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战役当前,假期延长,看华小教师足不出户,一书在手,别样抗疫!👍👍👍👍</p><p><br></p><p>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从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更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有更多的东西东西教给孩子们,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为了保证知识之水常青,常读书便是我们制胜的法宝,而我们学校的这一群读书人真真让人敬佩啦!</p> <p>黄丽老师是个心细谨慎的人,她的笔记详细认真,一定从中收获了不少的感悟。她在读书笔记中这样说道“任何书籍都不能带来好运,但它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我们的眼中,你本来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但我们相信读书能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读《正面管教》有感 </p><p> 华庄小学 席明印</p><p>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正面管教》,这本书出自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博士,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 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中反复强调:正面管教,是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书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讲解了家长和老师为什么必须这么做的深层蕴涵,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孩子的错误行为背后的信息,该怎样采职最有效的应对方法。虽然这本书还没读完,但是依旧让我获益匪浅。的确,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本书教给我用另一个角度和方式与孩子交流。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若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如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书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给我们老师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方法,对待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们,老师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把握时机,及时赞扬鼓励。就事论事,坚持原则。鼓励也要爱的衬托。总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断的学习与思考,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慢慢感受与改变,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教育。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p> <p>假期共同读一本书 ———《正面管教》阅读感悟 </p><p> 华庄小学 李巍 </p><p>“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告诫人们,人生不能止步于此,通往光明之道还有很远很远,南阳市六小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利用寒假两校教师手拉手,促进阅读,提升教师素养,六小向我们推荐了美国简•尼尔森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通过学习,我感悟颇深。初读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理论性太强,枯燥无味,但实际并非如此,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要与孩子一同成长,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学会改变自己,教育中培养孩子自主、责任、合作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生活技能,传统的管教方式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怎么说?我们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比如说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受,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东西用于将来?等等。这样避免权力之争,且能够营造一种互相尊重,责任承担,充满自信的氛围,这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第二,孩子出现错误,需要用鼓励的方式来弥补,面对孩子,你首先要用期待、欣赏的眼光看待它,而不是歧视。行为不当的孩子,此时没有归属和安全感,所以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一旦他们被理解了,就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书中还多次强调惩罚,虽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的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有体会。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不爱完成作业的孩子,不听劝告,家长无助,刚开始采用说教形式,效果明显,能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会习行为效果渐渐不如以往,于是我采用奖赏,鼓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班上变得自信,这种方法行之有效,效果不会因为次数增加而消减,我认为每一个调皮的孩子都不是差生,仔细回想它们各自的表现,似乎都能从中找到了答案,找到问题的所在,正如医生治病救人,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另外,家庭每周召开家庭会议,会议内容讨论本周每个人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讨论下周活动,调动孩子的兴趣,一起玩游戏等等,孩子主动性会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会议要有主持人和秘书,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在睡觉前的折腾原因是,因为他们能感受到父母总想摆脱它们,因此,家长们应该花几分钟的时间分享彼此的快乐,让孩子说一说,这一天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非常有助于使孩子得以满足。