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一篇)雄节迈伦,高气盖世——李白</p><p>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20岁开始游历蜀中山水,25岁“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天宝元年,李白得到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供奉长安翰林。但是,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馋毁,仅一年余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李白过着“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的生活,而“仗剑行天涯”的济世理想从未从他的内心消失过。“安史之乱”中,他不顾安危探听敌情之后,他又不顾年老体弱,毅然投笔从戎,至永王幕府工作,但不久被诬获罪,流放夜郎,幸遇大赦,得以东归,时年59岁。他晚年流落到江南一带,61岁时,还准备北上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p><p> 【深度分析】李白心怀四方之志,为人任侠,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轻财重施。其诗豪迈飘逸,其人坦荡狂放。</p><p> 【适用主题】追求、个性、怀才不遇</p> <p>(第二篇)上下求索,以死殉国——屈原</p><p> 屈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明于治国的道理,又善擅长外交辞令。楚怀王在位时,他担任过左徒的官职,“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深得楚怀王信任。但是,他后来屡次受遭到小人的诬陷、迫害,两次被流放,从汉北迁逐到江南,,流浪于沅、湘一带,碾转多年。</p><p> 小人中伤,君主不察,志洁行廉的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旷世的孤独和忧伤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屈原热爱祖国,眷恋黎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命运多舛的困境中,他关注的自始至终都是国计民生;屈原坚持真理,百折不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群丑乱舞的世道里,即便孤军奋战,也绝不妥协。</p><p> 【深度分析】屈原是群星丽天的时代里一颗闪烁着异彩的明星,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饱尝无尽的怨愤。面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世态,他选择了“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故将重昏而终身。”怀着满腹经纶,一腔热血的屈原随着汩罗江静静逝去,但他那千年之后让人为之涕泣的爱国情怀却穿越时空,永驻世人心中。</p><p> 【适用主题】爱国、忧民、逆境、操守</p> <p>(第三篇)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p><p> </p><p>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不虚美、不隐恶、爱国求实、秉笔直书的史圣。他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览潇湘,泛西湖,历昆明,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后来继承父亲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他为人直率,曾因坦言大宛之战得罪过李广利兄妹,继而因不畏权势、据实撰史冲撞了汉武帝,以至冒死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宫刑加身。面对奇耻大辱,司马迁隐忍发愤,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p><p> 【深度分析】《史记》的光辉照亮了司马迁坎坷的人生,他曾经的屈辱与卑微全部都是值得的。宫刑加身的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而他那份理想的执着,更为常人所不及。</p><p> 【适用主题】磨难、坚强、发愤图强、坚持理想、耻辱与光荣</p> <p> (第四篇)万世师表——孔子</p><p> 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勤奋好学,博学多能,30岁左右便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学”,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开创了平民百姓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先河。由于在鲁国长期得不到重用,孔子便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想推行他的为政方案。此次出行,历时14年,途经卫、曹、宋、郑、陈、蔡、楚7个诸侯国,结果孔子都未得到重用,但他并未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创力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对后世的知识分子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p><p> 【深度分析】每个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间的苦行。他出身于贵族,却必须要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仁”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并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屈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p><p> 【适用主题】坚持、理想、勤奋、面对挫折</p> <p>(第五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p><p> 苏轼,少时博通经史,后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赞赏,名满京师。宋神宗时,他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请求外调,后以作诗“讪谤朝政”的罪名人狱,这就是所谓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筑室于东坡,躬耕于田。后又被贬至惠州、儋州,过着“先生年来穷到骨 ,向人乞米何增得”的困苦生活。面对贬谪,苏轼始终以一颗坦荡而真诚的心坚守自我,依然“竹丈芒鞋”,吟啸徐行,从容自如,“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达而不骄,穷而不馁”的人生信念正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p><p> 【深度分析】苏轼的思想出入于儒道,又杂染佛禅。他既积极关注社会民生,又能随缘自适,达官处世。这使他成为一个在苦难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智者。</p><p> 【适用主题】乐观、豪迈、苦难、坦荡</p> <p>(第六篇)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p><p> 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之家,为了生存,曾钓过鱼,挖过野菜,编过草鞋,贩过草席,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还要靠借贷过日子。他虽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但不久就隐退,终身不仕。</p><p> 庄子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视梁国的相位如腐鼠,宁愿像泥坑里的乌龟一样,曳尾于图以自快。他不愿做“翱翔蓬蒿之间”的鷃yàn雀,而愿成为一只能“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在精神的天空自由飞翔。</p><p> 【深度分析】庄子追求个性自由,是隐士的代表人物。“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自由之道)”,“圣人法天贵真(以自然为法则,重视本真天性)”,“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世间的毁誉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当然更不会成为精神负担)”,这些都是其率性自然的表现。