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昨天听了张飞亮的专业课《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好外部的环境》,张飞亮老师从多方面解释了外部环境下对孩子的影响,听后很有感触,我们作为家长总是苦于孩子各方面做的不好,却不去探究思考为什么不好的真正原因,总是纠结于当下问题现象,却看不到问题背后的真相,总是原地打转,却怎么走都走不出这个怪圈。</p> <p>“爱是你能给你最爱的最好的礼物”仔细回味张老师的话,回顾自己成长多年的经历,很认同这句话</p> <p>想起自己已经将近而立之年,回顾过去,遗憾是有的,爱也是有的。记得从懂事开始,我就一直是在姥姥–姨姨–舅舅–爸爸家来回生活,记得有次问姥姥,为什么我不能在牛庄上学,姥姥说乡下的孩子没有街上的孩子聪明,小时候一直不理解这话的意思,印象中,姥姥,姥爷还有姨姨很疼我,爸爸是开货车的,一个月回来两次,每到星期的时候妈妈或者爸爸都会来姥姥家接我或者带我玩,有时候爸爸妈妈一起来接我,童年的回忆现在回想起来是很美好的,姥姥家很多同龄人,爸爸家也有很多同龄人,小时候的我用姥姥的话来说我就是个淘气包,上树下河都有我,没有我不干的捣蛋事...</p> <p>姥姥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因为大部分时间是在姥姥家度过,姥姥和姥爷在我的生命中起到很大的影响,印象中姥姥和姥爷的生活非常勤恳,小时候姥姥每天都下地干活,姥爷每天早晨都起的很早,把院子从里到外扫的干干净净,家里有个压水井,我来压水姥爷冲地,姥姥打水洗衣做饭,井水分外甘甜,而且姥姥特别爱笑,但是姥爷就特别严肃,姥爷身高180,眼睛特别大,嗓门也特别大,一碰到我调皮捣蛋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被姥爷看见,因为姥爷会一手把我揪回家,然后瞪着他的大眼睛嗓门特高的对我说:“你咋又下河了,淹死了咋办,你不知道那河里淹死过人吗!昂?”小时候特别害怕,不懂得这是姥爷表达爱的方式,现在想想自己没学习前表达情绪的方式其实是和姥爷很像的。</p> <p>姥姥呢这时候就会一把把我抱过去,冲姥爷喊到:“你吵她干啥,玩不就玩了吗,她又不是不懂,她恁刁(聪明)家使,咋会淹住里,你马上吓住她咯我给你没完”姥姥是非常护着我的,但是无意识之间像我传递了我能行,对我起到了正面确认。小时候,姥姥和姥爷也有时候会动手,因为姥爷爱喝酒,后来查出有糖尿病,还是爱喝酒,喝完酒姥姥就会吵姥爷,姥爷借着酒劲总爱跟姥姥拌嘴,而姥姥会时不时的上手,姥姥身高不到160,总是被姥爷像抓我一样一把抓起来,而小时候我呢,这个时候理解为他俩斗架,内心其实是害怕的,这也是导致自己成年以后安全感缺乏的原因之一。</p> <p>兜兜转转自己上小学3年级了,那时候杨桥正好面临两校合并,分成一小和二小,要想上一小就需要考,我想那时候的我源于小时候姥姥不断的对我输入我能行,所以我顺利的考入了一小,而我的很多小伙伴却没能考上,其中也包括我最好的朋友小影,回想起来,她在我童年时期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每次我捣蛋的时候都有她,每次都是我出主意她跟着我干,每天我都能想出不一样的玩法吸引她跟我一起去实施,我想这应该也是造就了现在我的创造力,而她后来也在我很难过的一段时间一直陪着我。</p> <p>记得在我即将升入4年级的时候,从姥姥那里知道了我的爸爸其实不是我的亲爸爸,我的爸爸在我还没1岁的时候因病去世,我5岁之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妈妈外出务工,别人寄100,妈妈都是寄150,为了让我能喝奶粉长身体,到了我快3岁的时候,妈妈嫁给我现在的爸爸,而姥姥对妈妈很愧疚,因为第一个婚姻是姥姥说服妈妈嫁的,后来发生这样的事,姥姥很自责,所以把我留在了身边,不让我回到乡下,(妈妈嫁到牛庄,姥姥在杨桥)这也就是为啥姥姥不让我上乡里读书,对于妈妈的第二次婚姻,姥姥不是很满意,虽然爸爸是头婚,又会开车,那时候会开车就代表有个手艺,但是爸爸家在乡下,她不想让妈妈去乡下,可是妈妈觉得爸爸没有孩子会善待我(事实证明爸爸做到了),而且爸爸会开车不介意有我的存在,还能挣钱养我,在妈妈母爱的影响下,妈妈嫁给了爸爸,所以妈妈和爸爸那时候的婚姻其实是迫于现实而结合,不是因为爱情。