另外给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点就是与孩子学会合作,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分别是,一表达你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二表达同情,而不是宽恕,三和孩子分享你的真实感受,四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一种合作的气氛,对于交给孩子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根本,如果孩子有了能力,他们将极大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把这些给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和他们相处时,以你的行为为他们做出表率,因为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在此,我非常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让我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也非常感谢六小给予了我如此优秀的平台,供我成长。在今后,我相信我一定会将此书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实践中,给自己加油充电,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p> <p>丁亚争老师的读书心得😃</p> <p> 读《正面管教》有感</p><p><br></p><p> 郭艳菲</p><p>《正面管教》这本书,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放假前六小老师送来了这本书,回到家后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通读下来,果然让我受益匪浅!</p><p>作者定义正面管教用的是数学中的公理定义法,即以下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就是正面管教:是否和善而坚定;是否给了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是否长期有效;能否培养孩子良好品格。</p><p>在这本书里,作者以阿德勒的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大量例子,说明怎么才能做的正面管教,作者作为“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教会了大量的家长、老师正面管教的方法。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p><p>一、和善而坚定</p><p>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和善而坚定。如果熊孩子让你气得火冒三丈,这时你就要暂时退出冷静一下。人生气时是很难做出理智的决定。我觉得这里可以用在《非暴力沟通》中学到的四个步骤“描述一个事实;说明自己的感受;解释原因;提出自己的要求”。千万不要说“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你说了一万遍都没用,孩子可能不会当回事。怎样要让孩子重视,就要说的下一条: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问题。</p><p>二、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p><p>本书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如何用开班会和家庭会议的办法,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法肯定是满足正面管教的四条公理化定义的。首先,你只有做到和善而坚定才能让孩子们和你达成共识;其次,让孩子们参加解决问题,而不是处罚和说教,带给孩子价值感和归属感;再次,孩子自己想出的办法,他也愿意长期遵守;最后,能够培训孩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品格。那问题来了怎么做的到呢?</p><p>三、大人该如何做</p><p>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可能有的四种不正确的行为及其正确处理方法,其次要改变以前靠吼、靠打取得短期效果的方法,按本书中所讲的解决问题的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比如鼓励、具体指导、自然后果、家庭会议、班会等等;是啊,教育孩子需要忍让,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尊重。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不能一味的生气,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出犯错误的原因至关重要。</p><p> 在以后的教学路上,我先做好自己,并且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彼此尊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那么我和孩子们的相处一定会充满爱和快乐,促使我在道路上始终温柔而坚定的走下去。</p><p> </p> <p>王燕老师,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她的笔记也像她的为人一样细致严谨👍👍👍</p> <p>一笔一划是你对工作最认真的样子;一撇一捺是你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毕春静老师不善言辞,但她却总能让我们看到她默默耕耘的影子。</p> <p> 《正面管教》读后感</p><p> 杨景丽</p><p><br></p><p>在今年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其英文名字为Positive Discipline,直译为积极的纪律。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家长管教孩子的实例和老师管教学生的例子,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经常因为孩子多次犯同样的错误而生气,因为她好像没有责任感而深感苦恼,因为她无端的胡闹而心烦。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缠呢?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让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孩子之所以缺乏责任感,是因为我替她做了很多,从而就剥夺了她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她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我的照顾,或者她“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我总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给予她的更多是说教、叱责,让她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她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惩罚中,孩子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她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我发现孩子总是在我特别忙的时候来烦我,让我陪她,以前我一直认为她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不懂事,不理解妈妈,但是简·尼尔森却告诉我“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这样做只是在寻求我对她的关注。而她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来获得家长对她的关注。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要正确解读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她是想寻求过度关注,还是寻求权利,亦或是为了报复,为了自暴自弃。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要把这一错误行为看成一个密码,并且问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要践行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最终赢得孩子和我们的合作并让孩子学会关注于解决问题。