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有这样一个小枕头,它是我的妈妈给用缝纫机做成的,记得那个小枕头是蓝面子红边边,那个年代时兴蓝布红顶子枕头,说那是一种富贵的表现。我们几个小孩争着抢着玩这个小小枕头,看见它很有趣很好玩。</p> <p> 我的老妈,今年七十七岁,在缝纫机上缝小花枕,还是棒棒哒,真不愧是五十几年的老裁缝。</p> <p> 我的老妈年青时是我们村的唯一的裁缝,她一天书也没念,也没学过一天裁缝,她不用量身,没有具体尺寸,也没有样衣,只是看看这个人的体型、身高、胖瘦就可以裁剪了,做出的衣服就很合身。</p> <p> 记得我们小时候,我家是全村第一家人家买了一台立式飞人牌缝纫机,那时父母很风光,很骄傲,很有面子,我妈结束了手工缝制衣服的历史,除了给自家人、亲戚等缝制衣服,还给村里人缝,大集体时我妈给谁缝衣服,谁就给过工分或给我家干活,这等于是工变工。那时没有电灯,昏暗的煤油灯下妈妈正在踏着缝纫机,我们就得给她把灯端着,照在缝纫机头旁边,否则看不见。</p> <p> 那个大集体年代,人很穷,吃不饱,穿不暖,凭布票买布,布是很紧缺的。那时穿打补丁衣服的人很多,我妈给好多亲戚、邻居义务用缝纫机给衣服打补丁,后来我也学会了缝制简单的衣服,更学会了给衣服打补丁,在放学回家后帮她缝制一些衣服,这还减轻了她的一些负担。</p> <p>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从小失去了母爱,练就了一身的坚强,一身的好本领,她无论做什么,都要做的很好。她在缝纫机上会做好多活,还会做鞋的帮子呢。</p> <p> 随着大集体的跨台,改革开放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妈把旧的立式的缝纫机换成了新的卧式的蜜蜂牌缝纫机,更好用了。再后来人们的衣服就直接买成成品了,再不用自已做了。我妈只是用缝纫机做些鞋垫、杂活,但也时常用它缝缝补补。这几年住在城里,没事做,坐不住,给我们做些鞋垫等。有一天我和我妈拉家常,我说我颈椎疼,晚上睡觉后脑勺出汗,且压的耳朵疼的不行,老妈突然想起当年给我爷爷做的小枕头很好用,能解除这些不适感,就自己试着再做,看会不会做了,一天后给我做了一个,我用上后果然起效,很好用。</p> <p> 从此以后,我妈一发不可收拾,她老人家一天往成做一个。我半开玩笑半是真的说:行了,妈,你好好的做小花枕,这个能预防你老年痴呆了,我还能给你卖点钱,老妈高兴极了,于是做了好多小花枕,送了好多的亲戚朋友,很是骄傲,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p> <p> 这个小花枕,我已离不开它了,每晚必枕。另外出门坐车带上它,可以当靠垫用,住酒店更是适用,把酒店那个软绵绵的枕头可以扔在地上不用了。小花枕的填充物为荞麦皮,带它轻巧,用它凉快,还能缓解颈椎不适感。</p> <p> 老妈每搬一次家,这个缝纫机必须要搬上,缝纫机已经成了她的必需用品,难怪她说:我每当坐在缝纫机旁缝制东西,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精神抖擞,这可能就是她一生的爱好所致。</p> <p> 这个六孔通透的枕头,很难做成,但老妈终于做成了,这是怎么翻出面子的?我怎么也看不懂,这简直就是艺术品!开车时把它放在颈部很舒适,休息时把它当成小抱枕也是很不错嗷!</p> <p> 老妈这两年缝制了各种各样的小花枕,花色多,大小不一,有成人枕的,有小孩枕的,件件都是老妈的辛苦所得,体现出了她的劳动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另外还用碎布头制了好多的小乌龟,送给孩子们当玩具,也可以当枕头。</p> <p> 我佩服我的老妈,她虽然是个文盲,是个地道的农民,是个家庭主妇,现年过古稀,但懂得的事很多,头脑清淅,思维敏捷,做事认真,难怪我女儿在多年前就说:我姥姥是“泡子不大,瓦数不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