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薛振堂作品发表获奖一览</p><p> </p><p>发表作品</p><p>散文【楹联花开龙门村】《中国楹联报》2018年5月11日</p><p>散文【楹联花开龙门村】《中华楹联报》2018年5月15日</p><p>散文【我与改革开放中的教育事业】运城报社《黄河晨报》【文史版】2018年5月29日</p><p>散文【从门楼变迁感受幸福龙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发展导报》2018年6月22日安华杯寻访美丽乡村有奖征文专版发表</p><p>图文【改革开放40年中的一个农村教师】2018年7月10日凤凰网资讯我家的改革开放图片征集发表</p><p>图文黄河新闻网2018年8月3日发表我的【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河津新耿大街旧貌换新颜》</p><p>散文《门前的路》《山西日报》2018年8月3日头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讲好山西故事】征文专栏首篇发表文前编辑部加了开栏语</p><p>散文《门前的路》山西新闻网2018年8月3日同期展播</p><p>散文山西日报客户端2018年8月3日发表拙作《门前的路》</p><p>诗词《颂党情》辽宁《诗海潮》杂志2018年第2期发表</p><p>散文黄河新闻网2018年8月20日发表我的【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图文征集参赛作品《服饰芳华四十年》首篇展播</p><p>散文《高速修到家门口》《农业科技报》2018年8月28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稷杯征文专栏发表</p><p>散文《荧屏辉映四十年》《河津风采》河津新闻传媒中公众号河津市改革办2018年9月4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发表</p><p>散文《韭花绽放在黄河滩上》2018年9月13日三晋教育“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奖征文展示|</p><p>散文《薛义龙 农村文化轻骑兵》2018年9月17日《黄河晨报》</p><p>散文《门前的路》黄河新闻网2018年9月21日【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优秀作品展农村变迁缩影:门前的路</p><p>散文《从搓衣板到洗衣机》黄河新闻网2018年10月12日【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优秀作品展</p><p>散文《水井的变迁》黄河新闻网2018年10月14日【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优秀作品展</p><p>散文《千里汇款 足不出户秒到账》《河津风采》河津新闻传媒中公众号河津市改革办2018年11月26日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发表</p><p>散文《改革开放圆了我的文学梦》【《中国老年》杂志2018年12月上半月版纪念改革开放似十周年有奖征文专栏发表】</p><p> </p><p> </p><p> </p><p>获奖作品</p><p>散文《从门楼变迁感受龙门村幸福生活》荣获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由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三晋都市报、山西省康养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投资集团安养养老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山投康养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三等奖</p><p>黄河新闻网"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有奖图文征集大赛获奖名单出炉</p><p>散文《从门楼变迁感受龙门村幸福生活》荣获文章类二等奖</p><p>散文《服饰芳华四十年》荣获文章类优秀奖</p><p>图片《河津新耿大街旧貌换新颜》荣获图文类三等奖</p><p>散文《从“票”到“卡”凸显生活巨大变化》【获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报 教育周刊》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有奖征文一等奖】</p><p>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诗词三首【广州《南国文艺》“改革潮”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词有奖大赛一等奖】</p> <p>中共运城市委常委丶河津市委书记鞠振为作者薛振堂颁发一等奖证书</p> <p>《荧屏辉映四十年》获河津市一等奖</p> <p>《从票到卡凸显生活巨大变化》获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一等奖</p> <p>《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词》获文学作家网一等奖</p> <p>《从门楼变迁感受幸福龙门》获黄河新闻网二等奖</p> <p>《千里汇款 足不出户秒到账》获河津市三等奖</p> <p>《河津市新耿大街换新颜》获黄河新闻网三等奖</p> <p>获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丶山西报业集团三等奖</p> <p>《服饰芳华四十年》获黄河新闻网优秀奖</p> <p>荧屏辉映四十年</p><p>作者 薛振堂</p><p> </p><p>每当我站在龙门广场光看那大屏幕电视时,我都会感慨万分,想起电视在农村的四十年的往事。</p><p>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电视走进了农村。在七十年代中期,那个家里能买上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那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了。</p><p>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看电视,真的是一件很稀罕的事情。一条巷里几十户人家,也只有那么一两家有电视,人们白天要干农活,也不好去打搅人家。只有在吃过晚饭,才互相跟随着去有电视的人家里去看一会。尽管这样,因为电视少,有电视机的人家里,从傍晚到深夜电视结束,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p><p>我们村居住在吕梁山下,大队部在村子的中央。改革开放刚开始时,我们村只有一台电视机,黑白,14英寸。大队部没有大的房子容纳村民们看电视,只有在一间办公室的窗上安装了一个能移动,能上锁的电视电视柜。大队的院子里,就成了人们露天看电视的场所。在彩色电视买回来的第一天晚上,大队院里看电视的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把大队院挤得水泄不通,从新闻联播开始,一直到播音员给大家道了晚安,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p><p>当时,正播放电视剧《霍元甲》。每到天黑时,全村男女老少吃过晚饭,顾不上刷锅洗碗,搬着、提着、扛着、抬着长短高低的木板凳,像看大戏、赶大集、上庙会一样,潮水般地向大队院里涌去。那个场面啊,还真够热闹。礼拜天回老家,当我看到这个场面时,心头不由为之一震。是啊,世世代代与土疙瘩打交道的山村农民,谁见过电视机这玩意啊。晚上看电视,那可真是一件大事呀;姐姐喊妹妹,弟弟叫哥哥,孙孙扶爷爷,媳妇搀婆婆。“新闻联播”传喜讯,“祖国新貌”奏凯歌。“世界各地”尽浏览,文艺节目更逗乐。谁经过,谁见过,万里以外能看着。老太婆挤眼笑眯眯,老大爷咧嘴乐呵呵。嘻嘻嘻,呵呵呵,哈哈哈,咯咯咯,电视机前笑不断啊,开满了花朵朵。</p><p> 到了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见成效,彩色电视机开始出现在农村。那时候的彩色电视机价钱很贵,对于农村的人来说,真是可说而不可及。人们只知道有了彩色电视机,但从不奢望,自由在看电视的时候,大家议论议论而已。</p><p>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1980年,大队想法筹集了不少钱,为群众买回来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人们听到这一消息,人人欢天喜地,个个奔走相告,村里家家户户像炸开了锅,整个村庄像过节日一样,一片喜庆的景象。</p><p>从此以后,大队院里看电视就成了全村人们晚上一件大事了,人们开始习惯早早吃晚饭,早早占座位。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只要有电,大队院子里的彩色电视机下,就有看电视的人们。</p><p>在大队院看电视,对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播放电影《少林寺》,这是《少林寺》首次在电视上播放。第一天看完电视节目预告,人们就欣喜若狂,互相宣传了。播放的当天下午3点钟,就有很多村民来到大队院子里,带着各种板凳、椅子抢先占前边的位置,赶吃晚饭前,偌大的院子里,已经放满了座位。在《少林寺》开演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早早坐在了占好的座位。开始播放《少林寺》了,人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观看,看到精彩处,掌声不断,喝彩连连。那场面,在当时的农村,极为少见,极为壮观。</p><p>另一次是1984年10月1日晚上,观看国庆35周年大阅兵的电视。这一次,更是轰动了全村。这是农村的人们第一次观看大阅兵,第一次通过电视了解我军的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每一个人都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仍然是早早地占座位,仍然是早早地吃晚饭,早早地来到大队院,仍然是心情激动,仍然是欣喜若狂。</p><p>另一次是1984年10月1日晚上,观看国庆35周年大阅兵的电视。这晚的电视是轰动了全村。这是农村的人们第一次观看大阅兵,第一次通过电视了解我军的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每一个人都不想错过这个大好机会。早早地占座位,早早地吃晚饭,早早地来到大队院,人人心情激动,个个欣喜若狂。</p><p> 傍晚时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站在雨地里,不免有些寒冷袭人。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离去,都沉浸在一片欢悦的气氛中。</p><p>大阅兵的电视开始播放了,满院的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眼睛盯准电视机观看。人们在电视里看到了修饰一新的天安门城楼,看到了到处是鲜花的海洋,到处是飞扬的气球,到处是如花的笑脸,到处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广场。国庆35周年盛典开始了!1200人组成的军乐队奏起了国歌,28响礼炮响彻云霄,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朝阳中冉冉升起。万人仰头肃立,向国旗致敬。升旗仪式结束后,广场上响起了激越的检阅进行曲旋律。当人们看到军委主席邓小平驱车检阅三军的激动场面;当人们看到行进在前面的是三军仪仗队,伴随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护卫着“八一”军旗,率先走过天安门;当人们看到军事院校方队、步兵方队、水兵方队、空降兵方队、女卫生兵方队、武装警察方队和男女民兵方队,依次进入天安门广场;当人们看到反坦克导弹、炮兵、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坦克、自行火炮、地空导弹、战略导弹等摩托化机械化方队接踵而来,汇成一条钢铁巨流;当人们看到在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马达隆隆,铁流滚滚,海军导弹方队、空军导弹方队和战略导弹方队出场了;当人们看到空军防空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隆隆的飞机引擎声在天空响起;当人们看到战略导弹方队的9辆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首次公开展现在人们面前,鲜红的弹顶,乳白色的弹体,横卧在几十米长的起竖车上……这一个个宏大的场景,感染了人们,振奋了人们,整个大队院子里沸腾了,整个村庄沸腾了,所有群众不禁齐声喝彩,拍手叫好。毫无疑问,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阅兵的宏伟阵容更能激起一个民族的自豪感!没有神门比阅兵的雄壮场面更能激起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p><p>电视,让农村的人们丰富了文化生活;电视,让农村的人们放开了眼界;电视,让农村的人们走向了世界。大队院里看电视,是我们村的人们一种文化享受,是我们村的人们一种快乐生活。这种享受,这种快乐生活,一直延续了近十年,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大部分家庭都买回了彩色电视机,才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化,消失。</p><p>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农民也一天天地富裕了起来。到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就有一半人家买到了电视机,有黑白的,有彩色的,大多是14、17英寸,也有18英寸的。到本世纪初,全村基本上家家都买上了电视机。真正实现了“看电视在咱热炕上坐”。近几年来,原来的旧电视机基本上全换成了液晶电视机,而且大多是 30、40、50英寸的,还有55英寸以及更大的的,有的家里还买了两台、甚至3台。接收电视早就不用天线了,大多数家庭用的是市广电局的闭路电视,还有一些家庭用的是互联网无线信号接收。由于电视用上了卫星传播,收看的电视台从一开始的十几个到现在的几百个,村里人都这样说:“要不是实行改革开放,咱这辈子要买电视机,哼,那是不可能的!”</p><p> 是啊,要不是实行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人要买电视机,恐怕要到下辈子了。下辈子能不能买上,还很难说。这真是:小小电视大变迁,荧屏辉映四十年。联产承包致富路,改革开放宏图展。</p><p> 然而,这只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变化的一个小小缩影。要说农村这四十年来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讲。就拿农具来说,如犁、耙、耱、扇车、木锨、木杈、镰刀、石磨、石碾,以及家里用的织布机、纺线机,甚至风箱等等,等等,这些可是在农村沿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啊,但在短短的四十年间,一下子全都淘汰了,成了文物了。这在四十年前,谁敢想啊。</p><p>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面貌换新颜。荧屏辉映四十年,祖国变化一瞬间。莺歌燕舞新生活,鸟语花香美乡村。这四十年,可以说是跨越了几个世纪。</p> <p>从“票”到“卡”凸显生活巨大变化</p><p>作者 薛振堂</p><p> </p><p> 一张小小的“票”,让人求之不得;一张小小的“卡”,使人方便了许多。