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家长和孩子都度过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漫长假期。随着疫情的延续,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一些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接受着考验。</p><p><br></p><p> 超长时间、超近距离的朝夕相对,让家长和孩子冲突增加。孩子居家隔离没有了在学校时候紧张的学习氛围和高强度的测试,学习效率很难保证,缺乏对电子产品的有效管控,迷恋于网络和游戏,浪费大把时间,学习态度懈怠,在一旁的家长怎么能不感到焦虑呢?</p><p><br></p><p> 本期家长课堂将带领家长们共同学习如何应对疫情期间居家孩子的心理问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课程主题</b></p><p>家长如何应对疫情期间居家孩子的心理问题</p><p>识别孩子情绪行为背后的意义</p><p>学会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及行为</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分享嘉宾</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郑汉峰</b></p><p>重庆二十一世纪家长教育研究院研究员</p><p>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催眠与健康行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重庆市心理学会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p><p>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青少年儿童心理科主任</p><p>重庆医学会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组委员</p><p>重庆市医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组委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视频版内容请复制链接观看</b></p><p>https://v.qq.com/x/page/l0932btnspm.html</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字版内容较长,请各位家长耐下心来,认真学习。</b></p> <p>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和家长们:</p><p> 大家好。我是郑汉峰医生,我是一名青少年儿童心理科的专科医生。做这个行业很多年,所以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日常的工作里接触到的一些东西。</p><p><br></p><p> 那么今天一个主题就是关于孩子的情绪的,其实也是关于家长的情绪的一个主题。其实现在我们的家长都遇到很多的问题,就是在带孩子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些孩子怎么就跟我们以前不太一样,好像都不太听话。</p><p><br></p><p> 有些孩子怎么就不那么听话,有时候总是跟我们反着干,尤其是这段疫情的期间,咱们学校没有正常的到校上课。我们很多家长也是没有上班的。我们发现跟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很长,朝夕相处。在一个小的空间里边会出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发现孩子怎么这么多的缺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天天相处的时候发现孩子有好多缺点。那么我们今天就讲一讲这些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表现。</p> <p> 那第一部分讲这些孩子的表现。我们会看发现这些孩子的生活上会有一些问题:第1个,生活没有规律。他们会黑白颠倒的睡懒觉。你看到晚上不睡,白天不起来。有一部分孩子不是那么听话,他总是不太爱听我们的。我们让他睡觉了,他还要玩、还看电视、还有打游戏、还要做其他的事。或者是他什么都不干,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尤其是有一些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有时候还将就他一点点,这种孩子就很麻烦!那其他一部分的孩子还有就是过度地去玩游戏。咱们小学的这些孩子好一点点,初中的更多一点点。