>60载姐妹情谊深。</b><b><br></b></div></div> <b>1、2018.10.26相见</b><div> 我们此次带老妈游欧洲三国的最后目的,就是要完成她和她在比利时的老友陈阿姨相聚的愿望。<div> 在10月26日那天,当我们在巴黎游玩了一天且吃完晚饭后7点半到达宾馆时,陈阿姨已在宾馆等我们多时;</div></div> 陈阿姨是由她的孙子陪同,下午从比利时乘坐火车前往巴黎的。(我们在出国前就和陈阿姨约定好,我们大家将在法国巴黎相聚)。 两个老姐妹终于见面了,此时相见她们格外开心。<div>  60年前,她们初相识时,正值风华正茂;</div><div> 60年后,他们再相见时,已经白发苍苍。</div><div>她们容貌虽然已变,但她们的热心、友情、真情始终没变。</div><div> 两位老姐们相见时,正好是我们在酒店大堂里等待着办理入住手续;因为陈阿姨比我们早到酒店,所以当我们一进到酒店后,她就找过来了,同行的团友们亲眼目睹了她们相见时的热烈场景,大家听说她们的友谊保持了60年,个个都啧啧赞赏,竖起大拇指;同时也非常地羡慕她们有如此深厚的姐妹情、老友情。</div> 瞧她们聊的多开心啊!<div>时间就像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这对老姐俩的模样,但却改变了不了她们之间的友谊。60年的风雨沧桑,什么都在变,唯有她们的友谊没有变,她们始终保持着这份纯洁的友谊,真令人感动啊!<br></div> 说起来俩人的相识还得从60年前的1958年10月开始。<div><br><div>  因老妈曾在部队当兵多年,在1958年,当时全国刚开始进行大跃进运动,需要部队支援地方,所以老妈就被部队调到地质部去帮助工作。</div><div> 而在1958年地质部决定要筹建地质部自己的学校,因地质部的很多工作人员经常长年在外地工作,无法在家中照料自己的孩子,所以当时就组建了地质部的寄宿制学校;</div><div> 在1958年国庆节过后,老妈就被部队指派到校址在北京的地质部子弟学校工作,因老妈在当兵前曾念过师范,所以具有当教师的资格。她在1958年10月4号正式到学校报到。调入地质部子弟学校之后,老妈被安排在和陈阿姨同一个教研室工作,而且特别巧的是这老姐俩居然同龄,都是1934年生人,从此,她们俩就成为了好朋友。</div><div> 当时学校实施寄宿制,老师们的午饭都在学校吃,老妈的娘家在西便门离学校比较远,中午回家休息不方便,所以应陈阿姨之邀,在每天午饭后,就去离学校不远的陈阿姨家进行午休。</div></div><div> </div> 这是陈阿姨当时教的班级学生合影照片,她的学生也是桃李满天下啊! 两位老姐妹从1958年10月开始,就结下深厚的友谊。<div>  老妈在地质部子弟学校工作有三年的时间,在1961年部队也要成立自己的子弟学校,部队又把老妈从北京调到沈阳413部队子弟学校工作,从此2人就分开了;但是尽管后来老妈随着部队辗转到张家口和武汉等地,老妈和陈阿姨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过。</div> 在1994年底,陈阿姨全家离开北京,去比利时定居,从那时起,老妈和陈阿姨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但是在这24年里,她们一直没断过联系,特别是每年的过年时节,她们总是要相互问候;特别是最近几年通信、微信等通信方式在飞速发展,尤其是微信又可以语音又可以视频,所以老妈和陈阿姨的互动就更频繁了;前几年陈阿姨就多次向老妈发出邀请,让老妈去比利时她家去做客和游玩,老妈想去比利时看陈阿姨的念头也越发的强烈。。。。。。如今经过我的一番精心策划和实施,我们终于飞跃大洋彼岸,在法国的巴黎和陈阿姨相见了。 通过老妈和陈阿姨的回忆,我在知道陈阿姨还是我出生的见证人呦。 曾记得八十年代末期,我们家在河北张家口宣化时,老妈都会在宣化马奶葡萄成熟的季节,往北京给陈阿姨寄宣化特产马奶葡萄;她们之间的互动就没断过。<div> 还记得那是在1994年她出国前夕,我当时急需购置一辆小汽车,但钱款不够,老妈就和陈阿姨联系希望她能帮忙一下,没想到她立刻非常慷慨地出手援助我,借给我许多银子帮我度过难关。我是真心的感谢这位好阿姨啊!<div>  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 真正的友谊是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价钱可讲的。朋友需要的时候不请自来,朋友有难的时候奋不顾身。老妈和陈阿姨的友谊就是这样的。</div></div>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要用我的相机记录好她们相见的每个时刻。 什么是缘?她们的缘是什么?那就是老妈和陈阿姨她们,在年轻的岁月中,有着最真挚的相知,在相聚的日子里,有着最珍惜的情谊,这就是她们的缘分。我祝福两位老人家身体健健康康,期待她们下一次的再相聚! 2、2018.10.27相聚<div>  这次出行,我们一直都是三人住2个房间,虽然陈阿姨在此酒店也开好了房间,但是我们还是让她过来和老妈住,这样老姐俩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可以好好的叙叙旧。