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影响人们生活的不同主题。从“票”到“卡”的演变,凸了显社会的飞跃发展。</p><p>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主宰人们生活的,是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票”。当时,物资供应匮乏,为了缓解供需矛盾,“票”便横空出世。</p><p>我生活在农村,没有接触更多更丰富的“票”,而在城市“票”的种类却繁多丰富:布票、粮票、食油票、煤票、肉票……等等,不胜枚举。</p><p>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农村的人们生活更是艰苦,接触的“票”,也只有粮票合布票两种。粮票里,按使用范围分为全国粮票、省粮票合地方粮票。农村的人们要持有粮票也是十分困难的,国家不供应农民粮票。农民身上的粮票来源渠道大致是外地亲朋馈赠、用粮食到粮站兑换,再就是给食品站交售生猪后,把补贴的猪饲料(即粮食)换成粮票用。</p><p>布票是国家按人口供应的,每年每人大概一丈二尺布票,也就是能扯一身衣服的布匹。那时候没有票,即使你有钱,也无法买到想要的东西。饭店里的四两白面馍,一毛钱四两粮票一个,一碗汤面五分钱二两粮票。可是,你若没有粮票,只能出门饿着肚子。</p><p>记得1979年我结婚的时候,在本地的镇供销社扯不到花布被面子。听人说,黄河对面的陕西韩城的供销社有,可是我们山西布票出了省是不能使用的,怎么办呢?后来听说在下峪口供销社门房里可以兑换,但是必须给办事的送点小礼。于是,我就买了二斤白砂糖,到下峪口供销社兑换了好几丈布票,购买了几个花布被面。</p><p>至于那些什么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肉票、食油票,农村的人连想都不敢想,结婚要买一辆自行车或者一台缝纫机,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到处找关系帮忙才能买得到。</p><p> 粮票和补票,大概使用到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迅猛。一夜之间,各种票证失去了作用。在我家里,就留下了不少来不及用出的粮票和布票。</p><p> 旧的去了,新的就到来。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各种卡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最先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当数银行卡。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银行卡问世不久,虽然在大都市已经有人在使用,但在我们农村还鲜有人知。为了推广银行卡,当时的银行派出员工到各个单位动员大家使用卡,还是到不了农村。也就是在那时,我有了平生第一张农业银行卡。不过,这张卡办理之后,就一直锁在办公室抽屉里束之高阁,根本没有用过一次。又过了几年,银行与财政部门合作,将工资直接打入卡中,我因此才开始使用上中国银行存折。在新世纪的2002年,我才把存折和中国银行卡绑定,使用上了银行卡。</p><p> 新世纪有新气象。在这新气象里,就包含卡的种类变得琳琅满目了。就拿银行卡来说,细分成了借记卡、信用卡;而信用卡又分为金卡、银卡、铂金卡等。卡的家族日渐庞大,派生出了购物卡、医保卡、社保卡、门禁卡、小区卡等林林总总的卡。现在,卡的范围更是扩展到超市、水果店、饭店、理发店。一走进这些店里购物或消费,店家就要动员你办一张会员卡。卡,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便捷。</p><p><br></p><p> 从“票”到“卡”,这一变,变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改革开放四十年,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祖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各行各业腾飞猛进,经济发展翻天覆地,人们的生活幸福时尚。现在的农村,与大城市没有两样,城市里有的,农村也有;城市里没有的,成了农村亮丽的风景。街道宽广,楼房高耸,道路辐射,轿车奔驰……一个个美丽富饶的新农村展现在人们的面前!</p> <p>门前的路</p><p>作者 薛振堂</p><p> </p><p>门前的路,过去是一条泥泞的小路,出行困难;</p><p>门前的路,现在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车辆奔驰,四通八达。</p><p>我的故乡是一个古老的集镇。在过去是一个旱码头,是方圆几百里的经济枢纽。村子中央是一条大街,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集市贸易的中心,市场繁荣,经济发达,各种设施齐全。</p><p>在我们这个古老村子大街的十字路口有一条南北通向的车马路,听老人们说这条车马路路与我们的村子是同岁——已经存在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条略显单薄的泥土车马路一直是我们村人与外界沟通联系的主要通道,老人们说,在过去,这跳车马路叫官道,可以通向四面八方。几百年来,这条泥土车马路为村人的出行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她所贡献的已经够多了。</p><p>尽管如此,但在改革开放前,整个村南村北,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西村东,各有一条大涧,通向吕梁山脉的瓜峪、神峪、傍通峪,如果遇到大雨,山洪暴发,整个村子便被滚滚的泥石流淹没,到处是泥泞,到处是水沟。——晴天时,街路上尘土埋人;刮风时,飞沙走石,人们仿佛置身于“土海”;雨天时,就更加糟糕,路面上被雨水冲出一道道小水沟,泥水混在一起,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弄得满身泥浆,十分狼狈。人走都费事,外地来炭园拉炭的牛马车、拖拉机等负重车辆更是寸步难行。村里的农产品,更是没有办法运出去,有一年,邻居种的两亩甜瓜由于连阴雨运不出去,外地的人进不来,大部分烂在地里邻居的,父亲心急如焚,头发都白了。</p><p>岁月匆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改革开放以来,村里逐步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小学、初中。逐渐富起来的村民们主动提出要整修街道村路,建设新农村。</p><p>记得三十多年前——那时我还在本村学校教学,家乡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家乡的农业基础条件还很差,政府为让广大农民早日致富,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当时他们认为:“修公路好是好,出门溜溜步也舒服嘛,又宽又平。可我们不能光图舒服啊。农民要以土为本嘛,土地都糟蹋了,还有什么奔头?吃啥?花啥?大家都喝西北风去?我们这个村子就有集会,祖祖辈辈几百年来不都是这么过的吗?一切不都是好好的吗?拿几十亩土地去荒草,太可惜了,太糟蹋了……”当时,全村的人都认同了这个看法,硬是没有修成路,我们却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p><p>就这样,村里的路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门前的路,照样是灰土、泥土,坑坑洼洼,雨水横行,严重制约的村里的经济发展。</p><p>二十多年过去了,村子依旧还是那个村子,人们也似乎还是那些人们,可大家的生活条件却变多了。谁家也不再为吃穿皱眉了,每家每户都有一些积蓄了,小伙子们的摩托车也开进自己家里了……可就是这门前的泥土路,让人走在上面,心里极不舒坦。</p><p>修路,迫在眉睫。</p><p>村党支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全村男女老少热情高涨,纷纷投工出力,再加上县财政的补贴,五年前,村东村西各修了一条柏油路,只通往村南刚改道的稷西路。村里的大街小巷都得到硬化,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从村里拓宽辐射,一直连到村外。去年冬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东的大道,又重新修成了高质量水泥路。整修后的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光洁如镜,新颖漂亮的路灯间隔有致,各种店铺装潢考究……这一切都让村民们喜上眉梢。</p><p>再后来,随着村村通油路工程的实施,村与村之间,水泥路或柏油路星罗棋布,农村的公路建设有了彻底改观。我们这个原来只有泥土路的村子,现在可以说是公路纵横,四通八达;南北稷西路,连接着西边2019国道和西边柴张路、108国道,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光滑平坦,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出行根本没有了阻拦,村路上,载有农副产品的三轮车、小四轮以及载人的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川流不息。</p><p> 出行的方便增加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的劲头,短短几年,村里建起了许多楼房,多家养殖户应运而生,一车车鲜蛋、一车车生猪,不时地运往外地……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p><p> 站在门前的水泥路上,我欣喜,我激动,我感慨,我知道,村路的变迁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多少次,我透过村里宽阔的水泥街道和两旁新起的楼房,似乎看到了内在精神和文化元素的脉动,其实那就是一种成长轨迹和文化气韵、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p><p>是的,路的变化只是农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端。门前这一条条古老又年轻的村路已成为农村城镇化的桥梁。昔日的那些泥泞小道,已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几代人出行不便的辛酸与痛楚,每每被人们当作“忆苦思甜”的佐料。如今,行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幸福便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p> <p>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诗词三首</p><p>作者 薛振堂</p><p><br></p><p><br></p><p>【颂改革开放】</p><p><br></p><p><br></p><p>改革振兴四十春,繁花似锦面貌新。</p><p>莺歌燕舞宏图展,鸟语花香雅韵频。</p><p>廉政强军重党建,复兴圆梦有贤人。</p><p><br></p><p>城乡经济稳增长,惠利民生庆脱贫。</p><p> </p><p>【七律 颂党情】</p><p>四十芳华锦绣图,春风吹拂华夏明。</p><p>改革惊雷环宇响,图强号角耿城鸣。</p><p>乡村地覆天翻变,城市日新月异荣。</p><p><br></p><p>载歌载舞庆盛世,喜地欢天颂党情。</p><p><br></p><p><br></p><p>【沁园春 河津新茂】</p><p>锦绣河津,莺歌燕舞,鸟语花俏。望耿城南北,厂矿林立;肥沃田园,粮棉丰茂。煤海澄金,铝都映银,经济腾飞明珠耀。凝眸处,尽钟灵毓秀,铺展新茂。</p><p><br></p><p>山河如此华耀,赖党引领康庄大道。瞧家园灵秀,清风和畅;民情质朴,和谐韵调。绿树成荫,群楼耸立,众志兴邦宏图描。看今朝,誉中原大地,独领风骚。</p> <p>从门楼变迁感受幸福龙门</p><p>作者 薛振堂</p><p> </p><p>我没有去过南街村,不能赞它有多美;</p><p> 我没有到过华西村,无法夸它有多富;</p><p> 我更没有来过小岗村,不知道哪里的变化有多大,人民的生活多幸福。</p><p>可我,曾经多次来过这美丽、和谐、富裕、幸福的三晋第一村——山西省河津市龙门村,真正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幸福乡村的魅力!</p><p>你要让我说出龙门村有多美、有多富,请原谅我不能给你娓娓道来,我只能用两副对联来描绘;</p><p>花海抱楼林,禹口涌春,把全面小康实现;</p><p>龙门腾富浪,笑声在线,让复兴大梦成真。</p><p> </p><p>树绿绿,山青青,花花叶叶,翠翠红红,家家户户凭添虎气;</p><p>天蓝蓝,水碧碧,业业行行,温温暖暖,子子孙孙勇跳龙门。</p><p>这两幅对联的文字,浓缩了龙门村美丽和富裕,温馨与幸福。</p><p>我每来一次龙门村,行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徜徉在高楼耸立的生活区里,都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是那么的让人羡慕和向往。在他们的笑脸上,都洋溢着美满生活的甜蜜,透露出满足和安逸。这里的一切,都在吸引着我,让我感到惊奇,让我产生好奇,也让我大饱眼福,从而惊叹龙门村的巨大变化,惊叹龙门村的带头人原贵生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更让我为我们的龙门村成为三晋第一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佳生态文明村、中国幸福村而感到骄傲、自豪。</p><p>阳春三月,惠风和畅。龙门村,树绿花艳,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当我再次驻足在龙门村村门楼下,内心里又一次感到震撼。这是龙门村的东大门,门楼造型为鱼跃龙门,门阔81,8米,高20米,号称中国最大、最宏伟、最美丽的乡村门楼,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p><p>站在门楼下,观赏这宏伟的门楼,脑海里产生了许多思绪,怎样才能说明龙门村是美丽的、富裕的、幸福的乡村呢?</p><p>我不想用那些枯燥无味的数据来说明,我也不想用那些华丽的文字和语言来修饰,我更不想人云亦云地从表象去歌颂和赞美。还是宏伟的村门楼启发了我,我想,好,就从这门楼的变迁来感受解放以来龙门村的巨大变化吧。</p><p>龙门村原名神前村,也叫口头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改名为龙门村,取意鱼跃龙门,蕴含着龙门全体村民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建设一个美丽富裕家乡的美好愿望。</p><p>解放初期的龙门村,原本都住在山沟沟里,到了1954年黄河暴涨,加之1957年和1958年两次黄河大泛滥,龙门村的千亩良田变为沙滩,村里的200多家房屋被洪水吞噬,村子的中心区域变成一片汪洋,大部分村民为了居住,不得不在山后的沟里打窑洞,所有的沟沟岔岔,梁梁峁峁,凡是能打窑洞的地方全都被村民所利用,人们居住分散,村子东西长约有十里之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全村不到四百户人家,半数以上住的是土窑洞,村子散、村子烂,村民生产生活很艰难。所有的群众和干部,都在为了吃、为了穿、为了生活而奔波,那里还顾得上建设家园!</p><p>这个时期,在龙门村里,看不到一个像样的家门楼。很多家庭的成员都是挤在一孔土窑洞里,窑洞的门前不是羊肠小路,便是山沟谷底,没有院子,没有院墙,更谈不上建造门楼!少数人家的窑洞前稍微宽敞一点,就在周围就地取材,用山里的荆条和柴棍编一圈篱笆,,按上一个柴门,也就是很不错的了。</p><p>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村民的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保障,一些家庭逐步从土窑洞里搬出来,在比较平坦的地方建造有砖腿的土坯房,大部分土窑洞也进行了改造,加上了砖窑面和木门窗,一些人家还修建了砖窑洞。院落比较宽敞了,大部分人家都用土坯做了院墙。