那小学生也有游戏玩的也不少,我们可以看电视、看动漫、玩游戏。</p><p><br></p><p> 本来我们说好的就只能打一个小时游戏,或者看一个小时的动漫,然后去听听网课,或者去复习作业等其他的。但是发现有些孩子他说好的好的,然后他就去坐一坐,你发现他根本静不下来,听了听网课又出神了,东一下西一下的。其实他的人在听课或者在复习,但是他的那个心跑到游戏或者动画片里面去了。他根本就坐不下来,这些孩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特别麻烦。这是孩子的第2个表现,就是他难以安静,特别贪玩,过度地去玩了游戏。我们家长给他讲一讲,他很不耐烦,他的情绪会很问题,你发现这些孩子在居家的时候,他也很烦,在家里边脾气不好,很多孩子他不理你,一讲他什么他就不,有些孩子就闷着不回话,有些孩子还回怼你。就是你说什么他是都是对着干,有些孩子一看就瞟你两眼,就是冷冷地对着你,所以这种很麻烦,我们有时候给他讲好的时候,他也不听,歹说也不听。我们会担心这些孩子未来会不会发展形成一个不好的习惯。所以孩子情绪也不太好,有些孩子会很暴躁,有些孩子会感觉很焦躁,这就是这些孩子在家里边呆久了以后的一些情绪、一些反应。</p><p><br></p><p> 那最后一个,就是居家期间长期地关着,这些孩子是很好动的,他不能够出去享受美好的阳光、不能够出去玩、不能够出去交往,他的行为也非常麻烦,就是会退缩。这孩子你看会越来越懒,习惯越来越不好。然后他的这个行为会越来越不好,这些行为会让我们非常担心的。你看我总结一下,我们孩子在家里什么都想干,就是不爱学习,让他学习,他就很烦。你要是让他去玩,他还好,他还可以的,他就高兴。你一涉及到学习又不开心,那不学习就开心,这种家长也是束手无策的,这是孩子出现了这些行为。</p> <p> 那咱们家长也很着急,特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边。因为以前还好,我们跟孩子相处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因为我们要工作,特别是我们在朝夕相处的时候,不工作的时候,每天看的时候,我们会很着急,但是有时候觉得束手无策,那么我们会有很多很多的表现,我们看一看家长通常会有什么表现?我们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表现,有一些家长会很着急,马上就开始去指责他:你这个是不行的,你应该怎么样啊,要怎么样做……那一部分家长好像感觉还好一点,好像有点耐心,就会讲道理,把孩子叫过来,轻言细语地讲道理:你这个好像不行,可不可以这样做呢,可不可以这样做……给孩子慢慢讲,是两种不同的表现。</p><p><br></p><p> 那还有家长就看在眼里,不管他,这种也是有的。那么看到孩子的反应,一开始我们给他指责的时候,他还要听我们的。尤其是我们家里边有老人的,有婆婆爷爷或者外公外婆的,大家一起念,妈妈念,这个外公又念外婆又念,或者爷爷奶奶又念。一家人,就嘴巴就放他这个身上,这个眼睛也放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开始还可以,到了后边好像不行,有些孩子还对着干,有些孩子就是皮,嘴巴上答应的很好,他不做就是不做,或者当时会改一改,他后面就不动了,他又回到原位,就是他晚上的时候,我们说的是晚上想到千条路,到了早上就走原路。当然还有些孩子他当时也很好,醍醐灌顶的。他觉得爸爸妈妈讲的特别好,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特别好,他愿意这样做,有些孩子觉得自己真不好,我太不好了,我对不起爸爸妈妈,这孩子还要写日记,或者说什么,我今天做了什么,怎么贪玩,我不爱学习,我对不起爸爸妈妈,我以后怎么办,他也会这样,你看这个孩子也会。但是他过一段时间又回到原点去了。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他也是很认真的,也有学习感觉不错,定时地去听课学习。但是我们家长总发现孩子有哪点不对,我们总比较着急,其实我们很着急。所以我们家长会有一个行为叫焦虑,什么叫焦虑?就是对没有发生的事儿,还没有发生的事,我们会过分的担心。</p> <p> 我们有些家长会这样给自己讲,或者给其他人讲,就是孩子学习成绩我们也不太要求他,但是习惯要好,生活习惯一定要好,一定要按时起床,按时睡觉,总是按时吃饭,学习的时候哪怕也听不进去,也要坐在这个地方按时听。那要是你习惯不好,你以后回到学校怎么办?我们家长很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就是还没有开学,我们会担心孩子到学校以后就这种生活习惯,那你怎么早上起来的?你怎么坐得住?第二个担心孩子的品行问题,这个孩子怎么说谎,你怎么这么皮?你怎么这么凶,那你长大怎么办?你怎么去到学校跟老师相处?跟同学相处,那你以后走入社会怎么办?我们会担心以后的事,就这事我们会特别着急。</p><p><br></p><p> 有时候会忍一忍,确实忍不下来。那有时候也会去说,然后有时候还会产生分歧,比如说妈妈说你起床了,你开始学习了,爸爸说不要管他不要管他,孩子要自由发展,你不要去干涉他,你这个是不对的。所以经常我们家长会干起来是吧?