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六、七天(2018.7.18、19日):由于从亚庇到吉隆坡的航班取消,我们逼迫改签12点多的航班,还好,亚航给每一个乘客一套肯德基套餐,由于我没有去过怡宝,而曾经去过马六甲,吃住行相对比较熟悉,因此我们改走马六甲,到达马六甲汽车总站后,我们等17路公交车到红屋,准备在红屋附近找住宿的地方,在这里住宿非常方便,等了很久的时间才等到17路公交车,到达红屋附近,我们找到了一个在马六甲河边上的宋河客栈,价格还可以,每晚一个房间80马币。马六甲城市非常小,主要的景点都在马六甲河和升旗山附近马六甲河不大河水很湍急又很浑浊,就像一条小黄河,沿着河边小路一直走就可以走到荷兰广场。</p><p>马六甲曾经是荷兰殖民地所以这里的建筑还保留着浓郁的荷兰特色。广场周围都是荷兰式的红色建筑物。面对广场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就是古老的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它建于17世纪,是东南亚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荷兰式建筑物。300多年来,它一直是政府机关所在地,直至1980年才改为马六甲博物馆。荷兰式惹兰叻参红屋有厚厚的红砖墙,笨重的硬木门,门前是宽阔的石级。馆内保留了马六甲各个时期的历史遗物,包括荷兰古代兵器,葡萄牙人16世纪以来的服装,马来人婚嫁服饰,金、银、珠宝手工艺品以及在马六甲港口停泊的各类古代船只的图片等。馆内还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钱币和邮票。</p> <p>顺着红屋前行,看见这个红门进去,沿着山道就可以登上升旗山,升旗山不高,很容易就登上山顶。山顶上遗留着荷兰殖民时期的一座圣保罗教堂。建于1521年,为葡萄牙人所建。著名传教士圣方济各埋葬于此,教堂前竖有圣芳济各神父塑像。1670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将教堂用作城堡,今天在外墙上仍可见到不少子弹孔。1753年,荷兰人另建了一座教堂,而圣保罗教堂则做为荷兰贵族的墓地,现在仍保留了一些刻有拉丁文和葡萄牙文的墓碑。在教堂内有一墓穴,是1553年圣芳济各的临时墓地。站在升旗山顶可以远眺马六甲海峡,但是站在这里,你会感觉到岁月的无情。这座老城还藏着过去的无数回忆!这里曾经建立了马来西亚历史上的第一座封建王朝,也拥有了大马历史上的第一位苏丹。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也是从这里开始传播。马六甲王朝曾经辉煌一时,并且是当时马来西亚国土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但是随着葡萄牙的入侵就逐步败落了。马六甲从1511年开始就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p><p><br></p> <p>从升旗山另外一个方向下山,就可以看到一座残破的门楼,这就是葡萄牙城山城堡遗迹。</p><p> 旁边就是马六甲苏丹故宫,位于圣保罗山麓之下,均为木结构,没有用一根铁钉。尖尖的屋顶,挑高的宫殿房基,都充满了东南亚的特色。位于皇宫内的马六甲文化博物馆,展出皇宫的日常用品。整座皇宫是依据马来纪年对于 15 世纪皇宫的记载,仿造建筑而成。馆内主要的展示品是马六甲文化,其他来自马来西亚不同地方的衣服、武器、石头碑铭、乐器及相片等,亦在展示的行列。这里还有一个立体模型,试图描述苏丹庭院的情景。</p><p> 除了两个吃货花40马币到果园去吃,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其他人中午品尝了马六甲特色小吃后,回到房间午觉。</p> <p>马六甲古船博物馆,宏伟的船型构造,独特的外型吸引不少游客,成为马六甲的一大地标。这艘可以容纳1000名船员的"海洋之花"远航船,在几个世纪前从马六甲起航,但出航不久遇上风暴触礁搁浅沉没。如今这座海事博物馆,就是当年船只的复制品,从1994年开始对外开放。 </p><p>在进门的放映厅里,中英文播放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根据史书记载,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都在马六甲驻足,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下楼后就可以看到博物馆里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像,展示着马六甲作为中西贸易的枢纽站,中国人进行丝绸和瓷器贸易,西方人运来玉米和香料的繁忙景象。</p> <p>一直到下午五点多,然后去租自行车前往海上清真寺,它就伫立在马六甲的海洋上,只有入口处与陆地接壤。建筑地基以柱子打入海中,让整座清真寺如干栏式建筑般浮在海面上。每当海水退潮时,清真寺便悬在水上;而海水涨潮时,清真寺宛如浮在海上。而清真寺面对着西面大海,想必在每天夕阳西下时,又是一副绝世美景。清真寺旁立了一块牌子,写明着眼前这片海洋是世界最常且最繁忙的海峡。自古以来在海上贸易路线,马六甲海峡便占有重要地位。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出入马六甲,当地更留下不少郑和的遗迹。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荷兰、英国更相继占领这块土地,留下许多殖民遗迹。这也使今日的马六甲充满各种文化的风情。清真寺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因其特殊的环境,却也使它有了独特的美丽。只是或许交通不便,来这的人较少,但这也好,让这保持了一丝清幽。</p><p><br></p><p><br></p> <p>创意无限的画家,以河边这些建筑物的外墙作画板,画出了引人入胜的马六甲历史故事,让游客了解马六甲曾经辉煌的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