条件差些的,就顺势建个土门楼,按两扇结实的木门;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就费点事建造一个砖砌门楼,用一些木料,做个厦檐,用比较的木料做梢门,用红漆刷刷,在钉上铁关子,看上去就比那些土门楼结实多了,整齐多了,也美观多了。</p><p>这个时候,村领导就带领大家通过多种渠道发家致富。许多家庭的院落体现自给自足的小而全的生活方式,利用有限的院落空间,养鸡、养猪、养牲口,配备了收割碾打的场院、马房、磨坊,有的还配有菜园子、水井等。不难看出,农民们从这样的门楼里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生活的有滋有味,充满了希望的生机。</p><p>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沐浴下,龙门村开始焕发出了活力。家庭承包责任制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之后,龙门村的当家人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逐步走上了建设小康的道路。</p><p>也就在这个时期,龙门村的居民居住发生了跳跃式的大变化,大部分村民开始建筑全院落的砖瓦房,有的还建起了二层小洋楼。这样的院落,门楼当然是它的门面,家家户户的门楼都建筑的高大宏伟,美丽漂亮,洋气气派。青砖砌面,瓷砖装饰,匾额装潢,对联醒目,石狮威武,再配上两扇鲜红耀眼的红漆铁大门,远远望去,一座座院落、一排排新房,矗立在龙门山下,好一个美丽秀丽的山庄小村。</p><p>时间到了1996年,以原贵生为领头雁的新一代龙门人,接过建设高标准小康社会的接力棒,鼓足风帆,乘风破浪,大刀阔斧地发展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使龙门村的经济驶入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从而实现了经济大腾飞。经过短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龙门村现在基本达到了“农村城市化、农民职工化、农业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途上,描绘出了一幅壮美的“新三农”画卷!</p><p>让我们再次回到龙门村的村门楼细细欣赏和回味。这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宏伟门楼,有两道米黄色瓷砖贴面的一道拱形飞架南北。门楼上方腾飞着两条巨大的金色蛟龙和五条形态各异的银色鲤鱼,金银辉映,穿云破雾,彩虹擎天。这座门楼,被称为“鲤鱼跃龙门”,寓意为这里是鱼跃龙门的地方,龙门村到今天,就像龙腾鱼跃一样,和谐、幸福,健康地奔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p><p>透过门楼往里望去,一座长18米,高2米的影壁矗立在大街的中央,红色花岗岩底座上,镌刻着十二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龙门” !这十二个大字,是龙门人的精神之魂,也是龙门人的理想王国。他们走的是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们做的是集体经济。这座宏伟的门楼的建造,宣告了那些柴门楼、土门楼、简易门楼、砖门楼以及瓷砖贴面的高大家庭院落的门楼,从此在龙门村成为历史。</p><p>我们走进这宏伟的门楼,一座城市化的村落映入眼帘。在宽70米的中心街道两旁,两排6层16栋的现代化漂亮居民住宅楼让人不相信这是一个农村。宽阔的街道、高大的楼房、瑰丽的广场、漂亮的礼堂、繁华的集市、秀美的公园,构成了一片像大城市一样设备齐全的居住小区。</p><p>小区里,树木葱绿,百花争艳,亭榭遍布,花坛错落,假山俊秀、雕塑玉洁、池水清凌,阁廊迂回,湖光山色,碧波荡漾,草木繁盛,鸟语花香,给人一种幽静舒雅、清新爽朗的感觉,</p><p>生活在这样美丽环境里的农村,他们能不幸福吗?生活在这样设施齐全的小区里,他们的家园不美丽吗?</p><p>是的,龙门村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让龙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过上了天堂一样的幸福生活。</p><p>他们不愁没有住房,小区的住宅楼,水、电、暖、煤气,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就连喝水泡茶的开水,也不用自己烧,由专用的管道满足供应。</p><p>他们的孩子不愁上学难,从幼儿园到初中,全部都是免费上学。考上了大学,村里还有奖学金,不怕付不起学费。</p><p>他们没有就业的担忧,龙门村的大学生人才不怕外流,所有的村民不会让外出打工,四处漂泊。村里的诸多企业,能满足各种各样人才对口就业岗位,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有本事,只要你肯付出,只要你肯工作、埋头苦干,这里一定有你施展才华的平台。</p><p>龙门村的青年没有因为买不起房子,拿不出彩礼而娶不到媳妇的担忧。只要你到结婚的年龄,村里就分给你结婚的洞房。你有固定的收入,年终还有分红,你过门的媳妇,可以安排到企业工作,让你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结婚,美满幸福地生活。</p><p>龙门村的村民不担心看不起病,不管你患了多大病,在医院花了多少钱,国家报销后剩余的治疗费用,村里全部予以报销。</p><p>龙门村的村民不担心养老难的问题,除了国家按月发放的养老保险款,村里还按照既定的标准,对60岁、70岁、80岁、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固定的养老费用,最多每年可以拿到五六千元。</p><p>龙门村的生活功能配套齐全,市场、银行、学校、医院、移动公司、公交班车等等,应有尽有。</p><p>龙门村的文化设施全面完善,公园、广场、图书馆、礼堂、党员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警示教育馆、村史教育馆、民俗博物馆、新龙门客栈、大禹文化广场……</p><p>龙门村村民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五彩斑斓。吹拉弹唱、剪纸绘画、挥毫泼墨、撰联写诗、演讲比赛、载歌载舞,都有你学习和展示的场地。每年一届的大禹文化节,全体村民大亮相,人人拿出自己的绝活,个个亮出自己的本事,家家展示自己的节目。大禹文化节期间,龙门村彩旗招展,鼓乐喧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沉浸在欢乐、温馨、幸福、和谐的喜庆之中……</p><p>看不完来,说不完;夸不够来,赞不尽。从门楼的变迁,从家园的变化,折射出龙门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难历程,透视处龙门村以原贵生书记为带头人的雄心壮志和改天换地的伟大魄力,他们凝心聚力,艰苦创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把一个现代化的高标准的小康农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p><p>生态龙门村,山青水秀,繁花似锦,天朗气清,四季如春。</p><p>富裕龙门村,四轮驱动,集体经济,生意兴盛,共同富裕。</p><p>和谐龙门村,沐浴春风,齐心协力,团结友爱,和睦一堂。</p><p>美丽龙门村,画在村中,人在画中,不是天堂,胜似天堂。</p><p>幸福龙门村,活力四射,美丽绽放,心旷神怡,喜气洋洋。</p><p>发展的龙门村,终于圆了自己的梦!</p><p>这正是;</p><p>小康画卷正铺开,幸福挥毫,和谐落款;</p><p>大禹遗风犹拂动,龙门溢彩,国梦飘香。</p> <p>河津市新耿大街换新颜</p><p>作者 薛振堂</p><p> 旧貌</p><p>山西省河津市改革开放前还是一个小县城。</p><p>新耿大街,是河津市的主街道,是河津市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p><p>改革开放前,新耿大街南北长不足300米,东西宽不足10米。</p><p>新耿大街的最北端西边是县委大院,东边是县政府大院,改革开放前,全部是砖瓦房,为一壮观的就是河津县政府大院的大门门楼。</p><p>县委大院和政府大院之间,新耿大街的中轴线上,立有一座大照壁,照壁下方是检阅台,照壁前方是一块比较宽阔的场地,这里便是当时河津县举行重要群众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场所。</p><p> </p><p><br></p><p> </p><p>改革开放前的河津县政府大门门楼</p><p><br></p><p> 隆重的群众庆祝活动在新耿大街北端的照壁前进行表演</p><p><br></p><p>往日的新耿大街还不是那么宽阔,一辆拖拉机通过,就可以沾满路面。</p><p> </p><p> </p><p> </p><p> </p><p>新颜</p><p>改革开放四十年,河津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p><p>新耿大街仍然是河津市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不同的是,新耿大街已经向北向南纵深延伸,南北长约2500米,宽约30米,车流如梭。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铺遍布,市场繁荣。最北边建有高标准的城北公园,最南边建有体育活动中心和新的客运站、新的人民医院等现代化建筑。</p><p>在旧的新耿大街照壁处和旧县委县政府大院基地,修建了文化休闲活动中心——龙门广场。</p><p>龙门广场宽广壮丽,鱼跃龙门,华耀河津,这里是河津市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p><p>龙门广场的北面,西边是河津市委办公大楼,东边是河津市政府办公大楼。两座办公大楼,设计新颖,巍峨壮观,大楼前,绿草如茵,绿树成荫,繁花似锦。</p><p>以新耿大街为中心,西边开辟了紫金街、汾滨街,东边开辟了延平街、万春街等,东西街道从北往南有府前路、龙门大道、泰兴路、华兴路、中兴路、振兴路等十余条,河津市区总面积比改革开放前扩大了近十倍。</p><p>放眼新耿大街,这里已经是繁荣开放的河津的缩影。</p> <p>韭花绽放在黄河滩上</p><p>作者 薛振堂</p><p> </p><p>穿过宽阔的108国道,翻过一座座绵延起伏的沙丘,秋天的风,终于揭开了连伯韭菜神秘的面纱。</p><p> 薄雾中,青翠的河滩一望无际地铺展在面前,重重叠叠的沙丘蜿蜒盘旋,秀美壮丽充满神韵。阳光还躲在云层中,雾霭朦胧。</p><p>树林、羊群、小溪、笔直的道路缓缓掠过。蓝天白云之下,眼前是铺天盖地的绿草,紫色的、白色的小花点缀在漫山遍野,这便是我向往许久却从未见过的韭菜花。</p><p> 纤长的茎秆,无数小花蕊凝聚在枝头上,像闪耀的小珍珠形成一个个球状,别有一番情趣。它们挺直身躯骄傲地昂着头,无遮无拦地吐露着芬芳。或成双成对,或三五一簇,或一枝独秀,连成一片又一片花海,铺满整个黄河滩。</p><p> 我从没见过如此浩瀚的韭菜花海,兴奋得像个孩子般欢呼雀跃。白云层层包裹着河滩,仿佛触手可及。田野披着一身紫色裙裾,随风飘动,像可爱的小精灵。那些像小生灵的韭菜花,有的怒放着,如少妇风姿绰绰;有的半开半合,如少女脉脉含情;有的刚冒出花骨朵儿,如婴儿般可爱。花蕊上的雾水散发着晶莹剔透的光泽,令韭菜花楚楚动人。我深吸一口气,淡淡的韭香弥漫,沁人肺腑。小蜜蜂翩翩飞舞,亲吻着韭菜花。各种野花在韭菜花的引领下,次第开放,黄的白的红的星星点点,相得益彰。</p><p><br></p><p>改革开放以来,连伯人民大力治理黄河滩涂地,大力发展连伯韭菜这个享誉全国的农业经济品牌,引进优良品种,建立蔬菜大棚,科学种植,把万里沙滩,变成了一年四季碧绿青翠的韭菜田,销往全国各地。初秋季节,万里黄河滩迎来了韭菜花盛花期,每斤可卖到一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秋季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p><p>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风刮过,风沙卷起,一阵大雨倾盆而泻,酣畅淋漓。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雨追赶着乌云。雨干净而透明,滋润着群山大地,沐浴着成千上万的韭菜花。</p><p> 黄河滩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眨眼的功夫,黑云迅疾散开,天空更加澄净、明亮,草更绿了,韭菜花愈加妩媚。“快看那儿!彩虹!”一抬头,两道彩虹赫然挂在天边,一头连着远处的山峰,一头连着奔腾的黄河,像一座长长的彩虹桥,宛若仙境。花海里,身着白裙的年轻姑娘,张开双臂笑靥如花,青春飞扬活力十足,在韭菜花的映衬下,青春逼人。</p><p> 站在连白村的最高峰,俯瞰万亩黄河滩。火红的太阳下,大爷大娘们正在忙碌地采摘新鲜溢香的韭花,他们喜悦的脸庞也绽放着韭花一样的笑颜。溪水潺潺,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一憧憧白色楼房屹立于碧绿的河滩之上,好一幅天地祥和的美丽画卷。</p> <p>千里汇款 足不出户秒到账</p><p>作者 薛振堂</p><p> </p><p>国庆前夕,远在海南三亚创业的儿子给我来电话,急需一笔款子周转,让我很快给他转过去。</p><p>接到孩子的电话,我很有些惆怅,先不说钱多钱少,就是要到市里银行办手续,牙咬半天的时间吧。</p><p>孩子对我说,你不用着急,现在用手机在网上转账很是方便的。然后他就用视频叫我如何操作,如何转账,一步一步地让我很快就学会了这种快捷现代化的转账方式。按照孩子教我的步骤,我用自己的银行卡把孩子需要的钱款转到他的银行账号。刚刚操作完成,儿子就给我微信回复过来,钱款已经到他的帐上了。</p><p>呵呵,可真是快啊,足不出户,千里转账,手机操作,一键完成,立马到账,如今的办事效率确实快速,难以想象。</p><p>这让我回想起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生活中收付款的一些变革往事。</p><p>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没有生意买卖,没有大宗的款项与银行往来。改革开放前,工资都是单位会计统一发放的,那点工资月月接不上就花完了,那还有钱去存款,连银行的门在那边开都不知道。</p><p>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那一年,外甥说侯马木材公司有一批木料,很适合农村建房用,要和我合伙做这个木材生意大约需要2000多元。那时候的两千元,可是一笔大数字,需要托人到银行贷款。带这款用了一周的时间,然后到县城提款用了半天时间,感觉到非常费事。</p><p>外甥用了三天的时间在侯马把木料谈妥,然后我又和他一起带着厚厚的一摞十元面币的两千元现款,战战兢兢的作者客车去侯马提货。在客车上,我把前揣在衣襟里不敢动弹,生怕小偷偷走,知道第二天交了款,把木料从木材公司拉出来,才放下那颗悬着的心。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已经是改革开放的时期了,可收付款的方式还是极其的落后。</p><p>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两人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就在这个时期,外甥开办的焦炭厂生意红火,发展迅猛。我也利用业余时间,给外甥当起了会计。虽然在这个时候想着有了信用社、银行,但是经济来往手续还是十分麻烦的,大多数都还是用现金支付。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春节给工人们发工资,在银行里提不到大额面币的钱,只好提出几麻袋面值一角而且非常破旧的现款来发工资。那时候一个工人一月工资几百元,一捆一角面币是十元,领到的几百元工资也能装一挎包。工人们抱怨,我们也没有办法,只有苦口婆心地给工人们解释。</p><p>记得是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吧,我在河津市教育局上班的时候,工资的发放可是由银行代发了,我办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银行的存款折子,从此,月月走入银行的大门,在营业厅办理工资手续。