这个爸爸妈妈会冲突,有时候妈妈还看不惯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就说孩子你们还要管我,你们就是惯孩子就溺爱,有时候这个爷爷看不惯奶奶,奶奶看不惯爷爷。爷爷看不惯爸爸妈妈,家里边一团糟糕,冲突很多,有些看不惯,还要说几句,有些素质高一点的就忍着,很不舒服很压抑。久了以后发现这个家里面气氛都不好,所以你看这些孩子,这段时间经常会跟我讲:郑叔叔,你看我爸爸妈妈又吵架了!</p><p><br></p><p> 因为我有至少几百个上千个孩子和家长的微信,他们有时候会找我,半夜找我,因为我那段时间也很害怕,我是我们地区的心理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的,那就很怕出问题。很多孩子出了问题,那我是不敢关机,昨天晚上有个孩子1:00给我发微信,这时候说我爸爸妈妈吵架了,我怎么办?今天早上他爸爸妈妈又给我发一个微信过来,我的那个孩子怎么办?我的孩子昨天晚上又情绪不好。我说这是恶性循环,所以孩子会牵动爸爸妈妈甚至整个家庭的神经,那么家庭也会把所有关注的眼睛放在孩子身上,一看就是恶性循环,就是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都很烦的,很苦恼。这就是我们居家期间的一个现象。</p> <p> 所以你看我们接着这个就会升级,那你会看我们都会干什么事儿,家长会干什么事,孩子会干什么事。这个时候家长就开始,不行了,特别着急,比如说一个妈妈对付爸爸或者对付这些老年人,下面对付孩子,你也就会越来越啰嗦。比如早上不起床的时候,你会很生气,快起来,叫一次不不起来叫第二次第三次。有些家长会把被子掀起来,这个孩子就起床气还会有点吵,他就起来以后还是很不舒服的。有些孩子起来以后,你让他坐着听网课学习,反正会走神,越来越着急,就会不断提醒孩子、不断地去强化。所以家长会越来越着急,声音会越来越大,语速会越来越快。</p> <p> 那再看看孩子,孩子会越来越皮,会越来越烦躁,会越来越学不进去,所以很多孩子他学不进去,为什么?因为他焦虑。这个时候你看焦虑它会传染的。焦虑,什么叫焦虑?刚讲的对没有发生的事会过分担心。在焦虑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包括大人和孩子有两个表现,第1个表现就是身体上的焦虑;第2个焦虑就是精神上的焦虑,也叫心理上的焦虑。为什么这样讲?就是我们如果在身体上交流的时候,我们会有时候头晕、头痛、注意力很差,很不好。比如孩子根本静不下来,学不进去,这就是身体上的焦虑,然后他有时候会心慌,会胸闷,还有些会食欲不好,会尿频,他上课一会就跑厕所了。</p><p><br></p><p> 所以大家想一想,你说咱们老师或者咱们家长们讲考试的时候,什么地方最打紧?考试之前和之后一定是厕所,为什么?大家很焦虑,所以这些孩子需要去排泄,他要去小便,大便。排出以后他就很舒服,他缓解焦虑,所以孩子会上厕所。你发现孩子频繁上厕所,这孩子一定焦虑,还有什么反应?食欲不好,或者是暴饮暴食,不断地吃零食。所以孩子在暑假寒假的时候,这段时间长的肥咚咚的。孩子过度吃零食也是一种焦虑,大家一定要记得。不吃东西也是一种焦虑。禁食可以缓解焦虑,严重焦虑的时候,一部分人他会走两个极端的。然后焦虑了以后,他会出现什么?抑郁,就是情绪很低落,精力很差。</p><p><br></p><p> 所以刚刚讲的身体上会出现一些焦虑,然后还有什么呢?还有腹泻拉肚子,还有孩子的手心会多汗,出现一些乏力,就是这样的。第二个就是心理焦虑。精神上的焦虑就很麻烦,我刚才讲的就是会出现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这孩子他会听课,根本听不进去。就是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边上网课或者做作业的时候,会不断动,很烦躁,他听不懂。没办法,他又必须做,所以老师也会发现在教室里东动动西动动的。就这个时候他很焦虑,注意力、认知功能很差,理解力也很差,这是精神性的焦虑,会心烦易怒,很暴躁。然后慢慢地会精力很差,然后还会出现一些疲倦,所以你看这个东西不仅仅存在于孩子,咱们家长老师也是有的。</p><p><br></p><p> 很多人说孩子有抑郁症,其实不是的,就是焦虑。这个焦虑每个人都有,尤其是在学校里边,这小学好一点点,到了五六年级要高一点点,到初中的时候到了一个高峰,高中的时候更高了,家长们也知道这事,那我们老师也会很焦虑。那焦虑,再往前走就是抑郁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孩子这个情绪,还有我们自己的这种焦虑是可以传染的,就是孩子会把焦虑传染给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我们家长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大家有没有试着看一看,就是你说话的语速越快,语气就是越重,语音越高,语速越快,这个时候你自己察觉一下就焦虑了,那么在焦虑的时候,我们有攻击性行为,对孩子对亲人讲话,我们就不太客气,就会攻击他们。</p> <p> 这时我们察觉一下,就是当我们语音提高的时候,我们身边的孩子或者我们的亲人,他们会不会语音也跟着高一点,我们语速快一点时候,他们会不会跟着我们快一点,我们重的时候他会重,你看这个传染起来,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让焦虑弥漫,那这种情况下对孩子是其实是不利的,也许我们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和语速。