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军首任军长周志坚将军图片组暨1986年3月在集团军机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咱当兵的人

<p>开国中将、三十一军首任军长周志坚将军</p> <p>开国中将、三十一军首任军长周志坚将军</p> <p>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进行军政训练,图为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给部队做射击示范</p> <p>1947年2月,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新五师师长的周志坚</p> <p>1947年8月,三十一军前身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在山东省掖县成立。图为纵队司令员周志坚给直属部队作重要讲话</p> <p>1948年秋,济南战役后的华东野战军十三纵队周志坚司令员</p> <p>1949年春,淮海战役后,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休整时首长合影。左起:陈华堂政委(开国少将)、周志坚司令员(开国中将)、姚运良副司令员(开国少将)、黎有章参谋长(开国少将)</p> <p>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主要领导合影。左起:姚运良副军长(开国少将)、方中铎主任(开国大校)、周志坚军长(开国中将)、陈华堂政委(开国少将)</p> <p>1951年11月,左起:开国少将谭知耕、开国少将李发、开国中将周志坚在厦门</p> <p>1953年10月,周志坚军长陪同来厦门前线视察的粟裕总参谋长在南普陀寺。左起:周志坚、粟裕、姚运良</p> <p>195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领导同志在厦门欢送周志坚军长调赴总政高级干部文化班学习时合影。左起:徐体山副军长(开国少将)、周志坚军长(开国中将)、王直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开国少将)、王荣光副主任(开国大校)</p> <p>1955年授衔前的周志坚将军</p> <p>1955年授衔后的周志坚将军</p> <p>195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下连当兵的周志坚将军参加巡逻,右二为周志坚</p> <p>1958年,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下部队视察工作,在坑道施工现场,与下连当兵正在进行坑道作业的周志坚中将合影</p> <p>1958年,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王建安上将看望下连当兵正在坑道作业的周志坚中将时与现场人员合影。前排左三为周志坚中将,左四为王建安上将,左六为张秀龙少将</p> <p>70年代初,南京军区党委会期间。后排左二起:王近山、周志坚、肖永银、许世友。前排左六为成冲霄,右二为魏金山</p> <p>1984年,开国中将周志坚(左)、开国上将许世友(中)、开国中将胡奇才(右)在南京</p> <p>周志坚将军全家在南京</p> <p>晚年时期的周志坚将军</p> <p>周志坚将军视频短片</p> <p>  集团军各位领导同志、军机关和到会的同志们:</p><p>&nbsp; &nbsp; 今天,在分别33年之后,我应集团军和原福州军区几位老同志的约请又回到厦门,看望老部队,我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以一个红军老战士和十三纵、集团军的一个老兵的身份,向同志们致以战斗的敬礼!对集团军首长和同志们召开这样一个欢迎会,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田世兴副司令、张志勇政委两位老战友专程从福州赶来陪同我一道活动,我表示深切的谢意!</p><p>&nbsp; &nbsp; 我于1946年中原突围之后经延安到了胶东,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1947年2月胶东军区成立新五师(也就是现在的32417部队)我兼任师长。当年8月成立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我任司令员,1949年2月部队由纵队改为军,我改任军长。1953年7月东山岛保卫战之后,调北京军事学院学习,从此就离开了我战斗和工作6年多的集团军. 。</p><p>&nbsp; &nbsp; 集团军领导同志要我向同志们讲几句话,我离开多年,现在也休息了,不能做什么指示,我讲几点感想。&nbsp;</p><p> &nbsp; 首先,我感到我们集团军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p><p>&nbsp; &nbsp; 集团军的前生是华野第十三纵队,成立于1947年8月,当时只有一0九团、一一0团和一一二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部队,其余的几个团都是在解放战争初期由胶东各军分区、县地方武装组建起来的。纵队刚成立时,正值我刘、邓大军打到大别山,我华野主力挺进豫、皖、苏。蒋介石为了挽救其败局,迅速结束山东战局,转兵他用,破坏我华东的后方,切断我山东与华北、东北的联系,命令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指挥6个整编师(军)组成“胶东兵团”向我胶东解放区进行垂死性的大举进攻。