</p><p>有了银行折子,就方便多了,不需要随时领取,什么时间用钱就什么时间去到银行取,不用的时候,就存在折子上,还能赚点利息。</p><p>进入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银行卡出现了,人们可以用银行卡在银行设置的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取款、存款、转账了,人民币的支付进入了划时代的时期,现代化的方式突飞猛进,办事效率快捷迅猛。随着手机微信、手机支付宝走进人们的生活,收付款的方式更加先进了。人们出门办事,不需要带钱包,不需要带现金,一部智能手机,开通手机微信、手机支付宝、手机网上银行,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不要说那些大宗的生意经济来往了,就连人们的坐车、吃饭、住宿、购物、缴费,都可以用手机通过扫码办理,既快捷、又方便,还不怕出差错,更不怕收到假币。即时到账,效率秒到,不用排队,不用签字,现代化的支付方式,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p><p>改革开放四十年,生活变化史空前。身上不装人民币,手机支付很方便。转账不用去银行,网上一键秒办完。出了差错可撤回,不用担心多付款。幸福开心又快乐,小康生活似蜜甜。</p> <p>洗衣机欢唱小康歌</p><p>作者 薛振堂</p><p> </p><p>洗衣,对于农村妇女来说,过去曾是一件每天必须要做的琐事,既费时间,又很单调,还称得上是辛苦。</p><p>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用电器逐步走入农家,洗衣则成了一件轻松而简单的"小菜一碟"了。晚上下班回来,不慌不忙地将全家人要洗的衣裳丢进全自动洗衣机里,然后按下开关,按后就去忙着全家的晚饭。晚饭后,悠然自得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等衣裳洗净甩干了,只拿出来熨烫平整一下就完了事。</p><p>今天,当我们用上全自动洗衣机之时,电视里正在谈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变化,我由此油然回想起三十多年前洗衣的往事……</p><p>我们的村子在吕梁山下,打我记事起,每天清晨,天刚朦胧亮,母亲就挎着一大篮子衣裳到村东的小溪里去洗衣。那时候村里吃水全是从人工挖的水井里打水,人们对水视为油水非常珍惜。好在我们村有两条芹溪渠水,村东村西各一条,于是,妇女们洗衣服就全到小溪边上洗了。</p><p>穿过一条街巷,来到小溪边,母亲首先挑选一块好的青石,然后,操起棒槌,将衣服一件件就着清清的江水在青石板上捶打着;然后再在湿衣服上打上肥皂,一件件搓揉一阵后,再用棒槌击打,最后再放到汉水河里漂洗干净。每天清晨,母亲重复着这些动作,洗完一篮衣裳足足需要一二个小时,这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母亲就赶紧提着一篮子洗好的衣服回家,然后匆匆忙忙回家为我们做早饭。</p><p>结婚后,虽然条件好些了,但洗衣服还得妻子亲自用手洗。记得有一年正月里,头天下午接到通知,第二天我要去县城开会,妻子赶忙为我洗了一件西装上衣。时间已经是下午了,我们的小院子已经没有阳光了,妻子只好拿着洗好的衣服和一根绳子,去到外边寻找晾晒衣服的地方,干天黑的时候,衣服还是有点沉沉的湿。</p><p>80年代初,当商店里开始出现第一批海鸥牌洗衣机时,我欣喜万分,第一个涌上来的念头就是一定要买。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三十多元钱,买不起双缸的,只好买了一台单缸的洗衣机搬回了家。这台笨重的单缸洗衣机我们整整用了十年。</p><p>到了1997年,我在市教育局工作的时候,工资已经提高了很多。春节前,我用发下来的奖金,在市里的商店里购买了一台双缸洗衣机,冒着大雪,雇了一辆出租车拉回家,给了妻子一个惊喜。</p><p>进入新世纪,当商店里开始出现轻便的半自动洗衣机时,那台双缸洗衣机也已经用了将近十年,于是,我们有买了一台海尔全自动洗衣机才替换了它。</p><p>前年女儿坐月子,正是冬天,天天要洗一些尿布之类的东西。洗的勤,件数少,用大洗衣机不方便,也太浪费水电。我咨询到商店里有微小的洗衣机,可以随便放到家里的任何地方,洗衣非常方便,于是我就赶快买了一台,解决了洗洗刷刷的忧郁。</p><p><br></p><p>一转眼,又是好几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每天,当那全自动洗衣机开始工作时,那发出的音响是那么地悦耳,我仿佛听它在唱一支欢乐、甜蜜的歌,歌唱着幸福小康的生活……</p> <p>我与改革开放中的教育事业【散文】</p><p>作者 薛振堂</p><p> </p><p>作为祖国13亿人口中的一员,我的命运,注定要与共和国结下不解之缘。</p><p>拥有40年教学生涯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因此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教书育人。</p><p>从1976年到本村学校当了民办教师,到2016年退休,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干了似十周年。这四十年,正好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这么说,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着《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声,走过了四十年教育生涯。</p><p>1975年元月,我高中毕业,怀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豪迈壮志,回到了家乡。和同学们比,我的落脚要好得多,因为我进了大队,当了大队的通讯员。</p><p>1975年夏天,河津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村工作。下半年,担任工作队的指导员被上级任命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也由通讯员改任为大队的出纳兼保管,当上了一名所谓的村官。</p><p>1976年10月,我毅然辞去了大队出纳兼保管的村官,去本村学校干起了临时教师。5年后转为正是民办教师。1985年,全县初中布局调正,初中民办教师必须出村,附则就取消民办教师资格。就在这年的9月1日,我被马家堡初中聘任为初三毕业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p><p>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在教育界,为了让我们这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们也能够取得大学学历,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p><p>1980年,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系函授学习,经过多次多学科结业考试,1985年我顺利地取得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文凭,学历达到了大专学历。</p><p>1986年中考,我所带的初三班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达中专、师范类学校线的就有8人。我所带的语文学科在全县前5名,地理学科是全县第一名,有一名学生总成绩在全县前三名。当年教师节,我获得乡、县模范教师称号。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p><p>1987年2月24日,但我街道原运城行署教育局签发的“录用中小学教师通知书”时,我激动不已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实现了我由来已久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在民办教师这个岗位上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的奋斗,心血换来了硕果,我的理想实现了。</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我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巨大变化,我的脚步也紧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满腔热血地吧我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初三教毕业班就有15个年头,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边。我不仅注重教学,我还注重教学研究。我撰写的100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山西教育报》、《初中生学习指导》、《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中学生时代》、《江苏教育》等几十家教育报刊发表,加入了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写作研究会,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报》优秀通讯员。论文《教研工作怎样才能走出低谷》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三等奖,论文《在农村中学进行三结合作文教学的尝试》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二等奖,论文《听课重的观察和思考》获运城地区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论文《塑造新世纪班主任形象》获全国二十一世纪班主任工作论文大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入编《农村教育改革经验精选》一书。</p><p>在教学改革方面,我没有受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大胆引入电化教学,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1990年我被聘为山西省电化教学实验教师,我讲的电教课《孔乙己》获运城地区电教大赛一等奖,撰写的多篇电教论文在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及《山西电教》,《中小学电教》、《教育影视》等十几家电教报刊发表,3篇论文入编山西省《跋涉》—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电教优秀文选。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电教工作者。</p><p>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我在初三年级创办了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出版有《晨笛》文学报刊,参加了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应邀出席了语文报社在大同举办的首届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在河津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办社经验,3名学生的作品获得河津市文学大奖;多名学生的作品被《中学生文学》、《山西教育》、《语文报》发表,受到山西省著名作家焦祖尧的好评并题词鼓励。同时,4名学生的作文入编国家级《中学生作文选》书籍。</p><p>1992年我被聘为僧楼中心校的少先队总辅导员,与红领巾结下了最最难忘的情缘。</p><p>少先队工作的前辈李源潮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是把心血献给少先队的人,少先队的队旗是红的,红领巾是红的,少先队队旗上的火炬是红的,我们少先队是一个火红的集体,每个人都有火一般的热情,有火一样的心,一旦走进这个集体,就会燃起一团火,而且这个火不到燃尽就不熄灭。”几年的少先队工作,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p><p>从被聘的那天起,我便多次向所辖的16所中小学领导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及时制定出全乡少先队工作计划。积极筹建了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把学习赖宁、树立良好的校风作为突破口的少先队工作思路,举行了“学赖宁、我为校园争光彩”、“爱校守纪做主人”等主题队会,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创建“雏鹰中队”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校校建立了“星星火炬”广播站,红领巾活动室,红领巾图书室,全乡少先队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三年时间,少先队工作逐渐发展壮大,有7个中队荣获市“雏鹰中队”称号,3个中队荣获地级“雏鹰中队”称号,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p><p>1993年10月,市团委组织我们参加了在北戴河团中央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培训,我不仅学到许多工作方法和经验,而且有幸结识了团中央少工委的领导以及《辅导员》杂志社的编辑林子云、刘俊友、李沧海,著名少年儿童工作者缪力,还现场聆听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的讲课,受益匪浅。从此,我对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了兴趣,三年时间,在《辅导员》杂志发表文章5篇,获奖3篇。1995年,应邀参加了团中央少工委少先队系列丛书《少先队小百科》、《少先队教育工作月历》、《国旗下的讲话》等3本书的编辑工作。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一书中,竟然入编了我撰写的6篇文章,并全部获奖。当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书,获奖证书和稿费时,我激动、我兴奋,辛勤的工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怎能不让人乐滋滋呢?!</p><p>1996年6月,我被调到河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工作。1996——1997年,主要负责全市中小学学校电化教育和教学,开展电教课赛讲、成果汇报、理论研究和电教能手评比、点交论文评比等活动。1998年元月,河津教育电视台开播,我被任命为主编。2000年以后,在负责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兼转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指导; 2003年开始任河津教育网络中心主任,主要抓全市现代新技术和“校校通”、“班班通”。所有的成绩都在以下各环节体现。</p><p>2003年,一场国难突然降临,非典肆虐,4月下旬,我市6万多名中小学生逼迫停课放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教育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有教育局牵头,多部门抽调精兵强将,5月16日“空中课堂”开始运作,5月18日“空中课堂”正点开播,人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我有幸参加了“空中课堂”的整个运作工作,并在“空中课堂”开播后,当了课堂教学录制的主编和和制作工作,和教育电视台、河津教育网络中心、河津电视台的同志们,协作战斗,为停课期间的广大学生们送上一道道丰富的电视教学大餐。