那你看我们这样发展下去,会发现这个孩子根本没用,所以我们会发现好说歹说都不听。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他没什么用,这孩子皮了,那我们有些家长还会动手打,有的这个家长还发现这个孩子越打越倔强!其实有时候对孩子过分的攻击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适当的教育是可以的,但是绝不能发泄情绪。</p><p><br></p><p> 我们看一看自己,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去指责,去不断地说,有时候还会动手去扇他几下,拿着东西打几下这种。其实有时候只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愤怒,表达孩子不听我们的,我们控制不了,它是我们那种愤怒和焦虑,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只是会让这个事变得更糟糕,很多孩子会给我讲,我记得我妈妈三岁的时候打我,三年级把我打得好厉害,我恨她。真有这样,还有人跟我讲,就是我妈妈打了我两年,有个孩子讲,他说我现在大了,我高中了,我要打我妈妈,我要打他5年,我要报复回来,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们要察觉对孩子的打是很慎重的,不是不可以打,但是这个打是一种管教的方式,而不是发泄我们情绪的方式。在我们很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动手。</p> <p> 打孩子,就是我们跟他商量,你错没有,他错了该打。然后那个时候我们要很平静,如果我们很愤怒的时候,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骂不要打,那个时候我们干什么?第一个,我们退出去花个几分钟做一下呼吸,这个如果有机会给大家讲一讲,我们怎么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过几个小时、过一天,我们再把那个事记下来,给他翻老帐。你说昨天你什么事干得好不好,这孩子其实知道的,每一个孩子即便三岁的孩子,他是明白是非的,就是他做错了,他知道的。但是,他其实很接受爸爸妈妈对他的批评,但是他接受的是这个内容,他并不接受你的态度。如果我们的态度不太好,带攻击性和指责性的,那个孩子绝不会接受,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一定记住,我们讲什么并不重要,但是我们的态度和语气和语调才是孩子是否接受我们的根本。</p><p><br></p><p>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其实包括我们如果有老师的话,老师们也可以听一听,其实你看我们对孩子要管和教。在管教的方面,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是专家,你们教过好多的孩子,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每位爸爸妈妈你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但是有时候会束手无策,为什么?老师很痛苦的,一个老师,你要管几十个孩子,就讲班主任,你都管得很头疼,这孩子打也打不得,骂凶了也不行,家长和老师有冲突,有些家长表面上不说背后很不舒服,有家长表面上也不舒服,背后也不舒服,还有攻击老师的。孩子只能家长教育,不能老师教育,老师也很焦虑,就很担心孩子,那家长也很焦虑,为什么?我们家长你看根本就管不下来这些孩子。所以我们要形成一个叫管教的同盟,这个同盟是什么?就是老师和爸爸、妈妈达成一致,其实我们想一想,很理解老师。他一个人管几十个,你看你们一家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么多人管一个孩子都管不下来,人家老师要管几十个,所以老师她不可能做到孩子是唯一,但对老师来说是几十分之一。在老师的这个漫长的职业生涯里边,几千几万分之一他做得很好,他已经很尽力了。所以老师是很受尊重的。所以其实我也是老师,我还是大学客座教授,我替老师讲讲话。但是爸爸妈妈也是很不容易的,爸爸妈妈只有这一个孩子或者最多两个孩子。我们没有更多的去管理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其实这个我们需要慢慢地学习,慢慢地成长,所以我们家长也要学习。</p><p><br></p><p> 那接下来咱们讲点干货。怎么去对付这些孩子?那不叫对付,其实叫什么?怎么去跟孩子打交道,让他更快乐地成长。那第一个我们要知道我们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刚讲过我们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那什么时候该去教训他呢?