在这样一种严峻形势下,虽然部队成份新、装备差,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可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军事原则指导下,在华野和东线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经历了5个多月的胶东保卫战。首先在内线阻击,大量消耗和分散敌人力量,在我纵队转移出敌人的包围圈之后,配合兵团主力进行胶河战役,一举攻克掖县城,歼敌整编第八师,独立旅一个团。接着在兵团发起胶高追击战役中,我集中主力在敌人心脏地区,攻克莱西孙守和夏格庄之敌五十七旅一个加强团,并将敌整编五十四师东犯海阳的2个旅8个团围困在海阳,在一个多月的围困战斗中在玉皇顶、洪山、神童山等高地的攻防作战中予敌以重大杀伤,粉碎敌人反扑和重犯内地的企图,迫敌人从海上撤回青岛。在莱阳战役中我纵队主力配合兄弟部队全歼莱阳守敌,同时在将军顶浴血奋战5昼夜抗击敌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两个旅的轮番攻击,与兄弟部队一起粉碎了敌人8个旅重占莱阳的企图,保卫了胶东革命根据地。接着于1948年打出了胶东,进行了胶济铁路西段战役,配合兄弟部队解放了周村、张店、淄博和潍县,打烂了敌人在胶济线西段的防守体系,使胶东、鲁中和渤海几个解放区联成一片。接着向津浦铁路中段进击,和兄弟部队一起进行了兖州、济南战役,解放了全山东。我纵队在兖州、济南这两次对敌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的攻坚作战中,都担负了坚巨的主攻任务,对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济南战役中,第三十七师一0九团,也就是现在的32412部队,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并授于“济南第二团”的光荣称号。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同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诸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决定中国革命进程的三大决战之一——淮海战役。我纵队遵照毛主席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在山东兵团首长指挥下,首先切断陇海路,攻占曹八集,分割了敌黄伯韬兵团和邱清泉、李弥兵团的联系,为尔后全歼黄伯韬兵团和整个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接着为了开壁南线战场,在江淮军区部队配合下,攻克了安微省的灵壁城,全歼守敌一个师,并把向北增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赶到淮河以南。随后,在中原野战军首长的指挥下,和兄弟部队一起包围并全歼了黄维兵团,活捉了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淮海战役胜利后,纵队改番号为陆军军,归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建制。1949年4月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号令下,参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著名的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伟大战役。我军从江阴渡过长江后,便长驱直入,向南实施追击。并和兄弟部队一起,将南京溃逃之敌5个军,歼灭于皖南广德山区。而后挥师东进,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浦东作战,在九兵团首长指挥下,首先以长途奔袭的手段,一举攻克周浦镇,而后便在敌人坚固设防的水网地带,同敌人展开了反复争夺,打垮了敌人在海、空军和坦克掩护下的疯狂反扑,最后我集中主力全歼了高桥地区之敌,直插三岔港,封闭了黄浦江口,粉碎了敌人破坏上海和夺江逃跑的企图,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上海。1949年6、7月间,在三野第十兵团的编成内进军福建。部队不顾天气炎热和山高路远,翻仙霞岭,越武夷山,经过一个多月艰苦的千里行军,于1949年7月底集结于闽北古田县境内。尔后向战区开进,发起福州战役,首战丹阳,连江,再战闽安,马尾,封闭了闽江,切断了福州守敌水、陆退路,合围福州,与兄弟部队一道于8月17日解放了福建省会福州市。紧接着,我军马不停蹄向闽南进军,发起了漳(州)厦(门)战役。我军采取远距离迂回、奔袭和分割的战法,首先打下同安、灌口、长泰,切断了漳州敌人与厦门的水、陆联系,与此同时我军主力一举解放了闽南重镇漳州,并乘胜追击逃敌,将刘汝明兵团主力六十八军歼灭于石马、港尾地区,活捉敌六十八军参谋长张星伯,攻占了嵩屿半岛,歼敌11000余人。接着我军在霞阳,海沧和屿仔尾集结,进行渡海攻坚作战的准备。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对正在准备解放厦门的全军指战员是个巨大的鼓舞。10月15日我军主力分别向鼓浪屿和厦门岛西北部的石湖山和寨上地区实施渡海攻坚作战。由于风向和船只等原因,向鼓浪屿渡海登陆的部队攻击挫。