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前语:在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叫做玉不琢不成气。可是一块璞玉要如何雕琢,却是很有讲究的。过轻玉不华,过重玉会碎。抱怨没有用,殊不知,往往这背后,我们做父母的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言传身教很重要。</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如何让孩子乖乖写作业?这是最好的做法!太实用了!</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写作业确实是一件又费脑又辛苦的事,但是,怎么样能让孩子对写作业这件事不那么抵触,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思考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何增加孩子写作业的主动性,解决孩子磨蹭不专心的一些方法,希望下面方法对家长们有帮助。</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你是怎么提醒孩子完成作业的?</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好了,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吧。”</b></p><p><b style="font-size: 20px;">“认真写,好好写......”</b></p><p><b style="font-size: 20px;">“写不完今天就别吃饭。”</b></p><p><b style="font-size: 20px;">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自觉跑到书桌上认真完成作业,而不自觉的孩子也许会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严厉警告下,不情愿地走到书桌前,边磨蹭边写作业。</b></p><p><b style="font-size: 20px;">在你的一声声“快点写,怎么还没写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艰难地完成作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会排斥写作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一些孩子认为做作业是一件费力又费脑的“苦差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你用上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时,他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被命令、被控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时,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其实是“拒绝”,而不是“行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说,当你命令孩子写作业时,他已经本能地在抵抗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抗拒一件事情时,取得良好结果的几率也就微乎其微。</b></p><p><b style="font-size: 20px;">很多老师、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命令、要求,挂在嘴边的总是这几句,“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你在这个时候要学什么?你该怎么听话......”</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这就难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来特别被动,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积极性。</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参与感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多数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往往都不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因为那意味着你处于被动的状态。</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一份子的时候,你才会真心去为你的团队努力,这个团队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能让其参与学习任务的任何团体。换句话说,他们让你有归属感,你对他们有参与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就拿做作业来说,如果你只是每天让你的孩子去完成作业,那么对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已,事实上,这个时候,孩子往往呈现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只有当他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完成作业这项任务的一份子,并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换句话说,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对作业有参与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沟通时,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把“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现在吃完饭了,接下来该做什么?”</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把“先去写语文,写完语文再写数学”换成:“你想先写什么?”</b></p><p><b style="font-size: 20px;">把“快点写啊,别磨蹭” “认真点啊”换成“写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b></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给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问题的时间,并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将简单的一句话分成三五句来讲,这样转换说话方式,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累,可能会认为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比等待孩子自己回答要节省时间。</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经过自己思考,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要比听到的话有用的多。</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个更能激励你?对孩子来说,亦是如此。</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b></p><p><b style="font-size: 20px;"> 选择一个宽裕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对于计划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这样制定的原因。</b></p><p><b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制定计划算是前期统筹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于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参与感的培养。</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和奖惩规则</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的好处是,孩子会更有参与感,而且当他们完成任务时,会更有成就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目标的制定可以从短期目标开始,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磨蹭、作业正确率高等等;也可以从中期目标开始,比如期中考试成绩、一个月内做作业的认真度;也可以从长期目标开始,比如学期末的进步、成绩等等。</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标,充分尊重并帮助他执行即可。让孩子自己制定奖惩规则不仅有利于培养他的参与意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做温和、坚定的执行者</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家长要根据孩子制定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当孩子进步时,不要吝啬给他鼓励。当他没有完成目标,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绝不能姑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应该怎么做?