怎么管着他?那每个年龄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说我们教孩子的时候,一两岁的、三四岁的孩子怎么样?一般的我们孩子会形成一些特点,叫这个时候叫口欲期、肛欲期,什么意思?就是它会满足一些需要,比如说我们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含着妈妈的这个乳头?是因为要满足他的口欲,没有乳头的时候,要含一个什么奶嘴。这个时候没有充分满足,孩子长大以后就不断地会去吃零食,他不断地会满足他的口欲。</p><p><br></p><p> 再往上边走孩子怎么样?我们看一看,这孩子一般小时候的一些创伤,会让孩子长大以后的一些行为固化下来。一般来说,我们的孩子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习惯,叫青春期,那么很多习惯和行为,要在这个青春期之前就养成,小学是特别好的。所以我们小学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行为,更多的是少讲道理,多讲行为,就很简单的去做。道理太多,他听不懂,听不进去的。就是这个事可以做,这个事不能做,那么就奖励。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怎么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带着孩子去坐地铁、坐轻轨或者坐公交车,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他喜欢什么东西?如果他很有礼貌,会让老人坐。这个时候你要表扬他:孩子你真乖,你很懂事,你好有礼貌。这个孩子很开心,然后到了小学就不行,小学的话过了时候他觉得很尴尬,怎么样?小学时我们就点个头,说做这个事儿是挺好的。所以你看我们如果初中你就不能当众表扬,他会很尴尬,你可以给他眼神就是点点头、暗示一下,他觉得特别好。所以小学那个时候怎么去表扬他,那我们有一个办法就是表扬这个事儿不要表扬他人。</p><p><br></p><p> 所以如果孩子在家里边,我们要发现优点,改正缺点。居家期间很焦虑的时候,比如说他家里边听网课,昨天他听了没完成,这个走神你会观察他,今天他做的特别好,他完成了以后你怎么样?你表扬他,这时候你说真好,今天作业完成了特别好,今天比昨天好,你作业完成得真好,有进步。就这样,你不要说你多乖,这样是没用的,那明天你不要再表扬作业的问题,你说你找了他东西,你不断去表扬他的这些行为,不要表扬这个人,这叫正性强化。孩子特别喜欢正性强化,因为每个孩子希望被家人被老师、被同学积极地关注,他的行为会被强化,就是强化好的行为,所以其实孩子很多是夸出来的,绝不绝不是骂出来的。</p><p><br></p><p> 要是孩子比如说他听课听不进去怎么办?如果这个孩子在听网课的时候,或者很烦,打游戏的时候,他不能够去制止的时候,你怎么办?那么我们就轻轻地给孩子讲一讲,就是我们在孩子打了游戏以后,比如这一局结束以后,那么我们会让他充分满足以后,我们跟他讨论一下,就是你问问他,你今天游戏是打的人多,这孩子那个时候打完了以后,他肯定说是呀或者说不多呀,都会说。那你说那咱们是不是要开始要养成一个习惯了,你给孩子签订一个合同一样东西,给他讲一讲,就他自己承认,然后他把它写下来,白纸黑字,然后我们开始落实。但是有一个问题,一般的孩子他遵守不了。那么在他不能遵守的时候,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家长一看这个孩子,你不守诚信,你没有信用。这个时候家长会很焦虑,我们又会去讲道理,他越烦。这可怎么办?比如说打游戏,他说一个小时,结果他打了一个小时15分钟,这个时候可以的,你提醒他就可以了。他如果还要打你就退出去,等打完了以后,比如第二天或者过一个小时你跟他谈这事,他知道自己不对的,他控制不住。然后说你那这个东西怎么办?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控制一下?然后你看这个孩子他自己知道自己不对,但是如果去关电脑,这些东西比较极端的,会让孩子很愤怒,大家记得就是讨论式的,然后慢慢来,循序渐进地来控制他的欲望。</p><p><br></p><p> 那有时候为什么孩子不会听你的?是因为孩子在观察你,其实我们有时候讲还不如我们给他做示范。比如说你要去让孩子觉得他玩游戏、手机太多,我们看一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去玩手机。我们很多爸爸妈妈,我们不允许孩子玩,我们自己在玩,孩子经常会给我讲,她说你看爸爸妈妈,他们要求我做,他们都做不到,他们还不是要玩手机,你看他们一到家就捧着手机看电视,玩玩微信?他们玩的时间比我多,凭什么他们能玩我不能玩?就有些孩子跟爸爸妈妈都不会讲,甚至他们还在观察老师。真是这样,之前有一个孩子,就是重庆一中的,跟我讲,他说我的老师跟我们讲多少,他自己做不到,我凭什么听他的。所以这孩子她很聪明。你们记住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我们我们的爸爸妈妈,包括我们的老师。