从石湖山,寨上地区登陆的部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滩头上与敌人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战斗,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厦门岛。在兄弟部队接应下,我二梯队上陆之后,打垮敌人的反击,然后分兵三路,将市区和东南半岛的敌人合围于塔头、白石炮台和曾山脚下。全歼守敌27000余人,我军俘敌中将师长李益智以下官兵13000余人,取得了渡海攻坚作战的胜利,以解放厦门岛的实际行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nbsp;</p><p> &nbsp;我军从1947年3月至1950年5月在3年多的解放战争中,转战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等八个省市,进行了主要战斗200余次,共歼敌154000余人,在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我们集团军应有的贡献,并一直担负着保卫祖国东南海疆和支援福建建设的光荣任务。</p><p> &nbsp; 我们现在讲我军的光荣历史,讲我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首先应该想到这是党中央以及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领导和正确指挥的结果。作为我们集团军来讲,每一次胜利又是在华野、第三野战军、山东兵团、十兵团首长的正确指挥下所取得的,这些胜利和光荣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他们。还应想到,胜利的取得,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山东、胶东广大人民长期培育和大力支援的结果。没有人民的大力支援,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还应归功于我们纵队、军的广大指战员,是他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浴血作战换来的,所有胜利和荣誉都是我军广大指战员共同努力取得的。可以说,没有十三纵队,就没有我周志坚。我们特别不能忘记在3年多解放战争中,为了夺取胜利,我军也付出了38000多人伤亡的代价。有6000多位革命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我们前面倒下了,其中有第三十七师政委徐海珊、一一0团代理团长王连印、一一三团副政委荣育德、一一四团副团长常建德、一一二团参谋长张子江、32412部队团长王兴芳、32413部队副参谋长张钦芝等一批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以及于宝贤、曲光喜、于双林等英雄模范人物。这些革命烈士没有看到全国解放的伟大胜利,他们长眠在齐鲁、中原和江南大地上,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p><p> &nbsp; 第二,我感到我们军是个能打硬仗的好部队。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有4个主要特点:</p><p> &nbsp; 一、部队政治觉悟高,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参加革命战争非常积极。十三纵队诞生于我党建立较早的胶东抗日根据地,广大指战员从小就在家乡跟着共产党、八路军打日本鬼子救中国,儿童团、青年抗日先锋队和民兵都参加根据地的斗争和建设。特别是解放战争开始后,经过土地改革,翻身农民为了保家、保田、保卫胜利果实而踊跃参军参战。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无比仇恨,对参加革命战争非常积极。从保卫胶东到解放全山东,从横渡长江到进军福建直到全国解放,能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忍受艰苦、克服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无论在任何艰难危急的场合,都能与敌人战斗到底,这是非常可贵的。大家都说胶东兵觉悟高,十三纵队上进心强、好动员、听号召,我想,这是我们部队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p><p> &nbsp; 二、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养造就了一支好的干部队伍。十三纵成立之初,在纵队和师、团干部中就有一部分红军干部作为领导骨干,还有一部分是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后来,在本部队又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指挥员、政工干部和后勤等专业技术干部。如纵队成立时三十七师师长高锐,三十八师师长张怀忠,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到1948年济南战役时,纵队的师、团主要领导干部大都是本部队成长起来的胶东干部,如一0九团团长田世兴、一一二团团长黄冠亭、一一五团团长徐援以及大多数团的副团长、参谋长等大批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他们都有较丰富的实战经验,具有领会上级意图快,执行命令坚决,作战勇敢,指挥灵活,不叫苦,能连续作战等好的素质和战斗作风。