</p><p> 【适用主题】世俗、名利、高尚、个性自由</p> <p>(第七篇)程门立雪</p><p>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当时的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就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去世,杨时也已40多岁,但是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有一次,杨时和朋友游酢一同到程家去拜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门外,等了很长时间,而此时门外大雪纷飞。程颐醒来时,门外已雪深一尺。</p><p> 【深度分析】纷纷雪花考验的是学生的诚心,站立的身影是后代学子得典范。“程门立雪”诠释的是一份恭敬之心,满腔赤诚之意。</p><p> 【适用主题】赤诚、尊重、真情、求学</p> <p>(第八篇)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p><p> 杜甫,七岁能诗人二十岁后漫游南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这种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贯穿了杜甫的一生。为实现理想,他寓居长安近十年,生活贫苦,仍不忘关心民生疾苦,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慨。“安史之乱”中,杜甫被俘,困陷长安,但他“情不忘君”,“挺节无所污”,冒着生命危险逃离长安,后受官左拾遗。但他的宏图大志始终无法实现,他被迫辞官离京后寄居成都浣花草堂,漂泼西南达十年。</p><p> 【深度分析】杜甫穷其一生忧国爱民,在“左臂偏枯半耳聋”、“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的风烛残年,仍发出了“安得广夏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这份情怀,历经千年而弥足珍贵。</p><p> 【试用主题】爱国、忧国忧民、理想与实现</p> <p>(第九篇)不为五斗米折腰</p><p>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美酒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的迎接督邮。</p><p> 陶渊明很生气,将信撕的的粉碎。他大声的说:“我绝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的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他就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辞官回家了。</p><p> 【深度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p><p> 【适用主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p> <p>(第十篇)曹雪芹戏谑权贵</p><p>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的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送去,正当都统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起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p><p> 【深渡分析】在清贫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节操,这样的人,是值得被人们尊重的。</p><p> 【适用主题】品格、节操、自尊、坚守</p> <p>(第十一篇)苏武牧羊</p><p>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而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19年后,苏武归国时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p><p> 【深度分析】敢于以死报国,是苏武忠贞品格的集中体现。正因如此,他才成为两千年来爱国尽忠的典型代表,成为世人效仿的楷模。</p><p> 【使用主题】爱国、忠贞、气节、坚强</p> <p>(第十二篇)以一敌七的文人志士——文天祥</p><p> 文天祥,南宋诗人。元军大举进攻南宋时,文天祥变卖家财,组织义军进行抗击,最后因双方力量悬殊,被元军俘虏。在被押往元朝大都(北京)的路上,他绝食8天,以死拒绝投降,不料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到大都后,文天祥被囚于幽暗潮湿的“土室”,室内充满尸骸和腐鼠的恶臭,环境极其恶劣。然而,体质孱弱的文天祥却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他自信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矣。”文天祥以一“正气”敌七“邪气”,斗志昂扬,精神伟大。</p><p> 【深度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掷地有声的诗句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正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令人崇敬。</p><p> 【适用主题】爱国、气节、信念、正义</p> <p>(第十三篇)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p><p> 嵇康,为人“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但他的行动却是“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他反对虚伪的礼教,倾向曹氏集团,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当面奚落司马昭的心腹钟会,触犯了假借礼法图谋篡魏的司马氏集团,最终被司马昭以“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临行前,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嵇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p><p> 【深度分析】才华横溢,愤世嫉俗,嵇康本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他勇于赴死的镇定给历史一个从容的背影。</p><p> 【适用主题】真诚、追求、自尊、个性自由</p> <p>(第十四篇)明月照人</p><p> 明末学者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不为利禄所诱,不惧权势所压,虽历尽千辛万苦,却始终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就连写作用的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但他依然坚持每日著述,直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仍坚称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节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联表明自己的选择与坚持。</p><p> 【深度分析】坚持追求自己的事业与理想,保持自己气节与情操。他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试想,当今社会还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p><p> 【适用主题】勤奋、坚持、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p> <p>(第十五篇)为恨而活</p><p> 当吴王夫差被越国的糖衣炮弹击中时,伍子胥气得对舍人说:“我死后你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然后自杀而死。伍子胥的死,他本人是有责任的,因为害死他的人,正是他当年力荐的人。他死前对吴王说:“我在先王面前冒死相争,你才得立太子。可现在你竟听信谄媚小人的坏话害我!”在对事情的判断上,伍子胥是明智的,而在识人方面,他却完全“看走了眼”。</p><p> 【深度分析】伍子胥为恨而活,又含恨而死。这种做法着实不够明智。他恨吴王差不纳忠言,恨自己识人不明……可他为什么不宽容一点,为自己而活呢?</p><p> 【适用主题】眼光、气度、心态、知人之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