</p><p>所以有时候我们去做示范,比说更有用,比如说你要孩子不打游戏,你说今天爸爸妈妈也不打了,你说咱们一样,我也这个时候你看到了,那个时候到晚上9:00时候,咱们手机可不可以都交出来,咱们都不玩了,爸爸妈妈陪你聊天,可不可以有时候我们给孩子建立点亲子关系?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忙,我们觉得自己很累。其实有时候我们抽一个时间,大家都不干什么事,把手机都交出来,咱们一起来聊聊天一起来看一部动画片。就这样,或者一起来来读一读书,这种的话孩子会特别开心,因为他在看你怎么做,如果你都可以放下手机,那么他也可以放下手机游戏,他也可以去学习。</p> <p> 所以我们现在讲一个人培养孩子,要有智商、情商。其实我们更重要的培养孩子的叫什么?心智化水平。这个心智化水平首先要培养我们自己,孩子在观察我们。每一个孩子会活成爸爸妈妈的,在孩子的身上有6个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跟谁待的时间更长,那么就更像谁,那么基本上爸爸妈妈的基因更多一点。所以其实你们的孩子是镜子,他做的事其实在模仿你们在做,我们在否定愤怒的时候,我们看一看自己是不是身上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察觉,所以更重要叫心智化水平。就是我们一个人察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察觉别人心理活动能力。我们培养起来,我们就适当给孩子一定的心智化水平,这个会让孩子以后,说白了比什么都重要,比智商情商还要好,会让他以后更好的发展。</p><p>所以在这段时间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焦虑,首先稳定自己,然后循序渐进的。我们的骨子里边跟孩子要尊重他,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我们总会觉得孩子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打可以骂。他们都不懂事,其实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现在孩子都很聪明,智商非常高。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他们懂的东西远远超过以前。所以我们要敬畏,跟孩子打交道的时候,除了这个教育他,要敬畏,尊敬和畏惧一些东西,敬畏这段感情,敬畏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就是爸爸、妈妈、孩子的关系。我们不能放纵自己,在孩子面前我们就是要谨言慎行的,不能够太放纵自己,这个是一定要记住的。</p><p><br></p><p> 我们想一想我们培养的孩子,很多孩子给我讲,跑到我的工作室来治疗,就是说我以后绝对要考到外地去,我不就在重庆。为什么?我以后就不想跟爸爸妈妈在一块。我们老了就不管他,他们就是我的提款机,我反正以后有了钱我就不再回来,不跟他们来往,我躲他们这不就行吗?我们这样的孩子培养出来,他在国外读个哈佛,读个麻省他20年都不回来,你养个孩子干嘛?就是仅仅还是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的孩子在哈佛在北大,其实孩子给我们的陪伴更重要,所以我们其实更多的要建立一些亲子关系,这个亲子关系是我们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有效的陪伴。</p><p><br></p><p> 重要的事情讲两遍,我们给孩子要他需要的,不是我们需要的!有时候我们会领着孩子在前面走,有时候我们会扮演一个角色,在他身边陪着他走,陪伴他长大,慢慢长大。有时候我们在后边慢慢推着他,我们总是要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我们让孩子觉得他比我们能干,这孩子才有信心,你越说孩子不好,他越不好。我们会说你懂得好多呀比我们懂得还要多,他干了一个事好厉害,你可不可以给我讲一讲?这个我不懂。这孩子会很开心给你讲,那个时候这个孩子他特别喜欢你,这个亲子关系建立起来,然后他觉得自己很能干,他会越来越有信心,孩子有了信心,学习不是问题,做什么都不是问题,没有信心什么都是问题。所以我们要树立孩子的一个信心,这也是爸爸妈妈要做的一个事儿。</p><p><br></p><p> 那最后当我们都不能做的时候,比如说这个孩子他就是静不下来,他比一般的孩子有一点不同,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下,有些孩子有点不同的,特别闹,他上了课就坐不住,他总是干扰人家。现在很多孩子大脑的发育有一些问题,可能要慢一点,有些稍微多动、神经物质紊乱,这是一个神经科学的东西。爸爸妈也去都觉得这个时候怎么办?求助专业人士,大家讲一定要带来看一看,一定要到医院去看一看,就让我们这样医生看,青少年儿童专科医生去看一看,我们给你评估一下,我们有很多办法来做的。现在很发达这些科学,我们比如说我们青少年儿童心理科医生,他不仅仅说是开点药,不是这样的,我们有很多办法。