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操演练

李萍

<p>由来</p><p>柔中带刚的武术操,热情奔放的踢踏舞。日前,在成都市少城小学举行的“五彩空间,快乐成长”校园文化建设展示活动上,孩子们集体展示了该校的自编操,这些融合了武术、音乐及部分奥运比赛项目的自编操将取代传统的课间操,成为孩子们每天下午一小时锻炼中的重头戏。 一阵爱尔兰风格的音乐声中,三年级的孩子们跳起了热情洋溢的踢踏舞,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十足的绅士和淑女味。“游泳运动,左左右右。”在老师的口令中,身着整齐服装的一年级学生集体上阵,模仿起游泳动作,一会儿挥动双臂左右划动,一会儿又似潜入水中。紧接着亮相的是跆拳道,孩子们一边大喊着“嘿嘿”,一边用力出拳,看上去神气十足。</p><p>这些自编操、集体舞全是由该校老师和学生集体创作而成,它们将代替传统课间操。</p><p>新思路</p><p>一、体现学生间互动:也许是受以往武术操表现形式和教师本身技能限制的影响,我们的思维模式就限制在了刚开始的武术操表现形式上,一直是孩子从头到尾自己打完一套武术操。</p><p>二、体现操节与音乐的融合:以往的武术操在音乐选配的时候我们也是经过一再斟酌的,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音乐选配成人化,动作快慢节奏与音乐特色不太相符等。</p><p>三、注重精气神的体现: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武术特色课题的幼儿园而言,在幼儿的操节展示上就要突显这个特点来,那么怎样突显呢?最明显的莫过于是孩子本身的精气神,教师在教授操节的过程中,不一定动作难度有多高,精气神才使真正需要体现的内涵。</p><p>四、体现游戏化:游戏性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的表现、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有适当体现,这样的操节显得更有趣味,也更符合幼儿兴趣点,如结合形意拳的特点创编动物拳操,让幼儿在模仿动物的情景过程中,体会到武术的趣味性。</p><p>五、体现整合性:武术操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练习,它应该与除运动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融合,如:兴趣培养、情感体验、武术有关知识的渗透等,这样能更好地体现二期课改的整合性要求</p>

武术

体现

操节

幼儿

精气神

音乐

孩子

自编

课间操

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