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八方的“白衣”,奔赴同一个“战地”

东方市人民医院-麦江霞

<p>  一个酷爱Jay音乐的猫奴,一个普通的90后,也是一名医护人员。</p> <p>  冬末春初,从未想到2020年的故事,是以这样的方式,像电影里上演的世界末日一样的开启了:新冠悄然而至,肆虐中华大地,犹如恶魔一般,打破了所有人的平静。看到人们的恐惧,不安,悲痛,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性。但,我始终坚信,华夏民族的魂是闪耀的,光明的!华夏人不会一直向黑暗屈服!</p><p><br></p><p> 于是,便有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各个省的医疗队伍集结成剑,义无反顾的刺向恶魔的胸膛!</p> <p>  当我得知医院将要组建援鄂疗队,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对于上前线,我,时刻准备着!终于我成为了东方市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一员,带着组织上的期许,奔赴武汉!于是,我看到了一群热情、又暖心的武汉人民,他们说:“欢迎海南,感谢海南”。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这些可爱的人们,值得我们义无反顾!</p> <p>  到达酒店,我看到了这样的武汉,看似灯火璀璨,却少了街道的人来人往,路上的车水马龙。</p> <p>  大家都说我们无惧生死,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从天而降的英雄,其实不然,我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医护工作者,做着我们平常又平凡的工作,面对死亡,我们也会害怕,但职责所在,所以我们愿意负重前行。</p> <p>  在未进入病房之前,所有的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的练习穿脱防护服,大家都相互提醒,监督着彼此,生怕漏掉哪一个环节,每完成一个步骤都必须进行手消,绝不给病毒留下一丝一毫的机会!</p> <p>2020-02-28</p><p><br></p><p> 凌晨00:40分,到达协和西院。今晚,是我来到武汉所值的第1个班。我所在的病区是重症病区,这意味着被感染风险系数是相对较高的。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深呼吸,给自己鼓劲儿,加油,我可以的!</p> <p>  凌晨1:20分,穿好防护服、隔离衣,戴好n95、外科口罩及防护镜,全副武装的我开始战斗了!</p><p><br></p><p> 进舱后,我与曹老师一起分管4号病房,4号房号称12楼东的“小型icu”,里面收治的都是身上插满各种管道,上着有创或是无创呼吸机的病人,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交接班完查看5名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其中三名患者的血氧,才70~90之间,尤其是47床的患者,虽然上着呼吸机,泵着多巴胺、去甲肾,但血氧、血压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感觉到这名患者的情况最为危险,需要重点关注,查看了一下正在使用的药液,去甲肾仅剩余10毫升,便去到了治疗室配置药液,刚配好,就听到曹老师的呼救声,赶忙带着配置好的药液冲往病房,到病房时便看到了曹老师正在对47床患者进行心肺复苏。这时医生下达了医嘱“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注射”。收到,我复述医嘱,确认无误后便执行了医嘱,推完药后,抬头,便看到了曹老师的防护镜布满了雾气,便主动请缨换下曹老师,亲自上阵,此刻终于体会到,穿着这身沉重的装备,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是多么的消耗体力,就在我感到快要达到我身体的极限,准备申请换人时,便听到医生说“停一下,患者有自己的心跳了”。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那一刻,心里有种感觉,不知道该用什么文字去表达…</p><p><br></p><p> 我们在和死神抢人,这不就是我们这群人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城的意义所在吗!</p> <p>2020-03-16</p><p><br></p><p> 一晃眼,援鄂已经25天了,在武汉的这些日子里,感受过它的晴天、雨天。也熬过武汉最深的夜,迎来早上第一抹明亮的晨光。也见到过最美的樱花,收到过最暖心的礼物,最有意义的是,收获了最特别的证书!</p> <p>  我在这座城市收获到的,远远比我给予它的要多得更多!</p> <p>  感谢所有为医疗队默默付出的后勤保障人员!感谢所有的志愿者们!感谢所有的武汉人民给予我们的温暖!你们都是无名英雄!加油武汉!中国必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