我们也有一支好的政工干部队伍,如战争年代曾担任三十七师副政委的丁钊、三十八师政治部主任聂鸣九、一0九团政委张志勇、一一二团政委赵强、马尔东、一一六团政委颜红、一0九团副主任黄相和等。这些政工干部都具备党性强,作风好,能密切联系群众,作战勇敢的特点,并具有相当的军事素质。由于这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工干部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营、连基础指挥员和政工干部。一般说胶东部队的干部年纪都比较轻,大都在二十四五岁就当团的干部,他们的斗争和工作经验丰富,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从以后的发展也可看出这一点:80年代初,我们军的干部在全军担任大军区领导职务的就有军事科学院的副院长高锐、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李燧英、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田世兴、副政委颜红,现在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成斌。至于担任军和省军区主要领导职务、军长、司令、政委的就更多了,如宋忠贤、丛德滋、张志勇、张宗德、丛立志、王保田、王林德、李平、王锡坤、王昭坤、任焕彩等同志。</p><p> &nbsp; 三、我们军有个好作风</p><p>&nbsp; &nbsp; 1、部队上进心强,具有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论是打仗还是工作,不但不拖别人后腿,总想做得更好,超过别人;另外竟争性强,战斗中不打滑头仗,大兵团作战,整体观念强,因而在战斗和工作中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如:“一英八模”的黄相和,战斗英雄刘坤、蔡萼、林喜云、孙良洪,工兵英雄倪福,越海侦察英雄胡维志、张文升,抢救模范王常德、陈勇、王明,模范管理排长徐德仁,模范机关干部洪家德、姜志增等。还在战斗中涌现出大批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如:“济南第二团”、“象山连”、“掖城连”、“常胜连”、“厦门登陆先锋排”等等。</p><p>&nbsp; &nbsp; 2、坚决执行命令,听从指挥,不怕伤亡,不怕困难,在关键时刻顶得住,冲的上。象济南战役中的32412部队、32413部队,兖州战役中的32435部队、将军顶战斗中的32437部队、上海战役中的32436部队、邹围子战斗中的32449部队。</p> <p> 3、能吃苦、不怕难,能打善走,机动能力强,能连续作战。过去叫做“边打边动员、边打边组织、边打边补充”。比如一个部队接到上级任务就要立即行动,没有动员教育的时间,只能一边开进一边传达任务,在行军作战中进行宣传鼓动;边打边组织就是在战斗过程中,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和伤亡情况,及时调整部队战斗组织;边打边补充,就是把战场中从敌军中解放出来的士兵及时补充到连队,象有的连队投入战斗时有120人,战斗中虽然伤亡了几十个人,战后却变成了150多人。</p><p>&nbsp; &nbsp; 4、讲政策、守纪律,爱护人民群众,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团结友邻和兄弟部队,讲风格、顾大局,不争功、不诿过。因此,我们纵队、军在胶东、在鲁中、在中原、在江南各个战场上都给人民群众和兄弟部队留下了好的影响,有较高的声誉。</p><p>&nbsp; &nbsp; 四、我们军的司、政、后机关,都能很好地发挥机关组织领导作用。</p><p>&nbsp; &nbsp; 各级机关能够积极负责,业务较熟练,工作积极主动,作风深入,熟悉各个部队情况,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较强,能以自己的努力来弥补首长的不足,也能以自己的工作更好地贯彻首长的决心和意图。当年高锐师长、张怀忠师长都当过参谋,当年的团长黄冠亭、王亚明等都做过机关工作。全国解放后,当时纵队、军的部长、科长成为总部的部长和一个部门的领导,如总政联络部长杨思德,军事博物馆馆长赵工。他们当时都是首长的得力助手。</p><p>&nbsp; &nbsp; 我们的参谋机关,组织计划周密,用起来灵活,指挥得力;政治机关能根据党委的意图,主动及时地布置和安排工作,而且工作做得深入实际,生动活泼。后勤机关,在当时及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部队打到哪里,都能保证有饭吃,有充足的弹药器材,伤员也能及时得到救治和转运。当时后勤部的领导于云彬、徐元敏、李庆华等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组织工作。</p><p>&nbsp; &nbsp; 第三、我的希望</p><p>&nbsp; &nbsp; 我们纵队、军的发展和全军一样,是走着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曲折到胜利的道路。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后,在原福州军区党委、首长和机关的领导下,长期担负着坚守祖国东南海防,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部队各方面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部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这次精减整编,在中央军委的关怀下,既保留了原有的基础,又扩大了部队,成为一支更加强大的部队。