</p><p>2006年,我从河津市教育局机关又下派到中心校任主管教学工作的中心校副校长,从基层到机关,又从机关到基层,我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这一行工作做得更好,为河津的教育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也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化,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精”,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个班都通上了班班通,都有网,都有网络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了班级。</p><p>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的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改革开放的享受者,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忠诚于党,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不忘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p> <p>服饰“芳华”四十年</p><p>作者 薛振堂</p><p> </p><p>改革开放40周年来,人们衣着的款式、风格、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当年的蓝白黑到如今多变的风格、从布票到网购,百姓家中的衣橱里也折射着时代潮流的变迁。</p><p>改革开放前几年,人们的衣着款式和颜色相对单调,蓝白黑的制服占据主流。</p><p>我是1979年结婚的,那时我是本村学校里的一个民办教师,每月仅有10元钱的生活补助,远远不够结婚所需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在衣服上节省了。当时河津化肥厂的商店里还从外地里进一些比较时尚的衣服,妻子看上了一件毛绿色的弹力呢上衣,定价要40元,可我囊中羞涩,只好连哄带骗给搪塞了过去,没能让未婚的妻子如愿。</p><p>我结婚的衣服还算对凑,一件迪卡蓝上衣,一条弹力呢蓝裤子,过了年,就藏进衣橱里舍不得穿。第二年的冬天,一位外村的同事好友结婚没有衣服,就跑来借我这一身结婚衣服,我和妻子很为难,但看到同事焦急的样子,也只好忍痛割爱借给他,让他高高兴兴地穿着新衣服结了婚。</p><p>80年代初,着装比较简单朴素。改革开放初期,服装流行与变化速度相对缓慢。到了1983年,花裙子受到女孩们的喜爱。但是,军绿色上衣还是比较流行。</p><p>记得在19 82年的春天,我和妻子骑着自行车去陕西韩城马沟渠煤矿看望大哥大嫂,途径大池埝顺便去逛供销社,恰好进回来一批军绿色上衣,我们非常羡慕,由于身上没有带钱,妻子便在第二天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回120里的路程,去到大池埝买了两件军绿色上衣。</p><p>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服装领域也出现了变革,服装颜色逐渐丰富,女孩子也扎上了头巾,俏皮又大方。到了80年代中期,服饰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衣皮鞋、中山装、捷克服、毛呢子上衣在农村时尚起来。我和妻子的衣服也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添置了大衣、呢子上衣,中山装,还有妻子喜欢的的确良、凡尔丁等各种面料、各种颜色的衣服,衣橱里的衣服逐渐多了起来,显得五彩缤飞,琳琅满目了。</p><p>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度,思想愈加开放,衣着更具时尚感。空姐宝蓝色羊绒大衣当年在城市很流行,最适合的穿搭就是大衣配裙子,简单大方的大衣,穿出优雅迷人的气质。</p><p>1996年起,连衣裙大受女人们欢迎,耳环、腰带等配饰也为服饰增色;高高的刘海和小波浪卷发很流行。而在农村,时尚的皮鞋、西服也开始流行了起来,男人女人穿西服,已经不是稀罕的事情了,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上都穿起了西服,样式颜色,也丰富了起来,农村的服饰开始了飞跃式的变化。</p><p>九十年代后,服装种类繁多,露脐装、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人们已经能够追求个性化的喜好。农村的女人们也开始学习城里人的打扮,格式花色、款式的衣服,把农村的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风姿卓韵。</p><p>如今在农村,服饰消费也已经升级,已经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区别了。信息化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追求生活,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衣服,可以供人们尽情地挑选,网购的便利,也成为人们购买衣服的选项之一。</p><p>如今乡下农村人们的衣橱里,也好像一个小小的服饰超市,多的塞不下,靓丽的挑不够,鲜艳的绚丽眼睛。</p><p><br></p><p>是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服饰芳华人容颜;时尚潮流史空前,小康生活心里甜。</p> <p>改革开放圆了我的文学梦</p><p>作者 薛振堂</p><p> </p><p>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也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p><p>作为祖国13亿人口中的一员,我的命运注定要与共和国结下不解之缘,与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紧紧相连,与伟大的中国梦紧紧相连。四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生活幸福,我也圆了我的文学梦……</p><p>在学生时期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起,我的心里就满满地装着这个文学梦想。我努力学习写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每次作文都是优秀,到了初中,我的作文多次被老师贴堂,多次被推荐到全校展览。</p><p>上世纪1973年的春天,我背着铺盖上了高中,开学伊始,第一篇作文我就以《校园春来早》的优美散文引得了老师和的注目。这片短散文,不仅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还上了当时的《中学生作为选》,在当时的校园里成为热门新闻。此后,我加入了校报《战地黄花》的编辑工作,为我的文学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p>高中毕业后,我回到村里当了大队的通讯员,虽然成天忙得焦头烂额,但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仍然坚持笔耕不辍。1975年12月25日,新年即将来临。下午,我从农田水利建设工地上送报回来,那火热的劳动场面感染了我,我伏案疾书,写下了一首诗歌《新年驾着东风到》。1976年1月5日,当时的《运城城地区报》副刊发表了这首诗歌。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文学创作之路的开端。</p><p>改革开放初,我当上了民办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创作。1980年,为了打好自己的文学基础,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函授学习,学而不知足,我像久旱的禾苗喜逢雨露,更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近乎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浆。每到学期考试,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友聚集一堂时,我的心陡生一种“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的神圣感。</p><p>八十年代中期,我取得了大专文凭,并转正成为公办教师。我的作品也陆续在山西省广播电台、山西教育报、《中学生文学》等报刊发表。 而立之年一过,仿佛人都有一个顿悟的机会。这机会或许在某一天的某一件事中,或许是日常生活的一瞬,或许象作家、艺术家们所说的灵感冲动的那一刻……1998年1月1日,就在这天,河津市教育电视台开播,我幸运地走上了电视台编辑的岗位。</p><p>从通讯员到教师,从教师到电视编辑,我面临的不仅是机遇,更是严峻的考验。采访、编辑,对我尚是空白,我只有“笨鸟先飞”,从零开始。从机关到学校,从农村到山区,我扑下身子,一次次去采访,一次比一次成熟……工作之余,我利用采访得到的素材,写新闻、写通讯、写散文、写诗歌、写童话……1997年以来,我先后7次赴京参加文学创作颁奖大会,陆续加入了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协会、山西省散文学会,地市作家协会。已成为多家文学刊物的签约作家,每年发表诗歌、诗词、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都在200多篇(首),虽然算不上什么作家,但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还是小有名气的。</p><p>四十年来,我的写作之路始终与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的脚步仅仅相随,创作了大量的时代鲜明的作品。</p><p>突出反映改革开放中的模范人物事迹。1997年——2001年,我被中央党校、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走进新世纪丛书》,《中国明星乡镇》,国务院体改办改革出版社、北京亚联经济研究所、企业文化丛书编辑部,《人民日报》“时代潮”特刊编辑部分别聘为特约编委、特约记者、地区工作站负责人。在此期间,我为这些丛书和刊物撰写了18篇人物通讯,组织了6个彩色报道版面,7次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荣获“一级撰稿人”、“明星作者”、“最佳明星作者”、“十佳明星作者”、“改革模范新闻人物”等称号。</p><p>撰写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论文和报道。四十年改革开放,四海年教育生涯,我始终紧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用手中的笔,反映教育教育的新经验,新创举,在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电化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等方面,撰写了大量的经验论文和新闻报道,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电化教学》杂志、团中央少工委《辅导员》杂志、《山西日报》、《山西教育》杂志、《家教指南》杂志等全国各种报刊。被聘为全国农村语文教学研究会研究院、山西省电化教学试验教师、运城市教育学会理事。参与编写团中央少工委《国旗下的讲话》、《少先队工作月历》、山西省电教馆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省优秀电教论文集《跋涉》等书。主编或参与编辑河津市教育局《成教壮龙门》、《电教兴古耿》、《辉煌的五年》等书。获奖论文、文学作品百余篇。</p><p>用文学作品反映改革开放农村的巨大变化。四十年来,我立足农村,植根乡土,用手中的笔,创作出了几百篇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的具有乡土风味的文学作品,短篇小说《澡堂管理员老赵》、小小说《开路虎的年轻人》、《刘大嫂摘花椒》、《二窝开回来小轿车》、《最美清洁工》,散文系列《午芹风物》、《古镇老街》、《家在河津》、《亲情》、《乡韵》、《小院风光》、《故乡人物》等以及《农民袁民志出版楹联专著》、《农民薛高院的雕版人生》、《薛义龙---农村文艺轻骑兵》等,很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p><p>积极参与河津地方市志文化文学研究。近年来多次亲赴河津北山,研究历史人物、河津历史上的文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白牛溪隐居设教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地方。撰写了《吕梁山傍通峪白牛溪文中子王通设教处考证》、《傍通峪白牛溪文中子王通设教及其地理演变》等8篇研究文章,河津市志文化研究会专门聘请我主讲了文中子王通设教地研讨会,聘请我为河津市志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p><p>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我积极参与各种纪念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的撰写,目前已撰写文章20余篇。其中,黄河新闻网发表3篇、凤凰网发表1篇、《门前的路》被《山西日报》作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专栏开篇头版发表,《河津新耿大街旧貌换新颜》被《黄河新闻网》首篇发表,《农村科技报》发表1篇、《中国楹联报》发表1篇、《中华楹联报》发表1篇《山西晚报》发表1篇、《发展导报》发表1篇、《三晋教育》发表1篇、《黄河晨报》发表1篇、《河津风采》发表1篇。还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老年》杂志、《山西老年》和《三晋都市报》投稿多篇。</p><p>40多年来,我坚持利用闲暇时间搞文学创作,先后有一千多篇文章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出版个人专著15部,被读者亲切地称为乡土作家,金牌诗人。 2016年6月河津电视台‘百姓频道’、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有啥谝啥’专栏均以《乡土作家薛振堂 执着创作40载》专题播出我的文学圆梦心路历程。</p><p><br></p><p>我就这样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一路走来,做着自己微笑的文学梦梦,微笑着拼搏了几十年。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些是我为伟大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和伟大的中国梦的献礼!我愿把这微笑的梦献给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分享这充满希冀,追求和收获喜悦的欢愉……。</p> <p>水井的变迁</p><p>作者 薛振堂</p><p> </p><p>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水井有着深刻的印象,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水井发生了革命性的大变化。</p><p>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都吃的是井水,每条巷道里都有一口水井。