</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规定时间,玩完再写</b></p><p><b style="font-size: 20px;">很多家长看孩子放学回来了,就开始催促孩子“快写作业去,写完好吃饭”“回屋写作业,写完再玩”……小编想说的是,孩子上了一天的课,放学想放松一下又有何不可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家长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宝贝,先去玩吧,妈妈30分钟后叫你写作业。或者先让孩子喝点水,吃点水果,大脑补充完能量就开始写作业吧。</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让孩子自己选择</b></p><p><b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排斥写作业时,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九点上床睡觉,现在还有两个小时,你要记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对孩子完全放心,让他自己选择的同时也等于给他设置了任务,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自自由安排吧!</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把大作业分解成小目标</b></p><p><b style="font-size: 20px;">教孩子把作业任务进行分类,写作业前先用记事本规划一下:把书面作业放在前面完成,背诵的、较少的书面作业穿插在中间进行。写一会儿背诵一会儿,交替进行可以使孩子得到休息,不易产生疲倦感。</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陪孩子写作业</b></p><p><b style="font-size: 20px;">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能够更踏实地学习,精力也更集中。</b></p><p><b style="font-size: 20px;">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作业题目,一起背诵课文、听写单词,也可以在孩子学习时送上一杯牛奶,要知道,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要爱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20px;">如果要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首先得让孩子爱上学习。而想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父母要很喜欢读书,并且不断学习。</b></p><p><b style="font-size: 20px;">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如果父母下班回到家都是看电视、玩手机的状态,那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在潜意识里认为回到家就该看电视、玩手机。</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走出书房</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回书房学习去!”是很多家长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本来面对堆成小山的作业就很有压力了,家长又给孩子施压,孩子还有心情写作业吗?</b></p><p><b style="font-size: 20px;">家长可以尝试在阳台上摆放一张小桌子,在桌上放一盆绿植,让孩子走出书房,来到宽敞明亮的阳台上写作业。换了一个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孩子写作业的动力会更强呢!</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允许孩子抱怨</b></p><p><b style="font-size: 20px;">家长曾经经历的,孩子正在经历着。</b></p><p><b style="font-size: 20px;">所以,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允许和倾听孩子的“抱怨”,当孩子的抱怨得到了理解和回应,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从而更专注地完成作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注意!自制力差的孩子成绩好不了!3点建议提升孩子自制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你觉得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是什么?”</b></p><p><b style="font-size: 20px;">针对这个问题,有的说法是:性格、才艺……</b></p><p><b style="font-size: 20px;">是的,千万个妈妈有千万个不同的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制力的影响是智力的2倍还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教授做了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邀请了许多四岁的孩子参与这个实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开始时,他告诉孩子们,“这里有颗棉花糖,我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我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没有被你吃掉,我就会再给孩子一块作为奖励。”</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教授离开房间以后结果怎样呢, 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最后还是把棉花糖吃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趣的是,1/3的孩子并没有吃掉棉花糖,他们有些闭上眼睛等了十五分钟,有些不停地闻甚至舔上一口,有些通过玩裤子,玩手指,唱歌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的确,这段时间对于这些孩子是难熬的。</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14年后,他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他发现当年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更强的体魄,当然学习成绩也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了许多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孩子做事虎头蛇尾,没坚持两天就放弃了,练琴是这样,跑步是这样,就连喜欢的舞蹈也常常拖着不肯去跳。”</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儿子去年寒假打算锻炼英语口语,一开始还是劲头很足,早上早早起来朗诵英语课文,但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了,继续睡懒觉,所以也没什么成效。今年暑假,说要继续补口语,很担心他还是像去年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办?”</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孩子玩手机玩电脑,说好只玩一个小时,但玩着玩着就停不下来,作业也不写了....怎么办?”</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都是妈妈们问的典型问题,其实也反映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是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这样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从字面上解释:</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自制力是控制自己的能力,是指能够完全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情绪方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些孩子动不动就爱发脾气、跟父母顶嘴,任性,也可归咎为自控力较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行动方面:</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做事情半途而废,三心二意,容易放弃,学习、做作业等就会受到影响。生活中,也不能很好地坚持做好一件事情,比如培养并坚守某种兴趣爱好。</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毫不夸张的说,自制力欠缺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会在学习、性格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家长为此焦虑不安。</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方式不利于培养自制力</b></p><p><b style="font-size: 20px;">1 打孩子</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家长们觉得打孩子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下次他就不敢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然而,孩子们不这么想。