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专家讲座:</p><p> 主讲:王星星,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员,儿童情商教育金牌讲师</p> <p>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p> <p>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点表现在它的启蒙性。有句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养成的性格习惯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家庭环境的好坏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上起到定势作用,电影《宝贝计划》里有句台词:“三岁看一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p><p> 孩子接受新的价值观时,也总是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作比较而选择性的接收、对照,从而建立新的价值理念,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思想的“过滤器”。</p><p> 乐事与人分享,喜悦双倍,难事找人分担,痛苦减半。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体现了其感染性。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也会传递给身边的人,并与其产生共鸣。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p><p>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子女间的情感体验当然也是无时无刻的。家长的兴趣习惯,常常也决定了子女的行为举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时,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p> <p>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需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摸索,没有终点和方向。失去了方向的学习,孩子就很难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会为寻找最适合的学习途径而努力了。一位教育学家曾指出,人只要还在成长着,他就必须从一个目标走向下一个目标,没有了明确的目标,他的学习和成长便会停滞。可见,帮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p> <p> 1.明确现状帮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家长首先要详细分析孩子的学习特点,是善于记忆,还是遗忘太快;是做题认真细致,还是经常粗心大意;弱点在哪里,长项又有哪些;哪些学科掌握的较好,哪些学科还有进步的空间。</p><p> 2.尊重孩子让孩子明确了学习现状后,家长不要忙着立即给孩子提要求、定计划、列目标,先耐心倾听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心目中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因为学习目标是给孩子定的,目标定好之后也需要孩子来具体实施,所以要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启发孩子自己确立学习目标!</p><p> 3.切实可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后,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了。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是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基础和能力,尽量从孩子的实际水平出发,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激发起孩子的内在潜能,切实可行。</p><p> 4.分解目标在帮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善于指导孩子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脚踏实地向前迈进。如孩子做题太粗心,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改好,而是先让孩子达到一个小目标,每次错题不超过三道(具体数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孩子达到这个小目标后,再要求孩子每次错题不超过两道,以此类推。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这样,孩子每前进一小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强化他的自信心,推动他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p><p> 5.及时鼓励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一个小目标时,家长要及时鼓励、表扬。让孩子知道,自己一个个的小成功,一点点的小进步,父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他(她)的成长进步高兴和自豪。孩子在父母的这份亲情的关爱中,会感到在自己学习的道路上并不孤单,父母会一直陪伴着自己,孩子会更容易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信心和动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喜悦。</p><p> 6.坚持到底帮孩子制定好学习目标后,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目标的落实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目标的达成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是已经上了高中了,你也不要期望孩子能自觉遵守约定。所以,在每个学期中,父母对孩子学习目标的督促、检查是非常必要的。</p> <p>二年级(3)班 家委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