但在南京军区野战军的行列里,比起兄弟集团军来说还是小弟弟。在新的历史时期,集团军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南京军区党委和首长号召部队整编后在三个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一是在改革训练,特别是要在探索集团军合成训练、指挥自动化和一体化方面要有新突破;二是在培养提高干部的军事、政治、文化素质,对干部队伍四化建设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三是要充分利用沿海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优势,在生产经营方面要有新的突破。集团军党委和首长在部队精减整编任务十繁重的情况下,组织干部对闽浙赣战区进行了勘察和演习,抓紧了部队正规化训练和干部的培训工作,抓了部队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民共建工作。最近,总后和南京军区后勤部又在这里召开了后勤工作会议。我想,你们一定能在上级党委、首长和机关的领导下,经过集团军全体同志的努力,开创一个新局面。最近我到部队去,部队领导都表示决心,要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取走在兄弟部队的前头,我感到非常高兴。我在厦门、漳州干休所看望了离休的老同志,他们说是我们把他们从胶东带到福建,我说他们是十三纵队、集团军建军的骨干,我们都是战争幸存者,我们已经完成了打江山和保卫祖国的任务,今后振兴中华,保卫四化,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强大的革命军队,担负保卫祖国建设四化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到你们这一代肩上。希望你们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继往开来,把我们集团军建设的更好,象我们战争年代那样,坚决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军区党委、首长和机关赋予你们的各项任务。我相信,你们会比我们做得更好。</p><p>&nbsp; &nbsp; 到明年,即1987年8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也是我们十三纵队、集团军成立40周年,我祝愿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争取更大成绩。</p><p><br></p><p>(图片、资料来源于百度)</p><p> </p><p> 周志坚(1917—2005),原名周裕发。1917年1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夏店镇周家湾村。1929年参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战士、通信员,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交通队班长、排长,红九军军部交通队副队长、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三营政治委员、副团长、团政治委员,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团长,红军大学高级科学员,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第十二师参谋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以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次过草地。</p><p> 抗日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队学员兼区队长,中共河南省委徐州工委砀山干训大队教员、豫东工委军事部长兼豫东八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豫鄂挺进纵队参谋长、纵队第二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平汉支队(后改为第一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旅长等职。先后指挥部队参加了白兆山、礼南、礼北、浠水、港十二、朱乐山、安家台子、关阳、尹家集等战役战斗。</p><p> 解放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省胶东军区新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一军军长。先后参加了中原突围和胶东保卫战、兖州、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漳州、厦门等重大战役战斗。</p><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志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一军军长,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员,军事学院战役系学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政治学院学员,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南京军区顾问等职。