那时侯的水井浅、水井小,井面直径只有一米左右,水井的深度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丈来深。站在井口往下瞧,清澈透明的井水可以照见人的影子。井水清凉甘甜,人们在收工歇息之余就可以顺便打几桶水,把水缸挑满,井台上随时豆油打水的人,巷道里随时都可以听到水桶咣当咣当和井辘轳吱呀吱呀的声响。</p><p>那时候,用于浇灌庄稼的水井很少,只有在一些富裕的村庄的菜园子里看到用牲口推的小水车井,这样的井在那个时候很稀奇,人们偶尔看见都觉得非常稀罕!</p><p>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随着“机”“电”落户农村,庄稼地里陆续出现了许多机井。70年代初,农村有了电,田野里就架起了高压线,水车就改用电动机带动了。机井比较大,比较深,井口直径大约3——4米,井深约有5米多,水源充足,一口井可以保浇50亩农田。最让人自豪的是,我们村那个时候在村东的大涧里打了一口大口井,井口超过了5米,用80马力柴油机往50多米高的涧崖上的农田里扬水,在当时是最现代、最好的农田水利设施。</p><p>到了70年代中期,机井水源逐渐减少,一个个机井被荒废,水田逐渐变成了旱地,农业生产出现了危机,重新考虑水井的深度就成了首要问题。于是,在改革开放一开始,“深井”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到了70年代末,我们村在村北的吕梁山畔从西到东一下子打了3眼100米左右的深井,在村北又打了两眼100米以上的深井,搞了北水南调工程,修了几百米的防渗渠道,保证了庄稼旱涝保收。</p><p>如今,农田里再也看不到小水井了,农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浇灌农田全部用的是电气化的深井,有的地方黄灌渠也引到了田间地头,农田浇水十分方便,农业生产实现了高产、稳产、年年丰收。</p><p>农村里再也见不到而是打水担水的巷道里的土井了,农民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村村建造了水塔,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在不久的将来,天然气管道会进村进户,人们可以时时用上热水开水,农村的人们,也可以像城市的人们一样,家家安上电热水器,随时都可以洗热水澡。</p><p><br></p><p>改革开放四十年,从一个小小的水井变迁,就折射出农业、农村、农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一个个美丽漂亮的新农村展现在华夏大地,农民们喜滋滋地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小康生活。</p> <p>高速修到家门口</p><p>作者 薛振堂</p><p> </p><p>河津市僧楼镇忠信村,位于吕梁山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自古以来,都有很多家庭与处于大山深处的乡宁县、吉县的山村人家结亲。近几十年里,结亲的青年也越来越多。</p><p>山里有了亲戚,是一件好事。结了亲,就要走动,逢年过节,少不了全家出动走亲戚。</p><p>但在改革开放前,去大山里的小山村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山没有一条正经的道路,不是爬山坡,就是翻山梁,在山沟里行走,就是最好的了。夏天怕暴雨,怕山洪;冬天怕大雪封山,怕西北风狂刮。往往,几十里的山路,要走上一天,才能够到达。山里的亲戚过红白喜事,最少得误工三天。而山下的亲戚家里有红白喜事,也很难通知山里的亲戚。</p><p>遇上上山娶亲,更是一件最头痛的事情。改革开放前,根本谈不到开着汽车娶亲,除了娶亲的新郎、新娘骑头骡马,其余的人全部是步行上山。加上山里的风俗特殊,新娘要下午才能出阁,太阳下了山才能出村,这样一来,娶亲的队伍往往到半夜才能娶到家。</p><p>改革开放后,国家重新修建了通往山里的209国道,情况有了好转。但是,因为山村人家大多都不住在公路沿线,通过公路去山里走亲戚,不但路途变远了,而且还要绕过更多的山沟和山梁。我们想到里的刘先生,提起春节去岳父家走亲戚,就非常地发愁,非常地害怕。虽然家里早就有了一辆面包车,可是去岳父家却怎么也用不上。</p><p>五年前,运吉〈运城到吉县)高速公路开始在北面山梁上修建,晚上山坡上灯火通明,机声隆隆。这下可喜坏了这些山里与亲戚的农民们。他们时不时地骑着摩托车、开着面包车,到半山腰的工地上去观看,回来便笑逐颜开地把这修路的喜讯传给村里的乡亲们。</p><p>三年前,运吉高速公路胜利竣工通车了,村东不到5华里的地方便是河津的北出口,盼了多年,高速公路终于修到了家门口。通过河津这个高速出口,向西北可以通向乡宁、吉县,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向北可以直通太原、大同、北京以及东北地区;向南可以直达运城、三门峡,通向南方各地;向西可以直达西安。对于中心村的人们来说吧,上山走亲戚,比走20公里的河津市还要方便,汽车驶入河津北出口,20分钟可以到达乡宁县交口镇,30分钟可以到达乡宁县城,一个多小时可以到达吉县县城,一个半小时可以到达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p><p>我们前面说的刘先生李先生,他带着家人去乡宁县交口镇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岳父家走亲戚,经河津北出口上高速不到30分钟便可到达,真是太方便,太快捷了。</p><p>这个出口,带动意义最大的是河津市北坡一带的人们的出行。人们驾车在这里下道后,5公里左右便可来到僧楼镇。而曾经被“边缘化”的僧楼镇,正在迈入了高速时代。</p><p>运吉高速河津北出口的建成通车,打通了僧楼镇对外主通道,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制约僧楼镇发展的交通瓶颈。”该镇将抢抓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以产业兴旺为中心,开发利用自身独特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全力打造“特色美丽乡镇”。该乡镇企业生产的水泥、焦炭、钢材、化工等特种建材,物流运输量较大。以前没有高速,运输成本很高,大型器械设备甚至根本运不进来,对企业发展制约很大。现在高速修到了家门口,对企业增加项目、扩大生产都带来了便利。</p><p><br></p><p>这真是;改革开放天地宽,高速修到家门前。发展驶入快车道,财源滚滚艳阳天。</p> <p>我与改革开放中的教育事业【散文】</p><p>作者 薛振堂</p><p> </p><p>作为祖国13亿人口中的一员,我的命运,注定要与共和国结下不解之缘。</p><p>拥有40年教学生涯的我,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庆幸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改革开放同行,因此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教书育人。</p><p>从1976年到本村学校当了民办教师,到2016年退休,我在教育战线整整干了似十周年。这四十年,正好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可以这么说,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唱着《春天的故事》的嘹亮歌声,走过了四十年教育生涯。</p><p>1975年元月,我高中毕业,怀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豪迈壮志,回到了家乡。和同学们比,我的落脚要好得多,因为我进了大队,当了大队的通讯员。</p><p>1975年夏天,河津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村工作。下半年,担任工作队的指导员被上级任命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也由通讯员改任为大队的出纳兼保管,当上了一名所谓的村官。</p><p>1976年10月,我毅然辞去了大队出纳兼保管的村官,去本村学校干起了临时教师。5年后转为正是民办教师。1985年,全县初中布局调正,初中民办教师必须出村,附则就取消民办教师资格。就在这年的9月1日,我被马家堡初中聘任为初三毕业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p><p>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在教育界,为了让我们这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们也能够取得大学学历,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p><p>1980年,我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系函授学习,经过多次多学科结业考试,1985年我顺利地取得了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专业文凭,学历达到了大专学历。</p><p>1986年中考,我所带的初三班中考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达中专、师范类学校线的就有8人。我所带的语文学科在全县前5名,地理学科是全县第一名,有一名学生总成绩在全县前三名。当年教师节,我获得乡、县模范教师称号。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p><p>1987年2月24日,但我街道原运城行署教育局签发的“录用中小学教师通知书”时,我激动不已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实现了我由来已久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在民办教师这个岗位上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的奋斗,心血换来了硕果,我的理想实现了。</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我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巨大变化,我的脚步也紧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满腔热血地吧我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p><p>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初三教毕业班就有15个年头,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边。我不仅注重教学,我还注重教学研究。我撰写的100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山西教育报》、《初中生学习指导》、《中国教育报》、《中学语文》、《中学生时代》、《江苏教育》等几十家教育报刊发表,加入了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写作研究会,被评为《中国教育报》、《山西教育报》优秀通讯员。论文《教研工作怎样才能走出低谷》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三等奖,论文《在农村中学进行三结合作文教学的尝试》获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二等奖,论文《听课重的观察和思考》获运城地区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论文《塑造新世纪班主任形象》获全国二十一世纪班主任工作论文大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入编《农村教育改革经验精选》一书。</p><p>在教学改革方面,我没有受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大胆引入电化教学,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之中,1990年我被聘为山西省电化教学实验教师,我讲的电教课《孔乙己》获运城地区电教大赛一等奖,撰写的多篇电教论文在中央电教馆《电化教育》及《山西电教》,《中小学电教》、《教育影视》等十几家电教报刊发表,3篇论文入编山西省《跋涉》—改革开放二十年山西电教优秀文选。多次被评为省地市先进电教工作者。</p><p>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我在初三年级创办了晨笛中学生文学社,出版有《晨笛》文学报刊,参加了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应邀出席了语文报社在大同举办的首届中学生文学夏令营,在河津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交流了办社经验,3名学生的作品获得河津市文学大奖;多名学生的作品被《中学生文学》、《山西教育》、《语文报》发表,受到山西省著名作家焦祖尧的好评并题词鼓励。同时,4名学生的作文入编国家级《中学生作文选》书籍。</p><p>1992年我被聘为僧楼中心校的少先队总辅导员,与红领巾结下了最最难忘的情缘。</p><p>少先队工作的前辈李源潮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我们都是把心血献给少先队的人,少先队的队旗是红的,红领巾是红的,少先队队旗上的火炬是红的,我们少先队是一个火红的集体,每个人都有火一般的热情,有火一样的心,一旦走进这个集体,就会燃起一团火,而且这个火不到燃尽就不熄灭。”几年的少先队工作,我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p><p>从被聘的那天起,我便多次向所辖的16所中小学领导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及时制定出全乡少先队工作计划。积极筹建了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把学习赖宁、树立良好的校风作为突破口的少先队工作思路,举行了“学赖宁、我为校园争光彩”、“爱校守纪做主人”等主题队会,开展了“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创建“雏鹰中队”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校校建立了“星星火炬”广播站,红领巾活动室,红领巾图书室,全乡少先队工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三年时间,少先队工作逐渐发展壮大,有7个中队荣获市“雏鹰中队”称号,3个中队荣获地级“雏鹰中队”称号,我也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优秀辅导员”。</p><p>1993年10月,市团委组织我们参加了在北戴河团中央培训基地举办的全国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培训,我不仅学到许多工作方法和经验,而且有幸结识了团中央少工委的领导以及《辅导员》杂志社的编辑林子云、刘俊友、李沧海,著名少年儿童工作者缪力,还现场聆听了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鞠萍的讲课,受益匪浅。从此,我对少先队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了兴趣,三年时间,在《辅导员》杂志发表文章5篇,获奖3篇。1995年,应邀参加了团中央少工委少先队系列丛书《少先队小百科》、《少先队教育工作月历》、《国旗下的讲话》等3本书的编辑工作。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国旗下的讲话》一书中,竟然入编了我撰写的6篇文章,并全部获奖。当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书,获奖证书和稿费时,我激动、我兴奋,辛勤的工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收获,怎能不让人乐滋滋呢?!