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学生在线学习,老师在线教学,已经成为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九年制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领导班子统筹规划、培训部门技术指导、教学部门安排部署,直播教师学思悟结合勇挑重担——一切工作进行有条不紊,线上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家校沟通促进师生双赢。</p><p><br></p> <p>一、多元备课 多人共享</p><p>线上教学,最为考验教师的功力。疫情期间,有网络授课任务的教师们临危受命,由线下教师即刻变身为“网络主播”。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现在从容掌控,过程中的付出不言而喻。真可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在每人仅有一本教材的情况下,全校上下共享教学资源,从电子教材到微课视频,从课时计划到教学网站,从单元知识点归纳到精选习题推荐——大家有什么新的操作经验,什么好的资源都是第一时间在备课组内分享,同时推荐到学校群中共享。总之,备课上打破书本界限,步入多元化备课时空,在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实现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让备课真正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切切实实为课堂教学保驾护航。</p> <p>二、务实上课 以学定教</p><p>线上教学对于早已习惯了线下教学的教师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因为线下教学教师讲课可以配合以体态语言,而线上却受到了极大限制,不仅要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还要利用声音的抑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线下课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节讲课的节奏,而线上教学,老师看不到学生,就像一个人自说自话,这时候,为了创造课堂效果,就得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家的小书房想象成一间大教室。为了知道学生的反馈信息,就要不时地停下来,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在这样的不断尝试与改进中,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更加娴熟,教学语言日益简练,课上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习题选择从优到精;学生到“校”愈加及时,听课注意力更集中,课上互动逐渐频繁,知识掌握更加扎实——有的老师打趣的说,有了钉钉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雪休”了,休息就直播。</p> <p>三、家校沟通 解决问题</p><p>线上教学实施以来,老师们反馈最多的就是对于教学任务是否真正落实的担忧。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最有效的办法就家校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老师们针对个性问题与家长单线联系,遇到班级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召开家长视频会议予以解决。知识落实方面一方面通过课上连麦、互动面板反馈了解,另一方面多以家校本的方式检测落实。</p><p><br></p> <p>课上有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像现实课堂那样有老师管着,也没有真实课堂的环境和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家长的陪伴。好在现在多数家长都“宅“在家里,有时间全身心地陪孩子一起上课。家长陪孩子上课可以有效避免网课的局限:一是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可以全程监督孩子学习,三是下课后可以对课上所学内容展开讨论。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孩子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有趣很多。</p> <p>四、教研结合 总结提升</p><p>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战役”中,我们始终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学生学会为主,教学不是老师讲的多精彩,而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为了保证上课质量,学校领导从校长做起,每天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各年组或学科组,及时开展教研活动,针对年级学生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p> <p>1.下发调查问卷 反馈线上教学情况</p><p>3月11日,学校教导处下发了“停课不停学,网络直播课堂”情况反馈问卷,从直播时长、学生的学习态度,视力保护、课件制作、经验分享、问题反馈等十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从反馈情况看,师生对线上教学基本适应,并能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展开教学。</p> <p>2.抓住机遇 参与“直播”</p><p>3月11日,下午两点,组织教师参加“研直播”活动,聆听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教学思想,从课堂直播、说课解读和教学反思、专家引领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感受互联网+教育的魅力。</p> <p>3.校本教研 解惑提高</p><p>对我校来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是战役情的应急之举,同样也是互联网+教育的探索良机。为了更好地抓好课堂教育的主阵地,用信息技术延伸教育时空界限,进一步探索线上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方法,3月12日,开展了“空中课堂 共克时艰”线上教学活动。中小学两位教师线上做课,课下开展研讨活动,学校领导针对本次活动做出指导,为今后工作的开展落实提供行动指南。</p> <p>五、关注健康 丰富活动</p><p>疫情期间的空中课堂,解决了孩子停课不停学问题,但也要防止密集的网课和线上辅导,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因此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积极关注孩子们的课内外生活,尽可能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不要让停课不停“学”,变成“不停的学”。</p><p>1.保护孩子视力</p><p>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对保护孩子视力提出明确要求,学校从“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出发,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和习惯养成教育,及时针对学校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从保证每天两次眼保健操,家校辅助认真完成开始,保护孩子视力。</p><p><br></p> <p>针对手机屏幕较小,对孩子视力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各班建议家长采用电视投屏的方式进行观看,同时有的家长还特意为孩子买了电脑,平板,对孩子学习和健康都十分关注。各位教师多采用ppt界面进行直播教学,保证课件页面上的文字、数字、图形简洁、大方、清晰,利用学生观看和记录。</p> <p>2.丰富学习活动</p><p>在学科的安排上,除语数英主要学科教学外,每天分别安排了体育、美术、音乐、书法等活动类课程,同时借助钉钉群,开展每人健康、体育锻炼、阅读等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孩子们因地制宜进行艺术体育活动,将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p> <p>3.结合节日开展活动</p><p>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身边涌现了许多当代雷锋,在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学校开展了学雷锋活动。通过为防疫工作人员送一杯水,送一个口罩,给出去工作回来的家人进行消毒,给家人讲防疫知识等,寻找身边的防疫工作人员怎样工作的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疫情时期,国家危难之时收到了深刻的教育。 </p> <p>3月8日妇女节时开展为妈妈制贺卡、做家务献爱心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妈妈的生日,兴趣爱好等,培养了感恩情怀,增进了母子感情。</p> <p>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深知孩子学习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在这条日渐明朗的疫情防控之路上,我们的每一位领导和教师“不等不靠不懈怠,克难求进勇登攀”。不遗余力地探寻互联网+教育的“宅”学磎径。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断不会以牺牲孩子们的健康为代价,在尽可能地开展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通过课内外评价、鼓励,使孩子们在别样的“课堂”中体验学习的价值与快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