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四一班主题班会

(五一班)解铭豫

<p>  大自然是多么的雄奇瑰丽,雄伟壮阔。当提到自然美景之时,我们的脑海中便会浮想联翩……</p> <p>  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是不少探险家想要征服的目标,这里寒风凛冽,山峦蜿蜒。喜马拉雅山脉 ,藏语意为“雪的故乡”。这里堪称世界的净土!</p> <p>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游历之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正如苏轼所言,西湖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造访。</p> <p>  大自然是多么的神秘啊!但是当我们感叹大自然的壮阔之时,我们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大自然,如果冒犯了大自然,我们也可能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p> <p>  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当中,除夕和春节是最隆重的,在除夕当天,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春节的时候,更是要走亲访友,在一整年中,也就这个时候最热闹,然而今年和往年却有些不一样,今年的春节大家都被关在家里,拜年都改成微信或者电话拜年了,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局面,那都要从食用野生动物开始</p><p><br></p><p><br></p><p><br></p> <p>  野生动物是许多严重新发疫病的自然宿主,据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华育平说,灵长类动物,啮齿一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炭疽,甲肝,……野快动物生活环境非常复杂,所以身上携带了许多病菌以及各种体内寄生虫,食用野生动物之后,很有可能进入人体当中,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p> <p>  我们知道,2003年的SARS病毒,也是来自于野味果子狸,果子狸之所以携带SARS病毒,是因为它们会捕食菊头蝠,菊头蝠身体中有非典病毒的基因,是SARS病毒的来源者。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源头还不清楚是什么动物。但从各方面的盛行病学观察来看是来自一个野生动物,好比说像竹鼠、蝙蝠这一类可能性比较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据报载,餐桌上的野生动物近九成源于野外滥食者90%以上是白领阶层,嗜好者认为野生动物有营养补身体,有的为了图新奇,摆阔气。但是专家明明白白的忠告,吃野生动物易患难以诊治的怪病,“什么都感吃”将会吃出一身病,甚至吃掉命。 </span></p> <p>举例1: 2019-05-09</p><p>据《每日邮报》、《太阳报》综合报道,最近,一对蒙古夫妇生吃土拨鼠后感染上鼠疫死亡。</p><p>据报道,这名名叫Citizen T的38岁男子于4月27日去世。三天后,他37岁的怀孕妻子也相继去世。</p><p>鼠疫是一种细菌性疾病,由生活在土拨鼠等野生啮齿动物身上的跳蚤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称,如果不及时治疗,该疾病可在24小时内杀死成年人。在中世纪,鼠疫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现在这种病例非常罕见。</p><p><br></p> <p>举例2:杭州市民钱某生喝蛇血“进补”,不想“补”出了鞭节舌虫病,住院3个月,体重骤减15公斤;哈尔滨市有10多人吃蝗虫,甲壳虫引起过敏反应,经过抢救也脱离生命危险……</p> <p>  虽然这次的疫情来源于野生动物, 如果人们不曾伤害野生动物,不曾销售野生动物,那么人们又何须经历这场浩劫。作为人类,我们的确比很多的动物,都有着更多的行动力,但是若我们一味地不尊重自然,不尊重别的生命,难免就会有那么一天,会因为自己的肆意妄为,反噬到自己。</p><p><br></p><p> 自然界需要每个人去守护,而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也享有好好活着的权利。</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  是时候彻底反思“吃野味”了</i></b></p> <p><br></p><p>  多少年来,已经有无数的科普,反复强调野味的营养价值无甚特异之处,大多属于“智商税”食物,抑或是展现某种特权的炫耀性消费。也早有专家指出,野生动物是冠状病毒的常见宿主,且野生动物远离人类,其病毒与细菌的研究并不充分,往往难有特效药</p><p>  在科学上,“吃野味”已被否定,却并没有内化成全体民众的认知共识,变成全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在文化上,“吃野味”在神秘主义叙事与营销技巧鼓吹的加持下,反而有被美化的倾向,变成了可艳羡之事。如今,面对不断更新的病例数字,可见“大补”“特效”的顽固信念是何其荒诞与愚昧,今天疫情的出现又令人何其心痛。</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敬畏自然,善待生命</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痛定思痛,滥捕滥食野生动物就是引发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吃野味”必须有一场深入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思。这不能只局限在执法层面对非法野味的打击,也不能只是停留在所谓规范市场、确保卫生的整治措施,必须从民众心理彻底瓦解“吃野味”的合理性。十几年间,从SARS到新型肺炎,两次沉痛教训应该得出一个社会共识:</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吃野味,就是与健康为敌,与文明为敌。</b></p><p><br></p><p><br></p><p><br></p><p>  别再炫耀自己是个无所不吃的“吃货”了,也别再炫耀当地菜肴是如何创造性地把各色动物摆上餐桌了,这种洋洋自得的“机智”,在自然规律面前是何其渺小。拒绝野味,本身也是弥合撕裂的文明图景。我们不能一边用着最先进的科技产品,一边又迷信着野生动物的神奇功效。</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学会感恩,尊重他人</b></p> <p>  那些在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他们是黑暗中的光芒,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的伟大,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更多的生命。在疫情面前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选择以身作则,他们是值得我们感恩的人</p> <p><br></p><p> 有很多医护人员是自愿加入这一次的医护工作中的,即使他们和我们一样很害怕,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自己肩上的责任。</p> <p>  不管如何,我们都要感恩那些在一线的所有人,是你们让人们相信一定可以战胜这一次的疫情。</p> <p>  自从地球有了人类,我们的命运就与野生动物息息相关,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动物资源我们倡议:</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一、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文明、守法,有爱心的好公民。</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禁止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做绿色、环保、守法的经营着</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保护野生动物,大自然与人类共存。</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提高生态文明素质,既是保护动物与大自然,更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积极劝说阻止,各种伤害野生动物,滥捕滥食等行为,做保护生态环境的模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