</div> 她们相互交换礼品。 这一夜我估计她们是无眠的。 3、2018.10.28分别<div>熟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昨晚上两位老人家虽然聊天一直到很晚才休息,但是高兴啊;早晨起来状态都不错,我们大家一起开心的吃早餐。</div> 早饭后,今天我们将离开巴黎,乘机返回北京了。陈阿姨也将返回比利时。 相聚总是短暂的,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div><br></div> 老姐妹的相聚时光是如此的短暂,但又是何等的美好!而这美好却又来得如此漫长,等候了24年啊,现在老姐俩又要分别了,她们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有太多的相聚之情还来不及细述。。。。。。 在地下车库,陈阿姨陪着我们,准备为我们送行,她要看着我们上车。 分别之前,在抓紧时间唠唠嗑吧。 分别的时刻终于到了,我们上车了,车子启动了,车下只留下了陈阿姨一人孤零零的身影,她在路边挥手为我们道别;我看到了她的面容上充满了不舍和惆怅,她的眼里始终含着泪花,但她却又始终保持着微笑。。。。。。这种分离时刻,简直让人心碎啊,我真有种想冲下车去拥抱她的冲动;老妈和梅姐在车上也是一直挥手和陈阿姨道别,我估计她们也早已泪流满面了,此时一丝丝的伤感也在我的心头涌动。 相聚总是短暂的,离别总是伤感的,相聚之后是孤单,孤单之后是心酸。<div>  车子慢慢开走了,陈阿姨的身影变得模糊起来,我不知道是我的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还是因为车速的提高拍出来的照片模糊。。。。。。。再见了陈阿姨,下一次什么时间再和您相聚呢,但愿您和老妈都好好保重身体,再过几年,如有可能话,您再回北京或上海时,我还陪着老妈和您再相聚。</div> <b>三、2018年10月28日乘机回国</b> 和陈阿姨分别后,我们就到达法国戴高乐机场。 法国戴高乐机场 我们将乘坐这架飞机飞往芬兰赫尔辛基机场,然后转机回中国。 在机场等候中,杨老师和老妈在交谈。<div>这是此次行程中的两位人民教师,因此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div> 分别前和金梓老师一家合影留念,再次感谢他们此次行程对我们的诸多帮助和照顾。 马上登机了 我们的飞机将在2018年10月28日11点50起飞。 到达芬兰的赫尔辛基机场,我们将在这里转机。这架飞机就是我们要乘坐的回中国的飞机。 <b>四、2018.10.29到达中国北京</b>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在10月29日早上8点钟,飞机安全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北京,我们回来了,我们到家了。<div>现在我们要在机场等候家中来人接我们,瞧,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我家老太太的状态一直都很棒呦,没有流露出半点劳累的神态,看样子座头舱的好处还是多多呀。</div> 此次欧洲之行到此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到家中,家中亲人们为我们接风洗尘。 干杯吧!为我们的快乐之旅干杯,为老太太实现了她的愿望干杯,为我们平平安安的出去,又平平安安的回来干杯!<div> </div><div>这次欧洲之旅,说是3国,但其实是5国,虽然梵蒂冈是城中国、摩纳哥是国中国,它们都很小,但毕竟那也是一个国家啊;</div><div> 因为此次出行是陪同老人出行,所以有很多太辛苦的地方我们基本都放弃不去了,总的来说,一路上老妈的身体还真给力,没出现大的不好的状况,我们一路的担心也在进家门的那一刻彻底的放松下来了。</div><div> 常人说:“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晓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只有亲身实践,身临其境,才有切身体会。此次旅行,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的收获还是太多太多了。。。。。。</div><div> 一直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干扰,没能静下心整理此次出行的各类照片和视频;</div><div> 如今 2020年突发疫情不能出门,蜗居在家,我也就终于有了大把的时间,坐下来慢慢的回忆和整理2018年10月欧洲之旅的所见所闻 ,将此次行程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都记录下来,今天终于写完了这部流水账,特此留念。</div><div> </div><div> 此文到此结束<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