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教研之花绽放光彩——焦庙镇中心幼儿园关于“去小学化”与幼小衔接问题的探究。

竹子

研讨背景 <p>  近年来,学前班成了每个学龄前儿童上小学前的“过渡班”。学前班的教学模式和小学基本相同,老师集中授课,采用死记硬背和重复灌输的方式教授学龄前儿童小学一年级知识,课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龄前儿童直接学习小学内容,显然是违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无异于揠苗助长,会对儿童身心带来伤害,不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p><p>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和《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全省各市教体局对照《清单》对辖区内幼儿园开展了全面排查,要求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专项治理后,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并无明显改观。幼儿园仍存在两种较为普遍情况:一是曲解政策。之前教孩子认字、拼音的幼儿园变成了家长口中的“只带孩子玩、什么都不教”的乐园;二是无视政策。教授小学内容的学前班只为应付检查布置了新的教学环境,实际仍然继续教授小学课程。</p> 问题探究 <p>  明确“去小学化”内涵。目前,很多幼儿园和老师对“去小学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去小学化”就是不让孩子识字、算数,只是带着孩子做游戏。建议组织专家及园方负责人座谈,明确“去小学化”的内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通过体验、感知、实践进行学习探究。</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为园长怎么理解“去小学化”,作为一线教师又是怎么理解“去小学化?</span></p> 幼小衔接怎么做 <p>  做好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衔接工作。实行幼儿园与小学教师联系机制,加强衔接教育的对策研究是实践探索,提高幼儿步入小学前后的适应性。</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去小学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怎么做,作为园长该怎么做,作为一线教师该怎么做?幼小衔接是不是只是大班老师和孩子的事情?</span></p> 会议安排 <p>时间:2020年3月17日,14:30</p><p>形式:视频会议</p><p>内容:幼儿园“去小学化”与幼小衔接问题的探究</p><p>参加人员:园长及教师</p> 线上沙龙 <p>  宰祥爱园长首先谈了组织本次教研的初衷,并对老师们为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予了肯定,鼓励老师们大胆说出心里的想法。</p><p> 张萌淇主任指出“去小学化”指的是去除小学化的灌输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不符合幼儿年龄的拼音、算术、写字等的小学化的内容,而应当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自理能力、作息习惯等等。</p><p> 张主任在谈及幼小衔接时指出需要幼儿园老师、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努力,而且其实这不止是大班的事情。幼小衔接不仅要有计划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更要引导家长做好准备。可以邀请小学老师就幼小衔接对家长进行讲座。</p><p> 范妍琳老师更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谈到去小学化,一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不能采取小学的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础,通过体验、感知、实践进行学习。二是教学内容上,不能机械抽象地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去小学化不是不让孩子识字,算数,而是用幼儿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如识字,学龄前儿童“前识字”经验是必要的。我们可通过早期阅读时让幼儿关注图画——关注字符,做图文并茂的图文字典,即能讲字呈现在幼儿眼前,又能将字与物进行匹配。幼儿毫无负担地认识这些字,而且更能理解字的含义和用途。</p><p> 数学方面: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我们要让幼儿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探究数的抽象关系,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不是机械的加减运算。</p><p> 范老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也是非常的全面,她指出幼儿园学习以游戏为主,小学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为主,这种学习方式的不同需要调整幼儿身心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节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这种适应调整不当,身体会感到疲惫。食欲不振,心里压力大,厌学自卑、孤僻不沟通,等等,所以。幼小衔接并不是多学早学小学内容知识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培养;做好上小学前的身心准备,……这一切比盲目灌输小学知识重要。要做好这些就要从培养幼儿的各种好习惯做起,如:养成好的作息习惯;集中注意力倾听的习惯;养成归纳整理书包的习惯;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习惯,正确握笔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老师采取适合幼儿的方法措施,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每天让孩子在家和幼儿园自己穿、脱、叠、放衣服。在家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p> <p>  宰祥爱园长,在谈及去小学化问题时指出,学习很重要,首先园长要加强学习,其次与小学对接非常有必要,再次家园合作非常重要。</p> <p>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经过交流想法,倾听不同的声音,对个别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了共识:“去小学化”不是盲目摒弃知识的获得,而是摒弃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通过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对“数”与“字”的认知。老师们一致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特别是自理能力尤其重要。</p><p> 此次教研会不仅使园长和老师们对“去小学化”和幼小衔接有了深刻的认识,还针对居家抗疫期间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解决大班家长的困扰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建议:一方面由大班老师制出针对宅在家中如何更好的完成幼小衔接方案和指导细则;另一方面,由宰祥爱园长牵头联系镇中心小学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面向大班的老师、家长及幼儿作出相关微视频讲座。</p>

小学

幼儿

幼小

衔接

幼儿园

老师

园长

学习

习惯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