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作者 赵春东</p> <p>谨以此文纪念逝去多年的奶奶!</p> <p>前两天和妈妈聊天。聊起了奶奶,我和妈妈算了一下,奶奶当然守寡的年纪大概是35岁左右。我的心不仅震颤了一下!35岁,多么好的年龄啊,竟然遭遇了我们这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变故和打击,慢慢的我的思绪沉浸在对奶奶的追忆中。</p><p>我的奶奶是清朝末年,大概是1902年出生的,姓夏,叫夏茂琴。但奶奶的家世到现在我们也就略知一二。因为奶奶生前很少提及他的童年。他生前嘴里常和我们提起的是他和爷爷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他提起爷爷时,满脸的幸福啊。可以看出,他和爷爷在一起生活的十几年间,是相互很恩爱的。</p><p>然而这一切。就在1937年的夏天。日本鬼子屠杀了奶奶所在村子里的绝大部分男人后!戛然而止了!因为爷爷也被害了。那一年,爸爸刚出生40天,二姑五岁,大姑十岁。奶奶35岁。这样的一个家庭,失去了作为顶梁柱的爷爷。何止是天塌了呢!我无法想象当年奶奶是承受着怎样的悲痛和生活压力,挺过来的。奶奶是何等的坚强![流泪][流泪][流泪]</p><p>现在回想起来,奶奶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奶奶是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一手给带大的。我们对奶奶有记忆时,他已然成为了一个小脚老太太。奶奶花白的头发梳得很别致。她有一双深凹进去的大眼睛,五官长得非常的周正,可以看出。奶奶年轻时长得一定很漂亮,她身材不高,可穿衣特别的干净利索。当时。在我们所在的那个地方,有很多和奶奶年龄相仿的老太太,但奶奶和他们比起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也可能这就叫气质吧,非常的与众不同。</p><p>那年!爷爷被害后,奶奶忍住了所有的悲痛。领着两个年幼的姑姑,怀里抱着正在吃奶的爸爸。在偷偷从日本鬼子刀下跑出来的三爷的帮衬下,开始了艰难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一双小脚儿跑到了附近十里八村儿,给人家打过短工,也讨过饭。其中的滋味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那又何止是心酸呢?</p><p>奶奶的那段岁月不知是怎么一点点熬过来的,最后熬到了大姑十七岁就出嫁给了人家做了童养媳,日子才好过了一点。可后来,奶奶又迎来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二姑在十九岁那年出天花死了,三爷也在不久之后撒手去了。当奶奶在这一系列的变故后,都没有被击垮,而是用她那弱小的身躯扛了下来。随着父亲一天天的长大,能替奶奶挡风遮雨了。他那颗像浮萍一样的心才算安定了下来。</p><p>1958年。老家河北闹了灾荒,20岁左右的爸爸为了不挨饿,跑到东北找出路。把奶奶送到了城里的大姑家。这时,大姑已经生了几个孩子,奶奶正好帮着大姑拉扯一下孩子。</p><p>爸爸在东北闯荡了几年,最后在一个小林场里安顿了下来。也把妈妈从老家接出来成了家。慢慢的先后。哥哥,姐姐,我还有妹妹的出生给这个家添丁进口了之后。爸爸就从大姑家把奶奶接到了东北,那年奶奶应该也有60多岁了。那时的林区广靠爸爸的收入不足以养活一家人的。所以妈妈也得上山去干活赚钱补贴家用,这样。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的照顾就落在了奶奶的身上。</p><p>随着我们兄妹慢慢的长大,奶奶渐渐的老了。奶奶的日常起居也由我们几个给接管了。我想那段时光应该是她的一生中很难得的快乐时光吧。</p><p>奶奶非常的善解人意。左邻右舍的老太太,小媳妇儿,谁家有个烦心事儿,都要找奶奶唠叨唠叨。奶奶的话语不多,善于倾听。偶尔的几句安慰,总能化解她们心中的哀愁。可能他们这些日常琐事。和奶奶的经历比起来都不值一提吧。那时,我们家也成了奶奶的会客厅。</p><p>时间来到了1982年,那年的夏天,远在关里的大姑来东北看望奶奶了。这也是我印象中大姑第一次来我们家。因为大姑自己家一大家子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一手操持,所以难得抽身过来。她们母女应该有几年没见了。记得上一次。还是奶奶领着我和姐姐到大姑家住过了几个月,一晃几年未见。</p><p>奶奶和大姑见面后,有说不完的话,彼此诉说着家常里短。幸福洋溢在脸上。大姑没有呆上几日就走了,因为还惦记着家里的一帮儿女。但哪能想到,这也竟是母女俩的最后一次相见。一天,我们家突然收到了老家的一封电报。说大姑去世了。当时这个消息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父亲回老家去处理姑姑的后事。我们也刻意对奶奶说。大姑只是病了,但这哪能瞒得住奶奶呢。</p><p>过了几年后,再和奶奶提起大姑去世的事时。奶奶平静地说,我早就猜到了。但我们从未见奶奶在我们面前流过眼泪。白发人送黑发人啊。那又是何等的悲伤啊,奶奶只是一个人默默的把泪水留在了心里。</p><p>1984年的冬天。由于工作需要,我们林场整体搬迁来到了几百里地的红石林业局。我们全家也一同搬进了一个新家。奶奶当时年事已高,80多岁了,不知是一路的颠簸劳顿。还是水土不服,奶奶来到了新家就一病不起。过了春节后的正月初九,奶奶平静的走了,他走时脸上是那样的安详。</p><p>一晃,奶奶已离开我们30多年了,这些年也只有每年给奶奶上坟时。偶尔想起奶奶的面容,平时也很少记起。如今想来,心生惭愧。奶奶为了我们这个家操劳了一生,他一生所经历的坎坷挫折和不幸。都被他默默地忍受着,我们在奶奶的脸上根本看不到悲伤和怨恨。现在想来,奶奶的身影渐渐的伟岸了起来。她有着中国女性身上许多的优秀品质,坚韧,善良,宽厚,包容…愿奶奶在天堂能过得无忧无虑,幸福安康吧!</p><p>仅以此文纪念逝去多年的奶奶!孙儿!落笔!!!</p>