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月17号我们接到前往湖北武汉支援的通知,心情有点沉重,担心家人不能理解。还好我告诉家人后,家人知道我要去的决心,理解支持我,千叮嘱万叮嘱要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19号我们在医院整装出发。</p> <p>到了武汉,首先是天气的变化,很冷而且带有点小雨,不过还好队员们都已备好衣服,车辆把我们送到武汉市武昌区汉街的一家酒店,一路上整个武汉市街道都没有人,车辆也只有应急车队,远不是以往车水马龙的场景,这个城市真的病了,需要我们的救助和护理来帮助她康复。</p> <p>在酒店我们认真培训了五天,终于接到加入浙江重症护理队前往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支援信息,25号早上,我们就搬到鑫宝来酒店,和浙江队住在一起,稍微收拾后,26号便开始下科室战斗了!</p> <p>领队们不怕我们技术跟不上,最怕的是我们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接的是危重症(ICU),这不像其他方舱医院,尽管辛苦,面对的是清醒病号,容易交流并可以得到病人的认可,我们在重症ICU面对的病房很密闭,进去一开始都会迷路找不到出口,里面躺着的都很严重,随时可能走人,我们要全力与死神去抢人,尽最大努力去抢回生命,心电监护,CRRT,ECMO,呼吸机等因为病情不稳定,滴滴嘟嘟轮着报警,病人身上的管子又多又复杂,随时都有滑出等各种危险,我们随时要检查,给伤口换药,输液泵注射泵几个一排下来都在输抢救药,做的任何处理还要写出完整的记录,四个小时一个班,每小时每分钟都在与时间赛跑,尽管如此,还是会有遗憾,挽回不了一些生命,令人伤感!</p> <p>刚开始上班,不是ICU专业出来的队员们,有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反应,特别是面对一堆复杂仪器更是一头雾水,重重压力,亚历山大。我们几个虽是ICU专业出来,能看懂各种仪器设备,原理一样但用法不一样,还得从头再来熟悉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运用。戴的口罩穿的防护服恨不得把自己闷到窒息,有时候不得不用口呼吸,进去不到两个小时,护目镜就开始起雾,蒙蒙的看不清外面,虽然里面只穿了洗手衣,外面温度也只有6°,但我们在病房里面闷出满脸通红,还闷出痘痘,汗水从头到脚,浑身湿透,还有可怜的耳朵,被松紧带勒的痛到没知觉,下班出来,脱下口罩的那一刻,感觉自己一下子活过来了,大口大口的呼吸新鲜空气。</p> <p>有个阿婆,令我印象最深刻,刚下科室时候,由于用很多镇静药和在插管,整个人一直都在昏迷当中,当时大家都以为阿婆挺不过来了,但是,她很坚强,没有让我们失望,奇迹出现,经过多天的拉锯战,阿婆各项生命体征越来越好,终于拔管成功!两天后阿婆完全清醒,大家欢呼雀跃,我们很高兴的像家人一样给阿婆做一些肢体活动,喂饭,聊天,转到普通病房后阿婆跟我们发来感谢短信,说我们小小的年纪,在家里都还是被疼爱的孩子,在这么危险时刻,能逆行出来救人。很是感激!记得阿婆出院时紧紧的抓着我们的手,久久才舍得松开。下班回来的路上,想到阿婆,就觉得很值得,很高兴,还有几个病人在我们来支援的这二十多天里,病情得到好转,转到了普通病房,尽管多辛苦多么危险,每转一个去普通病房,我们都觉得很有成就感,很值得我们去付出。</p> <p>国家,政府,酒店他们把我们照顾得很好,一日三餐,营养搭配,按时送,厨师长很负责任,每餐都跟我们要反馈,想吃什么有什么需要尽管提,每个队员生日可以提,酒店会送长寿面和蛋糕祝福!感谢武汉人民!</p> <p>当然我们是来支援来帮忙的,不是来享受,有什么用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国家捐赠一批又一批生活用品,吃的用的基本都有,因为我们是海南团队,怕我们冷不耐寒,好心人士和公司捐赠冲锋衣羽绒服鞋子,我们没有一个感冒。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跟我们住一个酒店,不管白天黑夜不敢睡太深,手机调最大声随时待命,一到点为我们开好车门,比我们还着急,也要每天安全的把我们送去接回。护长和队长更是辛苦,像我们的父母,处处担心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受委屈,每天下班回来顾不上休息,瞻前顾后为我们奔波。</p> <p>海南的政府和医院到家里慰问,每周六送菜,给我们家人报平安,这一切后勤保障工作真的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很安心全心全意的在前线与病毒做战斗。</p> <p>每次家里人问候,我都会忍住思念对他们说我很好,吃好喝好住好,哄他们开心,生怕他们过度担心。</p> <p>3月17号开始,因为疫情得已好转,方舱和一些其他定点医院,把病号往我们十家医疗较专业的定点医院送,海南第二,三,五批的医护人员得已安全撤离回家,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心动,可是作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我们是危重患者最后的保护站,我们不能走,要与武汉医护人员一起战斗到最后,同他们一起清零,还武汉一个安全的家!</p> <p>等疫情彻底结束,我们定会好好拥抱,定会记得一起奋战,相互扶持相互帮忙的日子,熬过这段时间,相信我们日后意志会更加坚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磨炼出武汉意志,中国意志!中国必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