他们当然会害怕被打,但不会因此自制。而是因为怕被打,学会了撒谎或是偷偷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现实中,男孩更容易挨打,家长对女儿总是会多一些心疼。男孩们深受其害,自制力表现上不如女孩。</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不管你家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打孩子,记得收手了喔。</b></p><p><b style="font-size: 20px;">要是不能打孩子,那孩子表现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难道就不管了吗?当然不是!</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2 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有研究表明,当孩子做出没有自制力的行为时(例如发脾气要买零食),家长要是忽视孩子的自制力培养,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自然会重蹈覆辙。</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孩子自制力差,平常的生活中没有自制力,反映到学习中,学习成绩自然收到深度影响。</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特别是男孩的家长要反省一下。当孩子表现出没有自制力时,你是不是没耐心,放任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建议大家温和而坚定的提出之前的约定,告诉他如果不按约定就会受到惩罚,让他自己再做一次选择。</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孩子很有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家长可以安静的陪伴和聆听,不要过多介入。</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方法不会一次凑效,但坚持下来,你会看到孩子的改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4</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这样才能培养自制力</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 生活中有规矩,让孩子明确界限</b></p><p><b style="font-size: 20px;">很多父母等到孩子青春期时,表现出很多坏习惯才开始着急,往往有点为时已晚。</b></p><p><b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一个孩子的言行习惯是从小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根深蒂固,再想纠正需要花费巨大的心力。</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喜欢溺爱、放任、纵容的家庭,孩子通常比较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孩子的自制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关键在于父母平时有没有给孩子立规矩,讲原则,让孩子明白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里。</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节目《妈妈是超人》中,因为女儿咘咘平常喜欢吃零食导致每次吃饭都是一件难事,贾静雯决定给咘咘定下规矩,三天不吃零食挑战。</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她打从心底觉得这个挑战必定会失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当她反复跟孩子讲清楚规则后,每一次面对自己喜欢的饼干、糖果时,咘咘都能坚持不吃。</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自制力不行,是父母原则性不够强,可能在看到孩子撒娇、耍赖、哭闹后,就妥协了,打破了既定的规则,让孩子尝到了甜头。</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教育孩子时,不要用太多规矩约束了孩子的探索行为,但是一些必需的规矩还是要有,比如对于零食、电子产品、作息时间的要求等。</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建立规则时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和讨论,由孩子自己说出来的规矩,他会更乐意去执行。</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定下了规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语气、情绪可以很温和,但是态度和立场必须坚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规定了孩子每天只能玩10分钟手机,如果孩子玩了20分钟,那么第二天就不许玩,不管孩子怎么要求都要拒绝。</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适当的规矩中,孩子会慢慢由他律变为自律,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能超过多长时间,自制力得到发展。</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孩子做出专注、有自制力的行为时,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赞美,可以更有效地发掘孩子的潜力,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2 尊重孩子,允许适当放松</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曾见过一个妈妈,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就对孩子发火,指责孩子不学习。孩子说我作业都做完了,复习预习也都做过了,电视刚打开呢。</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然后妈妈就跟孩子吼到:作业做完了,就不会看看课外书吗?下次考试你就一定能考一百分吗?说能考到一百分就看电视,不敢说的话,就别偷懒。然后又给孩子找了两套习题要求孩子做。</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有研究表明,人的自制力是有限度的,大脑会在苦差事和寻找简单的奖励之间寻找平衡,所以如果让人连续完成两件事情,每件都需要很强的自制力,那么第二件事往往做得更差。</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所以与其在题海战术中让孩子耗尽对学习的兴趣,不妨允许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只要做好了应该要做好的事情,可以允许孩子适当放松,让孩子享受到高自制、高效率带来的甜头。</b></p><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3 及时的提醒,让孩子对自己的负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关于自制力这件事,如果成人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那孩子就很难形成自律的习惯。</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想让孩子一瞬间明白利害关系并不现实,家长不妨从给孩子一个温柔坚定的提醒开始,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孩子喜欢在超市乱拿东西,就可以在进超市之前告诉孩子,我们今天需要买什么,如果有喜欢的,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商量,下次再买。可是如果乱拿东西,或者发脾气的话,爸爸妈妈会带你马上离开超市。</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入迷,也可以提前十五分钟提醒孩子一次,再过一会就要去做下一件事情了,如果不遵守约定,那么明天就失去看电视、玩游戏的机会了。</b></p><p><b style="font-size: 20px;">父母的语气可以很温柔,但态度却需要坚定。当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制力也就不在话下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孩子往往更贪恋当下的安逸,很少愿意牺牲掉眼前的快乐、舒适,去换取日后的成功和幸福。</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但是当孩子能够放眼未来,勇敢的承担当下的责任,他们就会知道,那种高度的自律带来的是高效率、高自信。同时也会带给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更大的自由度。</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br></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结束语:</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想说真正的教育是要去培养孩子的习惯,进行素质教育。道德往往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但要记住成人必须首先是成年人。秩序是不能颠倒的。小习惯成就大未来,“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