</p><p>1996年6月,我被调到河津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工作。1996——1997年,主要负责全市中小学学校电化教育和教学,开展电教课赛讲、成果汇报、理论研究和电教能手评比、点交论文评比等活动。1998年元月,河津教育电视台开播,我被任命为主编。2000年以后,在负责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兼转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教学、课件制作指导; 2003年开始任河津教育网络中心主任,主要抓全市现代新技术和“校校通”、“班班通”。所有的成绩都在以下各环节体现。</p><p>2003年,一场国难突然降临,非典肆虐,4月下旬,我市6万多名中小学生逼迫停课放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教育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有教育局牵头,多部门抽调精兵强将,5月16日“空中课堂”开始运作,5月18日“空中课堂”正点开播,人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我有幸参加了“空中课堂”的整个运作工作,并在“空中课堂”开播后,当了课堂教学录制的主编和和制作工作,和教育电视台、河津教育网络中心、河津电视台的同志们,协作战斗,为停课期间的广大学生们送上一道道丰富的电视教学大餐。</p><p>2006年,我从河津市教育局机关又下派到中心校任主管教学工作的中心校副校长,从基层到机关,又从机关到基层,我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这一行工作做得更好,为河津的教育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也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化,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逐渐“从无到有,从有到新,从新到精”,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各个班都通上了班班通,都有网,都有网络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了班级。</p><p>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的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改革开放的享受者,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忠诚于党,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也不忘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更多的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来贡献我们毕生的力量。</p> <p>相机绚丽四十年</p><p>作者 薛振堂</p><p> </p><p>我是一个农村教师,我喜欢摄影,喜欢照相机,我珍藏的三部照相机,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伟大祖国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p><p>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1976年,我参加了教育工作,在本村学校当民办教师,带初中毕业班语文兼班主任。在此之前,我的一位同学带着一部借来的海鸥牌双镜头照相机找我玩耍,当时就感觉到非常好奇和羡慕,心里暗暗盘算着有朝一日我也要买一架这样的照相机。</p><p>当了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后,每年学生毕业时都要从外地请摄影师为我们照毕业相,那时候照相机非常稀缺,照相的人也非常少,常常为找摄影师而烦恼。就在这时,村里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学会了照相技术,托人买了一架二首海鸥牌双镜头照相机。于是,我们的毕业照就请他照,我也在业余时间或者晚上跟他学习摄影、冲洗胶卷和冲洗照片。在他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这些要领,朋友就把他的相机借我让我自己给同学们照毕业照。</p><p>尽管如此,我还是如饥似渴地想拥有一架自己的照相机。那时候照相机是紧缺商品,很不好买。于是,我就找到了在县经委工作的一个朋友,托他操心为我购买相机。朋友很在心,不久,就自己垫钱给我买来一架崭新的海鸥双镜头照相机。</p><p>拿到相机,我爱不释手,非常爱护和珍惜。为了方便冲洗照片,我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曝光箱,购买了一个8寸的上光机,托朋友购置了120胶卷以及定影粉、显影粉等。周末或者假期,我便带领同学们去野游,用自己的照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回到家里又在晚上忙碌着给他们冲洗照片。这些照片有些还保存着,为那个时代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p><p>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我调到了中心校当了电化教学研究院和全乡少先队总辅导员。这时,社会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变化,各行各业、各种设备都像现代化迈进。照相机也不列外,黑白相片开始走向衰落,彩色照片时髦了起来。作为一个农村教师,高端时尚的相机买不起,但还是羡慕那些色彩明艳的照片,于是,就咬紧牙关买了一架135傻瓜彩色相机。</p><p>你还不要说,就是这架廉价的相机,陪伴着我去北戴河参加团中央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培训、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登上全国十佳明星作者的领奖台、登上了长城、去过延安……为我留下了一个个精彩闪光的瞬间。</p><p>上个世纪九十年末,我调到市教育局电教馆工作。电化教学离不开照相,而这个时候,数码设备开始进入各个领域,我们的摄像机、编辑系统全部都换成了数码的了,我用的那架傻瓜相机,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了。心爱之物,必须更新,于是,我就又花了一千多元购置了一架在当时比较先进的三星牌数码照相机,性能、像素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在工作中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成为我工作中的好帮手。</p><p>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深入,到了本世纪初,家用电器的现代化程度发展迅猛,我又陆续购买了一部模拟家用摄像机和一部数码家用摄像机,即可摄像,又能照相。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问世,她完全代替了照相机、摄像机,而且比一般的照相机摄像机像素还要高,性能还要好,应用还要广泛,人人可以随手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生活的色彩。</p><p><br></p><p>从黑白相机、傻瓜相机、数码相机到智能手机,照相机的发展,跨越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神州大地到处莺歌燕舞的巨大变化,陪伴我走过了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繁荣昌盛的四十年。</p> <p>从土窑洞到新农村</p><p>作者 薛振堂</p><p> </p><p>一条大道穿行村前,一幢幢房舍错落有致,一条条街道整洁宽畅,一朵朵鲜花迎面而笑……美丽的艳掌绽放河津。</p><p> 改革开放前前,河津市僧楼镇艳掌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人居住在一条荒凉的土沟里,家家户户住的是土窑洞。这里到处是零乱的杂草、荒芜的沟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相当一部分村民,凭着编制炕席的手艺,来换取一些钱财过生活。</p><p>本世纪初起,沐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经过美好乡村建设的全力推进,如今的艳掌村,已经蝶变成一处别具特色的风情小村,从前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全市有名的美丽小康新农村。</p><p> 近日,我走进艳掌村,一排排精致的小别墅,一栋连一栋新瓦房,映入眼帘。一辆辆三轮车奔驰向农田,一辆辆运货车来来往往在公路上,一辆辆小轿车出出进进宏伟的村门楼,一个个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p><p>正在村前文化休闲广场打扫卫生的村民说,比起以前居住的生活环境,现在算是享大福了。“想不到,我们居住的这个土沟沟,土窑洞的村子,还能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村民纷纷抢着对我说,近二十年来,经过村里统一规划,土沟里土窑洞里的人们,有计划、有步骤地陆续地迁到了沟上边,建成了现在的艳掌新村。你看我们现在的村子,多么美丽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诗情画意、景色秀丽。村中修建的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配套完美;南北东西巷道纵横,平坦宽敞,道路两旁绿树环绕、鲜花簇;我们生活在这里真幸运,生活环境这么好,生活水平这么高,新农村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差。</p><p> 的确,今天的艳掌村,环境比城里的一些小区都要好,这里停车场、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花圃、绿地、休闲文化广场点缀其间;小学、幼儿园、卫生院等建筑物如竹笋拔节交相辉映。曾经的土窑洞、泥水路、污水乱流、柴草乱堆、畜禽乱跑的现象再也不见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新农村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p><p> 村美了,路靓了,艳掌村的“美丽经济”也跟着来了。沿着村前宽阔的水泥马路既通向远华北有名的山西铝基地,通河津、达运城,也通向前艳掌村这美丽的家园。艳掌村别具一格的民居与灵山秀水相映成趣,与村前平畴沃野融为一体,呈现出安宁祥和、秀美灵动的景象,漫步村边,品味如诗如画的黄土风光,你仿佛就走进了王维的诗画之中,归隐于陶渊明的悠然南山之下,远离喧嚣,回归自然。</p><p> 山水围绕着艳掌,艳掌点缀着山水,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使艳掌村宛如处在城中的世外桃源,吸引着四方游客来这里休闲、观光。人们在风景如画的村里,享受农家风情,呼吸新鲜空气,舒展疲惫身躯。一位农民大伯对我说,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要把僧楼镇打造成全县乃至全省一流的新农村暨风情小镇,而我么艳掌村则是僧楼镇最具特色标准的新农村典范。</p><p> 如今,徜徉在诗画般的艳掌村,听鸟雀齐鸣,天籁之声在林间缓缓起伏;看桃花烂漫,阳光漫山遍野从花海中倾泻而下。一排排树林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一圃圃花卉争奇斗艳,芬芳怡人。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不知不觉,为之倾倒。</p><p> 走进艳掌村,真正的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艳掌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村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生活。</p><p> 一幅“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美丽画卷正在形成,来到艳掌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出处能体验的和谐、怡人、温馨的美丽乡村的风情。</p> <p>康庄大道轿车奔驰</p><p>作者 薛振堂</p><p> </p><p>我记得很清楚,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1969年,我们去县城参加庆祝党的九大胜利召开的万人游行活动,坐的是生产队里的马拉胶皮大车,30华里的路程,要在第一天夜里集中坐车,凌晨3点出发,赶第二天天明到达县城,足足行了3个小时;</p><p>我记得很清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结婚的时候不坐车、不骑马,骑着自行车去接新娘。可是诺大的一个村子里,借三两半新不旧的自行车都很费劲;</p><p>我记得很清楚,1975年夏天,来我们村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6个人,全部都是背着铺盖,从县城步行来到大队报到的;</p><p>在那个时候,在我们村的大街上,偶尔看倒一辆吉普车、一台拖拉机,或者看到邮递员骑着一辆老式摩托车,都觉得惊诧和神奇;</p><p>在那个时候,“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对于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神话。</p><p>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天故事,让沉睡了数千年的农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农民们心中的神话,逐渐地变成了现实。土地承包,多种经营,让人们逐步走上了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短短几年时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満囤,禽畜成群,钱包充实。农民们发财了,富足了,生活富裕了,精神焕发了,变得洋气了,交通工具也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p>从八十年代中开始,青年小伙子们结婚,再也不用发愁借不到自行车了,他们结婚逐渐地开始时髦起来了,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的不断改进,结婚娶亲的的工具也在随着历史的车轮改变着,农村的青年们四十年来结婚婚车演变,就是一部改革发展的交响曲。从八十年代中叶的 “炮车”、 “改轿子车”、“依发卡车”到九十年代的“四轮农用车”、 “吉普车”,十年的时间里,婚车的逐步改变,见证了一个历史发展、经济繁荣、时代变迁、观念变化、生活追求时尚的新的农村格局。</p><p>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们这个村子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出现了大批的万元户。自行车已经普及,80型摩托车在一些万元户家里开始出现。人们去地里干活,基本上不再步行了,出现在田间地头的是大量的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以及三轮车。