1950年5月和1953年7月,他先后两次在上级领导下,率领部队进行渡海登岛作战,解放并从国民党军队手中重新夺回福建东山岛。</p><p>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p><p> 1982年6月离职休养。2005年6月9日22时42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p> <p>  - 革命事迹</p><p> 1939年初,河南省委组织部长陈少敏通知周志坚,让他随同由李先念任司令员的豫鄂挺进支队南下,任挺进支队参谋长,协助李先念工作,恢复鄂豫皖根据地,打击日寇和伪顽军队,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经过艰苦的斗争,部队迅速从一百多人发展到一万五千多人,建立了鄂豫抗日根据地。1939年底,豫鄂游击挺进支队改编为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今员。为加强野战机动部队,把纵队一、二、三团合编为平汉支队,周志坚任司令员,方正平任政委。“皖南事变”后,豫鄂挺进纵队于1941年4月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主任。五师用新番号,下辖四个正规旅,周志坚任十三旅旅长。十三旅作为五师的主力作战部队,在鄂豫皖地区的军事斗争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是李先念手中的一支铁拳,是五师作战的核心力量。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原军区把野战军编为二个纵队,周志坚任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作为五师的主要战将,周志坚始终参加了五师及中原军区的军事指挥工作。</p><p> 1946年中原突围后,周志坚将军于1947年初经延安来到华东,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新五师(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师长,1947年8月组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三十一军)任纵队司令员。作为华野十三纵(三十一军)的第一任司令员(军长),他带领这支新军英勇征战,直至1953年东山岛战斗后离开这支英雄的部队,他带领这支英雄部队六年,写下了这支部队全部的光辉战斗历程。十三纵这支华东战场上的新军,这个华野中的小弟弟在他的带领下不到半年即成为华野的主力,成为一支非常能打攻坚战非常能打硬仗恶仗的部队。在齐家埠、掖县、夏格庄、莱阳、兖州、济南、曹八集、灵壁、上海、厦门等等攻坚作战中攻无不克,特别是济南战役,十三纵最先突入济南内城,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二团”荣誉称号;(“济南第一团”为华野9纵25师73团授得)解放厦门,首创解放军渡海攻坚成功战例,成为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p><p> - 中原突围</p><p>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协定,以30万军队包围我中原军区,打响反革命内战第一枪,由此揭开三年解放战争的序幕。</p><p> 周志坚时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李先念,郑位三同志确定由他指挥第二纵队十三旅部分部队和地方部队掩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机关及主力部队突围。在十分严峻和险恶的形势下,周志坚带领部队英勇突击,一次次打开敌军合围,保证军区机关一次次突出敌包围圈,脱离险境。经一个多月残酷的战斗,突出重围到达陕南。周志坚又返回寻找后续和失散的部队及人员,为了找到掉队的三十九团,他和杨焕明在前坡岭一等四天,被敌重兵团团包围,他带部队奋力拚杀,分头突围,部队受到巨大牺牲,与上级失去联系。周志坚只带部分部队突出重围到武当山找南路突围的中原一纵队和十五旅,未找到,又陷入敌包围之中,他们奋力冲杀,辗转千里,最后只带少数人员突出重围到武汉找党组织。历经艰辛,于8月底到汉口找到军调部汉口执行小组的邝林同志(原中原局联络部长),因军调部是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组织,不便在汉口停留,于是为周志坚办理了证件,让他们化装去南京到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驻地。董必武接待了他们,并按排周志坚随中共代表团第一批撤退人员乘军调处执行部美方飞机回到延安。</p><p> 从延安到胶东相隔千里,沿途有部队接送,走了一个月,到达临沂。周志坚到了新四军军部,向张云逸副军长报到。关于工作,华东军区要他到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周志坚听说许世友是胶东军区司令员,对张云逸说“许司令是我的老首长,我到他那里一定能干好”。之后舒同副主任找他谈话,让他任胶东军区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周考虑自已是个带兵的人,不太适应做机关工作,希望能带一支部队。