</p><p><br></p><p> 好,我们走几步,第一步我们可以家长要学习,比如说我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研究员,那这个里边全是教育专家,我也是之一,还有很多更厉害的专家。北京的、还有国外的,那么这个可以听听这种课,多听这个课,我们要学会怎样做爸爸妈妈做家长,我们和家长也学会一些方法去打交道,那么我们处理不了的时候,我们就求助于专科。</p><p><br></p><p> 最高的就是叫真正的心理医生,不是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医生、心理科医生。比如说注意力不好,我们可以协助注意力的训练,我们会用其他的科学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论上来说住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基本上是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改善注意力,我们要做很多很多的方法,医学的干预,所以如果这个时候不行,那大家看这个医生。专业的事儿给专业的人干,大家一定要记住,着急是没有用的,于事无补的。</p><p><br></p><p> 那做个总结吧!就是第1个我们其实爸爸妈妈,在这个孩子不太好的时候,那么我们要察觉自己是否很焦虑?这个时候的方法是否好?我们首先要缓解自己的焦虑。第2个要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去跟孩子打交道,要尊重他,尊重每一个人。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分歧,然后我们还要去真正地陪伴孩子,跟孩子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他,听听他讲什么。跟孩子在一块,不要总是我们讲,我们要听他讲。听听孩子讲他的故事,讲他在学校的一些故事,讲他的一些感受,慢慢的听我们少讲,有时候听更重要,还是需要我们倾听的!</p><p><br></p><p> 要更多的给孩子做示范,多做给孩子看,少讲。然后我们要最重要是陪着孩子去慢慢地长大,其实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孩子,感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没有孩子的时候,我没有这样的快乐。所以这个孩子会陪着我们慢慢变老,那么我们也会看他慢慢长大,总有一天他会过来照顾我们,照顾我们的心理,会给我们更多的关怀。那个时候我们也成了孩子。他们会想因为他们从小给了我很多的爱,所以我们更多的把爱给孩子,而不是把愤怒给孩子。我们要对抗自己的焦虑,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爱。</p><p><br></p><p> 我们要给孩子他需要的爱、陪伴和鼓励,真正的去爱,然后我们要感恩孩子,一路陪着我们走过去。其实孩子也会感谢我们给他生命,给了他教育。所以每个孩子是爱父母的,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只是大家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所以最后要送给爸爸妈妈们,也许还有老师们,就是我们慢慢地陪着孩子,有时会领着但更多时候陪着孩子一步步长大,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地看着风景,快乐健康的成长。</p><p><br></p><p> 最后我想祝福我们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祝福这些孩子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那么也祝福我们在这个疫情期间,大家也要保重自己。冬天已经过去了,阳光慢慢地已经回到这个世界上来,那我们更加向着阳光、幸福、快乐成长,孩子也幸福,我们自己也要幸福。最后谢谢大家,祝大家愉快。希望有机会再给大家做一些交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天的课程您是否有所收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所感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欢迎各位家长留下您的感悟与思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与方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文末留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言内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级+学生姓名+爸爸/妈妈+育儿锦囊实操感悟</p> <p>编辑:乔云云</p><p>审核:温 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