人们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耕地用的是拖拉机,播种用的是播种机,除草用的是除草剂喷洒,运输用的是各种机动车,收获用上了收割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p><p>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子里基本上普及了摩托车,吉普车、越野车在本世纪初,也大量出现在乡村的道路上。</p><p>2005年到现在,这十五年里,农村的发展突飞猛进,是一个飞跃发展的年代。经过四十年的艰难改革历程,农民的收入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面貌展现出来一派到处莺歌燕舞的新气象、新图画。从2005年起,小轿车陆续走向农户的家庭。根据经济条件、经营条件的不同,各种型号、各种样式、各种颜色的小轿车,大批量地出现在乡村的大道上,成了农村一道别具一格的靓丽的风景。</p><p>如今,当你来到我们的村庄,眼前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青年男女结婚,普通家庭用的那婚车都是清一色奥迪,前后各有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取其含义为“白头到老”;大街小巷里,到处停放着各种各样的小轿车,乡村的公路上、去农田的道路上,一辆辆小轿车来回穿梭,奔流不息,五花八门,五彩斑斓,琳琅满目,让人真不敢相信,这里就是乡下农村。</p><p>但这却是地地道道农村,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是新时代、新征程的新的美丽农村。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如今的农村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排排楼房巍峨耸立,一条条街道干净整齐,一个个小区漂亮美丽,一辆辆小轿车进进出出,奏响幸福的乐曲,奔驰在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上,风驰电掣,向前、向前……</p> <p>粮食满囤庆丰年(散文)</p><p>作者 薛振堂</p><p> </p><p> </p><p>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眼下,正是人们冒着骄阳忙着收割麦子的时节。收割,打晒,然后储藏起来。农村家家户户有用白铁皮制作的麦囤,田地多的人家要有好几个。</p><p> 在我家,至今存放着三个这样的旧物,它的身上虽然已经蒙尘许久,但那些逝去的岁月的影像却仍然鲜活在我的记忆,成为陪伴我走过人生风雨的护佑。因为它们,我的饥馑的少年不再苍白,我的单调的青年不再褪色,我的孤独的而立年华时代不再晦涩。</p><p> 打我出生以后,学会观察周围的物事时,我第一眼瞥见的就是这个高高的圆乎乎的物什。它在我刚刚睁开的双眼中是那样的高大。满脸皱皱巴巴,黑乎乎地站在堂屋的泥墙根,仿佛是一个传说中的黑脸大汉,板着面孔表情严肃俨然是个凶神恶煞。所以,我记得当时我面对粮囤的时候,心里是恐慌和异样的感觉。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长时间地停留在堂屋中。那时候农家屋里的麦囤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很长的芦苇编的席子,把它放在房子里的地上,围成一个圆圈,根据粮食的多少,随意调整麦囤的大小即可。麦囤一般放在房子的旮旯处,一是少占地方,二是为了安全,三是便于储藏和保存麦子不变质、发霉、生虫和腐烂。但是,尽管这么一个小小的粮食囤子,就因为那时候家里的麦子很少很少,几乎就没有用过,以至于它的全身沾满了灰尘。</p><p>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我家分了4亩多地。当年,父亲带着我们精耕细作,科学种田。父亲更是昼夜不停地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地侍候这那些宝贝的庄稼。</p><p>1981年夏天,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我家种的四亩麦子,竟然打了将近三千斤。</p><p>丰收的喜悦,让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麦子的父亲发了愁。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粮食囤子装这么多的麦子呀。父亲噙着旱烟袋,喜悦的脸上,思忖着如何储藏这么多的麦子。瞅瞅那个破席子老囤子,哪能容得下这丰收的硕果呀。</p><p>不仅仅我家,村里邻居们家家户户今年的小麦都丰收了,那满院子里,旮里旮旯,到处堆放着晒干的一袋袋金黄的小麦,都发愁如何把这么的多小麦保管好。</p><p>这时候就有一些铁皮工匠想到了用白铁皮做麦囤子的妙方。他们用白铁皮围成圆圈,加上底和盖,一般来说,一个这样麦囤子,高大约1米左右,直径大约2尺多,一个白铁皮囤子能放1000斤小麦。这种麦囤子,轻便,有底有盖,小麦放进去,不怕泛潮,不怕生虫子。铁皮盖盖在囤子上,严密无缝,老鼠虫子都钻不进去。所以,铁皮麦囤一上市,就受到了农民的青睐,各家各户争相购买,一个家户最少要有两个,人口多,麦田多的人家要买好几个呢。</p><p>这囤子一上市,父亲脸上的发愁的皱纹平展了,他马上和我一起去市场买了三个囤子回来,把打下的新麦子装了进去。望着满满三囤子的小麦,全家人都高兴地合不拢嘴,父亲马上到市场割了几斤猪肉,全家齐动手,包饺子,吃饺子,喜庆丰年。</p><p>前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农业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些惠农政策。我们这里,政府也以很优惠的价格,给农民们供应了大量的高质量的铁皮粮食囤子,我家也购买了一个,加上原来的三个,基本上够用了。</p><p>这些年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在自己家里储存粮食,小麦打下晒干后,就直接送给了加工小麦的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折成面粉,记在个人的账户上,随用随取,十分方便。于是,麦囤子就闲置了下来。尽管如此,人们对麦囤的感情还是那样的深厚,因为它是改革开放,发家致富的见证,很多人家都还恋恋不舍地保存着麦囤子。也许,他们认为,总有一天,这些粮食囤子,还会发挥它的作用呢。</p> <p>稿费故事</p><p>作者 薛振堂</p><p> </p><p>今日翻阅旧信件,发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几张过期作废的稿费汇款单,便想起了一些关于稿费的事情来。</p><p>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上高中开始就喜欢写作,喜欢给报刊电台投稿。</p><p>当民办教师的时候,工资每月不到50元。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工资是每月68元。这样的工资,维持一个家庭,很是困难。所以,我就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写作来赚得一些稿费,来弥补家庭生活费用的不足。</p><p>那时候,报刊电台都支付稿费。我最早赚得稿费的是给河津人民广播电台写消息写报道、写新闻,每篇新闻报道的用稿稿费从三角到一元,所用稿件的稿费,广播站到月底把用稿通知单一并寄来,我拿着一叠用稿通知单到广播站领取稿费,每个月能领上三五元就很不错了。</p><p>后来发展到写教育教学研究的小文章,给全国的教育报刊投稿,最早的有运城的《小学生拼音报》、山甘肃的《少年文史报》等,再后来就扩大到写教学研究论文,给《山西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报》、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等几十种报刊投稿,这样一来,每个月总有十多篇文章被发表,得到的稿费都在50元以上,有时候能赚得100多元,相当于我一个多月的工资了。</p><p>记得一篇文章赚得最多的稿费是给《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撰写的《一个农村电教工作者的心声》,这篇文章获得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征文一等奖,获得稿费100元;再就是参加团中央少工委组织编写的《国旗下的讲话》和《少先队工作月历》两本书的编辑工作,各获得100元稿费。这在那个时候,是非常高的稿费和非常欣喜的事情了。</p><p>但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交通、通讯、邮电还不是很发达,在农村教书的我,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时收到稿费汇款单,也不能按时领取而出现作废的现象。就是到县城广播站领取几块钱的稿费,也要向学校请假,来回得用一天的时间,好不让人烦恼啊。</p><p>到了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市教育局上班,教育局和邮电局同在一个街上,稿费汇款单能够及时收到,下了班路过邮局业务大厅,就能够顺便把稿费领了,再也没有出现过稿费汇款单作废的现象了。</p><p>进入二十世纪,改革开放让伟大祖国驶入了飞跃发展的快车道,各个行业都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大变化。电话、手机、电脑、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交通、邮电、通讯进入了现代化的领域。尤其是这几年,支付宝、微信成了人们经济收支必不可少的现代化的工具。</p><p>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也成了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发送稿件不需要手写了,也不需要专程去邮局发信件了。稿件在电脑上写好,通过电子邮箱立马就发送到编辑不了。现在也可以不用电脑了,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写稿、发稿、与编辑部通话沟通了,还可以通过微信与编辑老师视频交流。快捷、方便,投稿的效率非常高。</p><p>在这样的现代化信息时代,当然,领取一点小小的稿费是绝对不用发愁了。这不,就在上个月我的一篇文章在山西省委组织部的《影像》杂志发表了,编辑部负责发放稿费的王老师,通过我文章的后边的联络方式,给我打电话索取了我的银行卡帐户号码,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百元的稿费就进账到了我的银行卡。</p><p>其实,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汇款单还是一些报刊支付稿酬的一种方式。所不同的是,随着我国邮电事业的现代化,汇款单的邮递也是很迅速、高效率的,绝不会出现改革开放前那种滞慢的现象了。一张汇款单,到了邮局,邮局就用短信通知客户准备收件,而邮递员则通过汇款单上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里与客户电话联系,把汇款单送到客户的手上。</p><p>写了这么多年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这也算是一种收获吧。但让我最有感触的是,通过一个小小的稿费,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祖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见证了伟大的祖国从繁荣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现代化、走进卓越的历程。</p> <p>公交车从门前过</p><p>作者 薛振堂</p><p> </p><p>我的家乡是山西省河津市南午芹忠信村。南午芹是一个古镇,分三个行政村,总人口一万多。</p><p>忠信村是南午芹的一个行政村,人口3000多。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全是土路小道,出行极为不便。</p><p>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小时候,家乡虽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集镇,但是通往外边的道路是一些很窄的车马路。路宽的地方两辆架子车相向可以勉强通过,窄的地方只能通过一辆架子车。通往村南的土路,据说是过去河津市的官道,但由于年代久远,道路不断改变,也只有一小段能够通过铁轱辘车或者胶皮车,再往南,就只有依稀可见的管道的痕迹了。上了年纪的人说:拉一大车东西进出村,经常把心在手里攥着呢。</p><p>记得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里赶大车的,我经常感到,父亲赶着大车去20多里外的县城一趟,往往得花一天时间才能赶回来。最难行走的是阴雨连绵的日子,路上满是稀泥,甭说拿东西就是空手行走都很困难。</p><p>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去县城参观展览,我们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去县城。我们黎明就从学校出发,走渠边,穿麦田,翻沟壑,要用将近两个小时才能赶到县城。中午参观完展览,随便吃口随身带的干粮,就往回返,赶到家里,太阳就要快落山了。</p><p>有一年春节前,生产队派父亲赶着大车去60里外的万荣县完泉给社员购买春节用的萝卜。原想来回两天就足够了,但是由于道路狭窄,同行艰难,绕行了很多冤枉路,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把萝卜拉回来。</p><p> 这就是家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不仅阻碍了乡亲们的出行,更主要的是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家乡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最大障碍。</p><p>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大力提倡要致富先修路,从县城到我们家乡修了一条乡镇砂石公路,新建的道路有5米宽,路基用料姜石铺垫,路面铺上砂石,路不仅宽广平缓,也改成了直道。1996年,河津市播出转款,将原砂石路扩建成柏油公路了,2003年,河津市实施村村通,通往各村的道路也硬化成了水泥道路,多年来的出行难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2017年,乡镇公路和稷西路进行了扩建改造,如今通往河津市区的道路宽敞平坦。</p><p>我们村南有稷西公路,向西距209国道有4公里远。过去去市里,因为没有通村公交车,需要步行一个小时或“打的”才能回村。1999年,河津市实现了全市乡村全部通公交车。我们这条客运班车线路的公交车,就从我门前过,20分钟一趟,去市里半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方便快捷,结束了我们村一直没有通村客运班车的历史。这是可以载入我们村史册的大事,成为上一辈人想都不敢想、我们这一代人梦想成真的大喜事。</p><p><br></p><p> 家乡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改革开放40年巨变的印记。乡亲们在家门口坐着公交车去市里,不仅仅方便了出行,更主要的是拉近了城乡的距离,更便捷地传递着城乡发展信息,为家乡为农村注入了城市文明元素,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公交车从门前过,满载的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望,承载着乡亲们奔向幸福的明天。公交车里,溢出的是欢笑,飞出的是幸福的歌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