正面管教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质,在班级管理和处理突发性课堂事件中,也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想起来我上学期处理课堂上一突发情况时,歪打正着用了这种方法。当时,我正在上课,有一女生突然从后门进入,连招呼也没打一下。按照常规做法,我应该让她站在后面,也可以当时就批评她。可是,当时,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她为什么来迟到了?她高傲地昂着头,“某某同学流鼻血了,我去给她送纸了!”声音很大,一脸的挑衅!我想在她心里,帮助同学是值得肯定的行为,她不认为自己来迟到是不对的,更不会认为自己不打报告就进教室的行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要想让她意识到她的错误,必须先让改变以往的做法。我真诚地看着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平静地说,“你能帮助同学值得表扬,但是,老师希望下次你如果迟到的时候,能从前门进入,跟老师打个报告。这是应有的礼貌和尊重。”她没想到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吵她,还肯定了她的行为,低下了头,“老师,知道了。”她态度的改变也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正是因为老师的态度的变化,给学生的心里感觉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才会导致她态度的转变吧!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如果我能坚持“坚定与和善”并行,在以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也积极地应有正面管教的方法,一定能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感谢《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让我在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上迈出了第一步。感谢南阳市六小假期送给我们的这本书,让我不仅充实了假期生活,也充实了我的思想。相信我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p> <p> 《我的读书笔记》</p><p> 白艳</p><p> 教师招聘考试学习的时候,知道了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及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当时想着做一名合格得老师,一定得找机会把这本书细细读了。后来成功上岸,踏入校园,走到陌生的岗位,忐忑和紧张的心情,使我暂时忘记了苏霍姆林斯基。终于在2019年这个特殊的超长寒假,重新将目光投向苏霍姆林斯基,向大师学习让我有了巨大的收益,也因此明白了自己近两年来在教师这个行业偶感迷茫的原因。</p><p> 我集中阅读了前五十条,最大的感受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源于他抓住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最好条件让学生去阅读,大量的阅读,不断地阅读。他说:学生如果没有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就谈不上顺利地学习。又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能够更顺利完成任何作业。是的,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之所以觉得学生难教,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欲望低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不注重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广泛的阅读。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这告诫我在从今往后的教师生涯中不管走到哪个学校,无论碰到什么学生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想方设法让他们阅读,要收集图书,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于强迫学生去阅读。</p><p> 苏霍姆林斯基不但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什么,如何阅读方面也有很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在正式开讲一个新知识点前,比如历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必须让学生事前阅读历史课外书,使他们了解历史的广博与复杂,内心中有未解开的谜团。“学生对周围世界不懂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就表现得越鲜明,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知识敏锐性高自然在老师给他们答疑解惑的时候注意力就越集中,效果也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在让学生刚开始接触阅读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接触阅读的时候,必须要让阅读的材料有趣、短小而富有思考性,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有思考。他并不强调一个学生想要数学成绩好就得读与数学相关知识点有直接联系的书籍,而是看重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能够迁移到数学中来,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甚至是其他科目成绩的目的。为此他给学生编制集合了200个有趣短小而富有思考性故事的书籍,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p><p>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给学生一游泳池的水,老师自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这个源头活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p><p><br></p><p>1、老师在让学生阅读各类书籍的时候,自己更应该加强阅读,每日坚持不懈的阅读各类书籍,进行思维体操训练。要阅读教育学著作,阅读青少年心理学著作,阅读专业领域内的书籍,阅读专业领域外的书籍,总之包罗万象,片叶只花皆可伤敌于百里之外。</p><p><br></p><p>2、老师要坚持写教育日记,每天笔耕不缀,在写教育日记的过程中反思、总结,积累自己宝贵的教育财富。思多远,方能行多久。</p><p><br></p><p>3、老师在新一学期的工作前,必须事前就做好计划,有提前量。其实每个学期前要有总体计划,每周前要有计划,每日前也要有计划,养成凡事有计划的好习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避免脚踩西瓜皮的情况。让自己活在清晰的计划中,每日有可追逐的目标,会让你愈加坚韧与坚毅。</p><p><br></p><p>4、要当日事,当日毕,绝不能拖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健康的生活习惯。</p><p> 苏霍姆林斯基还非常强调知识的学以致用,不但要让学生储备知识,更要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我深以为然。