当时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胶东军区原来的第五师、第六师和警备旅奉命组建华野第九纵队(二十七军),胶东军区许世友司令员要他去九纵队工作。周志坚考虑到对原有老部队情况不熟习,想从头带一支新部队,正好当时要成立新五师、新六师,根据周志坚的要求,上级决定由他和廖海光来组建新五师,任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新五师师长。半年后,1947年8月,周又组建华野十三纵队,任十三纵队司令员。第一阶段的胜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p> - 趣闻故事</p><p> 洞房之夜神秘“失踪”</p><p> 周志坚将军参加革命前曾学过打铁,参加红军后作战勇敢,指挥所率部队善打巧仗、硬仗,故被战友们称为“铁匠司令”。他在洞房花烛夜举行完婚礼后就神秘地失踪了,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见他喜气洋洋的归来。原来他带着部分战士,趁夜潜往夏店望府山日军据点,将敌人的一批枪支“摸”了回来。</p><p> 上任十三旅旅长后,周志坚第一仗便上演了一部“兵溃神速”的好戏。</p><p>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敌人以8万之众的部队在泾县伏击北上的新四军九千余人。中央宣布:重建新四军,由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豫鄂纵队则改为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委。而第五师共辖四个正规旅,周志坚任十三旅旅长。周志坚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敌军的一个支队。为拿下敌军,周志坚决心采用长途奔袭,一晚上跑了几百里,当周志坚的部队到达狮子山时,远远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敌兵拖拖拉拉的走出房门,有的伸着懒腰打着哈欠,有的在洗漱,一派懒散相。眼见这种情况,周志坚一声令下,一阵枪响,敌兵做梦也没有想到,两天前还在数百里之外的周志坚部队,一夜之间竟从天而降,敌兵顿时乱作一团,想抵抗也摸不到武器,半小时左右便结束了战斗。敌兵副大队长被俘获时还没起床。周志坚所带的十三旅无坚不摧,屡战屡胜。一次,敌军的一个团与十三旅三十七团一部发生遭遇战,敌方指挥官大声问道:“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三十七团一战士回答说:“老子是十三旅的,难道怕你不成!”敌军官一听是十三旅的,吓得连忙大叫:“别打了,别打了,我们还是缴枪投降吧!”由此可见十三旅在敌军中的威慑力。</p><p> -白兆山坪坝战斗</p><p> 1940年上半年,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取得鄂东反顽战斗胜利后,周志坚奉命率部挥戈西进,消灭白兆山地区的日伪军,巩固和扩大鄂中抗日根据地。西进途中,周志坚对如何完成好这次作战任务作了全盘考虑,决定先攻取白兆山以南重镇坪坝。坪坝驻守伪军丁巨川等部数百人。6月21日晚,周志坚率平汉支队第1、第2两团队直扑坪坝,经过激战,歼灭据险顽抗的伪军,夺取了坪坝。接着又以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法,肃清了白兆山地区的日伪军,为建立白兆山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新四军平汉支队控制坪坝后,切断了安陆、三阳店两地日军的联系,并对附近雷公店等日军据点形成了威协,日军如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为重占坪坝,先后于7月、9月、11月三次出兵进犯,周志坚指挥所部顽强地进行了坪坝保卫战,粉粹了日军重占坪坝的企图。</p><p> - 因祸得福</p><p> 抗日战争时期周志坚凭着自己英勇善战,多次立功,他的部队是出了名的“攻城战车”,只要有打不下来的战役,他们就会出马,他们一出马,基本是满载而归。这不仅因为周志坚会打仗,还因为他胆子大,说起他胆子大,可真是人人都承认,哪里有啃不下来的骨头,哪里就有他。</p><p> 1947年他们军区在齐家埠一带打仗,几个月下来,只有炮火弥漫,却看不出有突破的迹象,一气之下周志坚向政委请战,时任政委的廖海光不同意,因为周志坚竟然胆大到要去战场突破口,也就是炮火交接处去指挥打仗,廖海光是一百个不同意。几天下来,周志坚还是坚持要去,最终廖海光挡不住周志坚,只好让他去了。政委同意后周志坚喜不打一处来,即刻动身去了战场,刚到战场就遇到了炮火攻击,你还别说,周志坚还真福气,无意间炸了敌军的“军火库”,这下可好,激动的他站起来就庆祝,可没高兴几秒,一颗子弹从十几个人中打中了他,乐极生悲啊!不过也好,战士们看他倒下了,一个个按捺不住心里的怒火,一通炮火激战很快结束了战斗,这场战斗结束后周志坚被表扬,成了军中以少胜多的战例。</p><p> 在医院养伤的他还没从胜利的气氛中走出来,随即又掉入了另一个“蜜罐子”中,他在医院疗伤期间结识了矫明,两人很快掉进了爱情的“深渊”,不久就有了结婚的意向,等办理完出院手续后立马与矫明完婚。</p><p> -50个伤疤</p><p> 将军的威望,是经过枪林弹雨换来的。一次周志坚与友人一同游泳,让人数身上的弹痕,数了49个,他指着较为隐蔽的一个说:“不对呢,还有一个没注意到,应该是50个”。50个伤疤记录着将军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战斗经历。</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