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场疫情打乱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推迟了开学时间,也衍生出一系列的亲子关系问题。2020年3月13日晚七点半,心理健康网络教研小学二组的老师们,准时相约,开始了本周的网络教研之旅——疫情下的亲子关系。</p> <p> 本次教研由香一小的孙爱萍老师主持,针对疫情发生以来,家长和孩子们亲密相处近两个月时间,这对每个家庭的亲子关系都是一次洗礼和挑战。长时间的相处,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去解决问题,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大家针对主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结合身边的事例,共同探讨交流,大家在研讨中达成共识:</p><p> 首先要做到尊重。家长不能因为自己年纪大资格老就对孩子颐指气使,我们的责任是去引导他,教育他,这种引导和教育都建立在和孩子平等友好的沟通上。孩子虽然小,但是对于学习和人生,也会有自己朦胧而理想化的美好憧憬,我们做父母和老师的一定要给予理解尊重。简而言之,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看作和自己平等的人。</p><p> 其次是榜样的力量。疫情之下,大家一起宅在家,家长不能懒懒散散,东倒西歪,一天到晚看手机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努力学习。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越是在严峻的形式下,我们越要严格要求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合理饮食和作息,适当锻炼,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学习进步。</p><p> 第三是情绪管理很重要。面对孩子时,尤其是面对亲子矛盾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更不要攻击孩子(这里的攻击是指语言或行为),坚持原则并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p><p> 第四应避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因为粗心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指责,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p><p> 第五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疫情期间对家长的考验更大,无论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是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积极关注、民主平等尊重。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与孩子真诚的沟通永远都是最好的沟通方式。</p> <p> 育英小学宋李媛:今天我是带着问题而来,收获满满而归!感谢小伙伴们的精彩分享!网络教研为我提供了学习平台,让我可以把工作中的难题带到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解决。相信我们在彼此的陪伴下一定会更快成长。</p><p> 香江路第一小学孙爱萍:今天的教研主题是“亲子沟通”,听完大家的分享,我的感悟是:一个令家长头疼的孩子,往往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存在问题的。作为心理老师,除了给家长一些亲子沟通技巧之外,还要让家长有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意识。</p><p> 灵山卫小学徐丽:家庭中,夫妻关系,妈妈的情绪很重要,决定着家庭和谐、夫妻和睦。妈妈情绪稳定,能做到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有耐心的对待,接纳孩子。使亲子关系得以良好的沟通。孙老师讲的“看,听,看,说”的亲子沟通技巧很实用。在疫情期间特别适合在家的父母孩子。感谢伙伴们的分享!</p><p> 太行山路小学桑田:疫情期间让许多家庭矛盾也凸显出来。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真心陪伴。亲子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也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的缺陷。每个孩子需要的都是家长真心的陪伴,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疫情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p><p> 兰亭小学刘金锦:每周一次的心理教研,不如说是彼此陪伴心理成长的过程。聆听每一位小伙伴心灵成长的故事,觉察自我心灵成长的空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滋养和提升。</p><p> 海之韵小学李娟:疫情背景下,让亲子关系更加炽热化。家长如何做孩子的榜样、接纳孩子、看到孩子、多理解和鼓励孩子,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受不一样的亲子关系,这需要家长进行觉察和学习。</p><p> 海王路小学王琛:家长要求孩子做什么自己请首先做到,当你抱着手机葛优瘫,怎么能要求孩子去做好学生?当你做不到合理的情绪管理,怎么能要求孩子时时听话事事配合?当你不能真正接纳自己,又哪来的力量关爱孩子?当看到太多草率的出生、那些不被呵护的童年、那些不被尊重的青春,就很心疼很无力。父母们请一定学会好好照顾自己,你的心定了,孩子的情绪就稳了。</p><p> 疫情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段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学习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练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给自己和孩子都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彼此都学会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