他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这告诫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放手发动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实践。就拿数学教学来说,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表。可以让学生自己互相批改作业找出对方的错误。可以让学生讲故事、给父母留言条。总之要使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强烈感到自身知识储备的贫乏这样才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固然伟大,为父母而读书固然可赞,但为自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读书才长久而有乐趣,乐学永远比好学更强大。</p> <p>刘娜老师——多读书,多学习,给孩子一个更灿烂!更美好的明天!</p> <p>《正面管教》读书笔记</p><p> 陆营镇第二中心小学 张宁</p><p>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只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在书中,作者详细的列出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以往,在班级管理或是自己孩子出现问题时,我过多做的是赢了孩子,总想通过自己的说教,让他们认为自己行为的不足。没有让孩子真正觉得他们被尊重,他们的感受被人理解。我就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上。这样,即使是有效果,也是“惩罚”带来的短期效应。我们要发在内心的倾听,而不是忙于扮演一个解决问题的角色。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通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我知道在管理教育孩子时,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从而不断强化优点,以改正孩子的不足。去年在期末复习阶段,我发现了班级内的孩子两极分化问题十分严重: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听讲专注度非常高,发言质量也很高。而那些平时作业都很难按时上交,上课发言时不见踪影的学生,复习阶段更是游离在课堂之外:不听讲、不举手、作业不完成……除了客观原因,他们的学习基础薄弱外,我想我真的帮助了这些后进生吗?他们可以归类到行为不当当中,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我预想的相差太大,除了表达出我的焦躁和生气外,他们没有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到底用这样的行为想告诉我什么呢?对于一个学期,都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她来说,对于一个学期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用上课声音不大的说话声的他来说,他想告诉我什么呢?对于一个上语文课,经常哼歌的他来说,他想告诉我什么呢?下个学期,我要把这些问题当成是破译密码的提示,不光要看表面的问题,还要看问题背后他们隐藏的真实想法。一个受到鼓励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这是父母和老师们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对于书中的这段换,我深有感触。在班级里,总会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总会有违反纪律的。面对某些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我会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如果再次出现,我会以说教的形式进行教育,再次出现,会以惩罚的形式期望学生还有好转。可事实证明。对于班级里的问题学生,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就如同病毒,没有根除,时不时还要捣乱。我只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对其行为背后的观念作出反应。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曾经接触到的冰山理论。人的外部的行为只是隐藏在其内心中的情绪的表达而已。看到了外在的行为后,我还要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的?可以和他心平气和的谈一谈,找到不良行为的原因后,方可对症下药。对于老师和家长,我们都要做大限度让自己冷静,不能让自己被情绪左右。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交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以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今天读到了几个新鲜的观点的,感受很深。小学里,班会应该每天开一次或至少每周三次。如果班会的次数不够,孩子们就会因为自己放到议程上的问题被搁置太久,而感到失望,另外,也不能通过每天的练习来保持各种技能。后文中提到,每次班会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我想,放在大班额的班级里,可以适当地修改。每次班会的议题不能太多。举行的时间可以放在午读时间进行。根据班主任的需要,但是议程本是需要准备的。今天把第八章剩余的部分和第九章看完了。班会是班主任处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的重要平台。看了书中的班会议程后,发现和我原来支持的班会有很多不同之处:1、班规都是由学生制定,但是我带领学生制定的班规会以惩罚性的措施制约学生。虽然这些惩罚性措施也是由学生商议出来的,但是不能改变背后的性质。当时在制定这些班规时,心理认为是尊重学生的,现在回过头看看,是取得了短期成效。2、书中提到,在进行班会时学生和老师要坐在同一高度,学生坐在地上,老师坐在地上;学生坐在凳子上,老师也要坐在凳子上。我想是为了从视觉上保持老师和学生的相同地位和高度。这个简单的改变就是要告诉读者: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从心底里接受这一理念,才好谈下面对学生的尊重。相信学生能谈出自己的感受,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3、家庭会议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它和班会有共同的部分:尊重孩子,有仪式感,把家庭中的问题放到日程上来。从我的日常中看,经常是我发现孩子的问题,以说教的形式告诉她对错。这剥夺了她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你的性格多孩子性格的影响如果你还确定不了你自己属于哪一种生活态度取向,就从下面四条中看看哪一条做符合你:当我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安逸型)当事情井然有序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住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被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控制型)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取悦型)当我获得成功并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觉得自己愚蠢、没价值、没有意义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力争优秀型)</p> <p>学海无涯,我们终身学习,给孩子未来生活点亮灯塔!教无定法,我们虔诚求教,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未来可期,我们众志成城,少年中国怎能不万朝来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