当我知道后,那时候的我很不理解为什么突然我的爸爸就不是我的爸爸了,也突然觉得自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很伤心,很惶恐,这个时候就是我的好朋友小影陪着我度过的,我们每天在一起有时候她会来我家陪我睡,或者我去她家睡,就会向她倾诉自己的伤心事,她一直安慰我,告诉我我没有和她不一样,她还说她羡慕我,每个星期都会上牛庄玩,羡慕我每年我的爸爸妈妈都会来姥姥家给我过生日,还有生日蛋糕吃,还有两份零花钱,记得这个事就短暂的停留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期间老妈和姥姥还有邻居都对我开导,(姥姥的老邻居都是姥姥姥爷辈的都非常疼我)我就接受了这个现实,而在这一个学期内我可没少折磨我老爸老妈,之前都会每个星期回去一趟,知道后有很久没回去,不叫他爸爸,吼他气他,记忆里有次回去爸爸和妹妹还有我一起玩游戏,妹妹比我小4岁,(老妈和老爸结婚了3年才要的妹妹,我理解为是为了考验我爸),一起玩的时候爸爸帮着妹妹了没有帮我,在之前的时候这其实都不算事,当时自己就炸了,大哭大闹着说爸爸不帮我,帮妹妹,生气的还摔东西,嚷着要回姥姥家,让姥姥帮我,现在理解了自己,其实自己还是没放下变得很敏感,缺爱没安全感,我很感激妈妈当时的做法,妈妈当时在做饭,听到后出来第一句话没有吵我,而且抱着我问我要不要回姥姥家,我说我要回姥姥家,爸爸就带着妹妹上另外一个房间去了,妹妹还说不让姐姐走,姐姐你别去姥姥家。妈妈等爸爸走后,对我说了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的一句话:“这就是你的家,你爸疼不疼你,你比谁都清楚,生的没有养的亲,你是他养的,他就是你爸”。这话深深烙在我心里了,记忆里,爸爸对我很好,没有妹妹前,夏天经常在堂屋里铺个凉席,抱着我逗我玩,每个月出车回来时都会和妈妈一起去接我,每年过生日时都会买蛋糕给我过生日,别的小朋友都没有蛋糕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后来有了妹妹,无论我想吃什么也都是优先给我买,而妈妈和爸爸还教育妹妹有好吃的要留给姐姐一起分享,每次回家都会有好多好吃的,而我和妹妹的感情也是从小就建立的很亲密,正因为爸爸的无私奉献我的精神人格才会在他的父爱下健全发育,现在的我很感恩,正因为小时候这一段插曲,也真正的让我更明白感恩和反哺的意义,我也很庆幸自己能遇到我的爸爸,妈妈能遇到爸爸,想来现在妈妈对爸爸而言是挚爱,爸爸对妈妈而言也在时间和行动的证明下发展成了爱情,而对我而言他给了我真正的父爱,用他的行动像我证明了父爱如山,默默无言,用行动向姥姥证实了他可以保护她闺女和她最爱的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爱我这个家,原生家庭带给我充足的爱和选择。</p> <p>记忆里留有遗憾的一年在我5年级的时候来临了,我的姥爷去世了,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姥爷走了,而自己却没能在姥爷咽气前见到最后一面,姥爷走时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早晨天微微亮,突然姥姥着急忙慌的把我喊起来,让我上前院喊我二姥爷,我从来没看到过姥姥这么慌张过,我急忙爬起来,穿着短袖就跑去前院喊二姥爷,喊完二姥爷刚走进门,姥姥就让我去我姨姨家喊我姨姨告诉姨姨姥爷不行了,听到姥姥说姥爷不行的时候,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边哭边跑,姨姨家离姥姥家有7-8分钟的路程,跑快点5分钟就到了,等我把姨姨喊来时,姥爷屋里都是人)我至始至终都没挤进屋里,大人一直也拉着不让我进去,因为我从知道的那一刻,眼泪就没停过,整个人像个泪人一样,后来再见到姥爷时,姥爷就已经走了,被放在堂屋的正中间身上盖着一块白布,现在还记得那时候的感受,认为姥爷没有去世,他还活着,心里了没有那种见不到姥爷,害怕姥爷不见了的情绪,在那时自己的认知里面死了就是不见了,找不着了,而现在又看见了,心里踏实了,人也不哭了,走到姥爷旁边,摸摸姥爷的手,不让布盖住姥爷的脸,有烧纸钱的灰落在姥爷身上脸上就急忙给姥爷拍掉擦一擦,心里特别踏实。我舅舅家的大儿子当时在外地,是姥爷的大孙孙,要等大哥回来,才能下葬,而我在大哥回来的路上,我一直陪着姥爷,但却没再留一滴眼泪,亲戚还说是姥爷怕我伤心,不舍的让我流眼泪了。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姥姥做梦梦到姥爷和她告别,还嘱咐她看着我别让我下河了,醒来还特意和我说,我很高兴,还认为姥爷没死,以至于在后来的一两年我都没真正面对姥爷已经不在的事实。对于姥爷的最后一面的遗憾,也让我现在对于亲人格外珍惜,这也是现在自己把亲情看的格外重的原因。</p> <p>所以听到张飞亮老师的《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好外部的环境》深有感触,了解了一个孩子成长的环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对孩子起到关键影响,通过对自己的“剥洋葱”更能理解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保留自己好的教育理念,创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